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醉好的時光:如果酒精是為了滋長年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朋友即將滿30歲的前夕,我們在一貫吸菸的車棚聊天。
「30歲好像就是一個……」後面的語句還沒找上他,那個空拍讓急性子的我有點不耐,急忙補上話:「是一個坎吧。」
「坎你媽啦,」髒話是慣用語彙,這回他應答地很快。沒有人想要遇見坎,就像不願聽到國師說,你的星座將在下半月遇見水逆那樣。
30歲究竟值不值得作為一個分野討論?還是不論蛋糕上的蠟燭以何等符號更迭,我們都仍是在早晨以咖啡、保健食品維持清醒,又在深夜以酒精、安眠藥讓自己麻痺、沈睡呢?
photo from:好威映象Facebook
由丹麥導演湯瑪斯.凡特伯格執導的電影《醉好的時光》2021/3/5在台灣上映,已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等多項提名。
酒精、酒醉、中年這些故事設定元素,起先讓我有酒品業配、勿過量飲酒宣傳片、《同學麥納斯》等聯想。觀影畢,當然完全顛覆了想像。
相較於其他訴說中年議題的電影,《醉好的時光》最討喜的部分,莫過於將場景設定在校園。四位中年大叔以「讓身體維持在0.05酒精,能表現出最好狀態」的實驗,開啟不同於日常的生活。
而所謂最好的狀態,是藉由酒精,能說青春的語言、展現血脈賁張青少年的行徑,在「年輕人」、「中二」往往有負面表意的現今,這個好也無疑肯認了,年少輕狂需要勇氣、也耐人尋味。
「我沒做什麼事,也沒遇見什麼人,」開場男主角為其四分之三人生下的註解,蕩漾在瘋狂行徑後設的遺憾中。
生命本來就該是繁殖後就消失,更何況我們什麼也沒有留下。也或許我們曾留下些什麼,但只是相信的事愈來愈少。
兩個世代在教育的場景下重疊,撇除教學相長等老生常談,共同渴望的也許是活下去的勇氣。在明知道平凡的劇本中,些許欺騙、鼓勵也好,能夠得以不凡的自身信念。
最讓我驚喜的,也許是丹麥的考試制度,跳脫文化資本先決的書寫方法,不以精緻符碼、單一答案囿限思考,而是以口頭論述,判別你的了解程度、資訊含量。縱然必須理解的知識篩選標準仍屬專斷,但比起絕對對錯的是非、選擇題,及中產階級帶有優勢的手寫申論題,這樣相對自由的測驗方法值得學習。
最後,我也嘗試了劇中令中年大叔們為之著迷的調酒賽澤瑞克(Sazerac),以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加入少量艾碧斯(Absinthe),冰塊冰鎮後,噴附柳橙皮油添味。但對於不愛威士忌的我來說,還是回歸酸甜的妹酒比較合適。
avatar-img
14會員
21內容數
用一本書,回應一個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片探討四位中年大叔如何在壓力重重的生活中,通過飲酒尋找快樂與自信。這場短短的實驗最初似乎提升了他們的工作表現及人際關係,但隨著酒精成癮的加重,卻導致了生活的更大困境。故事令人深思,呈現了逃避與面對之間的心理掙扎,以及酒精在痛苦與快樂之間的微妙作用。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父母都是公教,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我都過著循規蹈矩的克制壓抑生活,不要說抽菸喝酒了,我連夜店這些地方都沒去過,來往的友人大多也是我這類型的人,我們都是相約星巴克、速食店這些地方碰面。 我爸也不抽菸喝酒,他會抽但不抽,有可能因此身體比同年紀的人好一點,看起來喔也年輕些,家族有長輩男性從青春期開始
Thumbnail
當年,我還在二十歲初頭時,曾全身心投入於日本的某種習俗中。那是一種以飲酒會的形式,增進上司與前輩之間的親密氛圍的儀式。在當時的日本,拒絕參加這類聚會常被視為失禮的行為。
Thumbnail
動畫Bartender第二集裡,講一個老人家每個月的某一天也會去到一間酒吧,但從來不自己點酒,要酒保猜他想喝什麼,不過無論酒保送上什麼酒也會說很難喝。酒保主角很納悶,於是查了一些那老人的背景資料,發現那老先生和酒吧的主人是多年好友,在酒吧主人離世後他每個月的一天也會去酒吧懷緬當年的日子
Thumbnail
我第一次的酒醉經驗,是在國小畢業餐會上,大概算是開心的特別場合,還有那個時候尚未有兒少法規定:未滿18歲不能飲酒,所以,老師就沒阻止我們這群小男生進行人生的第一場“以酒會友”。
前天和一位好友相約聚餐,酒酣耳熱之際,難免聊到保養身體的竅門。多年來,我們各自努力,一有心得,總是會互交流。這位老兄常常一夜幾瓶啤酒下肚,要是興致一來,紅白酒接著猛灌,有時候也許心情欠佳,藉著燒酒逃避現實。幸好他尚未淪為酒鬼,畢竟時時刻刻跟酒為伍,以致於酗酒,恐怕死神會找上門。貧道習慣稱他為「年輕人
Thumbnail
尾牙季節到了,但適當飲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分享了酒精成癮與危害,並提供判斷自己是否酒精成癮的方法。同時也提到了個人的酒精攝取經驗以及對酒書的閱讀感受。
Thumbnail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這段期間,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白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片探討四位中年大叔如何在壓力重重的生活中,通過飲酒尋找快樂與自信。這場短短的實驗最初似乎提升了他們的工作表現及人際關係,但隨著酒精成癮的加重,卻導致了生活的更大困境。故事令人深思,呈現了逃避與面對之間的心理掙扎,以及酒精在痛苦與快樂之間的微妙作用。
Thumbnail
相信我,凡夫中的醉夢者,年過四十,隨著年紀愈來愈大,苦痛煩惱只會愈來愈多。 因為,年紀愈大,你失去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多,尤其是平靜和快樂。 例如,你會失去童年時的純真,失去享受平靜的能力,失去夢想,失去親人,愛情和友情,失去健康,失去感受平靜和擁有快樂的能力。 如果你也是凡夫中的醉夢者
父母都是公教,從小就被嚴格要求,所以我都過著循規蹈矩的克制壓抑生活,不要說抽菸喝酒了,我連夜店這些地方都沒去過,來往的友人大多也是我這類型的人,我們都是相約星巴克、速食店這些地方碰面。 我爸也不抽菸喝酒,他會抽但不抽,有可能因此身體比同年紀的人好一點,看起來喔也年輕些,家族有長輩男性從青春期開始
Thumbnail
當年,我還在二十歲初頭時,曾全身心投入於日本的某種習俗中。那是一種以飲酒會的形式,增進上司與前輩之間的親密氛圍的儀式。在當時的日本,拒絕參加這類聚會常被視為失禮的行為。
Thumbnail
動畫Bartender第二集裡,講一個老人家每個月的某一天也會去到一間酒吧,但從來不自己點酒,要酒保猜他想喝什麼,不過無論酒保送上什麼酒也會說很難喝。酒保主角很納悶,於是查了一些那老人的背景資料,發現那老先生和酒吧的主人是多年好友,在酒吧主人離世後他每個月的一天也會去酒吧懷緬當年的日子
Thumbnail
我第一次的酒醉經驗,是在國小畢業餐會上,大概算是開心的特別場合,還有那個時候尚未有兒少法規定:未滿18歲不能飲酒,所以,老師就沒阻止我們這群小男生進行人生的第一場“以酒會友”。
前天和一位好友相約聚餐,酒酣耳熱之際,難免聊到保養身體的竅門。多年來,我們各自努力,一有心得,總是會互交流。這位老兄常常一夜幾瓶啤酒下肚,要是興致一來,紅白酒接著猛灌,有時候也許心情欠佳,藉著燒酒逃避現實。幸好他尚未淪為酒鬼,畢竟時時刻刻跟酒為伍,以致於酗酒,恐怕死神會找上門。貧道習慣稱他為「年輕人
Thumbnail
尾牙季節到了,但適當飲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本文分享了酒精成癮與危害,並提供判斷自己是否酒精成癮的方法。同時也提到了個人的酒精攝取經驗以及對酒書的閱讀感受。
Thumbnail
前兩年住高雄的日子喝太多了,2024 決定立下少喝酒的目標:一年喝酒不超過 12 次。 在這段期間,身邊友人偶爾會勸少喝,但我總是聽而不聞,最多酒後出包後安分個幾天,然後又再犯錯。明白喝酒傷身但還是繼續,甚至隨著酒量變好還越喝越多,就像是抽菸者明知抽菸不好仍三不五時來一根一樣。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