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杜鵑盛宴

高山杜鵑盛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今年少雨,又是一個群芳競艷,百花盛開的一年,合歡山上,盛況依舊,2016/5/20的舊作,今年滿開整整早開了一個月!

丙申年小滿 二探合歡杜鵑

乾坤擾 kiân khun jiáu
花起𤞚(犬肖) hue khí siáu
合歡山頂炸花籃 ha̍p huan suann tíng tsà hue nâ

森氏鋪滿 sim sī phoo muá
紅毛穿插 âng moo tshuan tshah
杜鵑漫山盤 tōo kuan buān suann puânn

紅塵男女急朝山 hông tîn lâm lú kip tiâu san
蝴蝶蜜蜂 ôo tia̍p bi̍p phang

駕霧翻飛ká bū huan hui
數清芳 sòo tshing hong
無窮景 bû kiông kíng
更上層巒 kìng siōng tsîng luân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3會員
966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omnob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日一句粵語:1.看hon3風fung1使sai2(巾帆)lei6,2.受落。 語料來源:影片2:30秒處:看風使(巾帆)lei6,就是中文的「見風使舵」。 lei6, 粵語另外造形聲字「𢃇」!有人以為是「艃」!那麼「使」字需用「駛」字!不過,在實際用法理,此字是「帆」義!那麼為何發「里」音
語料來源: 每日一句粵語:無時停mou4 si4 ting4。不停也! 閩語, 1.無時閒 2.無時定tiann7 3.無時停 4.無時休 另外,華文台文線頂字典有收錄「無時恬 tiam7」。客語也有此詞:四縣「 mo11 sii11 diam24 」海陸「mo55 shi55 diam53
白居易所處的年代晚唐,正是大廈將傾,人心敗壞之時。所做詩詞,多所諷喻,但又平實易解,而這首新樂府詩,『天可度』,卻用了三個典故,說的是『人心叵測』,就算親如父子,近如夫妻,友如至交,在利益之前都有可能,翻臉成仇。其中一句,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對照今日的社會,說的義正嚴詞,大義凜
字音的流變,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避諱而改音,甚至改字! 而字一改,久而久之,後人不知緣由,就音隨字轉,這個字就改音了! 舉例: 這是苗栗劍潭古道,其中之一的客家歇後語看板。 【豬利傍酒 ---雙舌(蝕)!】 利字,在粵,客語中是舌頭的口語音字! 為何如此,因為在粵語 舌,蝕,兩字同音,「蝕」字
今日清明,加碼清明節詩賞析。最有名的是杜牧的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 網路上有粵語的頌讀:來看韻腳,紛,魂,村。分別是 fan1, wan4, cyun1,聽起來前兩個字的韻母 -an, 的-a, 病無發音,按閩語是ㄢ音,粵語聽起
中國十大哲理詩之一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渠】:ㄑㄩˊ,方言用字,為贛,吳,客,粵等所遺用。對應中文是第三人稱代詞,他。 客語用 佢gi11/gi55,粵語也用佢,keoi5 (渠發keoi4),
每日一句粵語:1.看hon3風fung1使sai2(巾帆)lei6,2.受落。 語料來源:影片2:30秒處:看風使(巾帆)lei6,就是中文的「見風使舵」。 lei6, 粵語另外造形聲字「𢃇」!有人以為是「艃」!那麼「使」字需用「駛」字!不過,在實際用法理,此字是「帆」義!那麼為何發「里」音
語料來源: 每日一句粵語:無時停mou4 si4 ting4。不停也! 閩語, 1.無時閒 2.無時定tiann7 3.無時停 4.無時休 另外,華文台文線頂字典有收錄「無時恬 tiam7」。客語也有此詞:四縣「 mo11 sii11 diam24 」海陸「mo55 shi55 diam53
白居易所處的年代晚唐,正是大廈將傾,人心敗壞之時。所做詩詞,多所諷喻,但又平實易解,而這首新樂府詩,『天可度』,卻用了三個典故,說的是『人心叵測』,就算親如父子,近如夫妻,友如至交,在利益之前都有可能,翻臉成仇。其中一句,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對照今日的社會,說的義正嚴詞,大義凜
字音的流變,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避諱而改音,甚至改字! 而字一改,久而久之,後人不知緣由,就音隨字轉,這個字就改音了! 舉例: 這是苗栗劍潭古道,其中之一的客家歇後語看板。 【豬利傍酒 ---雙舌(蝕)!】 利字,在粵,客語中是舌頭的口語音字! 為何如此,因為在粵語 舌,蝕,兩字同音,「蝕」字
今日清明,加碼清明節詩賞析。最有名的是杜牧的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搖指杏花村。 網路上有粵語的頌讀:來看韻腳,紛,魂,村。分別是 fan1, wan4, cyun1,聽起來前兩個字的韻母 -an, 的-a, 病無發音,按閩語是ㄢ音,粵語聽起
中國十大哲理詩之一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渠】:ㄑㄩˊ,方言用字,為贛,吳,客,粵等所遺用。對應中文是第三人稱代詞,他。 客語用 佢gi11/gi55,粵語也用佢,keoi5 (渠發keo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