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麗絲一同進入奇幻世界@有度立體書店-富陽二店庇護工場

與愛麗絲一同進入奇幻世界@有度立體書店-富陽二店庇護工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愛麗絲與紙牌

愛麗絲與紙牌

很多年前我在公司附近一家環境舒適的簡餐店用餐,服務生點菜及結帳時顯得非常不自在,我心想真辛苦他了,完全沒察覺這餐廳是庇護工場—一個支持身心障礙者的機構。後來想再去用餐,餐廳不見了,轉型成數位輸出或烘焙等其他形式的庇護工場。

前幾周,在臉書上看到文自秀在這地點開了家有度立體書店-富陽二店庇護工場,便找了時間過去瞧瞧。我對立體書的印象有兩種極端,一是給小小孩玩的,樂樂哈哈很小的時候陪他們閱讀可以翻開、抽動的書,那回憶還很鮮明;另一種則是整個可以攤開的龐然大物,我曾在龍山寺市集看過文自秀展示的哈利波特立體書就是這一種。兩種都不是我現階段會有興趣的,我只是想用行動支持新書店、支持庇護工場。

但就在進入書店沒多久,我深深沉浸在立體書的奇幻世界中。驗證了文自秀所說的:

如果你想目睹長大以後的大人,還能從眼睛裡散發出孩子那般閃亮的眼神,毫無疑問的,就是讓他翻開一本美妙無比的「立體書」
柴郡貓

柴郡貓

進入書店後,四五名員工呈現一種「上場了」的氛圍,一名先生為我進行立體書的導覽,其他人則在一旁待命,隨時進行補充。雖有眾星拱月之感,我卻不會不自在,可能因為他們都是單純善良的,也都在這工作中尋求被認同與成就感。

結束導覽後,可以翻閱每種立體書的樣本。員工們在一旁觀察我翻閱的狀況,不時進行訊息補充或拿出其他立體書來介紹。一開始翻閱好幾個版本的哈利波特,我沒有很大興趣,當翻到花朵的立體書時,我被一朵朵展開花朵的細節吸引。接著,我更陶醉在喜愛的《小王子》《愛麗絲夢遊仙境》世界中。

《小王子》與《愛麗絲夢遊仙境》真的好適合用立體書形式來呈現!當翻開新頁面,人物與畫面躍然紙上,在立體書「翻、轉、層、拉、折」不同表現方式下,讀者與書中世界還能進行互動。這比起一般紙本書或電子書,更容易沉浸於書中世界。除了奇幻世界,我認為大自然與藝術類作品也很適合以立體書呈現,葛氏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就讓我印象深刻,層層浪花以立體方式呈現,那感動勝過平面啊!

有機會來有度立體書店翻翻書吧,如果幸運,或許可以和我一樣,體驗掉進兔子洞的感覺。

白兔先生

白兔先生



avatar-img
樂思哈學的沙龍
20會員
42內容數
書本是通往過去未來、通往世界宇宙、通往現實虛幻的任意門。 關於書的種種。儘可能每週介紹一本我有感覺、對我有啟發的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樂思哈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謂的計算思考,指的是人類解決問題的多元技能之集合,其根源來自對於計算本質的研究。 108課綱將程式設計納入國中課程,「運算思維」和閱讀、寫作一樣,變成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這本書的出現是因為川普。 從川普競選到當選美國總統後,其言行一再顯示他對「事實」毫不在意。比如,說自己在總統選舉中得到的票數是自雷根以來最高,而這完完全全不是事實。又比如,他可以無視主流的科學研究成果,輕率說出氣候變遷是個騙局。
身為一個台北人,《我的老台北》書中故事發生地點我都是知道的。有些雖發生在我出生前不到十年,但彷如另一個時空,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很奇妙。台北的變化在那十幾年間實在太大,比如他兒時所居住的復華眷村在南京東路三段遼寧街一帶,我現在打開google地圖只能從一個「復華公園」找到線索。
初見本書其實不心動,「全世界最感人」未免過於俗爛,有深度的書哪會有這種書名?但讀了第一篇關於蟬的介紹,我不得不承認這是最感人的生物文。 為了讓基因延續,許多生物不管求偶、交配還是保護後代,都展現出讓人類難以想像或感動的行為。我們難以理解為什麼鮭魚要穿越幾萬公里,從大海回到河川出生地……
引領我進入「台南學」的第一本書,是王浩一的《在廟口說書》,這本書依年代,一一介紹台南廟宇。我曾拿著書中地圖,從明鄭時期就存在的北極殿開始、地毯式探索一個又一個古蹟。
想到屏東你想到什麼?我以前只會想到墾丁、恆春,還有以豬腳馳名的萬巒。 一年多前,青鳥書店在屏東市孫立人行館開了家南國青鳥,不少藝文活動也跑到屏東市舉辦,加上《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的出版,更是觸發我對屏東市的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
所謂的計算思考,指的是人類解決問題的多元技能之集合,其根源來自對於計算本質的研究。 108課綱將程式設計納入國中課程,「運算思維」和閱讀、寫作一樣,變成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這本書的出現是因為川普。 從川普競選到當選美國總統後,其言行一再顯示他對「事實」毫不在意。比如,說自己在總統選舉中得到的票數是自雷根以來最高,而這完完全全不是事實。又比如,他可以無視主流的科學研究成果,輕率說出氣候變遷是個騙局。
身為一個台北人,《我的老台北》書中故事發生地點我都是知道的。有些雖發生在我出生前不到十年,但彷如另一個時空,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很奇妙。台北的變化在那十幾年間實在太大,比如他兒時所居住的復華眷村在南京東路三段遼寧街一帶,我現在打開google地圖只能從一個「復華公園」找到線索。
初見本書其實不心動,「全世界最感人」未免過於俗爛,有深度的書哪會有這種書名?但讀了第一篇關於蟬的介紹,我不得不承認這是最感人的生物文。 為了讓基因延續,許多生物不管求偶、交配還是保護後代,都展現出讓人類難以想像或感動的行為。我們難以理解為什麼鮭魚要穿越幾萬公里,從大海回到河川出生地……
引領我進入「台南學」的第一本書,是王浩一的《在廟口說書》,這本書依年代,一一介紹台南廟宇。我曾拿著書中地圖,從明鄭時期就存在的北極殿開始、地毯式探索一個又一個古蹟。
想到屏東你想到什麼?我以前只會想到墾丁、恆春,還有以豬腳馳名的萬巒。 一年多前,青鳥書店在屏東市孫立人行館開了家南國青鳥,不少藝文活動也跑到屏東市舉辦,加上《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的出版,更是觸發我對屏東市的好奇,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