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癡限定|幸福何所謂?──談《心之所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沈乃慧

《心之所歸》(A Fortunate Man)是一部 2018 年的丹麥電影,偶然地出現在我的 Netflix 觀看選單裡,點選它是因為那是一個無聊的午後,一張以北國雪山為背景,一對相互凝視的男女執手於黃緑山徑的電影海報吸引了我,非常阿爾卑斯山的浪漫情調,原以為是一片動人的愛情故事,但看完後才知道完全不是如此。電影中的語言丶演員的表達丶影像拍攝方式和熟悉的好萊塢風格截然不同,而另一張海報上陰鬱幽黯的男主角身影和片名恰成反諷和對比,暗示著這個「幸運兒」並不快樂。

這部電影雖然故事情節高潮疊起,讓人一路追完,看完後卻彷彿蒙上一層淡淡的愁緒,久久不能散去。這部電影有很豐富的文化宗教意涵,對於文化迥異如我們的東方觀眾並不容易了解,其實電影取材自 1917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丹麥作家亨利克.蓬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或譯龐陶普丹)最重要的作品 Luke-Per(Lucky Per),又譯為〈幸運者阿貝〉(註1)。這本小說也是 Pontoppidan 現今在台灣唯一的中文譯本,就立在我的書架上多年,記得曾經匆匆略讀,而今以不同的面貌再次相遇,頗感震撼。

這本小說在 2004 年被選入《丹麥文化經典》(Danish Culture Canon)中,被認為最能解釋 Pontoppidan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因為它完美地描述了丹麥的現代生活。我們台灣觀眾可能不能理解丹麥人有什麼特別,尤其面對著英德法等歐洲強國,他們如何看待自己?Pontoppidan 的小說讓我想起另一位和他同名的北歐作家:挪威的易卜生(Henrik Ibsen),他們似乎有同屬斯堪的納維亞的強烈心理連結──丹麥和挪威都是小國,同處於歐洲邊緣的位子,面對英德法強權,常有既自傲又自卑的矛盾心態,他們自豪於自己的獨特文化,卻又不得不承認歐洲大國的巨大影響和自身文化的渺小。在電影中,主角彼爾曾經對他的猶太未婚妻雅各貝說過,他覺得他像一個地下的精靈(a Troll)偷偷地混進人間,因為無法忍受世間的陽光與溫熱,所以只好又回到原來的地下巢穴。這個地下精靈的意象在 Pontoppidan 書中原是雅各貝的想法,她不只比喻自己,也比喻了所有的丹麥人。Trolls 是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中長相醜陋、愛惡作劇又令人討厭的地精山怪,身形大小不一,有巨人也有侏儒,在北歐的商店常常可以看到各式山妖玩偶展示,古怪有趣。Trolls 山妖不僅在此書中出現,易卜生的名劇〈皮爾金〉也有一段主角在森林遭遇 Trolls 的情節,而 Pontoppidan 在此書中藉著雅各貝的口説將丹麥人比喻成 Trolls,她說:

他(彼爾)…是真正的丹麥人,碧眼而畏屈的靈魂,毫無熱情的丹麥國民,那種丹麥國民,面對太陽時,不禁會打噴嚏,到了傍晚時候才真正回復氣力。就在小丘陵上凝視黃昏的雲彩,彷彿到了夢幻世界遊樂,如此來安慰或提昇靈魂,與地中精靈毫無差異,他又像是(那些只會)冥想⋯(而)四肢無力的矮人族一般,雖然能夠聆聽小草的生長和花朵嘆息的聲音,但當雄雞啼叫時,他馬上會消失到洞穴裡。
(〈幸運者阿貝〉,頁 238)

Pontoppidan 用這些無法面對太陽的山妖嘲諷無法適應時代變遷的丹麥人。這些山怪異於常人,具有才華殊能,能夠聆聽小草生長和花朵嘆息的聲音,卻害怕溫暖與陽光,終究無法避免逃回陰黯地穴躲藏的命運。而當今的丹麥人也一樣,在科學改變世界的時候,他們惶恐不安,縱有獨特精緻的文化底蘊,卻懼怕改變,無法適應新時代,只願意眷戀陰冷的過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32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神選之地Vanskabte land Director by Hlynur Pálmason 2022 失離城市流淌著我們的淚,誰能夠決定故事的去留 冰島未必是信仰的終點,但在神父決意踏上這趟旅程之時,卻也注定令他因為自己的抉擇而陷入若大的考驗;而《神選之人》這裡所指的問題,並不是即將面臨的災難
Thumbnail
神選之地Vanskabte land Director by Hlynur Pálmason 2022 失離城市流淌著我們的淚,誰能夠決定故事的去留 冰島未必是信仰的終點,但在神父決意踏上這趟旅程之時,卻也注定令他因為自己的抉擇而陷入若大的考驗;而《神選之人》這裡所指的問題,並不是即將面臨的災難
Thumbnail
隨著晃動的小船駛入冰島,踩著的沙灘上長出了唯一的新芽,鏡頭停留在牧師盧卡斯伸手的瞬間,他並未一指將其撚去,這一小片綠葉竟成了他在這片土地上信仰的基石,由此,他才能在艱苦卓絕的路程中撐著身體,轟鳴的瀑布、湍流的冰川、迸發的火山、灼熱的岩漿,他體認到這片土地「沒有人」的「風俗民情」,這趟以宗教之名的「苦
Thumbnail
隨著晃動的小船駛入冰島,踩著的沙灘上長出了唯一的新芽,鏡頭停留在牧師盧卡斯伸手的瞬間,他並未一指將其撚去,這一小片綠葉竟成了他在這片土地上信仰的基石,由此,他才能在艱苦卓絕的路程中撐著身體,轟鳴的瀑布、湍流的冰川、迸發的火山、灼熱的岩漿,他體認到這片土地「沒有人」的「風俗民情」,這趟以宗教之名的「苦
Thumbnail
還記得上一集小屋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故事的作者,以及作者描繪故事的背景。
Thumbnail
還記得上一集小屋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故事的作者,以及作者描繪故事的背景。
Thumbnail
《不丹是教室》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拍攝過程中完全使用太陽能電力,敘述一位嚮往到澳洲當流浪歌手的年輕老師,被派往偏鄉魯納納教書,並從中找到教學的價值與歸屬感。
Thumbnail
《不丹是教室》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拍攝過程中完全使用太陽能電力,敘述一位嚮往到澳洲當流浪歌手的年輕老師,被派往偏鄉魯納納教書,並從中找到教學的價值與歸屬感。
Thumbnail
《光影北歐》一書分為四章,由北歐四國簡介引路,作者黃作炎以文化領隊的視野,帶領我們從北歐的歷史與生活細節中,一步步理解那個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事實上卻已然熟悉的北歐國度—芬蘭的聖誕老公公、瑞典的諾貝爾獎、丹麥的阿巴合唱團(ABBA)以及丹麥的安徒生。
Thumbnail
《光影北歐》一書分為四章,由北歐四國簡介引路,作者黃作炎以文化領隊的視野,帶領我們從北歐的歷史與生活細節中,一步步理解那個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事實上卻已然熟悉的北歐國度—芬蘭的聖誕老公公、瑞典的諾貝爾獎、丹麥的阿巴合唱團(ABBA)以及丹麥的安徒生。
Thumbnail
彼爾對基督教的信仰是一直充滿懷疑的,他甚至告訴英格他不相信有神,因為他四處尋找神,最後只找到他自己。但他又不確定沒有神,因而懼怕被神處罰,這也是啓蒙運動以來,西方基督教世界中很多知識份子共有的疑惑和痛苦。
Thumbnail
彼爾對基督教的信仰是一直充滿懷疑的,他甚至告訴英格他不相信有神,因為他四處尋找神,最後只找到他自己。但他又不確定沒有神,因而懼怕被神處罰,這也是啓蒙運動以來,西方基督教世界中很多知識份子共有的疑惑和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