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 《游牧人生》- 揭開失意的面紗,披上詩意的雲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raw-image

偌大的渺小


在《游牧人生》中,不只一場戲,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去呈現,人的渺小,不管是綠意的山林、波濤的海岸、漫長的公路或是荒蕪的沙漠。就此,觀影者不只從特寫之中的皺紋,梳爬出芬恩的落寞,也從遍地而生的寂靜中,品嘗到獨身一人的寂寞。為此,電影中的每一段分離,都那麼輕易地擠壓到心弦。

雖然電影的節奏緩慢,事件卻不少,觀眾跟著芬恩走走停停,其中,細膩的堆疊,加上空間距離的拉扯,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情緒,它川流於螢幕內外。如果你從未經歷過芬恩的顛沛流離,你會因此感到震懾,發現到世界的另外一角。然而,若是曾跟芬恩一樣,在多個城市中穿梭,也必能從中回憶起,一個人的孤寂,擁有多大的魔力,能把感官推到多敏感,或是把步伐,加重到多蹣跚。

我想,遊子之心,就是這些游牧者,日日擁抱的感觸,最大的差別,則在於他們不像遊子一樣,有回去的地方。他們浪跡天涯,有時投入河川沾溼自己,藉以感受生命的浩大與寧靜,有時則回到工廠,拼貼產品,藉以支撐自己再走下去。就這樣,日復一日,循環下去,像是駕駛在一條漫長的公路,看不見盡頭,四周卻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這如同電影片尾的致語,游牧的生活,並不容易,甚至裹藏了許多不得不的無奈。為此,《游牧人生》看似充滿了詩意,卻也囊括了緊實的失意。

承前所述,這個無奈,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經濟上的苦難,也因此,即使電影畫面大多都是往返於野景與鄉鎮,卻還是具有足夠的力道,批判城市霓虹的殘酷與枯朽。這一部份,就像是蓄意的疏忽,透過故意不提,或說視角的聚焦,達到視野的變形,促使觀影者自己去思索,游牧的成因,以及體制的缺漏。就此來說,電影不單只是要讚頌游牧生活的美麗,更要點名當代社會的失衡與傾斜。

raw-image

不過,若把電影的視角,拉到過高的批判與論述,又會與游牧者的日常不一致,甚至延伸出斷裂感,這也是電影之於原作的限制,到頭來,我們只有短短一個多小時,能夠去窺探,面對複雜的議題,切口的面就是如此有限。甚者,對於游牧者而言,他們早就被社會推擠到邊緣,光是想著下一餐,就已精疲力盡,根本沒有辦法像中產階級或知識份子,還能走到高牆下,嘗試去發聲去碰撞。以此來說,導演的改編,就顯得關鍵,讓劇情俐落推展之外,更維持在同一的調性,運用電影的沒有講,如前所述,帶出許多溫柔卻堅定的觀點凝視,這正是趙婷做為導演,最為迷人的魔力。

綜合來說,電影之所以讓人體悟到渺小,不單因為大自然的遼闊,更也因為社會體制的冷漠。換言之,偌大的渺小,就是這一部電影,不斷貫穿的情緒主軸。然而,即使渺小,卻不卑微,也不弱小,人物眼中的光火,刻劃著堅毅不拔的輪廓,讓人讚嘆,自然地敬佩,游牧者跟「山野」以及「不得不」共存的勇氣。

即使渺小,卻堅定到難以忽視

raw-image

生命的缺席


在《游牧人生》中,缺席的不只是對於當代或說資本社會的指責,電影的角色,更也缺席了各式的存在,不管是輕生的兒子、斷裂的親情或是逝世的丈夫。某種程度,這些游牧者的生命,都缺了一塊,這也不禁讓人思考,每一次的出發與遷徙,除了經濟上的考量,是否也都是為了尋找,自己的丟失。猶如電影所說,每一個人,可能都在找一個答案,一個能讓自己寧靜的真理,藉以填補,被失落削了一角的靈魂。

然而,即使都在尋找,但丟失的東西,卻因人而異,這個差異,也注定了某些人,這一輩子就只能抱著缺憾的感受,在前進。回到芬恩,她遺失的是生命,不管她怎麼樣探尋,愛得越炙熱,心上融開的洞,就越大,但我想,這個洞,或許也像戴夫說的,就是曾有的足跡。

男孩:為什麼這個石頭有洞?
戴夫:因為以前曾經有空氣存在過。

以此來說,芬恩的空洞感,全都是因為她用力的愛過,所謂落寞與孤寂,也都是因為空穴來風,這也是芬恩難以再投入關係的原因。她已經疲倦到,背負不起人生的第二份缺席,才會婉拒所有人的好意,不僅因為自尊,更也因為不想再受傷。再者,她也害怕,填滿這一件事,會讓原本的空洞不見,而洞,對於流離失所的她,是僅存能夠懷念丈夫的遺物,即使刺人,扎手,還是捨不得放手。

對此,筆者私自認為,芬恩走到最後也沒有真得要放下,相反的,電影最後的丟棄,更像是決斷的象徵,意即她要把所有的思念,放入洞裡,然後攜帶著痛,繼續前進,只要還記得,看似逝去的生命,就會一直存在,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自此之後,走著走著,隨著生命的燃盡,芬恩也相信,在公路的另一端,會有愛等著她,只為跟自己再一次相遇。於是乎,思念的痛,之於芬恩,不是摘不下來的婚戒,或是說擺脫不了的詛咒,而是引領著她的星星,讓她相信,就算相隔數十光年,愛,仍會有再次映入眼簾的那一天。

這一份放不下,到最後,也精煉成另一種放下,就算跟常人想像的不太一樣,但其中的重量,已是芬恩可以獨立扛起的甜蜜負擔。如此安排,恰恰也像趙婷的上一部作品《重生騎士》,透過主人公放棄陽剛力量的追逐,藉以找回救贖。為此,這些角色會如此迷人,是因為他們擁有著脆弱與不完美,卻也願意承擔這些陰柔不堪的一面,並與其達到和解,而非征服或超越。就此,雖然不是不凡的超人,卻是勇敢活著的常民英雄。

許多人會說,這是一部經典的公路電影,但梳理至此,可以發現,它其實也是扎實的失落電影,講述人的哀悼、放不下、孤單與落寞。甚至,沒有終點的旅途與漂泊,也像極了每一個哀痛靈魂,遭逢失落時會有的創傷感觸。我想,不管是實際的公路,或內在的心路,面對生命的缺席,我們都像芬恩一樣,渴望能找回寧靜,卻又害怕找回寧靜,只好持續地拉扯與拔河,懵懵懂懂,然後磕磕碰碰地活下去,只為能再次大口呼吸生活中的濕氣。

讓人心痛的洞,看似一無所有,實則滿載了一往情深

raw-image

從失意走向詩意


《游牧人生》的主軸雖然聚焦在失意,不管是經濟、生活或情感,但人不會讓自己餓肚子,只要還想活著,我們都會想辦法找到,能再延續生命的短暫救贖。就此來說,游牧者看似沒有房子,卻不是沒有家,就像一般人,有著自己的家人與社群, 她們也有專屬自己的瑰麗。

即使生活得辛苦,電影也沒有把游牧者塑造成,悲苦可憐的小人物,反倒是把她們,打磨成璀璨著光芒的開拓者,聚焦呈現,她們如何從自由、孤獨與生存中,獲得自主與平衡。回到氛圍上,這也使得影像,從失意中綻放出詩意,使人明白堅毅的韌性,能把淚與汗,煮沸成豔麗的彩虹,就算沒有雍容華貴,樸實依然蘊藏著生命的脈搏,只要你的眼,願意眺望,你的心,就能飛躍到地平線。這種自由,也讓不少人對游牧的生活感到雀躍、興奮與羨慕,冀望成為一份子,以掏洗被社會給沾染的自己。

或許,我們都需要一點游牧精神,才能在不得不的狀況下,還能有保持希望的韌性,又或是在自由與現實中取得平衡的技巧,方能把生活的音階,都擺放到合適的位置,以敲打出生動的人生樂曲。爾後,也才終能像游牧者一樣,好好地呼吸曠野的靜謐,將擁擠的汲汲營營給代謝,然後找回,藏有激勵之夢的篝火,將故事傳唱下去,只為了下次的再見,不管見的是自己、他人還是夢景。為此,我們都要成為自己的油燈,才能引領自己,而非困縛於想像的牢籠裡,活成一隻鎩羽的飛鳥。

raw-image

最終,電影走出了不同的格調,以美學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游牧人生,剝除掉游牧者身上的失敗者標籤,甚至讓社會邊緣的墜落,變成起飛前的滑翔。故此,游牧者不是無家可歸,而是以天地為家,就像奔馳於銀河星川的靈魂,個個閃耀動人,這也讓人想到史汪奇,一位即使走到生命盡頭,眼底卻仍剔透著星空的鬥士。

整體而言,不只游牧者取得經濟物質與自然曠野的平衡,電影也巧妙地取得了藝術與紀實的平衡,讓人可以因為美而感動,卻也能因為不美而省思。或許,在這之中,我們找不到任何答案,甚至連一個控訴的對象,都不一定能有,但這部電影,確實能讓人走上一回,影像的公路之旅,使人重新丈量世界與自己。

放逐自己,往往也是為了找回自己

結語

如果你不認識趙婷,這會是很好的機會,其作品大多都聚焦於洪荒中的個體來勾勒,這也促使電影的人物情感,就像《游牧人生》一樣,像是綿密卻翻騰的浪潮,一波又一波。不過,趙婷的優異,更在於解構與再建構,溫煦且細膩的視角,總是能把冉冉升起的希望,塞入角色的谷底,進而從灰澀的失敗,翻轉出璀璨絢爛。在她的視野,就算是夕陽,也能渲染出一片橘紅的溫暖,人再失敗,背負了再多無可避免的缺憾,也都還是能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raw-image
raw-image
全文圖片來源-探照燈影業
raw-image

因應筆者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5.2K會員
138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2020年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後,《游牧人生》於隔年的奧斯卡還收穫了六項提名,最後更獲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女主角三大獎項。這部電影的節奏相當緩慢,導演趙婷(Chloé Zhao)彷彿是將紀錄片與劇情片摻揉在一起,即使詩意也不失真實感。此外,電影中大部分的演員,除女主角芬恩.....
Thumbnail
在2020年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後,《游牧人生》於隔年的奧斯卡還收穫了六項提名,最後更獲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女主角三大獎項。這部電影的節奏相當緩慢,導演趙婷(Chloé Zhao)彷彿是將紀錄片與劇情片摻揉在一起,即使詩意也不失真實感。此外,電影中大部分的演員,除女主角芬恩.....
Thumbnail
人生很奇妙,每當覺得生命不該活成自己現在的樣子時,總能拾起一塊塊拼圖,一邊走著、撿著,就逐漸拼出答案的樣貌。 「游牧人生」就是一場及時雨,讓乾涸的心靈土壤長出新芽的好片。 全片步調偏慢,但在我心中是一部價值觀的戰爭片。 不帶著批判、褒貶,純粹又真實的刻畫沒有房子以車為家的游牧族 對工作與人生不同感悟
Thumbnail
人生很奇妙,每當覺得生命不該活成自己現在的樣子時,總能拾起一塊塊拼圖,一邊走著、撿著,就逐漸拼出答案的樣貌。 「游牧人生」就是一場及時雨,讓乾涸的心靈土壤長出新芽的好片。 全片步調偏慢,但在我心中是一部價值觀的戰爭片。 不帶著批判、褒貶,純粹又真實的刻畫沒有房子以車為家的游牧族 對工作與人生不同感悟
Thumbnail
游牧是種選擇嗎?有房族得到固定的歸處,也為了相應的生活型態而不得不持續工作以維持經濟收入,連帶擁有穩定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對照來看遊牧族,當在路上成為常態,便代表生活各層面都將面對脆弱議題。
Thumbnail
游牧是種選擇嗎?有房族得到固定的歸處,也為了相應的生活型態而不得不持續工作以維持經濟收入,連帶擁有穩定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對照來看遊牧族,當在路上成為常態,便代表生活各層面都將面對脆弱議題。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滿『討喜』的,不是說這部電影很可愛或是很愉快,而是這部電影的節奏跟氛圍很輕鬆,有人與人的良好互動,也有一望無際的美國中西部美景,穿插游牧族的生活日常,傳遞出非常飽滿的精神思緒,全片細膩的鏡頭處理令人讚賞,看完後有種大腦被重新翻洗的新鮮感。
Thumbnail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滿『討喜』的,不是說這部電影很可愛或是很愉快,而是這部電影的節奏跟氛圍很輕鬆,有人與人的良好互動,也有一望無際的美國中西部美景,穿插游牧族的生活日常,傳遞出非常飽滿的精神思緒,全片細膩的鏡頭處理令人讚賞,看完後有種大腦被重新翻洗的新鮮感。
Thumbnail
      《遊牧人生》以帶著情感的流動敘事;以套著詩意的濾鏡抒情,它就像一首影像詩,將角色的故事、心境都融進廣袤的自然景象裡,也將生命的片段性、間歇性表達的切實深刻,我們能看到命運的無常、流浪者的無依,還有絕望但摻著溫暖的反抗;我們能看到旅人時而行駛時而停頓、人群偶爾相聚偶爾獨身,還有持續不斷的相
Thumbnail
      《遊牧人生》以帶著情感的流動敘事;以套著詩意的濾鏡抒情,它就像一首影像詩,將角色的故事、心境都融進廣袤的自然景象裡,也將生命的片段性、間歇性表達的切實深刻,我們能看到命運的無常、流浪者的無依,還有絕望但摻著溫暖的反抗;我們能看到旅人時而行駛時而停頓、人群偶爾相聚偶爾獨身,還有持續不斷的相
Thumbnail
-無法給予定義的電影- 用平淡來形容這部電影,是在適合不過的了,太客觀的描繪美國貧窮銀髮族的露營車生活,就只是把一種只能住露營車的生活型態,單純的搬到你面前呈現而已。明明是個沒得住、又沒錢沒工作的貧窮游牧族,卻把它拍的沒有那麼悲觀,但也絕對稱不上樂觀等這種客觀。
Thumbnail
-無法給予定義的電影- 用平淡來形容這部電影,是在適合不過的了,太客觀的描繪美國貧窮銀髮族的露營車生活,就只是把一種只能住露營車的生活型態,單純的搬到你面前呈現而已。明明是個沒得住、又沒錢沒工作的貧窮游牧族,卻把它拍的沒有那麼悲觀,但也絕對稱不上樂觀等這種客觀。
Thumbnail
在《游牧人生》中,不只一場戲,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去呈現,人的渺小,不管是綠意的山林、波濤的海岸、漫長的公路或是荒蕪的沙漠。就此,觀影者不只從特寫之中的皺紋,梳爬出芬恩的落寞,也從遍地而生的寂靜中,品嘗到獨身一人的寂寞。為此,電影中的每一段分離,都那麼輕易地擠壓到心弦。
Thumbnail
在《游牧人生》中,不只一場戲,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去呈現,人的渺小,不管是綠意的山林、波濤的海岸、漫長的公路或是荒蕪的沙漠。就此,觀影者不只從特寫之中的皺紋,梳爬出芬恩的落寞,也從遍地而生的寂靜中,品嘗到獨身一人的寂寞。為此,電影中的每一段分離,都那麼輕易地擠壓到心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