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臺灣疫情卜了一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朋友問我能不能替疫情卜卦,問的是三級警戒何時能夠解除,他擲出一個震為雷、無變爻,先說結論:這代表,當下狀況會維持至少三個月。
震卦的意象是打雷,情境概述是驚大於險,無變爻代表短時間(通常是三到六個月)內沒有明顯變化。為了好玩加確認(其實按規矩一事是不能二卜的),我自己也擲了一下,結果是個山火賁(卦面意思是為了做某事而裝飾打點),也無變卦,難道是對應到全新名詞「校正回歸」?
可能不少人會有興趣,所以我稍微說明一下卜卦的規則:心中默念要問的問題(選項越明確越好),拿三個硬幣擲六次,把正反組合(譬如「三正」或「一正二反」)按順序記錄下來,就完成了。如果你只想聽結果,把這個紀錄交給懂易經的人解釋就可以了。
比較繁瑣的判讀規則是:易經共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個卦、每個爻都有一句判語(譬如「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用以斷定吉凶禍福。拿三個硬幣擲六次,六組正反結果會形成六爻,二正或三正為陽爻、二反或三反會形成陰爻,它們共同組成本卦,本卦代表當下的情況;「三正」或「三反」是所謂變爻,由於物極必反,陰會轉陽、陽會轉陰,所以有變爻就會重新變成一個新的卦,稱為變卦,變爻代表事情即將轉變的方向。
許多人把易經當成算命法,這可能是因為它具有相當的隨機性質,傅佩榮老師稱之為「有意義的偶然」,但我認為易經不蘊含有命定成分,它可以純粹是一套思維工具。
簡而言之,如果你遇到任何事都先對情境有個主要描述,然後問權力大的人會怎麼做、權力小的人會怎麼做、他們會怎麼競爭或合作,加上經驗與知識的輔助,你對事情的理解與預測就不至於太過偏差。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
首先,從易經的形成史來看,據說現有的卦爻辭(用以預測事情走向的判語)是周文王被紂王關起來沒事幹時寫的。所以這些判語基本上是來自於周文王的政治思維、時事認知與生活經驗,也就因為如此,這套思維工具最適合用在政治或職場上,或說任何有權力分配、競爭與合作的情境。
所以每次有人問感情,我都會先打預防針,說易經裡涉及男女關係的卦爻辭很少,我只能卜到什麼說什麼。
其次,從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結構來看,每一個卦都可以說是周文王曾經遭遇或預測的政治情境,而六爻則有六種權力位階、六階段事情走向等兩種解讀方向。
雖然有判語,但它們都很簡短,有些還不太容易斷定真意(北京大學曾有一位著名學者說,易經原文有95%弄不懂),所以在具體解讀上,個人的經驗與知識的影響往往更大。
事實上,所謂的「老生常談」一語,就出自三國時代的神卜管輅。人家抱怨他卜出來講的話都是一些聽到爛的東西,他說「老生見其不生,常談見其不談」,後來問他話的那兩位都被抄家滅族了。從這個角度來看,易經可有避免偏見與慾望主導的作用,倒不一定是預測命運。
還有就是,如果把易經看成命運解讀器,那就必然遭遇命運能否改變的問題。傳統上都說命運可改變、可應對,那其實就允許了卜不準的可能;但如果把它看成分析事情的思維工具,用以預測、推斷事情的大趨勢,這就根本沒有命運是否預先註定的問題,也化解了自我實現悖論(就是你跟著算命結果行動才使得算命結果最終成真,而非算命結果預先被決定)。我個人認為,易經解讀的義理派本來就是這種觀點,只是更偏個人道德修養一點。
當然,也有人會透過自然事物(天地水火風雷山澤)、關鍵數字(一二三四五六)或家庭關係(長男長女少男少女之類的)等,來做為更進一步的分析指引,但我個人不太會這麼做。
我認為這本質上是一種類比,倒不是說我反對類比,而是這得用熟悉事物來解釋陌生事物才能發揮真正意義,而現代人已不太熟悉這套類比意象,所以我覺得類比不見得必要。
這其實也反映出,我認為卜卦有很強的心理學或認知科學基礎,而其效果多少隨文化元素而異。在此我不是要特別吹捧易經,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已有許多更專精更好用的思維工具出現(譬如SWOT或九型人格),易經的確因應中國傳統而形成了一套術語與價值觀體系,但它和現代社會注定有所落差。如果想要老梗新用,反而應當先熟悉現代的幾種分析架構才對。
但要說易經毫無神祕成分嗎?我覺得也不是。先不論坊間哪些人哪些書把易經吹得多神,我自己就遇過一些純理性不能很好解釋的狀況,譬如以前我和妻子各自擲柯文哲、連勝文誰會選贏,居然卜出同一個變卦(水火既濟,代表兩股互斥力量很好地共容),這機率實在是很低。
另外就是我替別人卜卦,都盡量給出明確預測,目前證明完全錯誤的只有1次,雖然有時可能是不準但別人不好意思講...(先說了我不卜股市漲跌或球賽輸贏,理由是那根本無法對應到卦爻辭的結構)
說到底,卜卦也就是為了好玩,平常我不幫自己卜(卜自己都不準),如果幫別人卜,似乎多少有點指導效果。這大概也算是有意義的偶然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誰該為地球的未來負責?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中女中,知性寫作紀錄(8)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中女中,知性寫作(9)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引發知性寫作的興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怎麼做兒童哲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臺灣如果因為疫情而淪陷了,全球也會跟著淪陷想必大家都知道台灣在這次的疫情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防疫做得非常徹底,大家可以回想2003年在廣東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簡稱SARS,當時台灣的人民並沒有很足夠的醫療知識,不過台灣也是在當時開始更注重衛生這方面。回到主題,為甚麼臺灣淪陷,全球也會淪陷呢?這是因為台灣的醫療設備和醫療水準和其
    avatar
    葉衣宸
    2021-06-11
    我在家工作的日子#這算是第二十、二一天!#我宅我自保#臺灣郎的疫情日記 這幾天宅在家於是就讀了這本~暗黑心理學給大家分享,   我很喜歡它的設計,他大致上是介紹了一個小劇場,搭配著心理學中操控的守則,在閱讀的時候穿插,能讓專注的時間加強,簡單介紹一下劇情就是在一間時尚的化妝專櫃的公司在同事、上司、下屬間的心理博弈。   簡單來講就是知道你現在在想甚麼,在你毫無察覺的
    Thumbnail
    avatar
    狙擊王
    2021-06-08
    我在家工作的日子#這算是第一天?#我宅我自保#臺灣郎的疫情日記 前言 自從2019疫情在大陸有了之後,boss就開始擬定在家工作機制,直到3月中旬找幾隻白老鼠開始實驗(我就是其中一隻),再加上我家住在海邊的小小鄉村,自然已經開始習慣沒人的生活,也很慶幸的可以到完全無人的田邊與海濱遊走,就在覺得有些無聊的時候方格子的臺灣郎的疫情日記?!好像還不錯ㄟ,會不會我的日
    Thumbnail
    avatar
    狙擊王
    2021-05-18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擴大前,我去吃了薑絲大腸扁食粄條和炸豆腐前兩天台灣出現六名新冠肺炎不明感染源患者,這下有點危險了,決定晚上去吃點好的,大概潛意識裡害怕疫情若擴大就有段時間沒得吃好料的了。 我沒吃過薑絲大腸,一直想試試這道出名的客家菜,這天莫名就想吃吃看,網路搜尋知道坐捷運幾站就有一家餐館有提供可能不錯吃。 搞不懂這麼有名的客家菜,為何這裡此時卻沒有人介紹
    Thumbnail
    avatar
    金影
    2021-05-13
    (人物)劉伯樂深情一筆 畫我台灣之美「小白頭翁想飛越那條河,但飛得很低很吃力,眼看就要掉下去。」繪本作家劉伯樂坐在北投依山的工作室中,如數家珍說著鳥的習性。長期走入高山荒野的他,提到有回拍一隻小白頭翁,成鳥父母隨即飛來,並且假裝受傷。
    Thumbnail
    avatar
    Julieta Fang
    2021-03-21
    台灣媒體對越南疫情報導底下看不見的、我們的外派生活:你願意為了回家賭一把嗎?2020年,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不只打亂了全球產業脈動,也讓漂流海外的我們感到十分無奈。昨天看到一則新聞寫出了全球外派台人的縮影。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記錄在台灣媒體對於越南疫情報導下看不見的、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在當地面臨的挑戰。
    Thumbnail
    avatar
    女孩瑪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