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8】每月一書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屎缺-服務遊民的社工

這一本書名叫做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出版商:寶瓶文化,作者是李佳庭社工。出版一刷是在2019年6月27日,所以也才兩年前的書而已。為什麼我會想要介紹這一本書,因為社工是我以前在醫院常常看到的職業,可是始終不知道他們真正在做什麼。而且很巧的是,作者剛好是在萬華服務,也是這一次新聞的焦點,所以我就買來看看。以前在醫院遇到那種病人不聽話或者是賴著不走,家裡也沒辦法支持,甚至有輕生的念頭的時候,這時侯除了會診精神科醫師之外,通常我們就會請社工幫忙,那時侯只看到社工在那邊和病人聊天,難道聊天就能當社工?作者是一個年輕的是社工,她所服務的對像比較特別,就是我們俗稱的遊民。

邊緣中的邊緣-遊民

本書有非常非常多的小故事,會讓人想要一直看下去,我們印象中的遊民,就是髒兮兮、收了一堆垃圾,有時候還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如果在路上看到,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對社工來說,他們就是要第一線去接觸、認識這一些遊民。當認識了以後,才會發現說他們也是人,而他們會發生的事情,其實我們周遭的人也會發生,只是遊民就是沒有家住。這對我來講衝擊是蠻大的,因為我平常從來不會去想,這些遊民到底要住哪裡,或者是要怎麼去處理遊民問題。之前去美國玩的時候,發現他們在大城市的角落其實也有很多街友,而且據說美國夏威夷的街友都有補助金。所以他們的遊民很多都設法找到夏威夷的單程機票,夏威夷的氣候又很好、又有補助金,就這樣住下來了,所以這個問題是全世界都有的問題。作者他們將遊民對外叫做無家者,在單位裡叫案主,有住的地方就叫住民。也就是在服務這些人的時候,要先給他們一些基本的尊重,看到這裡我就想到以前在醫院我們常常在報告病人的狀況或者做案例報告的時候,我們都會用床號來代替,比如說512-A這種,後來的醫學倫理有教我們至少要把他的姓講出來,比如陳先生、陳小姐等等,就是希望給病人一個基本的尊重。服務遊民的社工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缺,也就是傳說中的屎缺。為什麼呢?因為遊民相較兒少、傷殘,他們屬於邊緣中的邊緣。因為其他的都相對上比較弱勢,人總是同情弱者。但是遊民其實很多都好手好腳,就會覺得說他們是自己不努力,只會佔用社會的資源,這是我們一般的印象。可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從書中可以看得出來,這些遊民是絕大多數是因為不得已的關係,造成他們沒有家。也許是生病、太老、受傷、或者就是運氣不好。統計來說,其實有七成的街友是有工作的,只是他們做的工作大部份是勞力需要很高的工作。比如舉牌子、臨時工這種工作,所以這些工作不穩定,他們如果生病就沒辦法繼續做下去。看到書裡面的一些故事以後,我自己是覺得,的確不能否認這個世界上並不是那麼公平,有些人其實真的很想好好的工作,但就是遇上一些運氣不好的事情。同樣的,也不能否認遊民裡,有很多人就是不求上進,可是我們周遭的人其實也有這種人。只不過這些人運氣很好,有可能生在很有錢的家庭,根本不用工作就可以生活。

支撐下去的力量

作者覺得在他們那麼累的時候,只要有一點點的回饋,他們就可以一直做下去。不然我看到他們的工作內容,還有社工的薪水一般來說大概是2萬6到3萬8,可是他們要做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多。怎麽支撐下去呢?就是一些很偶爾出現的回饋,例如看到有一些明明自己過得很差,但是他把他領到的補助金拿去給一些比他還要慘或是環境比他更差的,過年的時候還去給他的親戚的孫子包紅包,但是沒有人知道他是低收入戶。作者在他擔任的芒草心協會裡面做的事,除了服務遊民之外,主要就是所謂的社會倡議,希望澄清社會對遊民的污名和誤解。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他們想了很多種方法。比如說她請一些遊民去做導覽的工作,也就是帶一些遊客或者是團體,去導覽萬華這個地方,甚至是演講,把自己一些以前發生過的事情講述給大家聽。這裡面有幾個比較特別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得到癌症的導覽者,他們叫他小胖,他把導覽的事情做的很好,年紀也不大,雖然最後癌症過世了。但是從這本書裡面可以看到作者,還有他服務過的團體,對他有非常多的關心和思念。這就顛覆我自己的想像,他們可以讓本來是一個在社會的角落堆了一堆髒東西的人,訓練到可以導覽風景或者是文物。書裡面好像就幾篇故事,但是我相信這中間要非常多的心力才有辦法。

困境

書前面的部分大部分是在寫遊民的故事,在後面就是寫社工他們的工作。有時還要跟醫院的社工、護理師 推來推去,甚至有一些有精神疾病的更是棘手。甚至有警察會把遊民丟包。我覺得幾乎是無解,因爲醫院要收這種病人,要有一定的適應症,如果沒有符合這個可能就沒辦法收,那就變成在外面到處遊盪,最後如果發生社會事件,又怪有些人沒有處理好,所以我覺得這不是誰的錯,而是整個社會下產生出來的。這些遊民呢,明明知道自己的錢只有一點點,還去賭博,喝酒來麻痺自己,讓他忘記他現在面對的很多的困難。仔細想一下,其實剛剛這一些狀況,我們一般人也會有遇到這種狀況,只是運氣比較好,一般人有比較正常穩定的工作,或者是有支持性比較好的家庭。不然很多人失戀或者是遇到狀況也是會喝酒,可是他喝完酒工作還在,支持還在,最終說不定還娶到一個好老婆。所以作者有一個心得,對社工他們來講,也就是在生活相對幸福的人可以做的,就是一起陪他們走過這一段有限的人生,所以這些社工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忙。

社工的心內話

書的最後,社工的心內話,我覺得是可以很充分的反映這個作者呢,她其實是一個很幽默的年輕人。我挑了兩個小段落分享一下,比如說裡面有一個小故事,她在辦公室非常的忙,她就跟遊民說,你要不要來做社工這個位置啊。以後你就自己拿東西而且都不用跟我們報備,你自己想要什麼就拿什麼。結果遊民說才不要,因為他每天看到社工做到那麼晚,他還寧願當遊民。另外有一篇是他在大學的時候,去訪問了一個賣彩券的坐輪椅的爺爺,結果問他說你這個一個月賺多少,他說過年的時侯比較多,大概二十幾萬,平常比較少,大概四萬多。作者忍不住出現了一種很難描述的表情,因為菜鳥社工的薪水大概是兩萬多,她寫了一句話還蠻好笑的,她瞬間產生了我也來截肢的衝動。

萬華的遊民

而這次疫情讓人疑惑為什麽萬華龍蛇雜處,給人一個很亂的感覺,為什麽有這麽多的街友。作者已經在萬華當了4年多社工,書中也給了我們解答,其實萬華區裡的艋舺就是一個台北最早開發的碼頭,當初非常的繁華,有非常多的工人、船員,喝酒就有酒館,加上情色的行業,茶店等等。但是等到艋舺沒落以後,這些碼頭的工人年紀越來越大了,身體不好了,所以沒有人照顧以後,就是流落街頭。所謂的艋舺五流,流鷹、流氓、流浪漢、流動攤販、流動工人,這一些就是糾結在一起,我是沒有去過艋舺公園,如果有去過艋舺公園的時候,會看到地上很多包透明垃圾袋的黑色大布袋,其實那是他們社會局和環保局合作的方案。就是每一個街友都有一個袋子,白天的時候呢,街友把自己的東西裝起來放在裡面說出去工作。如果東西沒有放在袋子裡,就會被一些清潔隊丟掉。很多人以為艋舺公園街友很多,但是如果去數袋子和晚上去算人數,作者說其實沒有幾百個那麼多,大概就是60個到80個。白天看到的很多人,其實都是老人,因為他們是住在那附近的,平常沒有地方去。所以就是在公園裡面,而白天會有七成的遊民去工作。可是因為刻板印象的關係。只要發生一些社會的兇殺案,大家都把這些事情推給街友,而且街友是一個弱勢的團體,根本就沒有人幫他們講話。有人會懷疑說為什麼街友不去住收容中心,看書才知道原來台北市的遊民收容所竟然在新北市。那新北市的呢?蓋在林口和萬里,是一個很遠的地方,而且根本就不同區。這就像要叫自己搬離自己原來的熟悉的地方,肯定是不想要去的。甚至有些街友還會歧視那種躺在地上不工作的,說那個才叫做街友。他雖然白天去工作,晚上還是睡在公園沒有地方去。對外人來看他們都是同一類的,整本書的最後敘述了一個我們都可以好好想想的問題。從小到大,我們被父母、被社會貼了很多標籤在身上,這些標籤有好的、有壞的。如果這些對你的標籤是好的就算了,如果大家對你的觀點是不好的。你明明不是這樣,卻想要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權益,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不只是街友,就算是我們,都可以好好想想要怎麼活得像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遊戲人的沙龍
9會員
60內容數
威海無涯。這份筆記,寫給自己,也寫給威士忌愛好者的你。
遊戲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9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2021/08/29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2021/08/18
一個人一輩子看不到幾件屍體,但有個職業每天都會看到屍體,而且各種死法都有。作者從ptt媽佛版出身,表面上是一本包括了鬼怪、靈異和接體員工作內容的書,實際上卻是作者對人生深刻的體悟和同情。看完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後,個人覺得人生還是好好享受過程(正當的事),因為最後每個人的歸宿都會是一樣的。
Thumbnail
2021/08/18
一個人一輩子看不到幾件屍體,但有個職業每天都會看到屍體,而且各種死法都有。作者從ptt媽佛版出身,表面上是一本包括了鬼怪、靈異和接體員工作內容的書,實際上卻是作者對人生深刻的體悟和同情。看完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後,個人覺得人生還是好好享受過程(正當的事),因為最後每個人的歸宿都會是一樣的。
Thumbnail
2021/07/23
大家對警察的印象是什麽?作者條子鴿把他當警察這一路上好的和不好的,用一篇篇小故事寫在這本書裡。警察令人尊敬的一面、刺激的抓補犯人;黑暗的一面,受賄、吸毒。都在本集介紹給大家聽。
Thumbnail
2021/07/23
大家對警察的印象是什麽?作者條子鴿把他當警察這一路上好的和不好的,用一篇篇小故事寫在這本書裡。警察令人尊敬的一面、刺激的抓補犯人;黑暗的一面,受賄、吸毒。都在本集介紹給大家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掉到街頭上的人,大多都是被體制篩掉的人。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
Thumbnail
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掉到街頭上的人,大多都是被體制篩掉的人。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
Thumbnail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Thumbnail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Thumbnail
深夜裡的萬華區,我走在華西街的道路上,粉色的迷紅燈依然亮著,一排排的腳底按摩店,裡面坐滿了各式各樣的當地居民,正在犒勞一整天辛苦工作的自己。越往後走,人潮就越稀疏,直到出了街區後,只剩下黯淡黃綠光芒的艋舺公園,街友們已經一言不語的坐上了每晚自己專屬的位子,並用紙箱蓋起了他們的家。
Thumbnail
深夜裡的萬華區,我走在華西街的道路上,粉色的迷紅燈依然亮著,一排排的腳底按摩店,裡面坐滿了各式各樣的當地居民,正在犒勞一整天辛苦工作的自己。越往後走,人潮就越稀疏,直到出了街區後,只剩下黯淡黃綠光芒的艋舺公園,街友們已經一言不語的坐上了每晚自己專屬的位子,並用紙箱蓋起了他們的家。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
Thumbnail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
Thumbnail
社會問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是隨時在發生。 記得新聞報導過「工人遭機器斷指」之類的新聞吧?工人的工作環境有甚麼樣的狀況? 遊民的日常又是怎麼度過?
Thumbnail
社會問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是隨時在發生。 記得新聞報導過「工人遭機器斷指」之類的新聞吧?工人的工作環境有甚麼樣的狀況? 遊民的日常又是怎麼度過?
Thumbnail
街上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被熙來攘往的人們閃避唾棄;他們有很多名字,流浪漢、遊民、街友……他們是城市的「無家者」。透過認識無家者非主流的生存模式,及他們面對生命重大衝擊的生活經驗及豁達的生命態度,不僅可以打開文化視野,重新思索甚麼是人生中的必需,更可能了解每個無家者背後的「情非得已」。
Thumbnail
街上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三餐不繼,被熙來攘往的人們閃避唾棄;他們有很多名字,流浪漢、遊民、街友……他們是城市的「無家者」。透過認識無家者非主流的生存模式,及他們面對生命重大衝擊的生活經驗及豁達的生命態度,不僅可以打開文化視野,重新思索甚麼是人生中的必需,更可能了解每個無家者背後的「情非得已」。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閱讀前面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那些無家者很鮮明很立體的就在腦海中浮現,作者只是很直接描述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真實可以看見彼此之間情感的流動。 個案覺得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會關心自己、在乎自己,但就有這樣一個社工,會為了自己著急,為了自己生氣,為了自己有沒有好好存錢,好好吃飯而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