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邊的文章,都會儘量減少專業術語,好讓大家都能看得懂,並且更了解中醫的治療模式
皮膚的毛病種類很多,從痘痘、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甚至到最難治療的乾癬等⋯中醫都能有著不錯的療效。
通常,90%的皮膚問題都是由腸胃道機能失調誘發,中醫的強項也是調理腸胃^_^
而西醫治療不外以消炎爲主、或是抑制免疫細胞,不但讓抵抗力可能因此下降,皮膚的問題也會不斷的復發(西醫的強項在這塊應該只有雞眼、病毒疣的冷凍療法)
第一篇文章,還是會先提到,如何避免皮膚病的發生!
1. 五穀雜糧類的食物少吃。主要像是糙米、紫米、黑米等等⋯因爲這些主食的營養成份都是以國外研究的角度去看,雖然有營養成份,但是外國人從小都是以生菜沙拉、偏硬的麵包、大塊牛排等比較粗糙的食物爲主食。
而我們華人世世代代都以精緻的食物、切好的、細緻的白米、燉好的食物爲主,因此我們的腸胃道在演化上根本無法消化這些主食。
中醫經典<<本經疏證>>也提到,藜藿輩,但得穀氣足恃,脾胃固已旺矣。稍近膏粱者,其穀氣必得助而後流動,得益而後滑澤,得充而後傳化,徒恃穀氣,斯有壅遏之弊矣。」說明了藜藿之輩的食物—即粗劣飯菜,要脾胃功能強固才能常吃,否則就會阻礙腸胃道消化吸收的功能!
(所以我通常只有在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才會建議吃五穀類食物)
2. 烤、炸、醃製類、不好的油,首先烤、炸、醃製食物都是乾燥、脫水性食物,當吃到胃裡,很快的會把胃黏膜的水份保護層吸乾,導致胃酸容易滲透破壞胃腸黏膜,消化功能變差⋯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韓國胃癌發生率較高的原因,都以醃製食物爲主食!
而不好的油(包含烤炸類食物等高溫處理過的油)、會導致原本油脂應該是滋潤皮膚,反而卻導致這些油脂刺激免疫細胞反應導致皮膚症狀⋯
3. 起司、乳酪、和太甜、過度高蛋白飲食,美國研究所有的人都有乳醣不耐症,因此牛奶還要看不耐症的程度去喝,但高濃度的乳製品(起司跟乳酪)我們就無法完全吸收,反而會造成腸內菌大量增加(太甜、高蛋白食物也是一樣的道理),腸細菌增加會產生氣體和毒素,氣體會讓脹氣增加影響腸胃蠕動、而毒素會堆積在身體、皮膚引起發炎反應。(也許也是因爲這樣,歐美人年紀大時,下半身的身材比例會大量增加)
4. 剩下就是知道哪些食物會過敏就少吃囉,特別容易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還是蝦、蟹、筍子和芒果等食物!
這週先把預防和不再擴大皮膚疾病的方法(飲食的部分)和大家分享,下週會開始寫治療和各種體質、生活習慣對皮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