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秦王,不是嬴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十三歲的少年嬴政,即將展開他征服全中國的人生。
屁蛋。
整個春秋戰國,二十歲之前當上國君還能掌權的人,不存在。嬴政這時候不過就是個吉祥物,象徵著權力仍在他父親:秦莊襄王的派系手上。
真正的執政者,當然是莊襄王最信任的丞相呂不韋。
當時秦國的領土廣袤,已經佔了中國的三分之一。聊三國的時候,很多人把領土大就是贏當成鐵則,來表述魏晉必勝。其實看戰國消長,就會很明白那不過是結果論。
秦國不是天生大老二,也是慢慢練成的。
有領土,也要有人。有老百姓,更要有人才。
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是戰國名士們的首選。可別小看了這些說客名士。戰國時代的各國,文字語言並不統一。所以想當個說客,你最起碼就要有多國外語專長。
除了本國多學個秦語還是基本功而已。要像蘇秦張儀這種各國都能嘴,那可得在語言上下多少苦功?
有外語專長,出身大學派。參加過辯論比賽,擁有論文著作。更重要的當然是要有國際觀。能做到這些,才能夠成為頂尖的客卿。人才自古定義同啊(咦?)。
這種高級人才的來源,自然是教育。
戰國時代的教育並不普及,齊國則算是學風最盛。
有個齊國公子名叫田文,就從中發現了藍海市場。全才難得,把被刷下來的偏才們聚在一塊,小兵也能立大功。
這位田兄,就是養客始祖孟嘗君。
養客不到三千,莫說你是公子。當時各國陸續有四個卿大夫,達到了後宮三千……門客三千的標準,被稱為戰國四公子。
注意囉,是陸續。
事實上,四公子的門客之間,也是有流動的現象:今日入平原君門下,明日改投信陵君。門客隱隱然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戰國軍備競賽,讓人再也不能忽略這些雞鳴狗盜之輩。
廢話了半天,要說的就是,呂不韋決定加入這個新領域的門客大賽中。
不韋兄在秦國,是客卿。秦國客卿掌權歷史悠久,向來是國君換人,客相換腦袋。不是改變想法,是客相基本就要被砍頭。
呂某人卻打破了歷史慣例,在太后的支持下,即使國君換人仍繼續執政。
事實上,不只嬴政的老母支持他,最重要是當年呂不韋說服的華陽夫人,如今的華陽太后,仍然在世。
但商人出身的呂不韋也明白,寵不可恃。他自己就拿這套理論捧異人上位的。所以,呂不韋大開方便之門,一方面是跟戰國四公子較勁。另方面也是要坐實他在秦國的權力地位。
而呂不韋也對門客經營之道頗有研究:他特別加強了聘用士人這一塊。這不是公子收食客的程度,而是更靠近國君招募客卿的手法。
呂不韋默默的站在了國君與公子的中間。呂不韋的地位是穩固的。朝廷中沒有人可以挑戰的。
但不代表外圍領地沒有。
秦國數百年來,已經演變成以戰立國。最重要的臣子,也變成了將軍。這時,秦國的三大將軍是蒙驁、王齕、麃公。
秦王政元年,晉陽就發生了叛亂。三大將軍之一的蒙驁奉命出擊平亂。
二年,卷縣反亂,麃公迎戰。
三年,王齕掛了。
遠征軍兵權幾乎完全落在蒙驁頭上,陸續對韓魏發起侵攻。一直到秦王政七年,蒙驁征戰不休,直到戰死。
其中只有信陵君率領的五國聯軍,曾經成功擊退蒙驁。
在蒙驁戰死後,嬴政的弟弟成蟜突然決定叛變。
這一年,嬴政二十歲……他的弟弟十幾歲,說話最好是有人會聽。更見鬼的是,成蟜其實是跟蒙驁一起遠征,做為另一路的主帥。
成蟜身邊必然有至少一位真正帶兵的大將,要反也是他反,成蟜不過是被操控而已。這段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有一派說法相信,「蒲鶮」才是這次叛變的元兇。
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將軍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
史記是這樣寫的,有興趣可以自己解謎看看。
這一年,對嬴政來說最重要的,可能不是這場莫名其妙的叛變。而是他老母封了一個宦官「嫪毐」為長信侯。
無故封賞,非奸即盜……
或許正因為嫪毐在沒有充分功績之下封侯,才讓嬴政有了警覺跟突破口。
九年,嬴政對嫪毐下手,嫪毐反亂。亂平後,一路追根究柢,將呂不韋廢黜。
秦王政身上有三大懸案:身世不明、成蟜之變跟嫪毐之亂。神秘的是,這三大案都是來自於史記的獨家記錄。
而且跟呂不韋此人一脈相承。
試想,如果呂不韋並沒有跟趙姬存在著曖昧關係,那後續的邏輯,其實就不成立了。
有一派研究指出,嬴政初年,由於他的阿嬤夏太后(異人生母),跟他爸的養母華陽夫人都還在世。所以其實秦國外戚可以由地域性分為三派:韓派(夏太后)、楚派(華陽太后)跟趙派(趙姬)。
其中最有實權的,應當是楚派。因為華陽太后是正宮。所以呂不韋要坐大,跟楚派的關係肯定最緊密。
也只是其中一個研究而已。
隨著嬴政的上任,秦史的複雜程度也越發高漲起來。我們很難在這裡就判定,秦王政九年之前,真正的掌權者究竟是誰?
是史記鞭數十仍不解恨的呂不韋?
是外戚至尊,直到秦王政十七年才過世的華陽太后?
又或者是春秋套路,卿大夫共治?
坦白說,我個人選三。
呂不韋並沒有得到商鞅范雎那種權力,這表示身為一個客卿,他的後台不如單一「王」有力。
如果說是華陽太后當政,那麼秦王政十年之後,為什麼老阿嬤又不管事了?
其實秦王政九年,有一件比嫪毐之亂更重要的事情。叫做嬴政行冠禮,史記也寫下了「帶劍」。
大政奉還了。
這才是秦王政在九年開始雷厲風行的主要原因,不管之前主政者是誰,秦王政在這一年都得回了權力。
而他首先選擇對付老媽的姘頭。
第二個對付呂不韋。
……意思是,秦國的外戚三大派系,頗有結果論的味道。
事實上,嬴政並不是從三大派系中搶回政權,反而是先得回政權,才對派系下手。然而,阿公昭襄王想要擺脫傀儡身分,也需范雎老師相助。秦王政的幫手究竟是誰?
史記告訴我們是李斯。
事實肯定不是,如果是李斯,那就不會有逐客令跟諫逐客書了。
目前還是只能相信,天縱英才的秦王政練了渾天寶鑑奪得大權吧(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睡虎地秦簡又名雲夢秦簡,1975年出土。它出土的時間,跟王蘧常先生的《秦史》完稿時間非常接近。 所以理論上,秦史裡面不會有這份雲夢秦簡的補充史料。 不過其實有部分:因為現行秦史版本,是王蘧常先生的學生弟子整理過的。裡頭提到「雲夢秦墓竹書大事記」,就載有內史「騰」的著書序。
戰國四公子,指的是: 齊國:孟嘗君田文。成語:雞鳴狗盜、狡兔三窟(馮諼市義)。 趙國:平原君趙勝。成語:毛遂自薦。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成語:禮賢下士。 楚國:春申君黃歇。想不到成語。 所以對只有小學生等級戰國知識的我來說,春申君最不知名。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白起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隔年,秦軍完全平定上黨郡。 該年正月,秦嬴政出生。 正當范雎白起展開三分大韓,誘趙出洞的計謀時,正是秦始皇的父親,秦異人在趙國的時刻。 也就在長平之戰序幕揭開的同時,呂不韋將歌姬送給了異人。長平之戰不僅註定天下將歸秦,同時也讓秦始皇來到了人世……
長平之戰,堪稱戰國時代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它跟三國時代的三場大戰中,最相像的是官渡之戰。 官渡跟長平都是決勝地點,而事實上這都是費日曠時的整體戰。 先秦史料研究不易,想要很全面的說明長平之戰,比官渡要更難得多。 大概看一下吧。
課本上遠交近攻的范雎,是魏國人,平民出身,原本在魏國中大夫底下工作。有一次,中大夫出使齊國,但待了幾個月都得不到齊王的接見。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被當成間諜叛徒給毒打了一頓。 倒在茅廁地上,只剩半條命的范先生,就這麼展開了他遠大的復仇計畫……
白起,郿人。 有看過三國董卓之亂的人大概會知道,郿就在長安西邊一點的地方。可見得白起是秦國天龍人。唐代的人因為他姓白,所以推測他是春秋秦國三帥之一,白乙丙的後裔。 白乙丙是蹇叔的兒子,這表示白起幾乎可說是秦國興盛的功臣之後。 可信嗎? 戰國策裡頭,白起有另外一個名字:公孫起。
睡虎地秦簡又名雲夢秦簡,1975年出土。它出土的時間,跟王蘧常先生的《秦史》完稿時間非常接近。 所以理論上,秦史裡面不會有這份雲夢秦簡的補充史料。 不過其實有部分:因為現行秦史版本,是王蘧常先生的學生弟子整理過的。裡頭提到「雲夢秦墓竹書大事記」,就載有內史「騰」的著書序。
戰國四公子,指的是: 齊國:孟嘗君田文。成語:雞鳴狗盜、狡兔三窟(馮諼市義)。 趙國:平原君趙勝。成語:毛遂自薦。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成語:禮賢下士。 楚國:春申君黃歇。想不到成語。 所以對只有小學生等級戰國知識的我來說,春申君最不知名。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九月,白起在長平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隔年,秦軍完全平定上黨郡。 該年正月,秦嬴政出生。 正當范雎白起展開三分大韓,誘趙出洞的計謀時,正是秦始皇的父親,秦異人在趙國的時刻。 也就在長平之戰序幕揭開的同時,呂不韋將歌姬送給了異人。長平之戰不僅註定天下將歸秦,同時也讓秦始皇來到了人世……
長平之戰,堪稱戰國時代最重要的一場戰役。它跟三國時代的三場大戰中,最相像的是官渡之戰。 官渡跟長平都是決勝地點,而事實上這都是費日曠時的整體戰。 先秦史料研究不易,想要很全面的說明長平之戰,比官渡要更難得多。 大概看一下吧。
課本上遠交近攻的范雎,是魏國人,平民出身,原本在魏國中大夫底下工作。有一次,中大夫出使齊國,但待了幾個月都得不到齊王的接見。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被當成間諜叛徒給毒打了一頓。 倒在茅廁地上,只剩半條命的范先生,就這麼展開了他遠大的復仇計畫……
白起,郿人。 有看過三國董卓之亂的人大概會知道,郿就在長安西邊一點的地方。可見得白起是秦國天龍人。唐代的人因為他姓白,所以推測他是春秋秦國三帥之一,白乙丙的後裔。 白乙丙是蹇叔的兒子,這表示白起幾乎可說是秦國興盛的功臣之後。 可信嗎? 戰國策裡頭,白起有另外一個名字:公孫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慶餘年/#庆余年 大慶軍方第一人、樞密正使秦業秦老將軍(#馮恩鶴),不識字的大老粗,但他相信范闲! ⚠️以下含第10集劇透⚠️ ⚠️ ⚠️ 「不過、臣覺得他不像! 范闲出使北齊、在北齊王城升我大慶戰旗, 過癮👍! 這種人是不會貪贓枉法的。」 「多謝秦將軍。」 「我是實話實說。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為什麼秦始皇不去報復那些人啊。」 那時候電視在放尋秦記, 我看到秦始皇一開始被打壓、逼瘋, 再一路走上王位稱霸的時候,忍不住跟我爸問。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慶餘年/#庆余年 大慶軍方第一人、樞密正使秦業秦老將軍(#馮恩鶴),不識字的大老粗,但他相信范闲! ⚠️以下含第10集劇透⚠️ ⚠️ ⚠️ 「不過、臣覺得他不像! 范闲出使北齊、在北齊王城升我大慶戰旗, 過癮👍! 這種人是不會貪贓枉法的。」 「多謝秦將軍。」 「我是實話實說。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為什麼秦始皇不去報復那些人啊。」 那時候電視在放尋秦記, 我看到秦始皇一開始被打壓、逼瘋, 再一路走上王位稱霸的時候,忍不住跟我爸問。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