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掉到街頭上的人,大多都是被體制篩掉的人。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本書的我們又隔了一層,我們能如何透過這本書了解這個題目?

問題:你為什麼會想拿起這本書?

可能:你想理解為什麼需要同情遊民

可能:你想知道遊民真正的成因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想理解為什麼需要同情遊民,那你可以發現,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宇宙,才是重點。

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基調,社工是人,遊民也是人,是人就有醜惡的一面,遊民的形成,其實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相同,從有家者變成無家者,遊民有扶不上牆的,也有好不容易重返社會的,李佳庭並不想為他們代言,也不想寫下溫馨感人的小故事,這些隨筆記錄著每一天身為社工的心裡掙扎,真實而且現實:沒有這麼多光明面可以寫出來激勵讀者與善心人士,更多的是對心累:

我最氣的是對個案生氣、嫌惡、疲倦的我自己。

整本書站在社工的位置,有時讀來帶點黑色幽默,政治正確的理智上不想污名與標籤化遊民,但是真的有遊民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真的有遊民只想利用政府資源而毫無貢獻,也有連遊民都瞧不起的遊民,若寫出這些人的劣根性,完全無法鼓勵民眾同情遊民,甚至對遊民處境有任何幫助,於是李佳庭寫了下來她對這些矛盾與衝突的想法,反而讓讀者更深刻的思考,同情是不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濫情?

大家都想看感人小故事,以便合理化自己同情遊民議題的需求,但是李佳庭寫出這與現實狀態上的衝突,工作現場中出現的許多個案,就是如同標籤化所說的好吃懶做、不求上進、有錢就喝酒賭博花光光。每天經手個案有這麼多狀況,十個有九個怎麼樣都救不起來,總是有天使般的前輩安慰著她.若有一個被救起來了,他的人生就有了希望。

所以寫下這麼多容易讓理智斷線的負面經驗裡,仍然會有微小的成就感滋生在明顯改善處境的遊民身上,讓遊民一點一滴的重返工作現場,例如輔導有成的街頭導覽員,轉化他們負面的生命經驗,將他們的生命向民眾導覽,社會也給予正面回饋的時候,正是這份工作能夠滋養辛苦的社工們最好的報答。

可是在我讀的時候有一點怵目驚心,其實要成為遊民的底線相當容易,仔細想想,低薪、沒有可依靠的親友子女(或子女不願扶養)、無自有房屋、無存款、若六十歲以後出了任何變故導致無法有固定收入,就掉到街頭上了。

而且,每一個人都有想要振作跟爬不起來的時候,就像我現在完全不想工作只想寫書介文幾乎沒有收入一樣,只要有一點差錯,我也可能是到在街頭上的其中一個人。

因此,遊民本身都不認為自己是這個集合體中的一員,沒有人是願意成為無家者的,而正因為每個人的成因不同,必須切割充滿貶抑的遊民稱謂,否則無法面對自己,所以有固定工作的遊民瞧不起一直喝酒醉不工作的遊民,沒領物資的瞧不起領便當拿福利的,睡橋下的瞧不起睡公園的......其實可以說明的是,沒有人想被當成遊民,這樣的身分與處境都仍存有小小一絲的自尊,但是,只要收入開始不穩定,又缺乏人際網絡支持,真的太容易自我放棄而走到最糟的境地。

而社會安全與社會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國家有義務保障生存權,而落實下來的看,非關個案是否成才是否努力,不論是居民或遊民,都應該受到生存的保障。

國家高度所看下來的情操,落實來說就是要陪伴照護無家者直到回歸社會,得到社區支持,對現場的工作者來說實在艱難,而社會工作者需要的基本薪資與福利保障,甚至艱困的幾乎容易成為無家者預備軍。

最後,有一篇黑色幽默,大概可以為這本書作結:

「你們要不要來當社工啊?以後你就可以發補助、給東西,不用跟社工要。」

「才不要,每天看你們做到這麼晚,我還寧願當遊民。」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李佳庭|寶瓶文化|2019

raw-image



    27會員
    119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輕時的我超喜歡看恐怖片的。因此這次得知有一位新銳恐怖小說家新作要上市,我就迫不及待要拜讀了。 開卷真是驚喜,阿泉來堂,你也玩太多元素了吧!害我一下要擔心鬼神,一下要擔心兇手,一下還要擔心死人,當然我知道最後一定還會有個意想不到的反轉,但沒想到翻了兩輪,你真的讓讀者玩得太開心了吧! 阿泉來堂在台
    我們有多少次機會,能夠毫無條件的愛一件幾乎毫無意義的事? 我要認真的道歉,當時沒有珍惜第一時間的分享,也就這麼擱著到現在;我也要認真的感謝,沒有出版社,就不能看到這麼棒的造鎮小說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 如果頭腦要馬上響起很擅長描寫群戲,書中數不清出現多少人物的小說家
    「我很喜歡米爾頓・傅利曼說的另一句話:『將平等至於自由之前的社會,兩者都會落空。將自由至於平等之前的社會,兩樣都能達到高標。』」 一個從極權社會共產主義國家逃脫出來的北韓女孩,好不容易在自由美國享受到一切北韓人民無法想像的自由與平等時,她卻在生活裡看見自由國度的人們,開始抨擊與批判過去的她從未
    前幾本連續閱讀比較重的題材,中場休息一下,分享一下現階段對我有十足啟發的天書《練習有風格》。 講究有時候是一種假掰,一種刻意為之的討好。有時候我會這麼想。 但《練習有風格》告訴我,生活的風格,追求的不是奢華與鋪張,追求的是心靈層面的富足,富足來自於享受繁複過程的料理,精通生活層面的技能,只選擇最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知道。我們從不問。現在我們回到這個世界了,我們只想遺忘。 受難者記憶,在多元族裔與國族認同中間的溝渠,在戰爭發生之時更難自辯清明。1941年,日本空襲珍珠港,美國羅斯福總統以國家安全之名,將十一萬日裔美國人送至拘留營或重新安置,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才解散拘留結束安置,期間超過三年,
    「金典獎閱讀書系列」 這個系列的選書有二個原因,一是入圍2023金典獎,二是敦促自己早點把書讀完與你們分享。 《白色畫像》是我去年的重點書單,原因之一是賴香吟,原因之二是榮獲2022金典年度大獎。而我在2023年的此刻,與陳列的《殘骸書》與韓江的《永不告別》一起讀完,感覺更完整了。 韓江在《永
    年輕時的我超喜歡看恐怖片的。因此這次得知有一位新銳恐怖小說家新作要上市,我就迫不及待要拜讀了。 開卷真是驚喜,阿泉來堂,你也玩太多元素了吧!害我一下要擔心鬼神,一下要擔心兇手,一下還要擔心死人,當然我知道最後一定還會有個意想不到的反轉,但沒想到翻了兩輪,你真的讓讀者玩得太開心了吧! 阿泉來堂在台
    我們有多少次機會,能夠毫無條件的愛一件幾乎毫無意義的事? 我要認真的道歉,當時沒有珍惜第一時間的分享,也就這麼擱著到現在;我也要認真的感謝,沒有出版社,就不能看到這麼棒的造鎮小說家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 如果頭腦要馬上響起很擅長描寫群戲,書中數不清出現多少人物的小說家
    「我很喜歡米爾頓・傅利曼說的另一句話:『將平等至於自由之前的社會,兩者都會落空。將自由至於平等之前的社會,兩樣都能達到高標。』」 一個從極權社會共產主義國家逃脫出來的北韓女孩,好不容易在自由美國享受到一切北韓人民無法想像的自由與平等時,她卻在生活裡看見自由國度的人們,開始抨擊與批判過去的她從未
    前幾本連續閱讀比較重的題材,中場休息一下,分享一下現階段對我有十足啟發的天書《練習有風格》。 講究有時候是一種假掰,一種刻意為之的討好。有時候我會這麼想。 但《練習有風格》告訴我,生活的風格,追求的不是奢華與鋪張,追求的是心靈層面的富足,富足來自於享受繁複過程的料理,精通生活層面的技能,只選擇最
    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知道。我們從不問。現在我們回到這個世界了,我們只想遺忘。 受難者記憶,在多元族裔與國族認同中間的溝渠,在戰爭發生之時更難自辯清明。1941年,日本空襲珍珠港,美國羅斯福總統以國家安全之名,將十一萬日裔美國人送至拘留營或重新安置,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才解散拘留結束安置,期間超過三年,
    「金典獎閱讀書系列」 這個系列的選書有二個原因,一是入圍2023金典獎,二是敦促自己早點把書讀完與你們分享。 《白色畫像》是我去年的重點書單,原因之一是賴香吟,原因之二是榮獲2022金典年度大獎。而我在2023年的此刻,與陳列的《殘骸書》與韓江的《永不告別》一起讀完,感覺更完整了。 韓江在《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春末夏初之際,就是走出戶外看看螢火蟲的季節。但在夜空中閃閃發亮的東西,可能不只是漂亮的螢火蟲,也有可能是飛機、貓頭鷹的眼睛或是鬼火。 如果你覺得鬼火已經不夠可怕,想要追求更上一層樓的驚悚,也許干寶的《搜神記》中,一顆飄來飄去、雙目炯炯有神的頭,能夠帶給你耳目一新的怪談感受......
    「可能...公司要收掉也說不定...」 電話的那頭顯得落寞,我自己也是強忍著情緒說聲「恩..沒關係...」 都好,但是也都不那麼好,時光無法重來,五年多的心血最後好似一場空,我能理解這些過程都是養分也充滿回憶和故事,相較同齡的朋友們我也應該算是經歷了更多吧? 但要從頭開始...還是有些不自在...心
    Thumbnail
    本所許健鈴律師主持【歡迎搭乘,喜麗詩號】,從李佳庭社工的《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談談幾個跟街友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Thumbnail
    目前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顯示,在學大學生紛紛準備著投考航空公司的培訓機師,或者備妥訓練經費準備前往美國接受飛行自訓;而根據近幾年輔導的年齡層來看,有意前往美國接受飛行自訓者,的確有大多數均為在學大學生,這股自訓風氣已逐漸蔓延至校園。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春末夏初之際,就是走出戶外看看螢火蟲的季節。但在夜空中閃閃發亮的東西,可能不只是漂亮的螢火蟲,也有可能是飛機、貓頭鷹的眼睛或是鬼火。 如果你覺得鬼火已經不夠可怕,想要追求更上一層樓的驚悚,也許干寶的《搜神記》中,一顆飄來飄去、雙目炯炯有神的頭,能夠帶給你耳目一新的怪談感受......
    「可能...公司要收掉也說不定...」 電話的那頭顯得落寞,我自己也是強忍著情緒說聲「恩..沒關係...」 都好,但是也都不那麼好,時光無法重來,五年多的心血最後好似一場空,我能理解這些過程都是養分也充滿回憶和故事,相較同齡的朋友們我也應該算是經歷了更多吧? 但要從頭開始...還是有些不自在...心
    Thumbnail
    本所許健鈴律師主持【歡迎搭乘,喜麗詩號】,從李佳庭社工的《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談談幾個跟街友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Thumbnail
    目前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顯示,在學大學生紛紛準備著投考航空公司的培訓機師,或者備妥訓練經費準備前往美國接受飛行自訓;而根據近幾年輔導的年齡層來看,有意前往美國接受飛行自訓者,的確有大多數均為在學大學生,這股自訓風氣已逐漸蔓延至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