32歲的麥克喬丹,與28歲還沒成為啾啾麥的我──《這「啾式」人生》

2021/03/1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陳宏宜(啾啾麥)
美國職籃NBA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運動賽事,身為一個從九零年代開始看球的球迷,籃球之神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是我唯一的籃球英雄。每次收看芝加哥公牛的比賽,只要看到二十三號在場上奔馳,就算當下處於落後的劣勢,我都覺得公牛有希望拿下比賽。因為不管差距幾分、時間剩多久,喬丹肯定會在第四節一球一球追回來,最後以凡人無法擋的絕殺球逆轉奪勝。即使喬丹的表現不如預期,公牛不幸敗北,也完全無損我對他的崇拜,因為在球季結束的時候,公牛仍然會站上頒獎台,領走歐布萊恩冠軍杯,而喬丹則會毫無懸念地拿下總冠軍賽MVP。
不過在一九九五年的季後賽,喬丹的狀況卻跟以往不太一樣。當時他剛剛結束棒球生涯,以短短的一句「I’m back.」向世界宣告籃球之神結束退休生活,再次投入NBA賽場。即使告別籃球場一年,只要他站上球場,依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經過前三場重拾球感,到了第四場對上亞特蘭大老鷹隊的比賽,喬丹就投出絕殺外線,以世人熟悉的方式拿下勝利。接下來的第五場球,更在宿敵紐約尼克隊的主場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豪奪五十五分,以關鍵助攻帶隊贏球。喬丹的復出之路看來一片風光,不過,當時連還在唸國中的我都感覺得出來,這個時候的喬丹,跟過往睥睨群雄的喬丹有所差距,似乎少了以前那一股單槍匹馬翻轉勝負的霸氣,至於到底差在哪裡?我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最後公牛隊在季後賽第二輪,被如日中天又青春無敵的奧蘭多魔術以四比二淘汰,為賽季劃下嘆息的句點。當時喬丹走下場時滿臉失落的表情,深深烙印在我這一位中二喬粉(我真的剛好國中二年級)的心裡。我怎麼想也想不通,為什麼喬神沒辦法跟以前一樣隻手遮天,難道只是因為身手生鏽嗎?當然遠離籃球導致球感生疏是最大原因,二○二○年的公牛王朝紀錄片《最後一舞》(Last Dance)當中,給出一個更清楚的解釋。
當年一心追逐棒球夢的喬丹,其實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將接受多年籃球訓練的身體,重新打造(reinvent)成更像棒球員的體格,因此他增加體重,強化上肢力量,期望能用最短的時間,跟上職業棒球員的水準。而當他決定重返NBA賽場時,雖然迅速減去過多的體重,增加敏捷性,卻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找回一名籃球員所需要的爆發力。簡單的說,他以一名棒球員的體態來打全世界最高水準的籃球比賽,想當然爾,是沒有任何機會能夠擊敗正值當打之年的俠客(Shaquille O’Neal)跟一分錢(Penny Hardaway)連線。此一說法,總算解決一位二十多年前的中二喬粉的疑惑。不過對於身處四十歲的我而言,可就不是什麼無法靠自己想通的大道理,因為喬神在一九九五年所碰到的困難,跟我在二○○九年所碰到的困難,其實相去不遠。
結束將近七年的旅美生涯之後,我總算回到了故鄉。只是我清楚記得回國以後最深刻的感覺,不是近鄉情怯,也不是因為回鄉而落淚,而是又濕又熱的天氣帶來滿滿的不舒爽。因為去了美國之後,每次回家都是在耶誕假期,或者是農曆年期間,代表我已經有七年的時間沒有體驗過寶島的夏天,所以一不小心變成了那種長期旅居國外,一落地老是抱怨台灣天氣不如美國舒爽的討厭鬼。但至少天氣還可以預期,多待兩三個禮拜,熟悉的感覺都回來了,而我始終不能適應的,是台美演藝圈的文化差異。

▍所有人的叔叔,還是帶藝人來面試的經紀人?

返台不久後,父母親的朋友幫我牽線到一家電視台,敲定與總經理見面會談,有可能爭取到戲劇演出的機會。爸媽的朋友還特別提醒我,這一位總經理最不喜歡別人穿牛仔褲,我牢記於心,甚至想著:「不要牛仔褲?那是要穿得稍微正式的意思吧!」以前在美國試鏡的時候,偶爾也會因為角色的設定,而有不一樣的服裝要求,對我來說可是再正常不過。所以面試當天,我自信滿滿地挑了襯衫搭配卡其褲,正經中略帶悠閒,莊重裡不失輕鬆,一身商務休閒風格踏入電視台,頂著曾經在紐約和好萊塢打拚過的高學歷光環,打算認真地跟總經理聊一聊,讓總經理留下不可磨滅的好印象。
然而代誌絕對不是親像憨人所想的那樣,我一抵達電視台,馬上發現兩件事情;第一,來和總經理面談的可不只我一個,現場人潮洶湧,熱鬧得好比辦年貨的迪化街!第二,雖然沒有一個人穿牛仔褲,但是個個都走日系花美男或是韓風偶像路線,顏值程度之高,讓我一度懷疑誤闖偶像團體徵選後台,相較之下,謹守美系正經風的我,穿得像是所有人的叔叔,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我是帶藝人來面試的經紀人。
這還不打緊,接下來總經理要每個人上前介紹自己,開頭的第一句幾乎都是:「總經理你好,我是XXX,今年二十歲 … …」、「總經理你好,我是XXX,今年二十二歲… …,我才赫然發現,逼近二十九歲的我,還真的可以當他們的叔叔。不過,豐富的個人履歷可就是我的強項了,面談過程中,我費盡心力闡述過去幾年在美國影視圈的所作所為,列舉參與的演出,以及終於轟動全場的脫口秀等。不過我愈是用力說服,愈能明顯地感受總經理與其他高層有聽沒有懂,反而像是文組生聽了極其複雜的科學理論一樣,露出前NBA球員尼克.楊(Nick Young)知名的黑人問號表情,即使想禮貌性地回話,也不知道要回什麼,末了他們只能尷尬不失禮貌地說:「好,謝謝你,下一位。」最後,別說是演出機會了,我在這一場宛如電視台高峰會的會談當中,只收到了三種評語:「你看起來像是一個ABC(蛤?)。」、「你講話好像有一個ABC腔(不會吧?)。」以及「你走路有一種好像在國外長大的感覺(這也看得出來?)。」

▍演藝之路:「你是新人,意見不要那麼多。」

和電視台總經理會面的經驗雖然有一些荒誕,我終究還是跌跌撞撞進了演藝圈,然而只是一連串挫折的開端而已。
過去為了在世界影視的中心揚名立萬,我全心全意融入美國社會,花了很多的時間重新打造自己。因為要在美國當演員,英語要好只是基本中的基本,更重要的是說話得像當地人,除了口音的矯正,談話內容有辦法跟當地人連結才是王道,所以深入了解美國的文化就很重要。當年我從自己的興趣出發,看了無數的電視劇、新聞、球賽、舞台劇和演唱會等,為的正是摸清楚美國人平常聊天到底聊什麼,經過七年努力下來,我有兩個很大的收穫,一個是英文講得棒棒噠,另外一個就是能和外國人天南地北地聊天。但是這兩個能力,在我勇闖台灣演藝圈的時候,反而讓我格格不入。不管是說話、待人接物,甚至是走路,都像是一個迫降地球的外星人,別人一望便知我不是同一族。簡單的說,長期為了美國演藝圈打造的身體,反而跟不上台灣的節奏。
我的演藝之路起步還算平順,很快地接拍了幾支廣告,接下來簽了經紀人,開始接拍戲劇,工作理應愈來愈穩定,卻是新挑戰的開始。面對長時間待在一起的劇組,我似乎遲遲找不到快速融入的方法;在工作上,到底戲要怎麼演?要怎麼詮釋角色才符合導演的需求?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在三秒鐘之內掉淚?弄得我一頭霧水。職場的人際關係一樣錯綜複雜;在劇組裡面,誰要叫哥?誰是大姐?誰是一定要讓位子給他(她)坐的?誰又是千萬不可以開玩笑的,我真的完全摸不著頭緒。每回我跟經紀人談到自已的職場觀察與想法,往往只會換來經紀人嘆一口氣說:「宏宜,你是新人,都是靠我的人脈才有戲演,意見不要這麼多。」即使頂著曾經勇闖好萊塢的光環,回台灣沒多久,全部像聖鬥士的小宇宙一樣燃燒殆盡。
當時一回台灣就成功接到幾支廣告的拍攝,我都誤以為自己是新世代金城武了。
/©啾啾麥

▍32歲籃球之神的啟發

雖然戲劇路走得顛簸,我還是沒忘懷當年在美國投入許多心血的脫口秀,當初為了用英文寫段子絞盡腦汁,現在回到故鄉,用母語表演脫口秀,一定很容易打出一片天吧?如果能夠演戲和脫口秀雙棲,要紅還不快嗎?所以在演戲的空檔,我常常帶著空白的筆記本到家裡附近的咖啡廳,試著寫下幾個笑話。可是在國外待久了,語法、笑點和思考模式全部都是英語世界的邏輯,一旦切換成從小說到大的華語,反而異常彆扭。所以我常常拎個空白的筆記本出門,最後再帶著空白的筆記本回家吃晚餐,搞到後來,每次進門的時候,爸爸都會直接問我:「怎麼樣?拔掉幾根頭毛啦(意指絞盡腦汁)?」我只能擠出尷尬的微笑說:「不知道,還好吧……對啊。」用自己也不知道在回答什麼的搪塞之語結束這一回合。好不容易勉強地寫出了五分鐘的笑話素材,到了年輕人很愛去的喜劇俱樂部表演,卻只有一片靜默歡迎我,我這才發現自己被在地的觀眾拋在光年之外,對台灣年輕人在意的議題或者是流行文化根本搭不上話,反而像是長年旅居國外的長輩,拿著麥克風講著過時又沒人知道文化背景的笑話,七年的努力,好像全部送進資源回收場,剩餘的價值連安慰自己都很困難。
在一九九五年季後賽的失敗之後,喬丹花了一整個休賽季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加重下肢力量和高強度跑動的訓練,找回籃球員該有的爆發力,隔年再次登頂,拿下二次三連霸的首冠,眾人驚嘆:「籃球之神歸位了!」真正震撼我的是,喬丹將絕招「後仰跳投」琢磨得出神入化。他之所以會這麼做,有很大的原因是三十二歲正是體能逐漸走下坡的開始,年輕時電光石火的切入和吊鋼絲般的高空作戰太耗體力,他需要一個穩定而且省力的得分技巧,好讓他能夠在幾近兩年的籃球空白之後,再次統治整個聯盟。於是乎,面對敵隊更快、更奔放的打法,喬丹用自己的節奏強迫對手慢下來;體能卓絕的年輕防守者如過江之鯽,卻沒有人能真正擋下喬丹輕鬆寫意的後仰跳投。原本大家眼中重重限制與困難,卻是他改變進化的機會。喬丹不但重新鍛鍊自己的身體,更進一步重新打造籃球運動(reinvent the game)。回想生涯末期的三十二歲喬丹所做出的改變,讓當年二十八歲遭受演藝圈重重打擊的我,看到了一絲絲逆轉的曙光,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新的可能性,從看似發不出光芒的強項中,試著打磨出新的鋒芒。
*本文摘自《這「啾式」人生》〈CH9 Re-invent重新打造〉
░░░░░░░░░░░░░ 欲閱讀完整書籍,歡迎至各大書店購買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堡壘文化
堡壘文化
文化的堡壘,資訊的堡壘, 共和國出版集團的堡壘。 - 出版方向聚焦運動、商業、自我療癒。 ♖歷年出版書籍:https://bit.ly/30xPUM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