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那些年】打火弟兄三兩事

更新於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火神的眼淚》正在熱播,雖然還沒看,但也回憶起了以前跑新聞時接觸打火弟兄的三兩事,於是就來一篇荒廢許久的【記者那些年】系列文吧。

對消防隊的印象是很多隊員都很年輕,且普遍早婚(跟警察一樣);消防隊員和急診室護士配對的比率很高。

《火神的眼淚》第一集的片段中,某學長在叮嚀學弟「以後上班不准說今天都沒事」。這點記者和警消是一樣的,上班日絕對不能說出「今天都沒啥新聞」這種話,否則就會觸怒新聞之神,當天管區內搞不好就突然發生什麼重大刑案,不可不慎。

另外,鳳梨和相關產品在這些行業當然也是禁忌。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

職業病人

消防隊最感頭痛的其中一種民眾,就是職業病人。幾乎到每個消防分隊或小隊都聽他們抱怨過,有些民眾把救護車當作免費醫院接駁車,身體一個不舒服就打119,浪費社會資源,萬一這同時有真正急需救護車的狀況出現,可能就會害人不淺。

但消防接獲報案時又不能不出動,因為無法預測對方這次是不是真的有事。

假日沒新聞,就找消防隊

記者每天上班都要交稿,假日各單位的新聞較少,怎麼辦呢?曾經有一次三天連假,我三天都跑去消防隊,意外地都有作業可寫。

第一天是接到線民(某位義消)通知說他們正在抓山豬,於是就去消防隊拍了一下被擠在籠子裡的大山豬;剛好小隊長說上週有人自焚,也順便採訪了。唉。

第二天則是直接殺去另一間消防隊問今天有沒有新聞,馬上得到回應說他們剛搶救了一個發酒瘋要跳樓的90KG女子,坐在頂樓搖搖晃晃、非常驚險。

消防員到場後立即衝上去,卻發現人不見了!還以為已經跳樓,結果發現她是往後仰倒,都捏了把冷汗。三個消防員合力抬她,其中一個還閃到腰。

採訪完後,他們又提到,前兩天一個21歲年輕人,因為愛玩被父母念,竟開瓦斯自殺。

結果消防員搶救跳樓民眾這一則,隔天沒見影;年輕人自殺卻上了社會版。

第三天再去第三間消防隊報到。隊員聽我說沒新聞,就把狗牽了出來,原來是民眾送來的受傷小狗。

這邊順便宣導一下,消防隊的主要任務是「救人救災」,而不是處理阿貓阿狗,平常這些事情請不要麻煩消防隊。
再順便宣導一下,警察的工作只有「治安」和「交通」,其他都只是為民服務。


驚悚紀實

印象比較深刻的驚悚事件,一是某次工廠火警,到現場遠遠地拍照,突然間轟然巨響,整個地面晃動,差點以為現場要整個爆炸了。

另一次雖然不能說驚悚,但感覺也很差就是了。消防隊獲報溺水案件,我於是去現場看他們打撈,發呆了許久,最後看到他們抬出遺體。

最驚悚的應該是我本人搭救護車的經驗。當時還是個小菜鳥,跑新聞騎山路發生車禍,那時剛離開派出所沒幾公尺(消防隊也在旁邊),救護車瞬間就到了。他們用神奇的設備固定我的斷骨,上車後兩個隊員很急促地關切我還有沒有哪裡不舒服,當下覺得消防員真是救世主啊。

隨時都有突發

當記者最讓我靠腰的就是隨時都可能有突發事件;警消當然更是如此。

某天我借用消防隊的空間寫稿,忽然間警鈴大作,上一秒都在嘻嘻哈哈、笑得很大聲的消防員,瞬間爆出一陣:「靠,火警!」接著乒乒蹦蹦的腳步聲亂竄,伴隨著無線電「請支援霧峰XX路火警」的呼叫聲,幾個人衝了出去,消防車喔伊喔伊地迅速飆走。

無線電頻頻傳來「住宅火警」、「有人員受困」的對話。一個隊員對我說:「我們最近都很平靜耶,很久沒有這麼旺了,你來了才突然這樣。」我:「什麼?是因為我的關係嗎!?」

屁啦。

溫馨故事

消防隊相關新聞倒也並非100%都是負面。採訪過的溫馨故事包括:有年輕隊員爬雲梯求婚(應該是閒置的設備,沒有濫用公物吧);以及有義消在某次出勤遭火吻毀容,消防隊員集體送了大海報為他加油打氣(地方版小新聞)。

另一個雖然不是台灣消防隊的新聞,但也相當感人。那則新聞標題是「救難員勘災,再見921男孩」:921地震時有新加坡救難隊來台協助搶救,一個隊員從瓦礫堆中救出一個8歲男童。事隔多年,那名隊員再次被聯合國派來台灣勘災,很掛念男童如今狀況,透過紅十字會和市公所聯繫,成功相見歡。

最後,不免俗地還是要對前線的打火英雄致上敬意,感謝有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守護大家的安全。在這個疫情緊張的時期,更是對第一線的醫護和警消等人員懷抱感恩;以及,每天負責傳遞消息的媒體記者。我知道媒體大環境有很多令人不敢苟同的地方,但基層媒體從業人員還是非常辛苦且不由自主的,工時無限延長,又領超級低薪,疫情期間也必須在外奔波,還是希望大家能給好記者多一點鼓勵啦。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謙的小地方
76會員
112內容數
這裡書評最多,也很誠實。
沐謙的小地方的其他內容
2025/03/01
男性和未曾生育過的女性,對懷孕和生產的艱苦多少都有概念,但不知為什麼,普羅大眾對於哺乳的了解卻相對非常、非常少。我也是有了親身經歷,才知道女人度過生產大關以後,身心的折磨竟然還未結束。實在感嘆,在繁衍後代的課題上,為什麼女人要承受這麼多、這麼重?
Thumbnail
2025/03/01
男性和未曾生育過的女性,對懷孕和生產的艱苦多少都有概念,但不知為什麼,普羅大眾對於哺乳的了解卻相對非常、非常少。我也是有了親身經歷,才知道女人度過生產大關以後,身心的折磨竟然還未結束。實在感嘆,在繁衍後代的課題上,為什麼女人要承受這麼多、這麼重?
Thumbnail
2024/12/05
我得承認對瓊瑤作品沒有深刻情感,若寫緬懷文可能會有點矯情,不過觀看瓊瑤作品的歷程還是可以回憶一下。昨天聽聞消息,震驚之餘卻也覺得:啊,居然連告別人世都這麼「瓊瑤」。
Thumbnail
2024/12/05
我得承認對瓊瑤作品沒有深刻情感,若寫緬懷文可能會有點矯情,不過觀看瓊瑤作品的歷程還是可以回憶一下。昨天聽聞消息,震驚之餘卻也覺得:啊,居然連告別人世都這麼「瓊瑤」。
Thumbnail
2021/12/08
這東西完成也好幾個月了,當初就想來寫一篇分享文,卻懶惰至今(其實是要忙的事太多了)。 很久前就注意過這種DIY袖珍小屋,覺得好可愛好療癒,一度很入迷地看個不停;終於在今年大約是WFH前下手了,買的是Robotime的賽門咖啡屋。
Thumbnail
2021/12/08
這東西完成也好幾個月了,當初就想來寫一篇分享文,卻懶惰至今(其實是要忙的事太多了)。 很久前就注意過這種DIY袖珍小屋,覺得好可愛好療癒,一度很入迷地看個不停;終於在今年大約是WFH前下手了,買的是Robotime的賽門咖啡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導演 蔡銀娟 《火神的眼淚》把消防員的艱苦日常濃縮成戲劇,看這部劇時,像是獲得一張塑膠板凳,坐在基層消防員的辦公室、宿舍、以及救護車後座,看他們每一天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導演 蔡銀娟 《火神的眼淚》把消防員的艱苦日常濃縮成戲劇,看這部劇時,像是獲得一張塑膠板凳,坐在基層消防員的辦公室、宿舍、以及救護車後座,看他們每一天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名揚工廠大火奪走四名消防員的性命,對於工作時間、現場救災、消防員與民眾比例上來看,消防員一個月的工作時數近高達300小時,相較於勞工的工時多在176~180之間,長時間的工作、休息時間不足、必須面對現場的高壓環境與家人的聚少離多,我們不應該用最寶貴的生命換到教訓。
Thumbnail
名揚工廠大火奪走四名消防員的性命,對於工作時間、現場救災、消防員與民眾比例上來看,消防員一個月的工作時數近高達300小時,相較於勞工的工時多在176~180之間,長時間的工作、休息時間不足、必須面對現場的高壓環境與家人的聚少離多,我們不應該用最寶貴的生命換到教訓。
Thumbnail
最近看了”火神的眼淚”這部職人劇,主要在演繹消防人員的工作日常和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劇集裡的內容引發了許多人在網路上的討論,像是捕蜂抓蛇的責任歸屬、路邊酒醉人士醫療占用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平時不會特別關注的議題,透過戲劇的播出,那怕只是引起一點點的討論,都能讓我們對於消防人員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
Thumbnail
最近看了”火神的眼淚”這部職人劇,主要在演繹消防人員的工作日常和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劇集裡的內容引發了許多人在網路上的討論,像是捕蜂抓蛇的責任歸屬、路邊酒醉人士醫療占用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平時不會特別關注的議題,透過戲劇的播出,那怕只是引起一點點的討論,都能讓我們對於消防人員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
Thumbnail
一群在城市中出生入死的消防員,團隊中有成家立業的爸爸,有分擔家計的兒子,有堅毅剛強的女性,有走不出陰影的弟弟,成長背景與生活困境皆不相同的他們,卻有著一樣的志向:助人和救人。 
Thumbnail
一群在城市中出生入死的消防員,團隊中有成家立業的爸爸,有分擔家計的兒子,有堅毅剛強的女性,有走不出陰影的弟弟,成長背景與生活困境皆不相同的他們,卻有著一樣的志向:助人和救人。 
Thumbnail
【#大頭安迪嗑影集】 四位主角任職於同一個消防局,除了在執勤上會遇到各種鳥事以及刁民的責難,各自都有自己在做消防員上會遇到的困難,無論是家人的反對、身心的健康或是不斷被消磨的熱情。 相較於去年〖做工的人〗,今年〖火神的眼淚〗講述消防員的故事似乎更讓人感同身受,尤其是每集案件中的各種離譜事蹟,竟是現
Thumbnail
【#大頭安迪嗑影集】 四位主角任職於同一個消防局,除了在執勤上會遇到各種鳥事以及刁民的責難,各自都有自己在做消防員上會遇到的困難,無論是家人的反對、身心的健康或是不斷被消磨的熱情。 相較於去年〖做工的人〗,今年〖火神的眼淚〗講述消防員的故事似乎更讓人感同身受,尤其是每集案件中的各種離譜事蹟,竟是現
Thumbnail
從一出生認識這個社會開始,這些救護車、消防車就在路上每日奔馳,我們已習以為常,甚至對鳴笛聲感到焦慮;卻是他們用生命在援救其他生命的關鍵每分每秒。我們認為應該安穩存在的體制,一通119就使命必達的理所當然,事實上是他們為了接住所有人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而不斷在負重前行。
Thumbnail
從一出生認識這個社會開始,這些救護車、消防車就在路上每日奔馳,我們已習以為常,甚至對鳴笛聲感到焦慮;卻是他們用生命在援救其他生命的關鍵每分每秒。我們認為應該安穩存在的體制,一通119就使命必達的理所當然,事實上是他們為了接住所有人生存下去的安全感,而不斷在負重前行。
Thumbnail
高執行力的劇本,寫實紀錄著消防員的生活,除了刺激驚險爆破場面外,也拍了更多溫暖人心的文戲,《火神的眼淚》不刻意營造消防員的英雄形象,反而帶領觀眾更進一步認識消防員,走進消防員的心裡,在生死交關下,交織出獨特且純粹的生命力。
Thumbnail
高執行力的劇本,寫實紀錄著消防員的生活,除了刺激驚險爆破場面外,也拍了更多溫暖人心的文戲,《火神的眼淚》不刻意營造消防員的英雄形象,反而帶領觀眾更進一步認識消防員,走進消防員的心裡,在生死交關下,交織出獨特且純粹的生命力。
Thumbnail
火神的眼淚 在災難中,他們把任何人的性命背負在身上,「拿命換命」。《火神的眼淚》2021最受期待的台劇,揭開打火英雄的無畏故事和背後不為人所知的艱苦辛酸。 「逆火而行、給我勇氣」,代表著消防員承受著災難現場的危險和內心掙扎,依然勇敢負重前行,這部劇真實呈現消防人員的職場辛酸,讓觀眾進一步思考及了
Thumbnail
火神的眼淚 在災難中,他們把任何人的性命背負在身上,「拿命換命」。《火神的眼淚》2021最受期待的台劇,揭開打火英雄的無畏故事和背後不為人所知的艱苦辛酸。 「逆火而行、給我勇氣」,代表著消防員承受著災難現場的危險和內心掙扎,依然勇敢負重前行,這部劇真實呈現消防人員的職場辛酸,讓觀眾進一步思考及了
Thumbnail
消防人員以前總是給我英勇的印象,不管是著全身裝備衝入火場,或者是拯救民眾於災難之中,一直都是硬漢的感覺,直到在外傷工作,常常遇到出救災任務的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也有柔情的一面(圖片來自:火神的眼淚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TearsonFire/)
Thumbnail
消防人員以前總是給我英勇的印象,不管是著全身裝備衝入火場,或者是拯救民眾於災難之中,一直都是硬漢的感覺,直到在外傷工作,常常遇到出救災任務的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也有柔情的一面(圖片來自:火神的眼淚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TearsonFire/)
Thumbnail
身上,殘留的味道並不像運動後的汗味,強烈的煙味會掩蓋汗臭,我覺得自己彷彿是剛出爐的失敗料理一樣,散發著焦過頭的味道。
Thumbnail
身上,殘留的味道並不像運動後的汗味,強烈的煙味會掩蓋汗臭,我覺得自己彷彿是剛出爐的失敗料理一樣,散發著焦過頭的味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