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戰國終結者,王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秦王嬴政統一天下,軍事上最大的功臣,普遍都會指向王翦。

王翦,據傳為周王室後人。以春秋戰國的姓名學來說,確實除了周王室一脈,正常人不太可能以王為姓。

王家最晚在秦武王嬴蕩問鼎中原的時候,應該就有不少人加入秦國了。

秦王政前十年,政權掌握在卿大夫手中。政壇之首分別為丞相呂不韋,大將蒙驁、王齕、麃公。

成年之後,秦國還政於政……這時的秦國三大將,變成王翦、桓齮、楊端和。

王翦跟老將王齕出自同派系的可能性極高,戰國同姓者,同鄉同宗族的機率比後代高了非常多。

桓齮跟麃公一樣來歷不明。

楊端和則是昭襄王年代,范雎失勢後崛起的將領。基本上,蒙驁跟楊端和的脈絡相同。

合理來說,秦王政十年前後的權力結構,並無太大改變。僅僅是秦國團結起來,讓王除去客卿呂不韋。

秦王政十一年,三大將就開始了對外征戰的動作。

王翦首次率兵,十八天後,他縮減了自己隊伍的編制,只留下兩成的兵力展開進攻。

三大將連拔九城。

但接下來,王翦跟楊端和就神隱了。

桓齮成為攻趙的代表人物,簡直就是白起再世,打得趙國哀爹叫娘。然後趙國老爹李牧就下來了。

李牧本來是負責邊防的將領,始終對趙國來說,防備北狄一直是相對重要的。不過桓齮打到趙國都快亡了,李牧再不來,趙王都要退守變長城王了。

桓齮碰到李牧,卻像是雞蛋碰到了石頭,啪喳一聲,桓齮就輸到脫褲子了。趙國事後還封李牧為武安君……看上去很有嘲笑秦國的意味。

這幾年間,秦國內部應該又有一波勢力洗牌。

王翦跟楊端和直到秦王政十八年才復起。無巧不成書,十七年,正是華陽太后過世。

簡單來看,桓齮的耀武揚威,很可能就是華陽太后在撐腰。就像秦王政七年,蒙驁跟夏太后相繼過世,桓齮也是較華陽太后早過世。繼而啟動了第二次的王權復辟。

秦王政十八年,王翦跟楊端和再次率兵伐趙。

隊伍裡面還有一個李信。

漫畫《王者天下》的男主角……這部我沒有看太多就是了,追更新很麻煩。特別是這種複雜的歷史類,每次看一點我根本不記得在演什麼。

漫畫中,李信因為好朋友擔任了嬴政的替身而死,決定投身秦國軍旅。

李信在戰國史上的分量不重,但他確實有一個特殊性:一般都認為,李信是秦國軍隊中,唯一的忠貞嬴政派。

王翦從復起後,真正展開了他的戰神生涯。以平均一年半消滅一國的速度,迅速的結果了趙、燕、魏。

趙國不多說,燕國是自己發動荊軻刺秦王找死的。

平服燕國後,王翦其實就說自己老了,讓兒子王賁接替伐魏。按史記說法,王賁在伐燕的時候就已經獨領一軍。

同樣的,李信因為在此戰中擒獲首惡太子丹,而獲得戰功向上爬。

忘了說,韓國在華陽太后死前,就被另一個姓不詳的將軍「騰」給消滅了。統一天下之後,「騰」由於在政務上非常有長才,成為內史。

後來史書就只記他是內史騰了。(所以我說那個吳起的原姓不是吳啊)

秦王政二十二年,戰國七雄基本上變成三國演義了。

再四年就完結篇了。

但這時,大將王翦拒絕繼續伐楚。而李信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接下來李信大敗,秦王政仍是重用於他,沒有趁機把這個大將拔掉。這些部分都可以視作,李信在秦國有著跟秦王政非常良好的互相關係。

王翦為何要申請退休,為何要拒絕伐楚?

事實上,王翦在縱橫家寶典-戰國策中是有戲的。雖然戲分不多,但多少表示出,王翦是被視為縱橫家的一份子。

對應秦王政後來親自請王翦出山,王翦要求了各種賞賜才動身,以及他的縱橫家身分,大概可以歸納出一點。

白起之敗,在於功高震主。

王翦的縱橫之策,在於用功高震主之計弄死李牧。

王翦知道,他再繼續當戰神,下一個功高震主而死的笨蛋,就是他自己了。所以王翦跟秦王政說:要兵。

給兵了之後又說,要賞。

等秦王政什麼都給了他,他才出兵伐楚。

有人問王翦,王翦表示,你有所求,王才不會擔心你有野心。

後來呢?後來六國全被王翦父子消滅,不管是秦始皇還是秦二世,都沒有對王翦家族下手。

最後聊一下史記上寫下,王翦保身的「貪」字訣。

其實不太合理。

王要用你,你各種拿翹……一般來說應該更容易功成身死才對。但司馬遷留下了更有意思的一句話:「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

其實在王翦滅六國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消滅一國之後,為郡縣。

嬴政很可能在文信侯(呂不韋)事件後,就不封小國諸侯了。這是嬴政多疑表現在政治制度上重要的體現。

事實上,嬴政復起王翦,不只是要他伐楚。在嫪毐之亂中立下大功的昌平君,當時也在荊楚發起了叛亂。

我想說的是,王翦的「貪」有更深一層的用意。除了消滅六國,內亂也是嬴政不可忽視的重大威脅。

而王翦的意思是,「你對我的家族好,我為你平亂;你對我的家族不好,我也能給你添亂。」

即使我不是諸侯。

基本上,多疑的人,你沒有辦法使他不疑。但是可以找一個彼此的平衡點:看起來很像威脅。

嬴政的性格跟這次事件,造就了一個特殊的帝國。

秦朝成立,沒有對功臣封侯。但對外國人進行高壓統治。就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愚蠢得不得了,難怪一下子就覆滅了。

但嬴政想的可能是:我給你們權力,你們會反我挾制我。所以頂多按照王翦的方案對待秦國功臣,再靠這些功臣來壓制反亂就可以了。


簡單說,秦始皇想要消滅卿大夫即諸侯的封建制度。而讓他把這條路走到黑的人,就是王翦。

王翦用言語、用行動,徹徹底底的推動了封建的戰國時代完結。

卻也為這個新帝國埋下了地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麥康納-avatar-img
2024/09/08
一直覺得秦末大亂時,這些個軍頭勢力都到哪去了阿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5
看過荊軻刺秦王不討厭太子丹,那就是書讀得不夠多。 再補充一個不同的古文版本吧。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5/01/03
荊軻刺秦王全文翻譯(其實跳過很多啦)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2024/12/28
人總說帝王後宮佳麗三千,恣意取用。又說紅顏禍水,傾國傾城。 不是耶,吃到這個年紀才發現,這兩個設定是衝突的啊。 昏君們想搏美人一笑,那是愛情啊。 中國史上有很多知名的美人,真的是知名。你只知她們的名,而不知她們的故事。 上有妺喜妲己褒姒,下有毛嗇西施鄭旦。 戰國到兩漢的文獻,很多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秦王政二十年,「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在唱完這首歌後,告別了買兇者燕太子丹,刺秦而去。 沒過多久,荊軻天下聞名。 一條大龍的心靈受到了巨大傷害! 轉過年來,秦王政二十一年,王翦率軍攻滅了燕國,燕王喜和太子丹倉皇逃亡遼東。 這一戰中,年輕將領李信英勇果敢,率軍深入追擊,擊殺了刺秦主
Thumbnail
秦王政二十年,「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在唱完這首歌後,告別了買兇者燕太子丹,刺秦而去。 沒過多久,荊軻天下聞名。 一條大龍的心靈受到了巨大傷害! 轉過年來,秦王政二十一年,王翦率軍攻滅了燕國,燕王喜和太子丹倉皇逃亡遼東。 這一戰中,年輕將領李信英勇果敢,率軍深入追擊,擊殺了刺秦主
Thumbnail
今天要講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根本不算戰爭。 它僅僅是一次內部叛亂。 當然,叛亂與政變這種類型在咱們的百戰中還是有一定份額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高平陵之變」和「玄武門之變」。 這都是給歷史轉舵的驚天大事件。 不過,今天的這個叛亂,「咖位」實在是比較小,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沒聽說過,在史書中也僅僅是短短一段
Thumbnail
今天要講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根本不算戰爭。 它僅僅是一次內部叛亂。 當然,叛亂與政變這種類型在咱們的百戰中還是有一定份額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高平陵之變」和「玄武門之變」。 這都是給歷史轉舵的驚天大事件。 不過,今天的這個叛亂,「咖位」實在是比較小,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沒聽說過,在史書中也僅僅是短短一段
Thumbnail
秦下巴蜀那一章時,我們開篇談到了一個國家的在興起時,會有一系列接二連三的幸運。 秦國在其霸業興起時,就得到了一系列幸運之神的垂青。 最初是秦孝公遇到了商鞅並重用之,後面在天掉大餡餅時秦惠王聽從了司馬錯的力薦,一年內囊括巴蜀之地,緊接著,上天再度垂青於秦,派死神收走了秦武王。 秦武王是秦惠王的兒子,為
Thumbnail
秦下巴蜀那一章時,我們開篇談到了一個國家的在興起時,會有一系列接二連三的幸運。 秦國在其霸業興起時,就得到了一系列幸運之神的垂青。 最初是秦孝公遇到了商鞅並重用之,後面在天掉大餡餅時秦惠王聽從了司馬錯的力薦,一年內囊括巴蜀之地,緊接著,上天再度垂青於秦,派死神收走了秦武王。 秦武王是秦惠王的兒子,為
Thumbnail
有一個比較哲學的問題:歷史是少數人書寫的呢?還是多數人書寫的? 或者這個問題可以這麽說,創造歷史的,是滾滾向前的人民洪流呢?還是極少數的人中之靈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比如我們常說,我們黨能有今天,完全是人民選擇了我們。 我黨自我勉勵,自我鞭策時,也常常說:要無愧人民的選擇! 但是,如果當年沒有毛主
Thumbnail
有一個比較哲學的問題:歷史是少數人書寫的呢?還是多數人書寫的? 或者這個問題可以這麽說,創造歷史的,是滾滾向前的人民洪流呢?還是極少數的人中之靈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比如我們常說,我們黨能有今天,完全是人民選擇了我們。 我黨自我勉勵,自我鞭策時,也常常說:要無愧人民的選擇! 但是,如果當年沒有毛主
Thumbnail
結尾 必勝IT十八招 終於到結尾啦...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最後來講一個故事,這則故事的重點直接講答案 當你成為一個會打仗的人,就知道怎麼打仗 甚至會打仗的主管也很重要 老板的洞察力也很重要 中國歷史戰國時代末期,秦滅韓兩年後,派大將王翦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趙國,王翦不但是秦國名將,也是歷史上
Thumbnail
結尾 必勝IT十八招 終於到結尾啦...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最後來講一個故事,這則故事的重點直接講答案 當你成為一個會打仗的人,就知道怎麼打仗 甚至會打仗的主管也很重要 老板的洞察力也很重要 中國歷史戰國時代末期,秦滅韓兩年後,派大將王翦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趙國,王翦不但是秦國名將,也是歷史上
Thumbnail
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年後,李斯才當上丞相。剛開始,他連副丞相都排不上號。 史記寫得簡略,寫得大家都要忘了,秦國是有左右丞相制度的。 李斯並不是秦始皇手下「客卿派」的頭號人物。真正的頭牌是馮氏家族。
Thumbnail
秦始皇統一天下八年後,李斯才當上丞相。剛開始,他連副丞相都排不上號。 史記寫得簡略,寫得大家都要忘了,秦國是有左右丞相制度的。 李斯並不是秦始皇手下「客卿派」的頭號人物。真正的頭牌是馮氏家族。
Thumbnail
自古傳說,倉頡造字,蒙恬造筆。 發明毛筆的蒙恬,是秦國的大將軍。他的祖父名叫蒙驁,原本是齊國人,在秦昭襄王的時候,來到秦國,官拜上卿。 何以千里迢迢,橫跨神州大陸呢? 說是昭襄王開啟秦國盛世,萬鳥朝凰,這牛也吹得忒大。更何況,蒙驁並非說客辯士,也無內政長才、經世謀略。憑什麼加入泱泱大國?
Thumbnail
自古傳說,倉頡造字,蒙恬造筆。 發明毛筆的蒙恬,是秦國的大將軍。他的祖父名叫蒙驁,原本是齊國人,在秦昭襄王的時候,來到秦國,官拜上卿。 何以千里迢迢,橫跨神州大陸呢? 說是昭襄王開啟秦國盛世,萬鳥朝凰,這牛也吹得忒大。更何況,蒙驁並非說客辯士,也無內政長才、經世謀略。憑什麼加入泱泱大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