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田 06 「台南市私立五甲教養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成立時間:1988
二、機關住址:台南市歸仁區六甲里凱旋路二段275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6-2396609 傳真:06-3300697
  網址:http://www.wuja.org.tw
 電子信箱:wuja.wuja@msa.hinet.net

四、機關性質:民間慈善
五、捐助方式:
1.郵局劃撥帳號:31564215 戶名:台南縣私立五甲教養院(田素蓮)
2.金融卡轉帳:郵局代號(700)。帳號、戶名同上。
3.現金袋:711台南市歸仁區六甲里凱旋路二段275號(田素蓮)
4.物品捐贈:白米、日用品、成人紙尿褲、舊衣服......。

六、經費運用:
1.服務對象:設籍台南市之市民滿6歲至60歲中度以上智障、多障及重度以上肢障之身心障礙者。
2.服務項目:
(1)以全日型住宿養護為主。
(2)依使用者障礙類別、障礙程度予以適齡、適性的訓練與服務。

七、補充說明:
1.創辦人田素蓮女士的丈夫於1977年車禍往生。悲痛之際,看到醫院有著不少身心障礙者艱苦求生,乃化小愛為大愛,全力協助身心障礙者,於是創建「台南市私立五甲教養院」。
2.立案字號:南市社身字證第960305號。

「見它樓起,見它樓塌。」起塌之間,法在其中。

人生最大的苦來自「以苦為樂」,
想得到卻求不得,是苦;
得到了又失去,是苦;
人生渺渺迷在得失之間,
苦在其中不知苦,為苦之甚者!

識得真味,不生妄求,
靜觀因緣聚散,自無苦樂之受,
無妄無我無分別,所承擔者為利益眾生,
即是發乎自性的真實慈悲。

田素蓮師姐由死別病苦,
體知人生真相而不隨境轉,
化個人煩惱為濟眾菩提,
堪稱真正行佛的大心菩薩,
其願值得讚嘆,更需大眾一同護持。

(誠心建議:捐助之前,請先聯繫該慈善團體,了解善款的運用方式、捐助的正確程序,才能讓您的善心發揮最大的利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成立時間:1998.6 二、機關住址:嘉義市東區和平路159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5-2286811   網址:http://www.homingteh.idv.tw/INDEX.HTM 電子信箱:無 四、機關性質:民間慈善 五、捐助方式: 1.每年分三期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精神要有寄託,要樂觀面對每一天,人就是要有自信,人家才會相信。」
一、成立時間:1999.05.27 二、機關住址:   (一)總會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122巷71弄1號   (二)書信電話聯絡地址(花蓮辦事處):花蓮縣吉安鄉北昌村自立路2段62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3-8563989(花蓮)   傳真:03-8577396
一、機關住址:高雄市三民區中原街9號 二、聯絡方式: 電話:07-3112496、傳真:07-311-3326 網址:http://www.hobo.org.tw/ 電子信箱:hobo0411@gmail.com Facebook:關鍵字搜尋「高雄行德宮社團法人高雄市街友關懷協會」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一、成立時間:2012.01.30 二、機關住址: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181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7-3222552、傳真:07-3130372 義工手機:0939721857 (代收物資,無法接受救援報案) 網址:http://www.kcsaa.org.tw/index.jsp
一、成立時間:1998.6 二、機關住址:嘉義市東區和平路159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5-2286811   網址:http://www.homingteh.idv.tw/INDEX.HTM 電子信箱:無 四、機關性質:民間慈善 五、捐助方式: 1.每年分三期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精神要有寄託,要樂觀面對每一天,人就是要有自信,人家才會相信。」
一、成立時間:1999.05.27 二、機關住址:   (一)總會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122巷71弄1號   (二)書信電話聯絡地址(花蓮辦事處):花蓮縣吉安鄉北昌村自立路2段62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3-8563989(花蓮)   傳真:03-8577396
一、機關住址:高雄市三民區中原街9號 二、聯絡方式: 電話:07-3112496、傳真:07-311-3326 網址:http://www.hobo.org.tw/ 電子信箱:hobo0411@gmail.com Facebook:關鍵字搜尋「高雄行德宮社團法人高雄市街友關懷協會」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一、成立時間:2012.01.30 二、機關住址: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181號 三、聯絡方式: 電話:07-3222552、傳真:07-3130372 義工手機:0939721857 (代收物資,無法接受救援報案) 網址:http://www.kcsaa.org.tw/index.js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世間從出生到終老充滿著許多苦難。佛教經典寫道:人世間萬般皆是苦、半點不由人。尤其現在人要經歷過各種酸、甜、苦辣到生、老、病、死的磨難。但是人世間處處有溫情才能解任何苦難。廣慈博愛院作為一個台北市立救濟院、走過六十個年頭,廣慈見證台北市的救難發展歷史,也乘載上千人的生命記憶。在這間廣慈博愛院文物陳列
Thumbnail
委員的藍裙子一條4700元 2023年54%慈善支出幫助台灣 捐款用途五選一,選了就不會流用 (靜思)精舍只有花蓮有 各地的靜思堂是聚會所也是避難所 從1969起,就建立訪視、評估、救助制度 好想要「濟貧雷達」 助念不收費、骨髓移植只收健保不補助的部分 60%的捐款人每個月捐50-100元
Thumbnail
  疫情肆虐,景氣不佳, 社福機構的捐款也變少了, 公司秉持著濟弱扶貧,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 幫忙有需要的社福團體~🤝   這兩天來到了位於大里的台中市希望家園 是921大地震時,所倒塌金巴黎大樓舊址 一個承載傷痛記憶的地方.. 而經過多年的整頓,於105年3月 『臺中
Thumbnail
應臺北大學游老師的邀約,於5月24日一早與研究生翼慈陪同香港資深社工前輩區老師等4人搭高鐡南下嘉義參訪機構。經游老師事先積極聯繫而終於應允的機構為「財團法人私立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簡介一下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
Thumbnail
去年6月間有機會審閲譚嘉明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九龍城華人社區與「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頗感興味,也對於香港史的研究議題,增長不少知識。譚嘉明先生這篇文章有兩個重點 ,一是〔九龍城華人社區的發展簡史〕;另一個重點是〔「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
Thumbnail
臺灣俗諺:「破病無藥,死無草蓆」,一語道盡數百年來普羅大眾面對各種疫病的無助與辛酸。清代臺灣開港後,西方傳教士紛紛來到臺灣,從事醫療服務開拓傳教事業。1952年,美國籍孫理蓮女士創立「基督教芥菜種會」,以「妻子宣教士」角色關懷弱勢並提供社會援助,對於國內引進西方醫療與救助事業有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寫于2024.01.16 參觀他們成立的社會企業 2023年12月初的週四上午,我開著車到了許久沒有造訪的台南市以恩關懷協會,上次造訪已經是六年前的事情了,協會搬了新家,我還是第一次造訪。這次主要是來謝謝秀蘭秘書長的捐款贊助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的籌備經費,課輔班孩子的零錢捐與秀蘭秘書長個人的捐款對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世間從出生到終老充滿著許多苦難。佛教經典寫道:人世間萬般皆是苦、半點不由人。尤其現在人要經歷過各種酸、甜、苦辣到生、老、病、死的磨難。但是人世間處處有溫情才能解任何苦難。廣慈博愛院作為一個台北市立救濟院、走過六十個年頭,廣慈見證台北市的救難發展歷史,也乘載上千人的生命記憶。在這間廣慈博愛院文物陳列
Thumbnail
委員的藍裙子一條4700元 2023年54%慈善支出幫助台灣 捐款用途五選一,選了就不會流用 (靜思)精舍只有花蓮有 各地的靜思堂是聚會所也是避難所 從1969起,就建立訪視、評估、救助制度 好想要「濟貧雷達」 助念不收費、骨髓移植只收健保不補助的部分 60%的捐款人每個月捐50-100元
Thumbnail
  疫情肆虐,景氣不佳, 社福機構的捐款也變少了, 公司秉持著濟弱扶貧,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 幫忙有需要的社福團體~🤝   這兩天來到了位於大里的台中市希望家園 是921大地震時,所倒塌金巴黎大樓舊址 一個承載傷痛記憶的地方.. 而經過多年的整頓,於105年3月 『臺中
Thumbnail
應臺北大學游老師的邀約,於5月24日一早與研究生翼慈陪同香港資深社工前輩區老師等4人搭高鐡南下嘉義參訪機構。經游老師事先積極聯繫而終於應允的機構為「財團法人私立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簡介一下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
Thumbnail
去年6月間有機會審閲譚嘉明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九龍城華人社區與「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頗感興味,也對於香港史的研究議題,增長不少知識。譚嘉明先生這篇文章有兩個重點 ,一是〔九龍城華人社區的發展簡史〕;另一個重點是〔「樂善堂」的建立與發展〕。
Thumbnail
臺灣俗諺:「破病無藥,死無草蓆」,一語道盡數百年來普羅大眾面對各種疫病的無助與辛酸。清代臺灣開港後,西方傳教士紛紛來到臺灣,從事醫療服務開拓傳教事業。1952年,美國籍孫理蓮女士創立「基督教芥菜種會」,以「妻子宣教士」角色關懷弱勢並提供社會援助,對於國內引進西方醫療與救助事業有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寫于2024.01.16 參觀他們成立的社會企業 2023年12月初的週四上午,我開著車到了許久沒有造訪的台南市以恩關懷協會,上次造訪已經是六年前的事情了,協會搬了新家,我還是第一次造訪。這次主要是來謝謝秀蘭秘書長的捐款贊助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的籌備經費,課輔班孩子的零錢捐與秀蘭秘書長個人的捐款對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