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選擇全球分散投資,美股即將大跌?【100萬親身實測】單筆投入ETF(附對帳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經過前面兩篇的解說,相信各位在股市高點,對於單筆一次性進場,應該比較沒那麼怕了!
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我在寫這兩篇文章之前,我自己親身實測,直接單筆投入了將近100萬台幣到全球股市當中,絕不紙上談兵、空講理論,就100萬,直接All in一檔ETF:VWRA 。
影片中有我用複委託下單的對帳單和交易紀錄,這邊事先聲明:任何閒錢All in 都必須先存好緊急預備金和規劃好保險,這筆100萬的閒錢,之後我會放個20-30年,當作一次性進場投入,長期投資的一個見證,因為VWRA是股息自動再投入,配息會反映在股價上,也方便大家做追蹤,然後我每年都會做一部影片回報這個單筆投入的投資成果。
----------------------------

全球分散投資

為什麼我會選擇投資全世界?而不是單壓過去績效最好的美國股市呢?根據今年3月AQR的最新研究:"長期正在欺騙你(The Long Run Is Luing to You)",這名稱取得超好,作者Cliff Asness在研究中告訴我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只著重在過去報酬,忽略了當前股市的估值,就會對將來的股市報酬產生嚴重的錯誤預期,什麼意思呢?
Cliff Asness調查了1950-2020年S&P 500指數,在這段期間S&P500指數贏過現金的年化超額報酬是6.5%。
那麼這個每年的6.5%報酬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公司盈餘成長帶來的?還是投資人過度付出造成的呢?這要怎麼判斷才好呢?

利用席勒本益比來檢測這段期間美股估值發生的變化就行了。

從截距項我們可以看出,這每年的6.5%當中,竟然有高達1.3%是股市估值變化貢獻的,再更白話一點,這1.3%其實就是約翰伯.格口中所說的投機報酬,每年6.5%當中有1.3%,不是因為企業盈餘成長,不是因為公司基本面變好,單純是因為投資人太喜歡美股,讓相對股價變貴造成的!
如果多數投資人相信企業盈餘將加速成長,且高於平均水準的成長率上升,那麼股價將因預見到盈餘預估值上調而上升,而股價的揚升會導致市場席勒本益比的上升。這就是1990年代末期股市連番上漲的原因。1990年代末期,企業盈餘強勁成長,投資人也認定這樣的成長率將因科技的快速發展和創新而延續下去,並且積極追捧股價,但後來企業盈餘未能維持如投資人預期那般的強勁成長,股票的價值最終仍回跌到正常的水準。
就短期而言,投機力量的確會驅使股價上漲或下跌,但長期來說,企業的盈餘成長才是真正驅動股價成長的因子。
所以說啊!1.3%的結果~這非常恐怖!如果投資人要期待美股照這個6.5%的速度繼續成長下去,就有點像是1990年代美國股市或是1980年代日本股市估值不斷衝高的感覺,不過老實說的確有可能,但我不敢賭這個可能性的發生,所以我選擇分散投資到國際股市。
再來我們看看國際股市在過去的績效,真的大幅落後美國股市,所以才會常常聽到有人說白癡才分散投資到國際股市,資金通通全壓美股不就好了嗎?
針對這個問題,Cliff Asness調查了1980-2020年國際已開發股市和美國股市之間的報酬差距,美國在這段期間報酬平均每年贏過國際股市2.1%。
好~再來我們想想這個2.1%的報酬差距是從哪裡來的呢?
跟剛剛一樣,直接用席勒本益比來檢測這段期間兩者估值發生的變化,結果發現這段期間國際股市的估值根本就沒變啊!相對股價完全沒有變貴!
從截距項可以看出,美股贏過國際股市的報酬,完全是因為估值變高造成的,不是因為美股的基本面比較好,也不是因為美國的企業成長比較快,單純因為投資人太喜歡美股,讓相對股價變貴造成的!
如果這時候把錢重壓在美國股市,就等於去賭美股的估值可以繼續升高,國際股市的估值不會變高,各位想想~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的確有這個可能性的發生,短期的投機趨勢誰也無法預測,所以我選擇依照全球股市的市值加權比重,來對美股和國際股市進行分配,而不是通通All in國際股市,去賭美國股市會均值回歸,變成另一個極端,這樣也不好。
----------------------------

資金全壓國際股市?

不過我相信還是會有讀者會想說:就算有這個可能性,我長期投資,為什麼不乾脆把全部資金壓在估值偏,低預期報酬比較高的國際股市呢?各位想想看如果有人這樣問,你會怎麼回答?
根據2012年AQR的研究報告,證實比較高的股市席勒本益比的確代表將來的平均報酬會比較低,可是問題是結果的離散程度非常分散,比較高的席勒本益比只是讓整個分布的情況左移,但不會讓分布情況變得比較集中,不理解沒關係~我們直接舉例最好懂,看看下表:
以上數字皆為實質年化報酬率
現在美國股市的席勒本益比是37左右,回顧歷史從1926到2012年,S&P500指數的實質年化報酬已經扣掉通膨囉是7.3%,當席勒本益比高於25.1的時候,接下來10年的實質年化報酬是0.5%,的確!當目前股市估值偏高的時候,將來股市的平均長期報酬會變得比較低,這沒錯!
但是這0.5%是平均下來的結果,其中最好的10年實質年化報酬是6.3%,最差的負6.1%,同樣都是當席勒本益比超高的時候,接下來十年的美股實質年化報酬最好和最壞的情況,竟然有12.4%的差距啊!
再來我們看看當席勒本益比低於9.6的時候,接下來10年股市的平均實質年化報酬高達10.3%,確實~當目前股市估值偏低的時候,將來股市的平均長期報酬會變得比較高,但是其中最好的十年的實質年化報酬是17.5%,最差的是4.8%,同樣都是席勒本益比低於9.6的時候,竟然產生了12.7%的差距!

從這邊我們可以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就是千萬不要根據股市估值的高低來預測市場,就算現在美國股市估值很高,我們也不能全壓美股,就算現在國際股市估值偏低,我們也不能全壓國際股市,所以無論是根據什麼指標設計而成的動態資產配置策略,我都不推薦!因為連最強預測能力的席勒本益比都沒用了!更何況其他雜七雜八的總經或技術指標呢?
為什麼這種動態配置或市場擇時策略,最後都會失敗呢?根據2017年AQR的研究結果,因為股市的估值變化,常常會連續持續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更高的會更高,更低的會更低,而且股市估值的變化通常是和經濟面脫鉤的,如果沒有坐時光機去到未來再回頭看後照鏡開車的能力,任何預測市場的投資策略都很難有效果。
可是為什麼現實的情況和實證結果是相反的呢?為什麼老師總是告訴投資人預測市場是可行的呢?為什麼一定要建議投資人做什麼操作,像是看什麼指標來判斷市場熱度,而且要盡量搞得愈複雜愈好,因為這樣才會讓投資人覺得他們花的每一分錢都值得,這個判斷、這個預測是真的有價值的!
我問你如果真的給你發現了一個真正可行的市場擇時策略,你會告訴別人嗎?讓愈來愈多人知道,讓愈來愈多人跑來用,最後導致這個策略失效嗎?
先鋒集團創辦人一代傳奇人物約翰.伯格曾說過:「在50年的投資事業生涯當中,我不曾看過或是聽說過有任何一個人能持續成功預測市場。」
“The idea that a bell rings to signal when investors should get into or out of the market is simply not credible. After nearly 50 years in this business, I do not know of anybody who has done it successfully and consistently. I don’t even know anybody who knows anybody who has done it successfully and consistently.”
— John C. Bogle
所以做好分散投資,長久堅持自己設定好風險合適的資產配置,才是最明智的投資選擇!
avatar-img
1.9K會員
87內容數
【ETF投資、因子投資、資產配置】享受創作過程,傳遞我認同的投資理念,同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血流成河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大家都會怕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單筆一次性投入市場呢?因為會擔心現在股市是不是已經到高點了?因為怕賠錢的關係,很多投資人不是在場外痴痴等待猶豫不決,不然就是分批進場試水溫。 在上篇文章我們分析了六大國家的股市,平均下來大約有2/3的時間單筆投入會贏過定期定額,我們也分析了單筆贏跟輸的時候報酬不對稱的
在大多研究文獻當中,比較分批投入以及一次性投入這兩種方式,比較常用到的說法是DCA(定期定額)以及LSI(單筆投入)。標題下的有點聳動,定期定額注定賠錢指的是有高機率輸給單筆投入。   (1)DCA是Dollar-Cost Averaging的縮寫,代表定期定額、平均成本法、分批投入。 (2)LSI
錢的確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離不開錢,在現今社會,每個人都需要會賺錢也需要會理財,合理安排我們的儲蓄是一門大學問。 但是在面對現在愈來愈多的理財方式和產品,有存股、有當沖、有長期投資、走短線操作,還有人選擇買基金、有人投資ETF、有人資產配置、有人選擇資金重壓自己看好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書《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這本書的內容非常適合理財新手,或者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從個人消費習慣、處理負債、提高儲蓄率到長期投資,甚至是打造屬於自己的自動化金錢系統,應有盡有,這本書通通給你,所有願望一次滿足。 書中最推薦的自動化金錢系統就是採「指數化投資」來量身打造的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 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六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及我對這六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價值和成長投資二方法? 價值和成長投資在過去50年裡把投資界分成了兩大流派,無論是投資的思維流派,還是投資產品,如指數等等...。不過基於這種區別,一個持久的盈虧記錄比較是保持衡量一個流派對另一個流派的表現。如今的績效顯示價值投資在過去十多年的表現落後於成長型投資(2020年更是如此),導致一些人
為什麼大家都會怕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單筆一次性投入市場呢?因為會擔心現在股市是不是已經到高點了?因為怕賠錢的關係,很多投資人不是在場外痴痴等待猶豫不決,不然就是分批進場試水溫。 在上篇文章我們分析了六大國家的股市,平均下來大約有2/3的時間單筆投入會贏過定期定額,我們也分析了單筆贏跟輸的時候報酬不對稱的
在大多研究文獻當中,比較分批投入以及一次性投入這兩種方式,比較常用到的說法是DCA(定期定額)以及LSI(單筆投入)。標題下的有點聳動,定期定額注定賠錢指的是有高機率輸給單筆投入。   (1)DCA是Dollar-Cost Averaging的縮寫,代表定期定額、平均成本法、分批投入。 (2)LSI
錢的確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都離不開錢,在現今社會,每個人都需要會賺錢也需要會理財,合理安排我們的儲蓄是一門大學問。 但是在面對現在愈來愈多的理財方式和產品,有存股、有當沖、有長期投資、走短線操作,還有人選擇買基金、有人投資ETF、有人資產配置、有人選擇資金重壓自己看好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書《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這本書的內容非常適合理財新手,或者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從個人消費習慣、處理負債、提高儲蓄率到長期投資,甚至是打造屬於自己的自動化金錢系統,應有盡有,這本書通通給你,所有願望一次滿足。 書中最推薦的自動化金錢系統就是採「指數化投資」來量身打造的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 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六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及我對這六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價值和成長投資二方法? 價值和成長投資在過去50年裡把投資界分成了兩大流派,無論是投資的思維流派,還是投資產品,如指數等等...。不過基於這種區別,一個持久的盈虧記錄比較是保持衡量一個流派對另一個流派的表現。如今的績效顯示價值投資在過去十多年的表現落後於成長型投資(2020年更是如此),導致一些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如果你年輕(2,30歲),資產也不多,考慮資產配置也是浪費時間,第一優先應該是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時候手邊的閒錢除了投資自己外,剩下的就來買「VT」吧!費用率一年不到0.1%,可以讓你投資全球47個國家,八千多間上市公司的股票…你說這是不是太划算了!
從2008年(全球股市大崩盤的那年),我開始了儲蓄和投資的旅程,我以長期複利為主要策略,在最艱困的時期創造了意外的高投報率。除了賺取股票價差,還透過股利再投資,實現了持續成長的目標,這一過程彰顯了時間複利的威力及投資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Thumbnail
巴菲特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於股市投資的建議,包括過去80年間美國股票的平均報酬率以及使用指數基金的好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如果你年輕(2,30歲),資產也不多,考慮資產配置也是浪費時間,第一優先應該是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時候手邊的閒錢除了投資自己外,剩下的就來買「VT」吧!費用率一年不到0.1%,可以讓你投資全球47個國家,八千多間上市公司的股票…你說這是不是太划算了!
從2008年(全球股市大崩盤的那年),我開始了儲蓄和投資的旅程,我以長期複利為主要策略,在最艱困的時期創造了意外的高投報率。除了賺取股票價差,還透過股利再投資,實現了持續成長的目標,這一過程彰顯了時間複利的威力及投資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Thumbnail
巴菲特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於股市投資的建議,包括過去80年間美國股票的平均報酬率以及使用指數基金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