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他們是街友 但別忘了他們也是人-《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街友不是乖寶寶、小白兔,他們有他們的算計,他們有他們的純真,他們有時候很機車。  他們就是人,我也是。

 「七成的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這樣的數字,恐怕與不少人的想像衝突。除了被貼上好逸惡勞的標籤,常常必須面對「有就好了,還挑?」的目光,甚至連被性騷擾等不合理的對待,「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然而,我們似乎都忘了街友其實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或許只是運氣差了點。只要時空環境變換,任何人都可能成為無家可歸的一員。

 沒有過多的潤飾,只求將生命誠實且立體地刻畫在讀者面前,作者李佳庭將自己擔任社工四年多的見聞集結成了《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不論喜怒哀樂,不同的故事開拓了讀者的想像,讓街友不再是冰冷冷的名詞。縱使不乏街友們的小奸小惡,卻也讓感受到這群大孩子可愛的一面。

 「你為什麼都不接我手機?!」

 導覽員光伯又拿出賴皮頑童的死樣子。

 「我手機就不會響啊!你給我換一支智慧型的手機啦!」

 此時,他的手機卻大聲響起,是我打的測試電話。

 「你屁啦,明明就超大聲。」

 不只有無厘頭的荒唐、弱弱相殘(街友歧視街友)的悲哀,甚至還會出現情緒勒索,讓書中的街友彷彿與大眾給的標籤不謀而合;但與此同時,也有充滿感恩的心,以及就算不知道下一餐在哪裡,還是願意幫助別人的善良,就算透過文字也能夠感受到溫暖。

 縱使社工們常常想要掐死個案,卻又會不經意從他們身上,獲得繼續堅持的能量。然而,面對現實的艱難與挑戰,這也是社工們幾乎唯一的精神食糧。

松鼠先生也是遊民社工。前幾個月,有個男人主動與協會聯絡,提到想當志工,輾轉找到松鼠先生。

(中略)

男人接著很嚴肅的繼續說:「我覺得你女朋友能接受你這種工作,一定是個很善良的人。」

松鼠先生反問:「為什麼。」

「因為,你的工作是世界上的女生看不上眼的工作。」

 根據統計,2018年全台(含外島)受理報案或查報遊民處理人數逾5000人,其中新北市人數就逼近1500人,然而對應的社工數,卻只有三名一線社工及一名督導。不只案量負擔龐大、業務繁重,經常還會遇到不合作的個案,甚至受到民眾質疑。

 於此同時,體制也不站在社工這邊,「死自己或死別人」的選擇不斷輪迴,加上長官們的美好幻想,在在都讓這些薪資不高、只能憑藉熱情苦撐的人們,在將自己燃燒殆盡之前,只能努力「讓個案不要死而已」。

所以我擔任社工之後,我再也沒有提起「同理心」了。

 我認為,我沒資格撐起這三個字。

 每一次面對個案,當他說:「你們不懂啦。」我就像被擊中腹部一樣。

 是啊,真的不懂。只能努力的試著貼近了。

 因為高中曾經獲得輔導老師幫助,李佳庭走上社工之路,並在加入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後,開始協助街友透過「街遊」導覽,讓更多民眾能同理這群社會巨塔外的砂礫。雖然過程中偶有感動,但挫折、掙扎,卻也屢屢讓她感到無力、再三反省,甚至卻步。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寫的,並不只是一位社工與個案們的故事,而是街友生態的縮影。藉由不避談黑暗面、不過度美化,呈現街友最自然的一面,同時顯示了社工體制的侷限。藉由這些故事,李佳庭讓街友更貼近一般人,同時也讓讀者了解,比起口頭上稱街「友」,或是單純物資的捐贈,他們更需要的其實是社會每個人的同理與陪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8會員
415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掉到街頭上的人,大多都是被體制篩掉的人。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
Thumbnail
有太多事情,你不靠著閱讀是無法靠近與理解的,遊民議題,對我來說就是。 掉到街頭上的人,大多都是被體制篩掉的人。 而同理心這三個字,需要先丟在書本外頭的。 作者李佳庭年輕漂亮,家庭和樂,即使從事社工工作,都知道只能從助人工作中逐漸靠近個案,但永遠無法同理個案,因為我們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無,而看著這
Thumbnail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Thumbnail
 「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 「如果我也跑掉了……還剩下誰?」 「我就是想餵她每一餐,直到我沒辦法照顧為止。」 「人若落魄,就什麼都沒有了……
Thumbnail
深夜裡的萬華區,我走在華西街的道路上,粉色的迷紅燈依然亮著,一排排的腳底按摩店,裡面坐滿了各式各樣的當地居民,正在犒勞一整天辛苦工作的自己。越往後走,人潮就越稀疏,直到出了街區後,只剩下黯淡黃綠光芒的艋舺公園,街友們已經一言不語的坐上了每晚自己專屬的位子,並用紙箱蓋起了他們的家。
Thumbnail
深夜裡的萬華區,我走在華西街的道路上,粉色的迷紅燈依然亮著,一排排的腳底按摩店,裡面坐滿了各式各樣的當地居民,正在犒勞一整天辛苦工作的自己。越往後走,人潮就越稀疏,直到出了街區後,只剩下黯淡黃綠光芒的艋舺公園,街友們已經一言不語的坐上了每晚自己專屬的位子,並用紙箱蓋起了他們的家。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關懷弱勢?為什麼我們要做公益? 此刻正在讀此篇文章的你,可否分享你的答案? 很多人會說:「我們顧好自己都很不容易了,把自己管好、不要傷害他人,就算對社會有交代了」,但真的「管好自己就好」就夠了嗎? 你對於街友的印象是什麼 《歡迎光臨161號》記錄一群人陪伴街友、一起共學的故事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要關懷弱勢?為什麼我們要做公益? 此刻正在讀此篇文章的你,可否分享你的答案? 很多人會說:「我們顧好自己都很不容易了,把自己管好、不要傷害他人,就算對社會有交代了」,但真的「管好自己就好」就夠了嗎? 你對於街友的印象是什麼 《歡迎光臨161號》記錄一群人陪伴街友、一起共學的故事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作者是李佳庭。身處這次疫情風暴的中心-萬華。社工怎麽去處理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遊民?又有哪些小故事?為什麽萬華會有比較多的街友呢?這本書藉由一篇又一篇的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明明生存在社會中,卻總是被忽略的一群人。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這本和《做工的人》、《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樣都有同情弱勢的中心思想,但作者李佳庭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譴責一般人,她身為一名年輕社工,她把自己站在第一線的觀察、內心的矛盾、對制度的質疑很誠實地寫出來。書裡描述的不是大家想像中愛看的心靈雞湯,就算有這樣的情節,也不見得是我們看過擁有高貴情操的街頭蘇格拉底
Thumbnail
不論在公園、騎樓,或是人來人往的街道上,都有街友的影子,大部分的人都對他們視而不見,甚至敬而遠之。筆者就讀大學時,常會在學校附設醫院、公園及公園內的市立圖書館分館看見街友,白天時,他們會將所剩無幾的家當收在一塊,放在眼力所及之處,或是帶在身邊,若是被褥、枕頭或帳篷等寢具,就會擱置在原地,夜幕降臨時就
Thumbnail
不論在公園、騎樓,或是人來人往的街道上,都有街友的影子,大部分的人都對他們視而不見,甚至敬而遠之。筆者就讀大學時,常會在學校附設醫院、公園及公園內的市立圖書館分館看見街友,白天時,他們會將所剩無幾的家當收在一塊,放在眼力所及之處,或是帶在身邊,若是被褥、枕頭或帳篷等寢具,就會擱置在原地,夜幕降臨時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