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作為表徵的符號|生活雜談

2021/05/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英文名字是cammie,而有些朋友會用直譯的中文叫我「凱咪」。比起身份證上父母賦予我的法定名字,我更傾向,也更喜歡週遭人這樣叫我,法定名字裡頭包裹了太多的期望,是從小到大的束縛,它誕生於一個算命師的建議,於是我和臺灣社會的成千上萬個人擁有了同樣的符號。

因為太普通了,所以努力愛上自己

我很努力的認同自己、很努力的找尋自己想堅定的價值觀,因為我不想要普通,也不想要流於形式,過於努力的結果是,這樣的堅持似乎成為一種偏執,成為「為反對而反對」的存在,好像只要趨於大眾,我就輸了,就是這樣一種無來由的執拗,非常苦惱。

我不喜歡我的名字,But......

價值是社會給出的,意義則是建構的
截圖自<詮釋鬼打牆>3月21日的臉書貼文。(原文出處:詮釋鬼打牆臉書)
這則臉書貼文的原文,用詮釋人類學的觀點探討前陣子為了吃免費壽司而改名的「鮭魚們」,很喜歡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論點,不同於大多數人在探討的「浪費公共資源」、「年輕人過於輕浮」等,而是著重於改名所帶來的文化意涵。
回過頭來說,名字其實就是一個表徵的符號,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自己的名字之上建構意義,是一個人可以創造出多少故事。

We a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人生在世就是要在宇宙激起漣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是一句出自Steve Jobs說過的名言,這句話一直陪伴著狹隘世界的我,分享給大家。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