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256話:人類可以像蝙蝠一樣利用超音波辨識物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才過沒幾天,「聲學」必修課又來啦!
人類其實已經具有第六感的潛力!
人類在動物界中,感覺不算靈敏,嗅覺比不上狗,辨色力比不上蝦蛄(←這個還可以做撒尿牛丸)、也不像海龜能夠辨識地磁的方向、更不能像蝙蝠那樣以超音波定位辨識飛行障礙與獵物…等等,最後這個可以!
剛登場不久的 Batman vs Man-Bat,再度上場!最近曝光機會很多。(來源:DC Comics)
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位於京都,好想去京都喔…)的角谷美和博士,證明了人類具有利用超音波回音辨識物體形狀的能力。
等等,所謂的超音波不就是「人類聽不到的高頻聲音」嗎?怎麼能拿來聽音辨位呢?的確,蝙蝠之所以使用超音波,就是因為頻率夠高(波長夠短),其回音所描繪出來的影像解析度才夠高,光學解析度也是一樣,原因是波的繞射現象,來自各個方向的波的波形會讓影像糊掉。人類平常發出以及聽到的聲音頻率最常見是在幾百赫茲,最高不超過 20 kHz(每秒振動兩萬次),波長太長無法用回音來測繪周圍的事物。
角谷博士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套裝置,研究人類能不能像蝙蝠一樣聽音辨位,首先得要解決人類「發聲器官與聽覺器官工作頻率過低」的問題。受試者手上有兩部平板電腦,其中一部用來「發出超音波脈衝」的訊號,驅動喇叭(放在不同房間)發出聲音,使用的超音波頻率最高到41 kHz。放喇叭的房間裡面會放兩種形狀的柱子(節面形狀是「四齒齒輪」以及「八齒齒輪」)其中一支,這個柱子可以是靜止不動,也可以旋轉。然後喇叭上放著一個 1/7 的人頭模型,模型的兩個耳朵的位置上各放一支麥克風收錄在這個房間裡面的反射音(包含牆壁與柱子的回音),送回受試者手上的另一台平板電腦,需要兩支麥克風的原因就跟「立體聲」音響一樣,利用波程差內藏空間資訊。這台平板收到麥克風的訊號後,將音波降頻,到原來訊號的 1/8,也就是人類聽得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內,使用者利用接在第二台平板上的耳機來聽降頻後的反射音,然後必須猜出隔壁房間放的柱子是哪一種。
整個實驗的裝置,其實挺複雜的(來源:PLOS ONE)
結果是:如果柱子靜止不動,受試者無法分辨柱子的形狀,正確率跟亂猜沒有顯著差別;但是如果柱子再轉動,受試者的答對率大幅上升,顯著優於亂猜。
受試者需要由回音判斷是這兩種形狀的柱子中的哪一支(來源:PLOSE ONE)
初步的結論是,人類的確具有透過反射音來辨識物體形狀的能力。
不過相信許多人看到這裡已經想吐槽了,這整個實驗設計充滿了一種「脫褲子放屁」的氛圍…而且還要拿兩台平板,一個發出超音波,一個把回音降頻,超級麻煩!既然人類能發出、能聽到的聲音範圍都沒辦法作這件事,那這個研究到底有什麼用?
有!
我們只要把所有的東西小型化做成穿戴式裝置,身上掛個超音波發射器,然後收音麥克風、降頻器、耳機整合在一起戴在耳朵上,就不必向這個研究的設備一樣麻煩了,這個研究主要是先證明「人類能從回音辨識物體」這個概念,確認之後再來做實用化的部分,以現在的電子技術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可以把整套機器縮小到可以穿戴之後,一個直接的用途就是讓盲人使用,經過更精細的訓練後,應該利用超音波回音來建立對周圍環境的認識,部分取代已經失去的視覺。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1/05/05 的「PLOS ONE」期刊上。
當然,這種能力與其說是「第六感」,更像是聽覺的延伸,不過管他的,能爆發小宇宙最重要啦!接下來就是往第七感邁進了!
第六感開發完畢!(雖然有點強引)接下來就是第七感了!(來源:車田正美/集英社)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聲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5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8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有錢去買名牌潮 T 時,你會選擇 Logo 超大,讓大家看到「這個傢伙穿著名牌衣,真臭屁」,還是會選擇超低調的小 Logo,自己爽就好呢? 根據最近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如果你是個「選擇印有大大名牌 Logo 的衣服來穿的男生」,你在別人的眼中可能會是個渣男。
蝙蝠利用聲納的原理,以超音波的回聲來探知獵物的位置,在此之前,蝙蝠必須先知道「音速」是多少,才能得到後續那些對牠生存有用的訊息。於是問題來了:蝙蝠是「天生就知道音速是多少還是後天學習來的?」
汽油車要跑得遠,油相要大顆;電動車要跑得遠,電池要大顆。 這不是廢話嗎?沒錯,不過電池一大顆,體積變大、重量變重,車子也需要變得更大更重,於是耗電又變更快,搞不好一來一往,裝了大顆電池以後,續航力反而變小。 不過免驚!今天要介紹的是瑞典Chalmers科技大學開發,「重量=0」的電池!
4月15日,在頂尖期刊「Cell」上,刊登了一篇論文,將人類的幹細胞置入猴子的胚胎中,形成了「嵌合體」,,在體外培養了20天。這個研究給人的想像是,如果把這個胚胎繼續培養下去,是不是可以得到「體內長著人類器官的猴子」,一舉解決「移植用器官不足」的問題呢?
一個日本小學生的「暑期自由研究」,顛覆了對獨角仙生態的認識:只是換了棲息的樹種,就讓晝伏夜出的獨角仙變成在大白天活動。歷經兩個暑假不懈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頂尖的生態學期刊中。
俄羅斯的Skolkovo理工學院(Skoltech)的Dima Smirnov博士,與聖彼得堡的和作者Alexander Saichenko等人(俄國人名字超長,不一個一個寫了)研究發現,在攝氏零下100度的低溫下將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泡出來的咖啡特別香醇好喝,而且還能保持更多的營養素。
當你有錢去買名牌潮 T 時,你會選擇 Logo 超大,讓大家看到「這個傢伙穿著名牌衣,真臭屁」,還是會選擇超低調的小 Logo,自己爽就好呢? 根據最近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如果你是個「選擇印有大大名牌 Logo 的衣服來穿的男生」,你在別人的眼中可能會是個渣男。
蝙蝠利用聲納的原理,以超音波的回聲來探知獵物的位置,在此之前,蝙蝠必須先知道「音速」是多少,才能得到後續那些對牠生存有用的訊息。於是問題來了:蝙蝠是「天生就知道音速是多少還是後天學習來的?」
汽油車要跑得遠,油相要大顆;電動車要跑得遠,電池要大顆。 這不是廢話嗎?沒錯,不過電池一大顆,體積變大、重量變重,車子也需要變得更大更重,於是耗電又變更快,搞不好一來一往,裝了大顆電池以後,續航力反而變小。 不過免驚!今天要介紹的是瑞典Chalmers科技大學開發,「重量=0」的電池!
4月15日,在頂尖期刊「Cell」上,刊登了一篇論文,將人類的幹細胞置入猴子的胚胎中,形成了「嵌合體」,,在體外培養了20天。這個研究給人的想像是,如果把這個胚胎繼續培養下去,是不是可以得到「體內長著人類器官的猴子」,一舉解決「移植用器官不足」的問題呢?
一個日本小學生的「暑期自由研究」,顛覆了對獨角仙生態的認識:只是換了棲息的樹種,就讓晝伏夜出的獨角仙變成在大白天活動。歷經兩個暑假不懈的研究成果,發表在頂尖的生態學期刊中。
俄羅斯的Skolkovo理工學院(Skoltech)的Dima Smirnov博士,與聖彼得堡的和作者Alexander Saichenko等人(俄國人名字超長,不一個一個寫了)研究發現,在攝氏零下100度的低溫下將咖啡豆磨成咖啡粉,泡出來的咖啡特別香醇好喝,而且還能保持更多的營養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聲的世界,卻熱鬧地響回來:回聲的神奇妙用** 在這個充滿噪音的世界裡,回聲定位技術簡直是大自然的無線耳機降噪神器。要說這些回聲小能手們,那可真是默默無聲、卻又暗自“響徹雲霄”。尤其是在夜晚,黑暗中誰才是真正的“眼明手快”?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那就是蝙蝠和海豚這些神秘的小動物們。
Thumbnail
這段話是來自Ed Yong的 《浩瀚世界:動物感官如何揭示隱藏的領域》 Immense World: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 ,基本上是在告訴我們,動物的感官能力,對比人類的感官能力,就像高科技對比老式收音機。本
Thumbnail
功能性超音波利用高頻超音波來偵測大腦血流變化。相較功能性磁振造影,功能性超音提供了較高的時間與空間解析度,也提供了良好的可攜帶性。然而,超音波穿透無法穿透顱骨,使得訊號品質大為下降。若能研發超音波可穿透式的顱骨,將開啟以超音波來做為腦機介面的契機。
Thumbnail
海豚的聲音是用來做什麼的? . 這是網友看到抹香鯨的貼文附帶問的, 她認為海豚的聲音的作用,應該也一樣吧, 我也很好奇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的話, 我們的科學家做實驗研究都在做爽的了。 . 科學家認為聲音應該就是用來 [ 溝通 ], 可是誰說 [ 聲音 ] 一定是用來 [ 溝通 ] 的
Thumbnail
透過閱讀與書寫,在網路上分享彼此的感動與希望,像是對著虛空中無聲的吶喊,宛如一隻蝙蝠,美國作家艾克曼形容:「蝙蝠藉著向世界吶喊,聆聽回聲。」     這種吶喊,是一種呼喚,我們試圖在廣漠喧囂的世界中尋求同伴,讓彼此覺得不孤單,並相互取暖,得到足夠的動力堅定地往前走去。 
Thumbnail
「所有一切都始於假設,並以假設作結。」我們有可能不假設(預設)來獲得「認識」嗎?如同尋找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知識、或絕對的客觀。科學知識從觀察與經驗而得,感官經驗是否也是一種假設呢?我們永遠無法脫離感官的限制,亦如我們無法知道蝙蝠的感覺是什麼?(沒有視覺、僅靠聽覺且聽得見超音波)若無法超出感官
Thumbnail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聲音的傳遞是現今動物溝通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使用聲音進行溝通對於很多動物的生存至關重要。在現今利用聲音進行溝通的動物廣泛存在於昆蟲與脊椎動物之中,這些動物的聲音溝通有著多種多樣的用途從交配、示警到資源位置的分享等,這些不同的用途讓聲音溝通有著非常高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因此了解動物聲學的演化非常的重要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聲的世界,卻熱鬧地響回來:回聲的神奇妙用** 在這個充滿噪音的世界裡,回聲定位技術簡直是大自然的無線耳機降噪神器。要說這些回聲小能手們,那可真是默默無聲、卻又暗自“響徹雲霄”。尤其是在夜晚,黑暗中誰才是真正的“眼明手快”?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那就是蝙蝠和海豚這些神秘的小動物們。
Thumbnail
這段話是來自Ed Yong的 《浩瀚世界:動物感官如何揭示隱藏的領域》 Immense World: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 ,基本上是在告訴我們,動物的感官能力,對比人類的感官能力,就像高科技對比老式收音機。本
Thumbnail
功能性超音波利用高頻超音波來偵測大腦血流變化。相較功能性磁振造影,功能性超音提供了較高的時間與空間解析度,也提供了良好的可攜帶性。然而,超音波穿透無法穿透顱骨,使得訊號品質大為下降。若能研發超音波可穿透式的顱骨,將開啟以超音波來做為腦機介面的契機。
Thumbnail
海豚的聲音是用來做什麼的? . 這是網友看到抹香鯨的貼文附帶問的, 她認為海豚的聲音的作用,應該也一樣吧, 我也很好奇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的話, 我們的科學家做實驗研究都在做爽的了。 . 科學家認為聲音應該就是用來 [ 溝通 ], 可是誰說 [ 聲音 ] 一定是用來 [ 溝通 ] 的
Thumbnail
透過閱讀與書寫,在網路上分享彼此的感動與希望,像是對著虛空中無聲的吶喊,宛如一隻蝙蝠,美國作家艾克曼形容:「蝙蝠藉著向世界吶喊,聆聽回聲。」     這種吶喊,是一種呼喚,我們試圖在廣漠喧囂的世界中尋求同伴,讓彼此覺得不孤單,並相互取暖,得到足夠的動力堅定地往前走去。 
Thumbnail
「所有一切都始於假設,並以假設作結。」我們有可能不假設(預設)來獲得「認識」嗎?如同尋找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知識、或絕對的客觀。科學知識從觀察與經驗而得,感官經驗是否也是一種假設呢?我們永遠無法脫離感官的限制,亦如我們無法知道蝙蝠的感覺是什麼?(沒有視覺、僅靠聽覺且聽得見超音波)若無法超出感官
Thumbnail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聲音的傳遞是現今動物溝通中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使用聲音進行溝通對於很多動物的生存至關重要。在現今利用聲音進行溝通的動物廣泛存在於昆蟲與脊椎動物之中,這些動物的聲音溝通有著多種多樣的用途從交配、示警到資源位置的分享等,這些不同的用途讓聲音溝通有著非常高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因此了解動物聲學的演化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