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系】在人治的公司裡如何與老闆過招?(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清——「過招」給人可以「以牙還牙」的想像,彷彿使出招數之後,就能逢凶化吉。可是我忘記了,人治的公司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是講倫理的地方,所以沒有「過招」這種事。我也承認在文章的命名上有失誤,在這邊跟讀者說聲不好意思。同時,我也會調整寫法,在每個段落結束前給一些更實際的建議,即使不能過招,你也會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什麼。

再來是,我想澄清,我沒有要趁機修理前東家(無論是哪一家一律稱為「前東家」),即使有修理到也只是附帶的。我尊敬願意立業的老闆們,由衷敬佩他們的堅定,無論事業做得成功與否,都在人生深深刻下了一筆。而這篇關於人治的文章,絕非要與老闆作對,相反的,讀得越深、體悟越高的人,才可能成為老闆未來的好員工。(*老闆起立鼓掌、喜極而泣*)

Alert:同樣警告老闆不要繼續往下看,坦白說我覺得中篇才是刀刀見骨。

中篇我想來聊聊「專業」。

什麼是專業?專業不是證照,專業是「吃苦過來的人才能獲得的東西」。是透過一次次挫折、受苦、熬夜、加班磨鍊西,是為了讓工作品質更好,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去琢磨的東西。也許不是很完美,但有自己的追求,在每個案件上都希望有小突破,即便要達到心中理想的品質,要跨越無數障礙跟預算的考驗,都願意多付出一些。

專業是一種累積,而且很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才察覺到自己「變專業了」。
專業的人歡迎各種技能或思想上的挑戰,只要對工作結果是有益處的,他們願意聽聽看。專業的人通常比較謙虛,因為他們知道整個業界的知識還有這麼大、這麼多,他們也不會看輕別人努力的成果,畢竟每個專案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這麼聽起來,專業的人應該到哪裡都受歡迎、大家都搶著跟他學習,不是嗎?

別忘了這篇文章的場景設定是在人治的公司,還沒往下看之前,你覺得專業的人在這裡,會過得痛苦、還是幸福?

忘掉業界做法,你的工作是陪公子練兵

「什麼業界做法?太慢了,我們的優點就是組織小、彈性高、機動性強,我們省略X步驟,然後改成Y作法,這有很難?」

是的,你在會議上解釋了八百次這個做法行不通的理由,一直用指甲戳掌心忍住翻白眼的衝動,但是老闆沒在聽。你根據專業見解所提出的評估,在老闆耳中是過分謹慎、甚至是推託工作,他皺眉問:「這些工作應該都可以協調啊,我已經告訴你做法了。」但那些作法沒有成功案例,大多是憑空想像。你忍不住在會議中神遊起來,問自己——我當初是為什麼會進來這家公司?我想在這邊得到什麼?

在人治的公司裡,你不是來發揮專業的,你是老闆的陪跑教練,帶他看一看世界、陪他從加減乘除學到代數運算,讓他在體驗的過程當中,學習到一點點東西,然後自豪地張開雙臂,呼喊:「我長大了!」

老闆因為你的專業聘請你,付給你還算不錯的薪水,但入職後凌駕專業,從此沒有業界做法,只有老闆想要你怎麼做。有趣的是,往往最需要老闆處理的事務,如公司治理、公司發展、財務管理⋯⋯等,卻從創業來N年如一日,進步速度比蝸牛還慢,甚至讓員工為之傷腦筋。

這樣的事情不會只發生一次,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最後你會發現——他不再詢問你的專業意見,最終他想當那個大腦,而你是一塊執行任務的肉而已。如果你是專業的人,會有什麼感覺?是開心不用再做任何決定,還是沮喪自己成為一個沒有發言權的棋子?

有個理論,我在主管、或老闆口中都聽過,那就是為什麼事情常是高層在做決定,「因為做決定的人要負責啊!」他們說。我同意,做決定的人確實需要負比較大的責任,可是「誰可以承擔這個責任」,跟「誰做決定的品質比較好」,不是同一件事。所以我也很好奇,到底有沒有老闆發現自己常常在做爛決定?(還是他們知道,但也就放過自己?)

誠摯建議,你可以表面上同意老闆的做法,但絕對不能忘記正常的做法。如果誤把特例當常態,可能會跟萊納一樣變成雙面間諜、苦了自己。

習慣當個高薪的「小幫手」,從此以後,連買普渡餅乾都是你的工作

在專業分工清楚的公司,大家各司其職,為了保住工作和呈現好的作品,多少還是有些敬業精神。你不需要去管其他部門的責任,主管自己也承擔著上層的期待,盡量把事情都橋好(盡量啦!盡量,不管哪個工作,都會有管不到的黑洞)。可是在人治的公司裡,sorry,老闆不想做的事就是你要做的事。

講到這邊我突然好累,回憶過去默默擔下的那些事,翻開筆記本發現居然高達八百萬件。「轉個念,你在小公司學得多、還能在老闆身邊貼身學習,是個好機會耶!而且,『雜事』是為了完成更大的目標、中間的必經過程!」往後誰還敢在我耳邊講這句,我一定隨手抓起可以攻擊的東西。如果雜事是為了完成更大的目標,為什麼你自己不下去做就好?如果雜事真的這麼香又這麼營養,老闆幹嘛讓給你?

不過,不是每一個人治公司裡的每一個員工,都會分到雜事。通常會分到雜事的,是食物鏈下層的員工。所以公司越小越危險,如果人數低於五位,千萬要確保自己不是最弱勢和資淺的那一個。普渡是一年一次,還不算麻煩(已經是所有雜事中的小確幸),平常會遇到的還有:保管零用金、每月對帳、回覆完全乾公司屁事的留言/信件、講過八百萬次的事情老闆還要問你一千零一次⋯⋯等等。

別誤會,我不是說這種維持公司運作的基本工作,很麻煩而且沒有任何價值。問題不在雜事,而是當你的五成時間都拿去做這件事,而你又沒辦法跟誰交換工作,就很值得開始懷疑人生。沒有一份工作零缺點,但就像烘焙、料理、科學實驗,「比例失衡」往往就是搞砸的原因。


寫到這邊忽然發現,嗯?說好的過招呢?結果還是沒有。別傻了啦,看到下篇還是不會有的。不是說了嗎?人治的公司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是講倫理的地方,只要你一天還是員工,你就一天不能征服老闆滴。
補充一下,我知道很多人會有這種幻想:「只要我認真跟老闆說,老闆一定會服膺。」、「只要我能證明自己說的是事實,老闆一定會知道自己弄錯了。」不要,真的不要拿出你的事實跟老闆討論,真的不要,後果會是什麼?我上集已經有暗示了。

至於下集會寫什麼,我還沒想到,要投稿你的事蹟給我嗎?我會認真考慮寫進去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國文小老師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提供大家有意思但不實用的職場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
Thumbnail
這是我聽到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有些人在上班,其實是在創業; 有些人在創業,其實是在上班。」 當接到老闆的任務時,你會想選哪一個: A:盡可能把任務轉給其他的人 B:精準拿捏能夠過關的程度,不多一分 C:把事情做到比老闆預期更好 D:把事做到最好,且獲得客戶的認可 E:把事情結合公司目標去
Thumbnail
如果你是會問這個問題的人,恭喜你,你一定是一個會做事的人,但只是缺乏一些與人溝通的技巧而已,只需要多多練習一些做人的技巧,你就可以變成一個會做事又會做人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你是一個不會做事也不會做人的人,你對於這件事情大概也不會太關心,因為你兩個都要學,兩個都很重要;如果你是一個會做人的人,
Thumbnail
如果你是會問這個問題的人,恭喜你,你一定是一個會做事的人,但只是缺乏一些與人溝通的技巧而已,只需要多多練習一些做人的技巧,你就可以變成一個會做事又會做人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你是一個不會做事也不會做人的人,你對於這件事情大概也不會太關心,因為你兩個都要學,兩個都很重要;如果你是一個會做人的人,
Thumbnail
上班族對於老闆常常有敵意、常常無可奈何,但是又拿老闆沒有辦法,因為老闆是發錢的人,所以我們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我們常常會覺得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搞不清楚老闆在想什麼,好像跟我直覺上會做的決定不一樣。在職場上每個人看出去的高度不一樣,老闆可能在101大樓,你可能還在一樓,看出去的風景也不同。 老闆對於公
Thumbnail
上班族對於老闆常常有敵意、常常無可奈何,但是又拿老闆沒有辦法,因為老闆是發錢的人,所以我們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我們常常會覺得老闆的決策有問題,搞不清楚老闆在想什麼,好像跟我直覺上會做的決定不一樣。在職場上每個人看出去的高度不一樣,老闆可能在101大樓,你可能還在一樓,看出去的風景也不同。 老闆對於公
Thumbnail
我必須得說,能成為資深員工的人一定都有一些本事。 有一次老闆請我分配工作給其他人。 我跟資深同事說:大哥這件事要麻煩妳了。 資深同事說: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的,我要做的應該是另一件事。 後來我又說:那大哥就麻煩你做另一件事了。 資深同事說:可是老闆沒叫我做。 我心想:到底是要怎麼樣?   這種事好像真
Thumbnail
我必須得說,能成為資深員工的人一定都有一些本事。 有一次老闆請我分配工作給其他人。 我跟資深同事說:大哥這件事要麻煩妳了。 資深同事說:這件事不是我應該做的,我要做的應該是另一件事。 後來我又說:那大哥就麻煩你做另一件事了。 資深同事說:可是老闆沒叫我做。 我心想:到底是要怎麼樣?   這種事好像真
Thumbnail
#嗑書系列1:《 聽說你在創業 》   我們都會抱怨頂頭上司做得某些愚蠢指導,覺得全世界都是慣老闆,功勞他們在領,辛勞我們在做,為什麼有老闆在的場合,搞得空氣中就是有股尷尬的氣氛,為什麼老闆都不下班,讓大家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我們有說不完
Thumbnail
#嗑書系列1:《 聽說你在創業 》   我們都會抱怨頂頭上司做得某些愚蠢指導,覺得全世界都是慣老闆,功勞他們在領,辛勞我們在做,為什麼有老闆在的場合,搞得空氣中就是有股尷尬的氣氛,為什麼老闆都不下班,讓大家要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我們有說不完
Thumbnail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
Thumbnail
我真的保證再一篇就結束了。 為什麼這個主題令人上癮?我想,是細細爬梳過思路之後,會發現過去那些不知所為何來的經歷,原來還是有個系統化的解釋,覺得之前的日子沒白熬。 在中篇開始之前,我想回應一位讀者的心得。她讀完上篇後,說:「你這個沒有過招啊?比較像心得分享。」我覺得她說的不無道理,也剛好藉這個機會澄
Thumbnail
與其問:為什麼要寫這個主題?不如問:這麼重要的題材,我為什麼不寫? 輾轉待過幾間中小企業,甚至也待過草創期只有2人的公司,我發現到,人治成分高的公司裡,重要的不一定是工作技能(真的不一定),而是有沒有street smart讓你好好安度每一天。
Thumbnail
與其問:為什麼要寫這個主題?不如問:這麼重要的題材,我為什麼不寫? 輾轉待過幾間中小企業,甚至也待過草創期只有2人的公司,我發現到,人治成分高的公司裡,重要的不一定是工作技能(真的不一定),而是有沒有street smart讓你好好安度每一天。
Thumbnail
我在幾年前的一場講座中聽到這句話,當時沒有太大感受,可能當時心裡很納悶也不理解,不知不覺將這句話放在心裡... 這幾年工作期間裡其實遇到蠻多職場現實面,然後心裡想到這句就ooxx一堆髒話>> 「以下是我親身經歷」 相信大家求職時都會優先考慮自己想要什麼工作,以及薪資條件是否符合自己期待,通常會以自己
Thumbnail
我在幾年前的一場講座中聽到這句話,當時沒有太大感受,可能當時心裡很納悶也不理解,不知不覺將這句話放在心裡... 這幾年工作期間裡其實遇到蠻多職場現實面,然後心裡想到這句就ooxx一堆髒話>> 「以下是我親身經歷」 相信大家求職時都會優先考慮自己想要什麼工作,以及薪資條件是否符合自己期待,通常會以自己
Thumbnail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Thumbnail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