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哲學有何出路」一度是哲學系的魔王級問題,每年都讓教授和學生們頭痛至極。雖說哲學有時能對應到一些文化工作,但它的就業性質的確非常薄弱。相較於文學、歷史兩科還能去當中學老師,哲學一直處於非常尷尬的狀態。
但隨著社會對於思辨或智識的逐漸重視,或說知識經濟、思辨教育與斜槓思維的日漸興起,哲學人似乎也能佔有一席之地。然而,機會雖然出現,卻不是人人都能把握機會,或說不是人人都已準備好。
一般在談斜槓的書,都會提到興趣、技能與市場的牽合,只要這三者的重疊範圍夠大,就可成為基本的收入來源。至於能夠做多大、願意做多大,那就看你的創業精神有多強了。哲學系出身又想加入思辨斜槓的人,通常都有一定興趣與知識,但缺乏對市場的認識,以及相應於市場的技能。
簡單地說,哲學若要當飯吃,就得填補學院、市場之間的資訊與技能落差。而目前我觀察到的三種職業類型:作家、網紅與講師,分別用不同管道解決了這種「象牙塔落差」。原則上,這三種職業可以同時兼具,但人的時間心力有限,通常要養活自己的話,選一種當主職、一種當副職就可以了。
但我自己認為,從讀哲學、用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不是三者任選其二的狀況,其中有一種是不太適合當主職的,想猜猜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