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版的白色恐怖。原本一家和樂在里約熱內盧,幾乎天天海灘戲水、還邀請鄰居來家中開宴會。有一天有軍事人員突入家裡,押走爸爸去做筆錄。爸爸換上黑色西裝,笑容滿面告別一家,臨走前說:「等我回來吃舒芙蕾,」拿著槍的軍人也保證只要一下子就放人。於是一天過了,軍人拿著武器繼續輪班監視著一家,押走了媽媽、也押走了姊姊,幾天後姊姊先回來,媽媽再回來,而爸爸?一輩子都不再回來了。

首先,這是巴西電影第一次拿奧斯卡國際影片,費爾南達·托雷斯還入圍奧斯卡影后。巴西一直都不是奧斯卡的常客,這次斬獲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絕對不容小覷。故事是在1970年的巴西,剛經歷1964年巴西政變不久,軍隊全面獨裁統治全國,迫害左派的官員還有人民,故事裡的小家庭裡的爸爸,曾經就是反獨裁的左派議員,於是被軍人收押後在監獄裡凌虐致死,至今都找不到屍身。真人真事改編,大膽揭露巴西白色恐怖時期的傷疤,電影上映後還受極右翼人士的抵制,即使如此電影還是受到國際的肯定,拿下巴西首座奧斯卡。
電影並不只是宣洩對政府的不滿,更是讓我們看到,一家和樂的家庭,是怎麼被迫害到要離開這國家的? 整個樂極生悲的過程令人不寒而慄。導演把大量篇幅,去放在這一家人當時過的多麼無憂無慮。家裡有錢、和睦相鄰、爸媽疼愛孩子,孩子天天戲水玩狗,爸爸還打算蓋第二間房子,讓全家人過得更幸福。電影前段根本就是家和萬事興,突然軍隊近來家裡,風雲變色,一個爸爸就沒了,家庭也破碎了。整個故事前面是天堂,後面瞬間變成地獄,原本輕而易舉的幸福快樂,竟然可以一瞬間就沒了。

導演的風格很寫實,所有過程都像自然而然的發生,明明是劇情長片,卻寫實到像紀錄片,看到里約熱內盧這麼美麗城市,這麼自由奔放的地方,怎麼一夕之間就成為人間煉獄。政府的軍事人員,拿著槍抵著你要押走,沒有反抗餘地,只有移民這項選擇。曾經多麼幸福快樂自由自在又如何? 只要政府哪一天想剝奪我們一切,面對這種威權我們還能怎麼辦?
當然政變不是一瞬間發生,但這家庭的毀滅是在一瞬間,只要你政治立場與當時拿下政權的政黨意見不同,就算你不是從政的,也要被迫害。其實讓我看了是不寒而慄,只要是民主國家,都會害怕有「那一天」,只要那一天發生,所有現在的自由全都沒了。
人民只是想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如果帝力心裡沒有人民,那帝力對人民來說僅是威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