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職業小說家 ── 閱讀筆記+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書籍資訊

圖片取自Rakuten Kobo

圖片取自Rakuten Kobo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 名言佳句


1.

如果您希望自由地表現什麼的話,與其問「自己在追求什麼?」不如問「沒有

追求什麼的自己本來是什麼樣子的?」(第四章)

2.

因為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

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

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第十

章)


▋ 閱讀筆記+心得


這本隨筆中我比較喜歡的部分有:


(1) 村上先生對小說家特質的分析,從觀察多數小說家的性格到與大眾對文藝工作

者的刻板印象相反的個人生活習慣 。

(2) 村上先生成為小說家的經過,如何設定角色並確定想寫的題材、寫作時的心境

分享 。

(3) 文學獎存在的意義 。

(4) 作家和讀者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除了適合想成為小說家的人之外,同樣適合所有對寫作感興趣的人。


首先,我是真的很喜歡村上先生對於小說家的理解和描述,有很多部分我在心裡隱約有類似的感受,思緒上卻不夠清晰,又或者說還不夠成熟,以致於無法轉化成言語,在看到的瞬間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是我每次閱讀都有不同感受的一本書。

(1)

我同意寫小說是門檻很低的,但老實說我個人還蠻喜歡這一點,我無法知曉他人對此的評價,但對我來說這百分之百是優點。門檻低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沒有限制,我能最大程度的擁有自由,我可以用文字和想像力創造自己想要的世界,以這種角度來看的話,好像沒有比當小說家更幸福的職業了。作為創作者,現在經營自媒體也是類似的感覺,只是比起寫小說需要的紙筆(或現代的電子產品),可能需要有好的器材,創作之外需要一定程度的拍攝和剪輯技巧等諸多技能,門檻稍微高一些,但在本質上有很相像的地方。

(2)

小說雖然是想像力的集合體,但是最終還是離不開現實生活的。無論是情感的描寫還是一般的人情世故,又甚至特定主題的故事情節,必須認真的體會日常生活,從瑣碎的雜事到人生各階段的里程碑,也有需要大量查詢文獻及工具書的地方。

記得國中時我曾經參加過一次作文比賽,當時我在評審對他人的評語當中看過類似的一段話:「現在的小孩子,十多歲就在寫『縱觀我的人生長流』這種話。」或許可以認為這只是一個小語病,但是多年後的現在我依然記得這件事,因為它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一種所謂「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感覺,雖然不是指特定情感,而是為了創作添加或虛構了一些東西,這些跟寫小說的創造力、想像力是不一樣的。總而言之,這件事發生之後我覺得比起在沒有什麼人生經驗的情況下刻意去寫,還不如好好觀察一下世上萬物、好好感受過深刻的情緒波動再動筆。但是即使我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是說年紀小就不適合創作,學生時期肯定就是對創造校園相關題材故事記憶最深刻的時候,也就是各有利弊吧。

承上,其實體驗生活也是有一定侷限性的,比方說我想寫的故事中有十多個不同的職業角色,難不成要為了真實的還原而真的把所有職業體驗一遍?想想也覺得這不太可能,不過,盡可能去觀察周遭絕對是必要的。基於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所以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所創造出來的每個故事都是無比珍貴的。

(3)

創作是一種轉換的概念這一點我也很認同,可能對每個人來說創作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對我來說確實是想要記錄自己的生活、抒發生活中所產生的情緒,比起簡單的跟朋友聊聊天,我想我更傾向用文字來表達。另外,我曾經覺得只有印象深刻的事情才值得記錄,但後來發現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沒什麼意義的廢話也構成了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我發現人是不該捨棄這些東西的),這些類型的記錄其實有很多媒介,比方說音樂、繪畫,但我想文字應該是最適合我的一種,我想用文字來記錄一切,同時成為表達自己的管道,雖然一方面覺得有點尷尬,感覺創作會忠實呈現一個人內心的想法,有些赤裸,但應該還是比一直悶在心裡,不思考也不動筆來的好一些。


我跟多數人不同的是,沒什麼看過村上先生其他的著作,只是一直知道是很有名的小說家(某種程度上也是側面驗證了文學獎的影響力),我個人而言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從在誠品逛街時概略的閱讀,到回學校圖書館借書,買了電子書後還在思考要不要買紙本精裝版,總共讀了有四~五遍,其實能讓我這樣反覆閱讀的書真的不多。


▋ 相關連結


1. 金石堂

2. 讀墨

3. Hyread

4. Rakuten kob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明色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分享有關心理健康、自我成長、身體保健、精神科學等相關書籍的閱讀筆記和心得。歡迎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Thumbnail
1. 書名: 身為職業小說家 職業としての小說家 2. 作者: 村上春樹 3. 譯者:賴明珠 4. 出版社:時報出版 5. 出版日期:2016 / 01 /22 6. 字數 / 頁數:約10萬字 / 320頁 7. 類型 :日本現代文學 / 自傳性隨筆
Thumbnail
也許正是時候,也許是過於晴朗的天氣契合著村上溫柔的筆調,這本我高中在曬書節買時的書就在多年後,總算被好好地閱讀了。我對村上的印象停留在大學一次穿梭圖書館的無意間。還沒改版封面,淺灰色底,分成三冊的《1Q84》,我永遠不懂那個「繭」是什麼意思?「青豆」怎麼可以是一個女學生的名字?再多就是與諾貝爾
Thumbnail
也許正是時候,也許是過於晴朗的天氣契合著村上溫柔的筆調,這本我高中在曬書節買時的書就在多年後,總算被好好地閱讀了。我對村上的印象停留在大學一次穿梭圖書館的無意間。還沒改版封面,淺灰色底,分成三冊的《1Q84》,我永遠不懂那個「繭」是什麼意思?「青豆」怎麼可以是一個女學生的名字?再多就是與諾貝爾
Thumbnail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寫出天馬行空小說的作家生活,就也是一樣的不規律、依照靈感工作嗎?其實不是。寫作是偏個人的活動,也需要規律的作息、大量的體力,才能完成工作。 沒有靈感、想不出來要寫甚麼的時候,更是要規律的、每天早上固定運動完之後,同個時間坐下來寫個5–6個小時,產出四千字以上的初稿。初稿就是初
Thumbnail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寫出天馬行空小說的作家生活,就也是一樣的不規律、依照靈感工作嗎?其實不是。寫作是偏個人的活動,也需要規律的作息、大量的體力,才能完成工作。 沒有靈感、想不出來要寫甚麼的時候,更是要規律的、每天早上固定運動完之後,同個時間坐下來寫個5–6個小時,產出四千字以上的初稿。初稿就是初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 《身為職業小説家》一書,是村上春樹(1949-)對身為小説家的自己,和對自己是小説家的這件事,重新有系統地思考,並適度俯瞰,將自己身為小説家走過什麼樣的路,以什麼樣的想法走到現在,具體地、實際地記錄下來,與讀者分享。大抵而言,算是類似私人演講稿般的自傳性隨筆,並非架構嚴謹的小說理論書籍。 ‧ 小
Thumbnail
本系列書評第二部分,想談論的是「寫作」這件事。本文將分四部分論述,分別去談: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寫作的特色與風格、寫作的初衷與意義,以及寫作的題材與層次。同為作者與讀者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本系列書評第二部分,想談論的是「寫作」這件事。本文將分四部分論述,分別去談:寫作的目的和心情、寫作的特色與風格、寫作的初衷與意義,以及寫作的題材與層次。同為作者與讀者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去做讓自己最快樂的事,做自己「想這樣做」的事,依照自己想做的方式做,就行了。
Thumbnail
去做讓自己最快樂的事,做自己「想這樣做」的事,依照自己想做的方式做,就行了。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Thumbnail
村上春樹說:「作家這麼美好的職業,應該很難再找到了吧?」我可以想像村上露出微笑,驕傲而靦腆地說出這句話。他從不曾覺得寫作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一寫就寫了38年。鋪好主要道路後,漸漸地,主角們會引導故事,他們自己「發展」情節,村上只是一個代筆者,那樣舒服而自然,讓他樂在其中。
Thumbnail
村上春樹說:「作家這麼美好的職業,應該很難再找到了吧?」我可以想像村上露出微笑,驕傲而靦腆地說出這句話。他從不曾覺得寫作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一寫就寫了38年。鋪好主要道路後,漸漸地,主角們會引導故事,他們自己「發展」情節,村上只是一個代筆者,那樣舒服而自然,讓他樂在其中。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有如一位貴人。自己會遇上什麼樣的書,如同誰何時進入你的生命,都是緣份呀,因緣際會我閱讀了它,因為當下情境需要,也將反覆閱讀著。   不久前跟朋友談到煩惱,朋友根據話題而聊到不妨聽聽村上春樹
Thumbnail
有時覺得書有如一位貴人。自己會遇上什麼樣的書,如同誰何時進入你的生命,都是緣份呀,因緣際會我閱讀了它,因為當下情境需要,也將反覆閱讀著。   不久前跟朋友談到煩惱,朋友根據話題而聊到不妨聽聽村上春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