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和未曾生育過的女性,對懷孕和生產的艱苦多少都有概念,但不知為什麼,普羅大眾對於哺乳的了解卻相對非常、非常少。我也是有了親身經歷,才知道女人度過生產大關以後,身心的折磨竟然還未結束。實在感嘆,在繁衍後代的課題上,為什麼女人要承受這麼多、這麼重?且不談育兒分工、女性職場處境等等的外在議題,光是身體上的苦難,就已如此綿長。這到底是什麼極端不公平的設計?
我的親餵之路很快就放棄了。相較於瓶餵母乳,親餵的方便之處,就是不用洗奶瓶和擠乳器,因此在月中時,就很積極想學親餵。但餵了幾次,寶寶喝完後仍持續哭餓,而只能依照月中護理師建議,再多補60cc配方奶。然而在出月中的前兩天、以及出月中當天,親餵後再加60cc配方奶仍無法滿足他,幾乎都是持續哭鬧到下一餐吃飽為止。尤其出月中當天,這情景實在讓我太崩潰,我完全不曉得親餵他到底喝了多少、還要喝多少才夠,因此決定放棄。
原本設定的餵母乳目標是一般專家建議的半年,在月中時已縮短為三個月;到了出月中當天,因為手忙腳亂,加上寶寶居然一出月中就感冒,實在太痛苦,立刻又改變想法,決定現在馬上開始退奶。在那之後的兩週,奶就差不多退完了。因此最終,我只餵了1.5個月的母奶(非全母奶)。
即便知道退奶對我來說是正確的選擇,能為我的育兒生活中減少一個煩惱,但就還是不時會覺得好可惜,我明明是有奶的人啊!如果認真擠的話,奶量應該還可以更多的。同時也莫名對寶寶感到有點愧疚,因為媽媽吃不了那麼多苦,所以沒辦法再讓你喝母奶了。
這樣的心態,會不會也是社會在推廣母乳有多棒之下、所產生的自我情勒?幸好寶寶在這方面很配合,雖然配方奶常會喝不完而必須倒掉,但每當喝母奶的時候,幾乎都有喝完,沒有浪費我僅有的珍貴母奶。
於是我非常欽佩能持續哺餵母乳、尤其是全親餵的媽媽。據說全親餵常是整天掛奶,我光是產假天天在家帶小孩就要產後憂鬱了,更何況是必須隨時和小孩綁在一起的親餵媽媽?這樣的耐心真是非常人能辦到。
媽媽真的好偉大。這句話不是對孩子的情勒,而是對所有母親感到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