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會挑這本書反省,一方面是因為得到很多啟發,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本書出乎意料成為我所有譯作中最暢銷的一本書。
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我當初接這本書的時候有一點天真,想說好歹自己也是寫過一篇論文的人,內容應該難不倒我。唯一覺得有一點猶豫的是這本書還真的有點厚,我當時譯過最厚的一本書大約三百三十頁,如果接下這一本就算是破紀錄了。(是說,沒想到一山還有一山高,之後接了更厚的!)
作者上野千鶴子是社會學教授,所以我開工前就已經找好幾本中文的社會學參考書,不過後來實際上有幫助的部分不多。台灣已出版的書籍分別針對「社會學」和「寫論文」兩個題目,不會放在一起談,而且台灣學界做研究的方式和日本不太一樣,所以除了基本的名詞之外,其他都要自己推測。
也就是說,這本書有兩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 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長的篇幅。
- 社會學和研究方法的專有名詞。
我的解方──專業的審訂老師
篇幅的問題可以靠時間和折磨自己解決,但是確認有沒有錯誤還是要專家來才行。雖然交稿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到問心無愧,已經查資料查到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地步,還是覺得讓學術界的人看過一遍比較安心,於是交稿時一併建議出版社找社會學的教授來審訂。
過程中編輯反問我有沒有推薦的人選,我馬上想到我的大學教授──林福岳老師。沒想到編輯也覺得很不錯,所以促成了我們師徒合作。老師很仔細地看過我的譯稿,也指出一些我沒有想到的問題。我們約在台北的一間咖啡廳見面聊,老師把譯稿印出來,一處一處地跟我確認原文,還跟我說「妳的工作很辛苦又很重要」,身為譯者真的很感動。
我先提這件事,除了表達「有專業的審訂老師很重要」,還想告訴大家「有任何疑義都要說出來」。我在發信給編輯之前猶豫很久,因為我覺得強烈要求另請教授審訂,好像會顯得自己對譯文沒信心或者是多管閒事。不過,有了這次經驗之後,我就知道合理提出建議,編輯也會按照狀況給予良好的回應。
第一章就卡關──原文混和兩種含意該怎麼辦?
這本書的原文標題是《
情報生産者になる》,單看這個標題其實滿簡單的,感覺看漢字就知道「情報」是什麼意思。但是翻開第一章作者定義「情報」的時候,我就頭大了。日文的「情報」查字典會有以下三種解釋:
- ある物事の内容や事情についての知らせ。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事件についての情報を得る」「情報を流す」「情報を交換する」「情報がもれる」「極秘情報」
- 文字・数字などの記号やシンボルの媒体によって伝達され、受け手に状況に対する知識や適切な判断を生じさせるもの。「情報時代」
- 生体系が働くための指令や信号。神経系の神経情報、内分泌系のホルモン情報、遺伝情報など。
撇除第三個不符合語境的解釋,簡單來說,日文的情報包含「資料、資訊」兩種意義。中文的資料偏向未經處理的內容,資訊則是過濾出有用的訊息,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可能有人會說,直接用「情報」這兩個字不就不用煩惱了?不好意思,我個人還是比較老派,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做這種事。中文的「情報」在字典上的解釋如下:
關於某種情況的消息及報告。多帶有機密性質。
這和日文要表達的意思明顯不同,怎麼能直接用下去?
實際例文
我寫了半天可能還是有人不知道重點是什麼,沒關係,我們來看看例子。
- 情報はノイズから生まれます。これが情報工学の基本です。ノイズのないところに情報は生まれません。
- 情報には一次情報と二次情報とがあります。一次情報は経験的現実から自分の目と手で得た情報…
兩句都用到「情報」,但是一個在講經過處理的「資訊」,一個在講未經處理的「資料」。雖然原文都是「情報」,但意義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譯文。不過,這是我譯到一半才發現,所以中途跑回前面校稿,重新梳理了好幾次。這兩句的譯文如下:
- 資訊來自於雜訊,這是資訊工程的基礎。沒有雜訊的地方無法產出資訊。
- 資料來源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兩種。第一手資料的是在現實中親眼所見、親手取得的資訊…
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第二句怎麼資料跟資訊放在一起了?這個問題跟整段的後文有關係,我自己也掙扎了很久。下一集我會繼續延伸這個問題,來探討一下譯者的兩難。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個愛心、追蹤這個專題,把文章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小譯者會很感謝你喔!(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