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符號 vs. 自我主體認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真名示人還有一個長遠的好處,每當我們分享專業上的點滴或某個價值觀,都一再的跟我們的名字共振,這會讓我們的名字在別人心目中,分量愈來愈重。一開始每個名字在別人心中都是一棵樹苗,但它不會自然茁壯,你必須有所作為,無論是分享專業或生活點滴都好,它才會慢慢成長。
以上摘錄自-楊斯棓之『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從用自己的真名,產生共振,是基礎。所有語言、字彙都有其意義。
無論任何年紀都有自我認同的問題,這是亞洲社會的文化現象,普遍求群體和諧,而忽視個人主體意識。回想當初台灣大幅使用英文名字的淵源,其實是來自於美國試圖文化殖民台灣的結果。取英文名以利於讓西方人發音,並不是真正的理由。以筆者在國外唸書的經驗,印度、希臘等語言並不見得比中文容易,但也不會因為發音問題,而取英文名字來代替自己的真名。長期以來,導致現在台灣很多家長不知何時開始,主要稱呼他們小孩英文名字,而不是用中文名作為平日稱呼的代號。或許對這些孩子來說,中文名字只是存在在身分證上,申辦文件用的代號,並無任何意義,就算異動也沒多大關係?!認真來探討,是否該由教育部從學校規定統一用中文名字,規定任何外語補習班不能取外文名字,由政府規定外商公司統一用中文名字,不能取英文名字,以正視聽?!
台灣甚至比其他亞洲國家更複雜,熱愛用各式外語名字、暱稱、筆名、藝名、自創符號、代號來建立自我認知的核心。這來自於被殖民統治的社會文化,再加諸於網路文化的自媒體發展,形塑成一個人可能會有無數個代號,也依這些代號,表示背後的角色扮演與個性。筆者發現在Clubhouse應用程式上,至少從中日法英,這四個語系來看,台灣人是最多不用自己的中文真名,而使用各種暱稱代號或外語名字,無論是為了宣傳個人品牌或以習慣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已是外語稱號,是否將自己的中文真名隱藏,意涵著將主體隱身,不以真面目示人,以保護自己不被發現,不因任何言論或行為影響到真實世界的自己?
以品牌操作來看,「名字」是形塑品牌的起點,不只是符號或稱呼,而是代表了很多重的意義。筆者記得曾經聽過同學提起去法國遊學,用大學老師取的法文名字介紹自己時,那些法國同學與老師問說,「為何你們要取法文名字?不用自己的中文名字?中文名字才是代表你這個人呀!為何要用根本不是你的母語的語言來稱呼自己?這沒辦法代表你呀!」更不用提,所有西方人對於我們拿水果、糖果、餅乾、甚至很多奇怪的拼字來稱呼自己,覺得有多麼荒謬了!
回到「鮭魚」行銷活動引發的話題討論,與其過度苛責這些年輕人不重視父母取的中文名字,不如從台灣社會養成的觀念文化來探討這樣的社會現象。曾經看過一個論點,「為何要乘載父母期望的名字過一輩子?」所以,名字從來就不只是名字,甚至蘊含了父母的愛與期望。筆者認為從使用,到認同自己的真名,是第一步。老實說,以行銷操作來看,這是一個浪費食物,鼓勵貪小便宜和內容設計不完整,對品牌有害的行銷活動。而為了一夕成名,創造話題,不擇手段,似乎是現在網路時代共同需要面對的議題。以報導來看,大多數媒體變相鼓勵,為達目的可以不顧其他人權益,比方說,同樣的時間,區公所辦事員可以處理其他真正不是為了免費吃鮭魚,而有申辦需求的一般民眾。「尊重專業」而不是追求「CP值」應是品牌需擔負的社會教育責任,每一份餐點,從食材來源、料理烹調到服務上桌,每一個過程都需要被尊重,身為用餐的客人,心懷感謝、感激與珍惜食物是很重要的生活教育。
一個人的確可以有無數個符號代稱,然而是否真的可以從中找到自我主體的認同?還是反而迷失在其中,而失去自我認同而不自知?從過去很多取藝名的藝人可以發現,當主體(真名)與客體(經紀公司創造的藝名與個性設定)發生衝突時,常會不知如何面對與處理,因為主客不分,甚至以為客體才是主體。或許了解如何穩定名字符號與自我的連結,才是這個新聞事件,比較需要探討的議題吧!
圖片摘自網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petitechi 小琦宇宙
petitechi 小琦宇宙
非線性行銷人,從外商到傳產,從代理商到品牌端,工作經驗橫跨行銷教科書各個章節。專精品牌研究、策略思考,擅長跨界溝通、跨文化交流,以外星人在地球生活自居。始終相信 生命裡所有大大小小的撞擊以及所有隨之產生的正負能量,都具有改變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