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菸酒,吃重鹹也危險:7個胃癌高風險因子,你中了幾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案例/

一個50歲左右的女性,曾經因為脹氣及胃食道逆流來看診,做了胃鏡、吃了藥後,就沒有太大問題了,我建議她一年後再回來追蹤胃鏡。她依約回診追蹤,卻意外發現一個不到1公分的胃潰瘍,病灶淺淺的,而且在不太顯眼的位置。任何潰瘍都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胃癌早期病兆,我趕緊替她切片送病理化驗。因為我知道要是這次不小心錯過,一年後再看可能直接是第三期以上。後來的病理報告顯示,她的潰瘍是分化不好的胃癌細胞,不幸中的大幸是屬於開刀治療就有機會痊癒的。

這個案例再度提醒我隨時保持警覺。即使前一個醫師說是正常,只要我有絲毫疑慮,為病人安排再次檢查的確是有必要的。即使健保不吃這一套,但我的「不疑處有疑」卻救了病人,改變結果。更何況這位病人不菸不酒、生活健康,上天仍開了他一個玩笑,還好是美麗的結果。


胃癌的發生率雖然不到數一數二,但也名列前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報告統計數據,全世界每年都有超過100萬人罹患胃癌,男性有胃癌的比例約為女性的2倍,被視為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若把視野縮小到國內,由衛福部所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資料,近幾年胃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名列十大癌症名單內。


你正自願投入胃癌的懷抱嗎?

雖然時至今日,很多癌症的發生原因仍沒有正確解答,胃癌也是如此。但透過臨床案例統計數據,可以知道罹患胃癌的病人中,多數跟下列幾個危險因子有關,其中除了家族史、年紀與性別是命中註定外,其他的都可以靠後天努力盡量去避免,因為大部分誘發胃癌的因素,都和一個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等模式高度相關。

危險因子1:高鹽飲食

根據多數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胃癌的發生率與飲食習慣、飲食種類的關係非常密切,其中包括高鹽飲食、煙醺燒烤肉類、鹽漬物(醬菜鹹魚等)。攝取過多鹽分會刺激甚至破壞胃黏膜,不斷重複破壞與修復的過程,會提高得癌症的風險。當黏膜還來不及修護完成,又吃進過多的鹽分,鹽分就會「侵門踏戶」直搗細胞中,這也被認為可能會提升胃癌的發生機率。食用新鮮蔬果、牛奶和維生素C則被認為有保「胃」作用,進而減少胃癌的發生。

危險因子2:熬夜與吃宵夜

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呈現一個不斷更新的狀態,平均約2至3天就會更新一次。這個黏膜上皮的更新過程,通常會在胃部的休息時間進行,也就是晚上睡覺的時間,因為這個時候胃裡的晚餐都消化得差不多了。熬夜,會使胃部無法休息,胃黏膜上皮細胞的修復力(更新力)就會減弱。至於在睡前吃宵夜就像在告訴胃「不讓你睡!」把應該睡覺的胃挖起來,逼迫它「加班」分泌大量胃酸來消化食物,長久下來,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潰爛,進而引發胃癌。

危險因子3:菸、酒、藥物

酒精裡的乙醇會對刺激胃黏膜,使其呈現充血狀態。偶爾小酌還能自主修復,但長期酗酒恐怕讓胃黏膜持續處在充血的狀態,演變成慢性胃炎或消化不良。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化學物質,同樣會導致胃炎或胃潰瘍。以上皆會讓胃功能一點一滴流失,間接促使胃癌的發生。另外,經實驗證實有些藥物會造成胃部受傷,進而引發胃部發炎或潰瘍,如常用來鎮痛、消炎與解熱的阿斯匹靈,所以要盡量避免長期使用或濫用,以減少對胃部造成損害。

危險因子4:幽門桿菌

非常多的醫學研究結果都已經證實,幽門桿菌與胃癌有著難分難捨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幽門桿菌名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臺灣的幽門桿菌盛行率超過3成,其中家人伴侶有感染者、長期脹氣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患者、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建議主動前往篩檢,必要時(篩檢結果為陽性)接受完整的殺菌治療療程。根據過去研究結果發現,胃癌病人中9成有感染幽門桿菌,有幽門桿菌則約1至3%會得到胃癌。(延伸閱讀/讓人聞之色變的胃癌前奏曲:幽門桿菌)

危險因子5:胃癌家族史

根據統計資料得知,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比沒有家族史的人發生胃癌的風險高出2至3倍。所謂的胃癌家族史,指的是近親(家族內有血親)罹患胃癌的族群,這並不代表胃癌家族史的高罹癌風險為基因遺傳。依目前研究結果顯示,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罹患胃癌機會大增的原因,很可能包括相似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所導致,其中包括幽門桿菌的感染,在同住的情況下,若自身感染幽門桿菌,伴侶被感染的機率有7成,子女則有4成。

危險因子6:年紀與性別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胃癌的好發年紀為50至70歲,尤其在50歲之後會急遽增加,其中又以男性病人占大多數。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黏膜腸化生的發生率也會跟著增加,此外,年紀越大越容易有胃瘜肉。但這並不代表50歲以下就不會得胃癌,新聞報導就曾有年僅12歲就得胃癌的案例。

險因子7:大範圍胃切除手術

若曾經因為腸胃道良性疾病,進行過胃部分切除手術的族群,剩下的胃在術後20年之後,發生胃癌的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6至7倍(前15年癌變風險與一般人無異),特別容易發生在胃與腸子的吻合交接處,因此而發生的胃癌被稱為殘胃癌(cancer of gastric remnant)。推測殘胃癌變的主要因素,是由於胃部切除部分之後,胃會呈現低酸或無酸的環境,這也會間接導致胃的保護機制變弱,而使胃黏膜逐漸萎縮以致細菌增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的沙龍
22會員
13內容數
2021/09/28
前陣子看到一則報導,內容敘述一位女大生從小就有極度嚴重的便祕問題,沒蹲個一兩個小時,就上不出來。長大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最長紀錄曾經17天沒有大便。為了便祕問題,他幾乎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吃軟便藥、多喝水、多吃蔬果……,大家說有用的,對他都沒有用,直到做了大腸X光...
Thumbnail
2021/09/28
前陣子看到一則報導,內容敘述一位女大生從小就有極度嚴重的便祕問題,沒蹲個一兩個小時,就上不出來。長大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最長紀錄曾經17天沒有大便。為了便祕問題,他幾乎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吃軟便藥、多喝水、多吃蔬果……,大家說有用的,對他都沒有用,直到做了大腸X光...
Thumbnail
2021/07/17
咽喉逆流要診斷往往費時費力,很多人是在耳鼻喉科找不到答案,被建議要去腸胃科做治療,去了腸胃科、照了胃鏡,又因為食道沒發炎,又得回去耳鼻喉科。於是,就這樣在兩個科別來來回回…
Thumbnail
2021/07/17
咽喉逆流要診斷往往費時費力,很多人是在耳鼻喉科找不到答案,被建議要去腸胃科做治療,去了腸胃科、照了胃鏡,又因為食道沒發炎,又得回去耳鼻喉科。於是,就這樣在兩個科別來來回回…
Thumbnail
2021/06/16
以心律不整常見的心房顫動(指心跳不規則且經常過快)為例,一般人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僅1至2%,其主要影響因子為年紀(年紀越大機率越大)。但若有腸胃疾病其風險增加近4成。台灣健保資料庫大型研究近期亦指出,胃食道逆流患者在3年內罹患心房顫動的機會明顯提升,尤其是逆流嚴重到有食道發炎現象的人...
Thumbnail
2021/06/16
以心律不整常見的心房顫動(指心跳不規則且經常過快)為例,一般人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僅1至2%,其主要影響因子為年紀(年紀越大機率越大)。但若有腸胃疾病其風險增加近4成。台灣健保資料庫大型研究近期亦指出,胃食道逆流患者在3年內罹患心房顫動的機會明顯提升,尤其是逆流嚴重到有食道發炎現象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2023年9月的一次公司身體健康檢查發現,血液中含有胃幽門螺旋桿菌H.Pylori 陽性反應,經腸胃科醫師判斷我確診了幽門桿菌,也說明了除箘的好處,可以降低胃潰瘍與胃癌的風險。
Thumbnail
在2023年9月的一次公司身體健康檢查發現,血液中含有胃幽門螺旋桿菌H.Pylori 陽性反應,經腸胃科醫師判斷我確診了幽門桿菌,也說明了除箘的好處,可以降低胃潰瘍與胃癌的風險。
Thumbnail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狀桿菌,會破壞胃粘膜之表皮細胞,造成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台灣感染胃幽門桿菌的人口超過千萬人,多經由共餐、接吻、吃生食、口腔清潔不足、吃刺激性食物等原因感染。 如果能將幽門桿菌清除乾淨,胃炎改善,十二指腸潰瘍會癒合,更重要的是不會反反覆覆的發作。 幽門螺旋桿菌
Thumbnail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狀桿菌,會破壞胃粘膜之表皮細胞,造成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 台灣感染胃幽門桿菌的人口超過千萬人,多經由共餐、接吻、吃生食、口腔清潔不足、吃刺激性食物等原因感染。 如果能將幽門桿菌清除乾淨,胃炎改善,十二指腸潰瘍會癒合,更重要的是不會反反覆覆的發作。 幽門螺旋桿菌
Thumbnail
火燒心好難受!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該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請胃腸專科醫師解說!
Thumbnail
火燒心好難受!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該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請胃腸專科醫師解說!
Thumbnail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有半數的成人,都曾經感染過這隻細菌。感染這隻菌七成以上的機率會出現胃潰瘍,出現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更高達九成;其中胃潰瘍還有1~3%的機率會演變成胃癌。1994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一級致癌物。
Thumbnail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有半數的成人,都曾經感染過這隻細菌。感染這隻菌七成以上的機率會出現胃潰瘍,出現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更高達九成;其中胃潰瘍還有1~3%的機率會演變成胃癌。1994年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一級致癌物。
Thumbnail
年節脹氣、腸胃痛 小心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醫師建議,今年年節縱口慾之時,也務必注意身體保健,從生活根本做起。
Thumbnail
年節脹氣、腸胃痛 小心幽門螺旋桿菌在作怪!醫師建議,今年年節縱口慾之時,也務必注意身體保健,從生活根本做起。
Thumbnail
現在都市人由於生活節奏變快,不定時進食三餐,或是暴飲暴食已經成為了習慣,導致胃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不少人會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噁心幹嘔的情況,有的人覺得可能是自己吃壞了,或是吃錯了食物,但也有可能是胃幽門螺旋菌在作怪。中環健康提供胃幽門螺旋菌吹起測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到中環健康預約胃功能檢查專案。
Thumbnail
現在都市人由於生活節奏變快,不定時進食三餐,或是暴飲暴食已經成為了習慣,導致胃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不少人會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噁心幹嘔的情況,有的人覺得可能是自己吃壞了,或是吃錯了食物,但也有可能是胃幽門螺旋菌在作怪。中環健康提供胃幽門螺旋菌吹起測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到中環健康預約胃功能檢查專案。
Thumbnail
到了夏季也是人體脾胃較為脆弱的時候,有許多人攝入過多冰涼食物使得胃部不適,還有許多不健康的飲食也讓胃很受傷。如果胃有問題, 那麼我們的身體也會出現各種變化,從而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等。那麼對於胃部遇到的問題以及防止方法等,我們可從以下瞭解。 胃部不適有哪些常見症狀 如果胃部出現不適,通常會出
Thumbnail
到了夏季也是人體脾胃較為脆弱的時候,有許多人攝入過多冰涼食物使得胃部不適,還有許多不健康的飲食也讓胃很受傷。如果胃有問題, 那麼我們的身體也會出現各種變化,從而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等。那麼對於胃部遇到的問題以及防止方法等,我們可從以下瞭解。 胃部不適有哪些常見症狀 如果胃部出現不適,通常會出
Thumbnail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很多的人在大魚大肉之後,會出現反酸、燒心、噯氣等胃腸道症狀。這時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因為胃腸道異常如果不及時確診治療,很可能會發展為胃癌、腸癌等嚴重疾病,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那麼,胃腸疾病症狀有哪些?怎麼及早發現? 1、胃腸疾病症狀有哪些? 根據醫學統
Thumbnail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改變。很多的人在大魚大肉之後,會出現反酸、燒心、噯氣等胃腸道症狀。這時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因為胃腸道異常如果不及時確診治療,很可能會發展為胃癌、腸癌等嚴重疾病,影響大家的正常生活。那麼,胃腸疾病症狀有哪些?怎麼及早發現? 1、胃腸疾病症狀有哪些? 根據醫學統
Thumbnail
現代都市人都有胃部不適的情況,但大多數人不太重視。如果我們經常胃痛就要留心,這或許是胃部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需要及時進行檢查。平時也要做好預防,如果有需要還應進行定期檢查,以此瞭解自身胃部狀況的變化。 什麼原因會引起胃痛 其實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多種,例如發生炎症現象,以慢性胃炎較為常見,而急性胃
Thumbnail
現代都市人都有胃部不適的情況,但大多數人不太重視。如果我們經常胃痛就要留心,這或許是胃部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需要及時進行檢查。平時也要做好預防,如果有需要還應進行定期檢查,以此瞭解自身胃部狀況的變化。 什麼原因會引起胃痛 其實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多種,例如發生炎症現象,以慢性胃炎較為常見,而急性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