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花枝鼠)觸覺與敏感鬍鬚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前言



大鼠主要依靠的感官有三種,分別是嗅覺、觸覺、聽覺,繼上次介紹完大鼠嗅覺後,
接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大鼠的觸覺。

說到觸覺就會讓人想到肢體接觸,
例如透過手、腳接觸物體來感知外在環境,
這是我們最為熟識的觸覺。



敏感的鬍鬚



大鼠跟人一樣,可以透過肢體接觸來感知環境,
比較特別的是他們臉部長長的鬍鬚,
長長的鬍鬚絕不是裝飾,他的存在對於大鼠而言至關重要!

鬍鬚可以協助大鼠感知周圍環境,
當鬍鬚接觸周圍物體後,
他們就能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距離、大小、紋理、形狀。

簡而言之,大鼠的鬍鬚就如同人的手腳一樣重要,
與手腳不同的是,鬍鬚可以再生,
但正常情況下,應該也不會有人無聊去剪掉他們的鬍鬚。

除了探知周圍環境之外,
鬍鬚還有幾個不為人知的功能,
像是感知周圍的風向、協助大鼠於水中進行定位,
感知風向很好理解,但在水中是要怎麼協助大鼠定位呢?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

鬍鬚可以藉由探測水面,使得老鼠能夠清楚知道自己與水面的相對位置,進而避免自己溺死。

有趣的是,
少了鬍鬚的老鼠在在水中淹死的機會是比正常老鼠高了許多,
因此鬍鬚對於大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後記



眾所皆知,捲毛老鼠或裸鼠的鬍鬚比起正常老鼠,
鬍鬚長度較為受限。
這可能影響到他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也許能解釋為何捲毛鼠在野外並不常見
(既使捲毛是個顯性性狀)。

個人認為捲毛鼠或裸鼠這類有影響生存能力的性狀,
大部分都是由人選拔保留,
如果真的在野外出現,大概也無法和一般老鼠競爭,
最後就死翹翹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 Lin Wu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從個人的觀點與文獻資料整理飼養管理、環境布置、墊料選擇、飼料選擇、常見疾病、基因介紹、動物行為、基本飼養知識......等,希望能編纂成冊,讓大家能更好了解大鼠(花枝鼠)的相關知識。
Yan Lin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9
大鼠原為生活在地下的齧齒類, 多於夜晚與黃昏期間活動,是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 他們主要利用嗅覺、觸覺、聽覺、視覺來探索環境, 其中嗅覺、觸覺、聽覺比起視覺,更是大鼠所依賴的感官。 那本次要跟大家介紹的主題是- 大鼠的嗅覺以及最常被大鼠嗅覺使用的尿液標記。
Thumbnail
2023/05/19
大鼠原為生活在地下的齧齒類, 多於夜晚與黃昏期間活動,是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 他們主要利用嗅覺、觸覺、聽覺、視覺來探索環境, 其中嗅覺、觸覺、聽覺比起視覺,更是大鼠所依賴的感官。 那本次要跟大家介紹的主題是- 大鼠的嗅覺以及最常被大鼠嗅覺使用的尿液標記。
Thumbnail
2023/05/15
前言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玉米梗的優點, 1.成分天然 2.過敏原少 3.對環境友善 4.過篩後無塵 5.價格較親民 大家可能很震驚, 咦?玉米梗優點那麼多,而且是常見的大鼠墊料, 怎麼會說老鼠不喜歡呢? 這邊的不喜歡, 指的是當給老鼠選擇權時,牠們會從眾多選項中選擇最喜歡的選項, 沒被選到的則可能是
Thumbnail
2023/05/15
前言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玉米梗的優點, 1.成分天然 2.過敏原少 3.對環境友善 4.過篩後無塵 5.價格較親民 大家可能很震驚, 咦?玉米梗優點那麼多,而且是常見的大鼠墊料, 怎麼會說老鼠不喜歡呢? 這邊的不喜歡, 指的是當給老鼠選擇權時,牠們會從眾多選項中選擇最喜歡的選項, 沒被選到的則可能是
Thumbnail
2023/05/10
大鼠(花枝鼠)又可以稱為挪威鼠,但他們可能不適來自於挪威, 而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亞洲...
Thumbnail
2023/05/10
大鼠(花枝鼠)又可以稱為挪威鼠,但他們可能不適來自於挪威, 而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亞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跳蚤:小型但強悍的寄生昆蟲 基本特徵:跳蚤是一種小型昆蟲,隸屬於蚤科。它們通常寄生於哺乳類動物如貓狗和鳥類身上,專門吸食這些動物的血液。跳蚤的身體長度約在1至3毫米之間,擁有橢圓形或扁平的身體結構,強壯的後腿讓它們能夠跳躍超過自身長度的50倍以上。 生活方式與繁殖環境:跳蚤的密集短毛幫助它們在寄
Thumbnail
跳蚤:小型但強悍的寄生昆蟲 基本特徵:跳蚤是一種小型昆蟲,隸屬於蚤科。它們通常寄生於哺乳類動物如貓狗和鳥類身上,專門吸食這些動物的血液。跳蚤的身體長度約在1至3毫米之間,擁有橢圓形或扁平的身體結構,強壯的後腿讓它們能夠跳躍超過自身長度的50倍以上。 生活方式與繁殖環境:跳蚤的密集短毛幫助它們在寄
Thumbnail
一般大鼠的視覺普遍被認為比人差,若從他們原生環境來看,其實相當合理。 身為夜行性動物的一員,他們平常並不會有太多接觸光源的場合, 因此顏色辨別對於他們而言可能沒那麼重要, 比較重要的是需要判斷光線的強弱,來辨別適合出門探險的時間。 不過作為生活在地下的動物而言,這樣的視覺能力其實相當充足。
Thumbnail
一般大鼠的視覺普遍被認為比人差,若從他們原生環境來看,其實相當合理。 身為夜行性動物的一員,他們平常並不會有太多接觸光源的場合, 因此顏色辨別對於他們而言可能沒那麼重要, 比較重要的是需要判斷光線的強弱,來辨別適合出門探險的時間。 不過作為生活在地下的動物而言,這樣的視覺能力其實相當充足。
Thumbnail
大鼠主要依靠的感官有三種,分別是嗅覺、觸覺、聽覺,繼上次介紹完大鼠嗅覺後, 接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大鼠的觸覺。
Thumbnail
大鼠主要依靠的感官有三種,分別是嗅覺、觸覺、聽覺,繼上次介紹完大鼠嗅覺後, 接著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大鼠的觸覺。
Thumbnail
大鼠原為生活在地下的齧齒類, 多於夜晚與黃昏期間活動,是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 他們主要利用嗅覺、觸覺、聽覺、視覺來探索環境, 其中嗅覺、觸覺、聽覺比起視覺,更是大鼠所依賴的感官。 那本次要跟大家介紹的主題是- 大鼠的嗅覺以及最常被大鼠嗅覺使用的尿液標記。
Thumbnail
大鼠原為生活在地下的齧齒類, 多於夜晚與黃昏期間活動,是不折不扣的夜行性動物。 他們主要利用嗅覺、觸覺、聽覺、視覺來探索環境, 其中嗅覺、觸覺、聽覺比起視覺,更是大鼠所依賴的感官。 那本次要跟大家介紹的主題是- 大鼠的嗅覺以及最常被大鼠嗅覺使用的尿液標記。
Thumbnail
人類最常倚賴的感官即是視覺,但其實嗅覺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感官、甚至是觸動我們的記憶的關鍵!《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到動植物甚至是機器,作者比爾.S.漢森透過一個個小實驗和觀察,帶領你我更深認識自己以及其他物種的「鼻子」~
Thumbnail
人類最常倚賴的感官即是視覺,但其實嗅覺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感官、甚至是觸動我們的記憶的關鍵!《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到動植物甚至是機器,作者比爾.S.漢森透過一個個小實驗和觀察,帶領你我更深認識自己以及其他物種的「鼻子」~
Thumbnail
/╲/\( •̀ ω •́ )/\╱\ 🕸一本讓你「陷入情網」的蜘蛛學完全入門!🕸 /╲/\( •̀ ω •́ )/\╱\ 蜘蛛跟人類有什麼關係、怎麼思考,甚至怎麼戀愛? 最強武器「蜘蛛網」有什麼神奇的祕密?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蜘蛛,又會發生什麼事?…… 本書將帶你看見令人驚訝的蜘蛛生態!
Thumbnail
/╲/\( •̀ ω •́ )/\╱\ 🕸一本讓你「陷入情網」的蜘蛛學完全入門!🕸 /╲/\( •̀ ω •́ )/\╱\ 蜘蛛跟人類有什麼關係、怎麼思考,甚至怎麼戀愛? 最強武器「蜘蛛網」有什麼神奇的祕密?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蜘蛛,又會發生什麼事?…… 本書將帶你看見令人驚訝的蜘蛛生態!
Thumbnail
所有實驗模式動物裡,牆編最愛的就是裸鼹鼠了,他們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哈每兩齒,光溜溜的粉紅身體,皺巴巴的皮膚,真是太促咪了。但就像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都市俗一樣,裸鼹鼠在原生家鄉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牆編是一點概念也沒有。 生長在東非的裸鼹鼠是目前所知,唯二的社會性哺乳動物(eusocial sp
Thumbnail
所有實驗模式動物裡,牆編最愛的就是裸鼹鼠了,他們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哈每兩齒,光溜溜的粉紅身體,皺巴巴的皮膚,真是太促咪了。但就像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都市俗一樣,裸鼹鼠在原生家鄉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牆編是一點概念也沒有。 生長在東非的裸鼹鼠是目前所知,唯二的社會性哺乳動物(eusocial s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