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疫情前最後一場新書分享會就是廖瞇,我直到前陣子才把它買下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不正常就是不正確嗎
即使沒有直接出現,也悄然穿梭書裡的這句話,不只在廖瞇對滌爸、滌媽、滌本身,也存在於廖瞇與自己的對話中。

正常要如何被定義?是行走在普遍認知的軌跡就好?還是以能嵌合進社會的方式生活?在回答前與釐清問題時,同時發現自己也不是那麼正常,我們並無法全然符合社會對正常的期待。

我很喜歡廖瞇一邊觀察滌,又一邊拋這些問題給自己的時候。這時候廖瞇不只是越能接近滌,也越能接近多面向的自己。當看似絕對的價值觀在心中被反覆思辯,想法就能更加多元與不被侷限,於是能為每種解讀保留空間。

經過長期觀察、書寫與推翻,在廖瞇眼中,滌的生活型態不被截然歸類,不是不正常,也不是不正確,只是一種特別的樣子。我喜歡這種不偏激的形容,不像總是將人分化並產生隔閡的標籤,包含了更多善意與理解。

-對話產生我們,也產生我
喜歡這本書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對談,以相當日常的方式呈現,讓人感覺很熟悉,近到像曾經聽過,也更能感受對話者的立場與心意。

「如果越不講話,就越沒有話講了」
於是她踏出去開啟對話,最初廖瞇並不強烈的想改變什麼,本能感覺要說出來而已,但這些對話往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

對話當然不是萬靈丹或特效藥,滌爸滌媽跟滌沒有因此產生巨大改變,但廖瞇轉換了自己看待人事物的方式。有一種固執被悄悄軟化,當對話的其中一方變得更包容,我認為對話間就能接納或開啟更多可能。

就像滌爸滌媽不為人知的過往,就像滌鮮少攤開的那些想法,我們不能怪罪自己總憑藉一種角度去建立對方的形象,畢竟那正是身為「我」感受與理解的。第一印象雖然不可控制,但我們能透過對話去拓展,展開原本被摺疊的故事。

-靠得越近就越難展露的真心
書中有一段話我特別有感觸:「因為親近所以沒辦法說,因為親近所以沒辦法聽,疏離有時候是因為親近」
當距離靠得太近,我們反而會有所顧忌,反而害怕對話,反而感到尷尬。我也還在學習與家人對話,學習如何把好與理解給予最親近的他們。

我們時常用一種自以為的方式去愛人,尤其是家人。所謂自以為並不是指自大又目中無人那種,反而因為太愛了,所以想盡辦法要傾囊全部。那份全部,經常是自己的全部,卻不一定是對方想要的全部。我們時常從父母或手足那裏感受這種壓力,也不經意地成為這樣的人。

於是我覺得廖瞇勇敢,他寫出這些故事涉及的不只是自己,還有那些滌爸滌媽或滌不想說出來的部分。於是廖瞇必須去開啟對話,他必須當一個願意溝通,並且讓對方感受到是有溝通可能性的人。他必須細膩的在每次溝通後,調整篇幅中著重的分量,他必須去承擔寫出來後,滌爸滌媽與滌的感覺,他不能無視那些感受,因為廖瞇必須讓他們相信,當我們被寫出來,我們並不會因此而受傷

廖瞇真的很勇敢,被寫出來的滌爸滌媽與滌也是。他們應該很難想像托了這些細膩又樸實的文筆與故事,治癒了某些人鄰近深夜的疲倦。

是時候該來讀羅哲斯的書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Z * 愛寫筆記的社畜的沙龍
34會員
75內容數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2024/09/08
被選擇性隱匿的故事不過是被壓縮成小小的檔案夾,還是能打開也還是得打開。困頓晦暗的過去是真,走過後的風景怡人亦同。字裡行間雖然充斥著苦命與淒涼,但我從中讀到了陳雪的勇敢
Thumbnail
2024/09/08
被選擇性隱匿的故事不過是被壓縮成小小的檔案夾,還是能打開也還是得打開。困頓晦暗的過去是真,走過後的風景怡人亦同。字裡行間雖然充斥著苦命與淒涼,但我從中讀到了陳雪的勇敢
Thumbnail
2024/08/03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Thumbnail
2024/08/03
毒氣室與恐怖的人體實驗,沒有盡頭的勞務與令人心生畏懼的傳言,是一趟只能祈禱卻無能為力的人生。在酷似煉獄的集中營裡許多人在暴行下死亡,蒂塔依靠著書本、知識與文化燃起了非常微弱的力量,雖然這些不足以提供溫飽,卻成為了蒂塔尚存於體內的靈魂唯一的寄託。正義來得很慢,幸好蒂塔撐過去了
Thumbnail
2024/07/13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2024/07/13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滌是一個高敏感、有強迫症的控制狂,同時也是一位拒絕出外工作、甚至極少出門的繭居族,這些是「滌」身上有的標籤,是的,他不正常,是一位沒有接受醫生診斷的精神疾病個案。然而,他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滌是一個高敏感、有強迫症的控制狂,同時也是一位拒絕出外工作、甚至極少出門的繭居族,這些是「滌」身上有的標籤,是的,他不正常,是一位沒有接受醫生診斷的精神疾病個案。然而,他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Thumbnail
國內少有跟繭居族相關的書籍,本書絕對是此一領域值得細讀的重要著作。書一翻開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想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這是因為作者廖瞇的寫作魔法。但後來書中出現了對精神醫療的排斥。我講的不只是滌本身,也包括書中的專家。那個拒絕是那樣地斬釘截鐵,我不知道「不需要看精神科醫師」那樣的篤定從何而來?
Thumbnail
國內少有跟繭居族相關的書籍,本書絕對是此一領域值得細讀的重要著作。書一翻開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想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這是因為作者廖瞇的寫作魔法。但後來書中出現了對精神醫療的排斥。我講的不只是滌本身,也包括書中的專家。那個拒絕是那樣地斬釘截鐵,我不知道「不需要看精神科醫師」那樣的篤定從何而來?
Thumbnail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Thumbnail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Thumbnail
曾經讀到一個書評說,當今的家族書寫已過於浮濫,但我想《滌》與浮濫毫無關係。作者廖瞇誠實地寫下長年繭居的弟弟、犧牲忍抑的母親還有似乎不管事的父親,與她之間的羈絆。 《滌》誠實到了赤裸的程度,像是清澈見底的湖水,透過她的文字,竟折射出我自身的家族關係。
Thumbnail
曾經讀到一個書評說,當今的家族書寫已過於浮濫,但我想《滌》與浮濫毫無關係。作者廖瞇誠實地寫下長年繭居的弟弟、犧牲忍抑的母親還有似乎不管事的父親,與她之間的羈絆。 《滌》誠實到了赤裸的程度,像是清澈見底的湖水,透過她的文字,竟折射出我自身的家族關係。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小說,打開後發現是散文,再讀下去,是家庭隱密一面赤裸的展現,更是作者的自我剖析、與家人的對話。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小說,打開後發現是散文,再讀下去,是家庭隱密一面赤裸的展現,更是作者的自我剖析、與家人的對話。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看《滌 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看得特別慢、一次也無法看得特別久因為看了幾個段落就會想停下來消化,停下來去想滌的事、想滌媽的事情、想瞇的事情、想滌爸的事情,想自己的事情。這篇文章比起讀書心得,更像是我閱讀完畢後開始審視自己的一篇文章,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學會和自己對話。
Thumbnail
看《滌 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看得特別慢、一次也無法看得特別久因為看了幾個段落就會想停下來消化,停下來去想滌的事、想滌媽的事情、想瞇的事情、想滌爸的事情,想自己的事情。這篇文章比起讀書心得,更像是我閱讀完畢後開始審視自己的一篇文章,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學會和自己對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