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其實,閱讀是你的職業道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專業人士

當我在當文案時,常會面對一個挑戰。
就是大家都識字,那,為什麼你是文案?

這是一個任何文案都得面對的挑戰,也是每位客戶沒說出但放在心裡的奇妙疑問。
當然,這個疑問,最理想的狀態,是作為一位文案的你有答案。
但很抱歉,我對自己也有這個疑問,一直到現在。

是的,為什麼是你?
為什麼是你可以決定這個作品的文字,憑什麼?

同樣的,這個問題,也可以拿來問任何人。

包含文案指導、創意總監、執行創意總監、客戶、客戶的老闆、客戶的老闆的老闆、總經理、執行長、董事長……

噢,我剛在寫客戶的老闆時,誤寫成客戶的老伴,哈哈哈哈,也是有這可能。

我每個作品完成時,都會請教我老婆的意見,對於她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我不一定完全採納她建議的修改方式,但我一定會進行修改。我稱之為「比老闆更大的老伴的意見」。

後來讀到,村上春樹寫小說也是這樣。

但話說回來,我們若是靠這營生,就是專業人士。

你也可以說,職業人士。

就像村上春樹寫了一本書叫做「身為職業小說家」,表示他把寫小說當專業,甚至當職業,靠這養活自己和家庭。

以這為職業,就要有職業道德。

職人精神

台灣有段時間好愛談職人精神,在廣告公司裡,常常策略人員在Brief時不時就來給你一個「職人精神」,什麼車子、飲料、麵包……幾乎任何商品都可以下一個這樣的核心概念,一開始還好,後來我看了都有點厭倦,啊是沒有別人嗎?為什麼每個東西都職人做的,職人也太辛苦太忙了吧。

當然,會議的焦點就會開始轉移到討論什麼是職人精神,只是,嗯,對不起,我從二十年前入行,做一個茶飲料時,矇矇懂懂的我,就開始接受這樣的思想沖刷。

(不好意思,我用沖刷這個字眼,因為我想到土石流,思想的土石流,流完什麼都沒有)

後來,我有點發現,只是提出「職人精神」的策略,其實有點沒有「職人精神」……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盧建彰KURT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sHome-avatar-img
2021/04/12
好精采,跟看導演的書一樣! 連斷句都覺得很熟悉, 好像聽到你,說出來一樣
avatar-img
盧建彰KURT的沙龍
114會員
25內容數
盧建彰KURT的 Premiu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Thumbnail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Thumbnail
「別人憑什麼要跟你買?」文案前的靈魂拷問很嚴苛,是我交稿前反覆檢視的標準,必須通過這個拷問,創意才能接地氣,順便聊一下最近看的一部《夢華錄》裡趙盼兒做生意開茶坊的橋段,聊聊萬一接不了地氣該怎麼辦?
Thumbnail
「別人憑什麼要跟你買?」文案前的靈魂拷問很嚴苛,是我交稿前反覆檢視的標準,必須通過這個拷問,創意才能接地氣,順便聊一下最近看的一部《夢華錄》裡趙盼兒做生意開茶坊的橋段,聊聊萬一接不了地氣該怎麼辦?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
Thumbnail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