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都讀過吧,秦代廢除地方王侯,行郡縣制。
郡縣制把原來中國鬆散的封建制度,一秒變成了超級強大的中央集權制。
然而,過於劇烈的變化,也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劉邦消滅項羽後,就一邊維持著藩王國,一邊對漢朝本身的領地分封列侯。
但這些列侯並不上任,主要還是由漢朝中央派出的郡守縣長們管理地方。
這個被稱為郡國並行的制度,初期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時候,一個齊國人,來自婁地的「敬」,來到了洛陽。
婁敬身著羊裘,去拜訪了同鄉的虞將軍,希望能夠晉見漢國的皇帝。
羊裘不是華麗的裝扮,而是像蘇武牧羊那種,披個羊皮的窮光蛋。
虞將軍說你也太寒酸了,我給你件新衣吧。
婁敬表示:這是我原本的面貌,就讓我這樣去吧。
此時項羽剛死,天下表面上也是一個太平,婁敬為什麼在這種詭異的時刻來到呢?
因為齊被廢國了。齊王韓信被調為楚王。
婁敬的到來,實是事出有因。
但婁敬晉見劉邦後,卻問:「陛下您在洛陽建都,是想仿照周朝嗎?」
當時劉邦遍問群臣,大家都說,周在洛陽建國數百年,秦朝在關中十數年而亡,當然是洛陽好。
婁敬卻說,您的天下,跟周不一樣啊。
哪裡不一樣?
周國也是歷史古國,順應天下諸侯的願望,討伐了商紂。
所以當周朝經營洛陽時,四處的諸侯,都是非常順服,根本連養兵的必要都沒有。
話光是說到這裡,劉邦就抖了兩下。
自己一個平民起義,雖然打敗了項羽,但其他諸侯國真的這麼服他劉邦嗎?
果不其然,婁敬接著就說,你大漢跟楚爭戰多年,百姓屢遭兵禍,您覺得這邊安全嗎?
洛陽最大的優勢,是東去有廣大的腹地,周武王把它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姜太公。
您的東邊又有什麼呢?只有滿目瘡痍的戰亂之地,不安之民啊。
說到這個點子上,看起來婁敬就要推薦新齊王了?
沒有,婁敬推薦的是:「建都關中,經營秦之故里,才是您長居久安之道啊。」
劉邦遲疑了……他想不透,這個齊國人為什麼要建議自己遷都?
問大臣們,大臣們更說洛陽四面八方都有要地可守,就算打起仗來也穩穩的。
終於,張良開口了:「這房子堅固,但是坪數小。作為根據地,難與天下爭雄。婁敬說得有理,憑藉之前經營的巴蜀關中,加上北邊的『胡苑之利』,才能真正站穩腳跟。如果要兼顧東方,可以利用黃河跟渭河。」
蕭何之前就是靠著漕運支援前線的。
劉邦立刻決定遷都,並命新都為「長安」。
而這個遠見堪比張良蕭何,又能夠放棄祖國,為大漢提出真正有效建議的婁敬,更獲得劉邦賜姓氏。
改名劉敬。
其實,雙方的意見都有道理,但劉邦手下卿大夫,所想的就是:天下都是大漢「朝」的天下。
而劉敬跟張良指出的就是:天下未靖,大漢「國」要居安思危。
當劉邦決定了遷都長安,消滅諸侯國的政策,也就跟著落實了下來。
燕王,楚王逐一被拔除後,北邊的韓王信投靠了匈奴。
注意了,張良並沒有參加韓王信討伐戰。
說實在的,張良本身就是韓王信的「保人」,韓王信出包,這時候劉邦是不敢相信張良的。
這裡,也是陳平突然超車張良的關鍵點。
張良傳記裡頭寫:「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及立蕭何相國。」
這是漢十一年陳豨叛變的時候。張良再次被劉邦重用。
漢七年的這個時候,張良不能用,蕭何要看家,陳平隨軍戰。
那個智謀看起來有張良等級的劉敬,劉邦也不得不拿出來用用了。
劉邦一開始先派使者前往匈奴。
冒頓非常機智,把強壯的士兵跟牛馬藏起來,讓漢朝使者覺得根本就是小部族在那邊鬧事,隨便打打都會贏。
劉邦大軍一邊前行,使者一邊往返。
果然去了十個,十個都說打爆匈奴,一塊小蛋糕。
但能不打最好還是不要打的,劉邦就派了劉敬,送上最後通牒。
結果劉敬回來報告:「兩國相爭,通常一定會顯示出自己最強大的武力,來讓對方不戰而屈。今天匈奴卻讓我看到他們又老又窮,臣以為必定有詐!」
劉邦士氣正旺,哪有多想,劈頭就罵:「齊國人就爛!當初憑著一張嘴混到官位,今天想讓我軍士氣潰散嗎?」
一言不合,劉敬就被逮捕下獄,關在廣武,等大軍凱旋之後再作發落。
結果非但沒有凱旋,還在白登被人家圍了七天。
劉邦脫困後,立刻回來釋放劉敬。
「你是對的,前面那十個使者都已經被我殺了……是說,現在該怎麼辦好?」
劉敬表示:現在百姓士兵求安定,不想打仗。所以我們不能以武力平定匈奴。
先幫劉邦的失敗找了個台階下。
冒頓殺了父親,娶了父親的妻妾,篡奪王位……這種人你也不能跟他講仁義。
依我看,要算計他的子孫才行,不過陛下你一定不會同意的。
以退為進?這招劉邦也是略懂略懂。
「同意,有什麼不能同意的?」
劉敬咳了兩聲:「把長公主嫁給冒頓吧。他一定會立為皇后,生下來的就是太子,我們就是未來單于的祖國了。」
為什麼劉敬這麼肯定?
以下是他自己的辯詞,不是我幫他想的。
因為只有重視漢朝嫁過去的公主,才能年年從漢朝這裡拿到大紅包。
以後漢朝年年派上送禮使節團,一點一點的把中原的仁義禮教傳授給匈奴……等到公主的兒子上任,匈奴就不再是異族,而是我中原屬國了。
劉敬說完,看著劉邦陰晴不定的臉色,又補充了一句:「你送過去的如果不是最貴重的第一公主,這個計策就沒有用了,切記。」
劉邦當下稱是,但回去一說起這件事,呂后就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說不得,劉邦果然被劉敬料中,找了個下人的女兒假裝長公主,要劉敬去和親了。
這就是「和親漢化」政策的由來。
公主只是個噱頭,主要是依靠經濟實力與貿易往來降伏敵國。
這樣長遠的計畫,雖然這時候算是失敗,但後來大漢朝用得霹啪響,匈奴確實也進入了漢化組(誤)。
在中國歷史上,這個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外交政策的誕生。
沒有一個老師一個考試會告訴你是誰發明的。
劉敬當然也知道,送假公主去會不靈,所以他這次就特別做了一些戰術研究。
回來就跟劉邦報告:匈奴南部還有白羊、樓煩王,騎兵一天一夜就可以來到秦中(渭河平原)。
秦中土地肥沃,人口稀少,我們應該要加強這裡的開墾跟守備,作為長安的防線。
但是呢,其實關中現在人口也不多。
我個人認為,陛下您可以邀請各地古貴族遷徙來關中,只要來了幾個大戶,就會有其他人聞風而來。
天下若太平,這些人可以做為您防備胡人的預備軍。
諸侯若反……他們的經濟人口實力,早就被我們拿來了。
這就是「強幹弱枝」的政策。
在劉邦的同意下,劉敬也以齊國田氏為主,遷徙了十數萬人來到關中。
「強幹弱枝」的政策,後來三國時代只有曹操採用。
所以曹魏雖然地大,但管理上卻比東吳蜀漢更加穩定。
劉敬,絕對是一個優秀的縱橫家。
他身為齊人,來到大漢朝廷,卻不是為齊國爭取主權。
相反的,劉敬先在一個合理情況下,「弱化」了漢朝首都。
在百廢待舉之際,再建議皇帝接受齊國的大量移民。
最終達到了雙贏。
漢朝強盛了,穩定了。
被項羽屠殺最慘重的齊國人,也得到了新的家園,成為新的「天龍人」。
這一個只在史書上出現短短篇幅,沒有人知道他後來去了哪裡的劉敬。
為了中華大天朝,建立了比秦始皇更有效的套路。
更重要的是,他把關中變成了一個「國際區域」。
強幹弱枝的做法,秦始皇也是有採用的。
但秦始皇是一個貴族出身的階級革命主義者。
他其實是打壓貴族,提高農民地位,管制富商的做法。
而劉敬徵召的對象,不以資本額為標準。
是以人丁興旺為準?
由於這時候的各地王侯,是楚漢相爭中崛起的新貴。
反而地方豪族,才跟戰國古貴族有關。
劉敬這一步,就是要拉攏古貴族,來對抗楚漢新貴。
也再次展現出,稱帝後的劉邦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一直到消滅淮南王英布,漢家天下才真正的完成雛形。
然而,在春秋戰國的國家體制中,最高級的諸侯,是君主。
第二高位者,卻不是相國。
是王后。
王后的意向,合法合禮的主導了許許多多古代國家的發展。
但我們也說過,權力永遠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擁有自己權力圈,有支持派系的王后,才能夠成為這種第二諸侯。
很不巧的,呂后就是這樣的一個「有力皇后」。
隨著劉邦的過世,大漢朝即將迎來新一波的道統繼承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