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2021台北文學季:如果文學太遠,那來聊聊文學在台北

2021/05/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北文學季在今年3月展開,除了有文學講座、市集、閱影展等活動,4/23更在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辦為期2週,以「尋城記」為名的主題展覽。
展覽共有4個展區,包含文人推薦的景點縮影、一日台北規劃、台北文學文本及工作坊學員作品。除了可以在展區中循著文人軌跡,認識他們心中的台北,更能在觀展中反思自己心中的城市樣態,找尋理解此時此刻、所在之處的方式。
地層陷落而成的台北,有著引以為傲、卻不免令倖存者內疚的豐沛資源。作家李璐就形容台北像是一張門票,拿在手中會有驕傲、也有奇妙的罪惡感,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擁有這麼多。
在B、D展區中,都用到方形箱子這樣的元素,縱使現在交通便利,城外、城內的分野早已模糊,但城卻仍巧妙如同一個封閉空間,裝束、溫存了某些特有生活方式,例如土生土長台北人的我,搭捷運一定會精算在哪個車廂上車,能最快通往轉車的手扶梯、或目的地的出口。不同區域的口音、固定的午晚餐覓食路線……,於理來說是Bourdieu提出資本在場域轉換下的習癖,於情來說,是在地人心照不宣的默契,或某天他鄉遇故知時,彷彿植在體內、能快速連結上的標記。
C展區中一篇篇的作家文本,都有個共通點是提及台北,如作家毛奇提到位在捷運科技大樓站的未央咖啡館,訴說:
整間咖啡店的人,彷彿以指奮力敲打筆電製造出一串串文字氣泡,通往不眠的夜空。時常在這暈黃燈光照亮的深夜咖啡廳裡,發現編輯朋友或學弟妹,而共同默契是不打擾對方,繼續在自己的角落泅泳著未竟的文字長城。
充分體現開到凌晨的深夜咖啡廳,文字工作者以鍵盤替代紙筆,奮力讓思想具象化,與符號為伍的畫面。
有人會覺得文學虛無、高大上、甚敬而遠之,但若將文學定錨在台北,似乎就能找到與其的共鳴,在這之中各自交流著回憶。
左圖為台北第一間西餐廳波麗路;右圖為玉成戲院
在A展區中,擬仿了一個曾是播映廳、今已改裝成錄音室的玉成戲院,受到納莉颱風的侵襲,這座戲院曾荒廢一時,後來被混音師Andy Baker相中,挑高的影廳恰好能符合錄音聲音空間的需求,是老屋改造很成功的案例。
在這個展區,有許多以元素指向、且具年代感的台北藝文景點,包含咖啡廳、西餐廳、書店等,有些遷址、有些消失,有些挪移了姿態持續營運著。
如曾經是文青駐足的咖啡廳挪威森林,因室內禁菸、且老闆在數位時代仍拒絕架設網路而光景不在,最後歇業;如為台灣系列樂吧先驅Roxy,培育許多傑出DJ,也不敵實體演出的高成本,只有閃耀的霓虹燈Logo在展場中點綴著。
一個地方的樣態,記錄也反映著,這個時間點、在地居民的生活型態。如同獨立書店一家家關閉、夾娃娃機店的崛起與氾濫。如果可以,試試政治消費主義,用消費與不消費的行動,留住自己珍視的景象。
台北最後一間民歌餐廳稻草人的店內民歌,那些可能作者不詳、憑著記憶中旋律輾轉傳送的音調,是我在展覽當志工期間的背景音樂。展覽接近尾聲時,遇上台灣的疫情高峰,萬華更成為重點疫區,使得活動提前結束。
原先展區中的台北景點縮影、展場來往的人潮,與剝皮寮後架設檢疫中心、人心惶惶下空蕩的街頭,恰恰成為對比。也似乎提醒著我們,永遠在線上是日常狀態,然而線下的街道、風景、人聲與車流,都構築、也影響孕育了我們的生活。在疫情結束後,把握探索的自由,盡情感受每天與之共存的場域,放空散步、迷路了也都沒關係,相信採集而來的聲音、景色,沿途與土地對話的故事,都會成為生命的養分。
Peggy Jin
Peggy Jin
我在這裡寫一些讀書心得、電影戲劇評論、時事觀察。 願文字不是荒涼的努力,也並非徒勞的複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