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256話:人類可以像蝙蝠一樣利用超音波辨識物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才過沒幾天,「聲學」必修課又來啦!

人類其實已經具有第六感的潛力!

人類在動物界中,感覺不算靈敏,嗅覺比不上狗,辨色力比不上蝦蛄(←這個還可以做撒尿牛丸)、也不像海龜能夠辨識地磁的方向、更不能像蝙蝠那樣以超音波定位辨識飛行障礙與獵物…等等,最後這個可以!

剛登場不久的 Batman vs Man-Bat,再度上場!最近曝光機會很多。(來源:DC Comics)

剛登場不久的 Batman vs Man-Bat,再度上場!最近曝光機會很多。(來源:DC Comics)

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位於京都,好想去京都喔…)的角谷美和博士,證明了人類具有利用超音波回音辨識物體形狀的能力。

等等,所謂的超音波不就是「人類聽不到的高頻聲音」嗎?怎麼能拿來聽音辨位呢?的確,蝙蝠之所以使用超音波,就是因為頻率夠高(波長夠短),其回音所描繪出來的影像解析度才夠高,光學解析度也是一樣,原因是波的繞射現象,來自各個方向的波的波形會讓影像糊掉。人類平常發出以及聽到的聲音頻率最常見是在幾百赫茲,最高不超過 20 kHz(每秒振動兩萬次),波長太長無法用回音來測繪周圍的事物。

角谷博士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套裝置,研究人類能不能像蝙蝠一樣聽音辨位,首先得要解決人類「發聲器官與聽覺器官工作頻率過低」的問題。受試者手上有兩部平板電腦,其中一部用來「發出超音波脈衝」的訊號,驅動喇叭(放在不同房間)發出聲音,使用的超音波頻率最高到41 kHz。放喇叭的房間裡面會放兩種形狀的柱子(節面形狀是「四齒齒輪」以及「八齒齒輪」)其中一支,這個柱子可以是靜止不動,也可以旋轉。然後喇叭上放著一個 1/7 的人頭模型,模型的兩個耳朵的位置上各放一支麥克風收錄在這個房間裡面的反射音(包含牆壁與柱子的回音),送回受試者手上的另一台平板電腦,需要兩支麥克風的原因就跟「立體聲」音響一樣,利用波程差內藏空間資訊。這台平板收到麥克風的訊號後,將音波降頻,到原來訊號的 1/8,也就是人類聽得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內,使用者利用接在第二台平板上的耳機來聽降頻後的反射音,然後必須猜出隔壁房間放的柱子是哪一種。


整個實驗的裝置,其實挺複雜的(來源:PLOS ONE)

整個實驗的裝置,其實挺複雜的(來源:PLOS ONE)

結果是:如果柱子靜止不動,受試者無法分辨柱子的形狀,正確率跟亂猜沒有顯著差別;但是如果柱子再轉動,受試者的答對率大幅上升,顯著優於亂猜。

受試者需要由回音判斷是這兩種形狀的柱子中的哪一支(來源:PLOSE ONE)

受試者需要由回音判斷是這兩種形狀的柱子中的哪一支(來源:PLOSE ONE)


初步的結論是,人類的確具有透過反射音來辨識物體形狀的能力。

不過相信許多人看到這裡已經想吐槽了,這整個實驗設計充滿了一種「脫褲子放屁」的氛圍…而且還要拿兩台平板,一個發出超音波,一個把回音降頻,超級麻煩!既然人類能發出、能聽到的聲音範圍都沒辦法作這件事,那這個研究到底有什麼用?

有!

我們只要把所有的東西小型化做成穿戴式裝置,身上掛個超音波發射器,然後收音麥克風、降頻器、耳機整合在一起戴在耳朵上,就不必向這個研究的設備一樣麻煩了,這個研究主要是先證明「人類能從回音辨識物體」這個概念,確認之後再來做實用化的部分,以現在的電子技術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可以把整套機器縮小到可以穿戴之後,一個直接的用途就是讓盲人使用,經過更精細的訓練後,應該利用超音波回音來建立對周圍環境的認識,部分取代已經失去的視覺。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1/05/05 的「PLOS ONE」期刊上。

當然,這種能力與其說是「第六感」,更像是聽覺的延伸,不過管他的,能爆發小宇宙最重要啦!接下來就是往第七感邁進了!


第六感開發完畢!(雖然有點強引)接下來就是第七感了!(來源:車田正美/集英社)

第六感開發完畢!(雖然有點強引)接下來就是第七感了!(來源:車田正美/集英社)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聲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56

Popular Mechanics 報導(2021/05/10):https://www.popularmechanics.com/technology/a36367690/humans-develop-sixth-sense-echolocation/

PLOS ONE 論文(2021/05/05):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505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超中二物理宅的沙龍
159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人類用嗅覺刺激腦波,但是『幻嗅症』罕見,又是怎回事?!
Thumbnail
人類用嗅覺刺激腦波,但是『幻嗅症』罕見,又是怎回事?!
Thumbnail
人類進沒進化,邱穎熙不太確定,但知道有種在野地存活的吸血蝙蝠,生命週期只有約九年。假設有研究機構,研究該物種數百年,是有機會能看到『該物種』的『進化』。還有,這次她學聰明,不做無謂的思考,不懂就問。就問三件事,人類可有進化實例、反例與實證。 這次她一樣很快收到回覆,答案也簡單,是諺語、俗語。『
Thumbnail
人類進沒進化,邱穎熙不太確定,但知道有種在野地存活的吸血蝙蝠,生命週期只有約九年。假設有研究機構,研究該物種數百年,是有機會能看到『該物種』的『進化』。還有,這次她學聰明,不做無謂的思考,不懂就問。就問三件事,人類可有進化實例、反例與實證。 這次她一樣很快收到回覆,答案也簡單,是諺語、俗語。『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大鼠主要依靠的感官有三種,分別是嗅覺、觸覺、聽覺,繼上次介紹完大鼠嗅覺後, 接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大鼠的觸覺。
Thumbnail
大鼠主要依靠的感官有三種,分別是嗅覺、觸覺、聽覺,繼上次介紹完大鼠嗅覺後, 接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大鼠的觸覺。
Thumbnail
人類最常倚賴的感官即是視覺,但其實嗅覺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感官、甚至是觸動我們的記憶的關鍵!《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到動植物甚至是機器,作者比爾.S.漢森透過一個個小實驗和觀察,帶領你我更深認識自己以及其他物種的「鼻子」~
Thumbnail
人類最常倚賴的感官即是視覺,但其實嗅覺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感官、甚至是觸動我們的記憶的關鍵!《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到動植物甚至是機器,作者比爾.S.漢森透過一個個小實驗和觀察,帶領你我更深認識自己以及其他物種的「鼻子」~
Thumbnail
「公園有沒有蟬重要嗎?」 透過體驗課程,讓我們理解蟬如何幫我們選擇健康的居住環境。
Thumbnail
「公園有沒有蟬重要嗎?」 透過體驗課程,讓我們理解蟬如何幫我們選擇健康的居住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