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小心極端政權│喬治歐威爾《1984》讀後感

必定小心極端政權│喬治歐威爾《1984》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84是一部寫於1949年的小說。

經歷了二戰的摧殘,喬治威爾森晚年健康狀況不佳,所以最後他在蘇格蘭休養,並且寫下了這部小說。

1984這本書裡講的是一個極端政權的政府所控制的社會,裡面的主角如何發現、叛變、被教育再到服從的故事。

看似和某些政權控管下的社會不謀而合的情節,其實是從過去極端政權下至其書寫作年代的縮影,並且喬治歐威爾預言如果極端政權沒有消失,恐怕以後地球會變成這個樣子。

然而喬治歐威爾過世後的歷史事件我們知道,極端政權並沒有因為二次世界大戰後消失,反而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國家的形式,有的是以游擊組織或是民間團體的形式,各個組織都有各自的生存辦法,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極端政權是不可能消失的。

然而也因為如此,我們更要知道如何應對處理極端政權,如果只是放任不理,或是卑躬屈膝地討好,恐怕對事情沒有助益。

記得!極端政權的人眼裡只有它們自己,無論你討好或厭惡他們,它們不喜歡你就是不會喜歡你,沒有互相拉扯最後和好的事。

#國際關係 #1984 #喬治歐威爾 #英國文學 #電影原著

avatar-img
英系女生阿德麗塔的沙龍
18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我的觀察對象,我也是我的報導人,我的生活場域是我的田野。歡迎來到關於我的37歲的反身民族誌田野筆記。 This is my reflexive ethnography project of the 37 years old me. Welcome to my worl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位國際知名大學者來學校訪問一週,作者作為老闆的助理負責接待。過程中,作者受到教授學術態度與風格的啟發,也重新省思自身的研究方向。文章描述作者接待教授的過程、教授的學術風格以及作者自身研究方向的轉變。
我通常不會寫新年新希望,因為我覺得過年,只是又多了一天而已。但是慢慢我發現,我之所以對西曆過年很冷淡,是因為我已經習慣農曆新年。 即便現在的我比較習慣且生活於西方文化之中,農曆過年卻是深根蒂固在我心裡的一個東西。或許這是我原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難以西曆新年去取代,也很難選擇不過農曆新年。 在農
台灣自從12月下旬開始,台灣許多法案紛紛轉向,因此各家的支持者也各自表態。我的臉書也因此開始了有了各種評論推播,看了一下發現,有些分享者都是我認識很久的朋友,且他們都轉向了我覺得不太可能會這樣的政治立場,因此讓我開始好奇、回想,到底是他們的人格讓他們變成這樣,還是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轉變
一位國際知名大學者來學校訪問一週,作者作為老闆的助理負責接待。過程中,作者受到教授學術態度與風格的啟發,也重新省思自身的研究方向。文章描述作者接待教授的過程、教授的學術風格以及作者自身研究方向的轉變。
我通常不會寫新年新希望,因為我覺得過年,只是又多了一天而已。但是慢慢我發現,我之所以對西曆過年很冷淡,是因為我已經習慣農曆新年。 即便現在的我比較習慣且生活於西方文化之中,農曆過年卻是深根蒂固在我心裡的一個東西。或許這是我原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很難以西曆新年去取代,也很難選擇不過農曆新年。 在農
台灣自從12月下旬開始,台灣許多法案紛紛轉向,因此各家的支持者也各自表態。我的臉書也因此開始了有了各種評論推播,看了一下發現,有些分享者都是我認識很久的朋友,且他們都轉向了我覺得不太可能會這樣的政治立場,因此讓我開始好奇、回想,到底是他們的人格讓他們變成這樣,還是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