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呂后天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個殺伐果決的人,適合當好皇帝嗎?
至少比優柔寡斷適合。

事實上,劉邦本身並不是那麼果斷的人。
很多時候,他都需要別人的意見。
甚至他也沒辦法決定,韓信到底是該留,還是該殺。

但呂后可以。

raw-image

時間來到漢惠帝七年底,八月(當時歲首為十月)。
二十出頭歲的漢惠帝駕崩,呂后哭嚎得很大聲,但一滴眼淚也流不出。

朝廷籠罩在一股詭異的氣氛中。

這時,張良的次子,張辟彊年方十五,但已擔任侍中。
小張悄悄的去找了丞相。

「太后只有皇上一個兒子,但如今卻哭而不悲,您知道是為什麼嗎?」
丞相不解。

小張說:「太后不是悲傷,而是害怕……她所懼怕的,正是您等卿大夫。」

這邊很是要注意一下。
漢惠帝即位時未成年,國家大事由呂后跟丞相主持。

但四年後,漢惠帝及冠,即使沒有進行變法或勢力整頓,惠帝四年到七年,朝廷裡面肯定也出了一些什麼變化。
基本上,曹參試圖改變政策,以及曹參死後,改為左右丞相制……
這或許就是呂后勢力跟惠帝覺醒的一次衝撞。

「太后心裡有陰影,會幹出什麼事誰也不知道……如果大家想要相安無事,最好是拜呂氏宗族為禁軍將。太后才會安心。」

小張的建議被採納,呂后穩定了皇宮京城的局勢後,立刻就振作起來,緊鑼密鼓的交辦皇帝交接事宜。

問題是,當時有兩個丞相,小張到底是跟誰說的呢?
就史記表面邏輯來看,對象一定是陳平。

王陵本身是豐城大老性質,綜觀他的人生,在劉邦跟呂后兩方中,其實相對持中。
陳平雖然靠著自己的智謀位極人臣,但在整個漢軍裡,他是沒有派系的。

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發展。

呂太后進一步跟兩個丞相提出:「新增呂氏王」的建議。
王陵以豐城元老相傳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反對。
但陳平卻突然拉攏了周勃,一起說:「我們覺得可以。」

從這裡可以推斷,陳平組織了「順呂后而生」派系。
而王陵完全沒跟上。

小張未必能代表父親張良。
但陳平精巧的程度,本就不下張良。

為什麼他們不會想說趁這個時候,乾脆把呂后推翻掉呢?
因為惠帝劉盈沒有成年的兒子,甚至高祖劉邦也只有一個。

齊王劉肥。
奉魯元公主為太后,早已立誓絕對服從繼母呂后的劉肥。
劉肥本人比漢惠帝還早一年過世,長子劉襄也在呂后的同意下才順利繼承王位。


你能夠拱劉襄出來反抗呂后嗎?
不被反告一狀大家滿門抄斬就不錯了。

所以,開完會出來,王陵就很生氣的跟陳平周勃說:「你們幹嗎睜著眼睛說瞎話?當初劉邦說那些話你們不在場嗎?你們死後有臉去見劉邦嗎?」
陳平說:「在朝廷上吵架,您比較厲害。但是安定國家,保全劉氏,您就不如我了。」

這就是對應王陵的人設:有點憨直。
當下王陵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兩個月後,呂太后提出要王陵轉任少帝太傅。

史記說,這是為了削王陵相權的舉動。
王陵也維持他一貫的人設:老子不幹了可以吧?

看過三國的人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司馬太傅何等高官重權,當太傅不好嗎?
即使在呂后八年中,太傅也是呂氏或審食其這種心腹在當,跟丞相陳平一同處理大事。

王陵是在生氣氣個什麼勁?

太傅後來有時為三公之一,但要知道,三公跟丞相副丞相的職務重疊。
在漢初同時有太傅跟丞相的這個時候,太傅能管的就是皇帝皇宮而已。

其實呂后真的還是很倚重王陵,但這個調度,就正合了陳平所言:「天下大事,您不如我。」
與其說王陵生氣,或許他更是看明白了,自己在呂后的眼中,不如陳平。

官再高,權再重,比不上陳平一言。
不如歸去。

王陵去後,陳平擢升為右相,左相則由審食其補上。
陳平是不是呂后的情人?一般沒有人這麼想的。
但千夫所指,大家都懷疑審食其跟呂后有「特殊性關係」。

審食其從在豐城就侍奉呂雉,更一起被抓到項羽軍中。
這麼忠心耿耿,放在後代根本是關羽那個等級嘛。

當上左丞相更是合情合理,有咩問題?

問題在於這個左丞相不管事,國家大事一應由陳平處理。
審食其的任務,變成了監管皇宮。

這本身是郎中令的工作。

更慘的是,審食其雖然不批公文,但陳平批了公文,上呈呂后之後,呂太后三番兩次因為審食其的意見來做決策……
名義上比陳平矮半截,實際上卻根本是陳平的主管。

審食其這種左看右看,都像是個太上皇帝的工作內容,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而在審食其的支持下,呂后也逐漸展開了分封諸呂的計畫。
計畫是循序漸進的。
由於劉邦的元老重臣,反對異姓封王,呂后就先下令追封死掉的異姓功臣為王。

她爸呂宣王不知道是不是這時候封的,這時候主要是追封呂澤為王。
有名而無實,呂澤的兒子繼續當侯爵,神主牌上的封賞,豐城元老也不知道該不該反對。

看看大家沒什麼反應,隔年呂后加封郎中令無擇為侯。
溫馨提示,劉邦血誓中還有一條,是無功不封侯。
功是平天下之功,類似戰功,不過按照劉邦的戰爭論,後勤跟謀主也是戰功。

這種管皇宮的郎中令,有平天下之功嗎?沒有。
但是要說穩定後方,好像又有那麼點功勞。

豐城元老的運算邏輯又混亂了。

正當大家應變不及時,魯元公主過世了。
呂雉這個女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親生兒女都能被她當政治鬥爭工具。

呂太后下令,追諡為魯元太后。
好……好像有那麼點道理?

緊接著,呂太后又說,媽媽加封為太后了,兒子應該也要稱王。
呂后八年第一個,活生生的異姓王:魯王張偃誕生了。

等等等等,大家覺得魯元太后可以,那是齊王劉肥奉的啊,干魯元的老公張家屁事啊。
不等齊國來吵鬧,呂太后左手一揮:劉肥的兒子,劉襄的弟弟劉章封朱虛侯,妻以呂氏宗女。
齊丞相為平定侯。少府為梧侯。

齊國突然人人有糖吃了。

一陣混亂中,呂后又偷偷奉送了呂種為沛侯,呂平為扶柳侯,張買為南宮侯。

這一套魯元大封賞,買一送十,立刻在齊魯之地憑空生出了一王六侯。
全部都是異姓,全部都跟天下之功無關。

就跟打筆戰一樣,呂后丟出了八大論點,有的合法合理,有的似是而非,有的順水推舟。
沒有人找得到一個通論來反駁,但你要是辯駁其中一個不合法,另外七個全部連動。

好啦,呂后說,大家都別吵。
劉氏宗親後代封王,明明就合法又合禮,你看我這不是來了嗎?

呂后把惠帝後宮的皇子們,一個個找出來封王侯了。
劉彊為淮陽王。
劉不疑為常山王。
劉山為襄城侯、劉朝為軹侯、劉武為壺關侯……

封這些小娃兒王侯,正是劉邦當年的玩法。
看起來是對劉氏好,實則收買大臣也。
這些新王侯所需要的行政官員,是肥缺中的肥缺。

不打仗的年代,這種肥缺可不是年年有的。

確認有足夠的大臣們支持自己,呂后就要他們聯名上書:呂澤已經封王,他的兒子也應該要稱王。
太后批示:「好有道理啊,准奏。」

第一個呂氏王就此誕生。
呂氏侯爵更是流水般的一個接一個。

不過上面說了,呂后是連親生兒女都能拿來當政治工具的人。
難道她還真的相信,姓呂姓張就忠誠無敵嗎?

呂布三姓家奴……抱歉呂后不會知道。

總之,接下來六年,呂后就是不斷的看誰忠心誰有異心,抽換著這些王侯。不管你姓啥名誰。
甚至包括皇帝。

唉,就連秦始皇、胡亥、項羽、劉邦這些大男人,都從來沒有品嘗過這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快感啊。

而且即便如此,史書上雖未記載高后八年的政績政策,卻也未有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的記述。
呂后的勢力平衡技術,只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明。

事實上,按史記來看,只要王侯擅權有罪逾越,管你什麼身分什麼來頭,呂后都照辦不誤。
如此公平公正的「皇帝」,也是史上難得。

司馬遷對於惠帝七年加高后八年的評價,更是相當的好:
「孝惠皇帝、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對於一個家天下的王朝來說,呂后是一個禍亂宗室的惡毒婦人。
史記上明文記載死在呂后命令之下,或者有意殺之的。
一是人彘戚夫人。
二是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毒死。
三是劉邦長子,劉肥,不過逃過一死。
四是前少帝(無名)。關到死。
五是趙王劉友,劉邦第六子。關到餓死。
六是趙王劉恢,劉邦第五子。自殺。
七是燕王劉建的兒子,劉建本身是劉邦第八子。

發現其中的巨大共同性了嗎?基本上除了自己來說「我長大一定殺了你」的屁孩少帝,全都是針對劉邦的妻、子、孫。

專殺劉邦妻與子,還可以說呂后對劉邦恨到骨子裡去。
其實以呂后玩弄繼承禮法的程度,她絕對知道劉邦的兄弟也有繼承權。
如果真的要斷劉氏皇權,呂后的下手叫做「太輕」。

第二個可怕的地方就是,其中趙王的數量爆炸多。
其實呂后原本也要劉邦的第四子,後來的漢文帝劉恆去擔任趙王。
但劉恆很顯然領悟了什麼,寧可繼續留在第一線的代地。

大漢朝廷跟趙王室的恩恩怨怨,且待下回分解。

我想說的是,呂后對於劉(邦)直系算是挺狠。
但對於其他卿大夫之間的平衡,卻掌握得很好。
即使匈奴來挑釁,呂后也能隱忍不與之敵。

所以雖然呂后殘忍聞名,但大家也都同意司馬遷的說法:「以執政領袖來說,呂后非常優秀。」

在操控人心跟輿論上,呂后也比劉邦更加高明。
她不會一意孤行。
也不會輕侮卿大夫。
她明白要做成一件事,首先需要這些人的支持。

再問一次開頭的問題:「一個殺伐果決的人,適合當好皇帝嗎?」
我想,這不是唯一的條件。

呂后臨終之前,囑咐呂產呂祿,首要帶兵穩定皇宮。
並且遺命大賞諸侯王各千金,將相列侯郎吏按品秩受賞。

呂后過世,劉氏齊國決定發起叛亂。
當時大臣們也並不是一面倒說「支持劉家,呂氏亂賊」。

始終,還是陳平謀畫了一切,穿針引線,誅殺諸呂。
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

陰謀論,陰謀論。
許許多多的陰謀論,都是檯面底下的推測。

史上又有幾人能像陳平,大剌剌的說:「老子就是滿肚子陰謀,算計了一輩子得此善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會同三公開會後,呂後開始了自己鞏固權勢的腳步。 先是在前187年追封了她兩個死去的哥哥,大哥呂澤為悼武王,二哥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為封立諸呂的開端。 隨後在封活著的呂家前,呂後做了很多試探。 第一步,她先恢復了張家的王位。 她的外孫子張偃被封為了魯王(封地割楚國劉交處而來)。 第二步,封了一批劉姓
Thumbnail
會同三公開會後,呂後開始了自己鞏固權勢的腳步。 先是在前187年追封了她兩個死去的哥哥,大哥呂澤為悼武王,二哥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為封立諸呂的開端。 隨後在封活著的呂家前,呂後做了很多試探。 第一步,她先恢復了張家的王位。 她的外孫子張偃被封為了魯王(封地割楚國劉交處而來)。 第二步,封了一批劉姓
Thumbnail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劉盈繼位,大漢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漢惠帝登臺了。 人們從這個時候開始,將呂雉徹底打成了一個老巫婆般的大反派。 原因在於,她很不大氣的殺了一些人。 個中原因,有多年的怨恨,當然更有鞏固他兒子帝位的利益驅動。 她將當年搶她呂家集團命根子的戚夫人虐待成了「人彘」,具體是啥這裏就不說了
Thumbnail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劉盈繼位,大漢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漢惠帝登臺了。 人們從這個時候開始,將呂雉徹底打成了一個老巫婆般的大反派。 原因在於,她很不大氣的殺了一些人。 個中原因,有多年的怨恨,當然更有鞏固他兒子帝位的利益驅動。 她將當年搶她呂家集團命根子的戚夫人虐待成了「人彘」,具體是啥這裏就不說了
Thumbnail
呂后,又稱呂雉。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形勢所迫,封呂雉為后,藉以爭取呂家的支持,以及保住父親劉太公與兒子劉肥的性命。 皇后並不是皇帝的妻子。 史上第一個皇帝根本沒有立皇后。 古字「后」同「司」(反轉字),后本身的意思就是「管理」。 事實上,就是僅次於天子的第二元首。
Thumbnail
呂后,又稱呂雉。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為形勢所迫,封呂雉為后,藉以爭取呂家的支持,以及保住父親劉太公與兒子劉肥的性命。 皇后並不是皇帝的妻子。 史上第一個皇帝根本沒有立皇后。 古字「后」同「司」(反轉字),后本身的意思就是「管理」。 事實上,就是僅次於天子的第二元首。
Thumbnail
韓安國在歷史上相對不知名。 但在了解漢武帝的「武功」,與衛青李廣兩大名將的時候,韓安國的人生還是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更為我們呈現了漢初郡國制中,臣子們面對中央跟地方交叉管理的尷尬與困難。 當然,聰明如我韓總機,自然會選擇「OO」……
Thumbnail
韓安國在歷史上相對不知名。 但在了解漢武帝的「武功」,與衛青李廣兩大名將的時候,韓安國的人生還是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更為我們呈現了漢初郡國制中,臣子們面對中央跟地方交叉管理的尷尬與困難。 當然,聰明如我韓總機,自然會選擇「OO」……
Thumbnail
傳說中,漢朝初年的盛世,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原本是漢朝對抗匈奴第一線的代王。 在軍事叛亂中崛起登基,憑藉著自己跟核心謀臣與各地藩王跟朝廷老臣鬥爭。 不但完成了朝廷的中央集權,更廣布恩澤溫養百姓。 不論在政治面還是政治面,漢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但他的人生並非完全沒有缺憾
Thumbnail
傳說中,漢朝初年的盛世,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原本是漢朝對抗匈奴第一線的代王。 在軍事叛亂中崛起登基,憑藉著自己跟核心謀臣與各地藩王跟朝廷老臣鬥爭。 不但完成了朝廷的中央集權,更廣布恩澤溫養百姓。 不論在政治面還是政治面,漢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但他的人生並非完全沒有缺憾
Thumbnail
漢文帝劉恆,是漢朝第五個合法皇帝。 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原本在對匈奴第一線的地方擔任代國之王。 在諸呂之亂後,以陳平、周勃、灌嬰為首的朝廷大臣,決定奉迎代王劉恆為新帝。 但是我們也說過了,諸呂之亂是一個朝廷角度的包裝。 實際上,真正叛亂的,是齊王劉襄。
Thumbnail
漢文帝劉恆,是漢朝第五個合法皇帝。 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原本在對匈奴第一線的地方擔任代國之王。 在諸呂之亂後,以陳平、周勃、灌嬰為首的朝廷大臣,決定奉迎代王劉恆為新帝。 但是我們也說過了,諸呂之亂是一個朝廷角度的包裝。 實際上,真正叛亂的,是齊王劉襄。
Thumbnail
在談漢朝的歷史時,呂后執政跟諸呂之亂,其實不是同一件事情。 所謂的諸呂之亂,指的是呂后過世後,劉氏所發起的叛亂。 咦?是在說三小? 沒錯,這是劉氏藩王第一次對於皇帝發起「不信任革命」。 並且成功打敗輔政的呂氏派系,撤換少帝。 以成王敗寇的角度來說,亂臣賊子是呂氏。
Thumbnail
在談漢朝的歷史時,呂后執政跟諸呂之亂,其實不是同一件事情。 所謂的諸呂之亂,指的是呂后過世後,劉氏所發起的叛亂。 咦?是在說三小? 沒錯,這是劉氏藩王第一次對於皇帝發起「不信任革命」。 並且成功打敗輔政的呂氏派系,撤換少帝。 以成王敗寇的角度來說,亂臣賊子是呂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