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與我的家族書寫-1爸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曾經讀到一個書評說,當今的家族書寫已過於浮濫,但我想《滌》與浮濫毫無關係。作者廖瞇誠實地寫下長年繭居的弟弟、犧牲忍抑的母親還有似乎不管事的父親,與她之間的羈絆。

《滌》誠實到了赤裸的程度,像是清澈見底的湖水,透過她的文字,竟折射出我自身的家庭關係,因此看這本書的速度異常緩慢。廖瞇說她寫作「不是要故意掀開這些。掀開本身並沒有意義,對我來說,在寫的過程去發現什麼,那才是意義。」(p.82)

那我為什麼寫作?為何會透過這樣匿名的方式寫出來呢?我想發現什麼嗎?不,寫下來我才能忘記,才能安定,這些情節才不會在我腦中揮之不去。也期待或許在廣袤的網路世界,有人剛好提出了指引,能去舒緩或者是提供另類的解法。

與其說這是閱讀心得,不如是我讀《滌》的時候,與自身困境的對寫(請不要相認)。


12/20冬至深夜,我正準備就寢,媽媽來電「爸爸負債千萬,地下錢莊來討債了,暫時不要回家!」跑路,這種只會出現在狗血劇的動詞、迷幻狀態竟然出現在我家。

但也不是太意外,爸爸創業數十載,在我剛出社會時捲走我所有的積蓄,我們都以為事情會慢慢好轉,殊不知爸爸轉而向地下錢莊借錢,然後一次爆了出來。

我流不出眼淚,打給弟弟轉述不能回家一事,當晚忐忑不能入眠,之後一天失眠,一天累到熟睡。


像廖瞇說的「我覺得自己現在好像溺水,只要可以抓到一片浮板,只要跟我說那個有用,有用就好。」
靠著親戚借款度過暴力討債的難關,而我開始抓浮木似地尋求各方協助:
*整理父親債務表(他已經欠的亂七八糟,抵押祖產更是錯綜複雜)
*12月底-2場法律扶助免費諮詢(我的經驗是標明「消債」比較有用)
*1月初-卡債自救人協會
*1月中-見律師
*1月中-拜會家族長輩
*2月中-帶父親去精神科

最終發現,所有路都是堵死的,法律要我爸這樣的創業主負起所有責任。


然而,我爸眼下沒辦法負責了,說了句對不起,這個責任就落到我與母親頭上。


我現在不像溺水了,因為溺水過一陣子會死,那還算好的。
現在的日子,像是把整個家族的期待與債務背在身上,帶著他們一起生活,於是連生活本身都很不輕鬆,背負著好多人一起活著。

我常去龍山寺菩薩那裡討拍,闔上眼睛,我問菩薩,為什麼幸福好像是放在櫥窗裡買不起的、閃閃發亮的東西,我只能隔著玻璃遠遠的望著呢?

菩薩要我等。怎麼等呢?擺著事情就會解決嗎?


爸爸持續隱瞞債務與公司營運狀況、持續飲酒、持續抽菸,有大腸癌遺傳病史卻持續吃著大量的紅肉當宵夜。所有最壞的狀態都持續著。

這樣說很暗黑,但是我好希望有一天我接到電話,告訴我爸爸自殺死了,不是不會傷心,但直到那刻我才能鬆一口氣。


但是廖瞇有一段寫自己狀態不好(p.122-125),讓我思考一些事情。

我說,我不是故意要這個樣子,我知道旁邊的人看了會覺得難過,我也覺得你很可憐。可是我沒辦法因為這樣就對你笑。我有察覺得自己的狀態,我也希望不會太久。......問題者對於本身的問題,是清楚的......那個引發衝突的點,比如「我這個樣子」,並不是我把這個樣子改掉就可以了。把這個樣子拿掉,把令人不舒服拿掉,把不禮貌拿掉。
昨天斌讓我感覺他想要「解決問題」。當下我覺得我被當作是一個問題,是不舒服的;被當作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舒服的。雖然,我也不喜歡自己那樣的狀態。但問題不是要被解決的,我的狀態不是要被解決的,我不是要被解決的。
我在心裡說,我需要的是理解。我對我自己的理解,你對我的理解。

當然不是理解之後,問題就不存在。理解之後,問題可能依舊存在,但也很可能就不存在了。應該是說,事件可能依舊存在,但問題不存在了。事件依舊在那裡,但我不把它當作問題了。那麼事件真的都沒有改變嗎?我相信沒有東西會不受影響的一直在那裡。

但這不是一句「改變心態」那麼簡單。

然後,知道原因之後就能「解決」嗎?人們常說,問題背後的問題,事件背後的原因。人們說這句話的時候,運用這句話的時機,還是意在「解決」問題,而不是「理解」問題——人們是為了解決而去理解。

為了解決而去理解,這樣不對嗎?



啊,我一直把爸爸當作「問題」,爸爸很不好受吧?也想過要理解他,但就像廖瞇說的,我想理解他只是想解決他。我是很冷血的女兒吧?


鄰居說,爸爸「想要飛上天,卻跌落來」。
爸爸就算在債務爆出來,紅著眼,也死捉著他創業前是公司「最強的業務」這點不放,我想他這樣說是想要表達他曾經風光,很有地位很有面子,很有辦法。


我現在沒辦法理解他,無法理解明明失敗卻不結束,然後擺爛拖垮整個家,我好想切割。


可是爸爸在地下錢莊爆出來之前幾個月,在全家離島旅遊時,請了大家一桌5000元的海鮮大餐,甚至包辦了旅行所有的費用,天真的我們都以為公司體質好轉了,全家才能久違地出遊。

那時,爸爸是用什麼心情跟我們吃飯呢? 把所有卡都刷爆,只是想在最後用盡全力對我們好嗎?

推移到更之前,爸爸還沒創業,他裝音響、設置水草魚缸,精心佈置著庭園,有無比的耐心。到底哪個才是爸爸呢?


我覺得爸爸好奸詐狡猾,我不知道他是愛我們才做這些,還是知道我們會因為這樣而幫他填洞。

他真的好狡猾,讓我邊背負他的人生,還要一邊自責。


趁連假寫下來,好暢快,之後有時間還想寫媽媽,我最心疼的媽媽。
其實我書寫的目的是,希望找到有類似處境的人,當知道這個苦是普世的、常見的,不知怎的,我心裡會好過一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午休不睡覺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2021/06/06
偶然看見Darbo有杏桃果醬,很好奇杏桃的滋味是什麼。網路上沒有評價,那就來碰碰運氣吧!
Thumbnail
2021/06/06
偶然看見Darbo有杏桃果醬,很好奇杏桃的滋味是什麼。網路上沒有評價,那就來碰碰運氣吧!
Thumbnail
2021/04/26
作者 吉本芭娜娜/繪圖 湯舒皮 / 譯者 劉子倩 在圖書館書架找書時,偶然瞥見吉本芭娜娜,就把這本小書借回家了。 看吉本芭娜娜不需要理由,但疲憊的時候看吉本芭娜娜則有奇效。她只是淡淡說著她的人生,所以我淡淡地看過去就可以了,這樣就好、這樣就好。沒有一定要達成怎麼樣的人生,卡住也沒關係喔。 況且我
Thumbnail
2021/04/26
作者 吉本芭娜娜/繪圖 湯舒皮 / 譯者 劉子倩 在圖書館書架找書時,偶然瞥見吉本芭娜娜,就把這本小書借回家了。 看吉本芭娜娜不需要理由,但疲憊的時候看吉本芭娜娜則有奇效。她只是淡淡說著她的人生,所以我淡淡地看過去就可以了,這樣就好、這樣就好。沒有一定要達成怎麼樣的人生,卡住也沒關係喔。 況且我
Thumbnail
2021/02/27
艾爾文/三采出版 《下班後賺更多》最適合我這種:有在記帳、有在投,卻缺乏全盤規劃的半新手。
Thumbnail
2021/02/27
艾爾文/三采出版 《下班後賺更多》最適合我這種:有在記帳、有在投,卻缺乏全盤規劃的半新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熬夜,才能真正還原自己而不受任何干擾,於是熬夜的習慣越來越穩定,但今天特別早起,想將昨晚睡前寫的代辦事項完成,其中一件就是...
Thumbnail
熬夜,才能真正還原自己而不受任何干擾,於是熬夜的習慣越來越穩定,但今天特別早起,想將昨晚睡前寫的代辦事項完成,其中一件就是...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Thumbnail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Thumbnail
曾經讀到一個書評說,當今的家族書寫已過於浮濫,但我想《滌》與浮濫毫無關係。作者廖瞇誠實地寫下長年繭居的弟弟、犧牲忍抑的母親還有似乎不管事的父親,與她之間的羈絆。 《滌》誠實到了赤裸的程度,像是清澈見底的湖水,透過她的文字,竟折射出我自身的家族關係。
Thumbnail
曾經讀到一個書評說,當今的家族書寫已過於浮濫,但我想《滌》與浮濫毫無關係。作者廖瞇誠實地寫下長年繭居的弟弟、犧牲忍抑的母親還有似乎不管事的父親,與她之間的羈絆。 《滌》誠實到了赤裸的程度,像是清澈見底的湖水,透過她的文字,竟折射出我自身的家族關係。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小說,打開後發現是散文,再讀下去,是家庭隱密一面赤裸的展現,更是作者的自我剖析、與家人的對話。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小說,打開後發現是散文,再讀下去,是家庭隱密一面赤裸的展現,更是作者的自我剖析、與家人的對話。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看《滌 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看得特別慢、一次也無法看得特別久因為看了幾個段落就會想停下來消化,停下來去想滌的事、想滌媽的事情、想瞇的事情、想滌爸的事情,想自己的事情。這篇文章比起讀書心得,更像是我閱讀完畢後開始審視自己的一篇文章,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學會和自己對話。
Thumbnail
看《滌 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看得特別慢、一次也無法看得特別久因為看了幾個段落就會想停下來消化,停下來去想滌的事、想滌媽的事情、想瞇的事情、想滌爸的事情,想自己的事情。這篇文章比起讀書心得,更像是我閱讀完畢後開始審視自己的一篇文章,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學會和自己對話。
Thumbnail
「在房間是他自己的選擇。」 「不要變成怪物就好了。」 「不要去傷害別人就好了。」 我這樣想著,然後一天度過一天,一年度過一年……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將家庭最私密的那一面掀開,廖瞇獲得寫作年金之時,矛盾的心境讓她哭了出來,她想著「被書寫的人在痛苦裡,書寫者在接受掌聲」,如果可以她也希望滌正常。
Thumbnail
「在房間是他自己的選擇。」 「不要變成怪物就好了。」 「不要去傷害別人就好了。」 我這樣想著,然後一天度過一天,一年度過一年……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將家庭最私密的那一面掀開,廖瞇獲得寫作年金之時,矛盾的心境讓她哭了出來,她想著「被書寫的人在痛苦裡,書寫者在接受掌聲」,如果可以她也希望滌正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