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人行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強力衝擊非虛構寫作及閱讀經驗的經典民族誌
深化珍.雅各的觀察洞見,翻轉破窗理論的判斷侷限

這是一部關於街頭謀生、自我復原、地下經濟、城市治理、正常/偏差、接納/排除的「人行道生存記」。書中的主角是一群在紐約第六大道周邊街區討生活、相濡以沫的底層黑人,包括銷售「黑人書」的流動書販、販賣回收雜誌的拾荒小販、無所不用其極的行乞者,以及在毒品和酒精中半夢半醒的無家者。被這群街頭黑人暱稱為「米契」的白人社會學家杜尼爾,用了六、七年的時間,逐步獲准走進他們的生命世界,與他們一起在人行道上卡位擺攤、一起承接用路人的各種目光、一起挑戰霸道的執法警察,一同經歷街頭的悲歡離合、一同感受活著的掙扎無奈、一同見證生命的不屈不撓。

這群黑人如何先後來到第六大道並在此習得街頭維生技能?他們如何在這個棲身地滿足和解決日常需要?他們如何與來來往往的中產市民互動及建立關係?他們如何在市政府和商業促進特區高舉改造市容大旗下找尋生存的縫隙?失去這個生存據點的他們又將何去何從?杜尼爾刻劃描摹人行道上的心靈導師智者哈金、街頭最佳搭檔馬文與隆恩、使出渾身解數搭訕過路女性的墨瑞、喜歡跟小嬰兒和小狗說話的基斯、承受譴責壓力在路邊擺攤照看孫女的艾利絲等人,試圖透過筆下的這些人物來追蹤線索、解開謎團、拼湊出上述各種問題的可能答案。

同時榮獲C. Wright Mills獎與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的《人行道》,兼具豐厚的學術底蘊及高度的可閱讀性。全書配有七十張由普立茲獎攝影記者歐維.卡特拍攝的照片,藉由圖文並茂的呈現,讀者將身歷其境看見都市底層之人的容貌,感受在社會結構重重限制下普遍人性的韌性及溫暖。與此同時,重新賦予我們對於無家者、底層黑人或街販的想像,激發我們對在特定社經條件及空間脈絡中的人性展現有嶄新的認識,進而影響我們思考究竟要什麼樣的扶貧方案、都市空間管理及偏差行為規範。

貧窮經濟研究室研究員—洪敬舒

「人行道在你的想像中,扮演什麼功能?在細讀此書前,我的認知只停留在景觀空間及行動便利的功能性,未曾想過人行道也存在著社會融合的契機。《人行道》一書詳盡描繪美國街頭小販如何遊走於紐約市地方法津邊緣,傾其所能地爭奪有限空間及生存權,又如何巧妙地在街頭建構出所有人(包括路人)都有可能融入的地下經濟體統。這個由弱者及更生人個體所串接的經濟網絡,意外地在人行道上形成社會賦歸的穩定力量,這是連龐大、昂貴的矯正系統都難以實踐的初衷。而巧妙處就在於把『破窗理論』的社會控制,翻轉成以社會融合的『補窗思維』,賦予空間在秩序之外,更加豐富的社會資本元素。本書不僅適合推薦予所有關注貧窮議題的群體,私以為所有政策制定者更應當人手一本!」

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助理教授—方怡潔

「看向最熱鬧的城市其邊緣的角落縫隙,杜尼爾捕捉了紐約格林威治村第六大道上無家者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以及意義世界。他用一本高潮迭起的精彩民族誌告訴我們,最失序之處其實有個非正式社會控制的體系,看似最無根漂泊的人也能發展出社會性,在沒有任何制度資源的情況下,彼此互助、分享、提醒、協商、分配資源並扶持體諒,這一切都會讓我們在掩卷後反省基於中產階級的階級位置所想像出的『井然有序』的有限性。」


raw-image
  • 書名:《人行道》
  • 作者:米契爾.杜尼爾(Mitchell Duneier)
  • 譯者:黃克先
  • 出版社:游擊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9/05

作者簡介

米契爾.杜尼爾(Mitchell Duneier)
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現為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第一本著作《史林的桌》(Slim’s Table)即榮獲美國社會學會傑出學術著作獎,代表作《人行道》則獲得洛杉磯時報圖書獎與C. Wright Mills獎,最新作品為《貧民窟》(Ghett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游擊文化的沙龍
6會員
12內容數
游擊文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7
文|沈恩民 彰化老家房間裡有一幅畫,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掛在牆上。雖然從未仔細欣賞,但它靜靜地待著,伴我從稚嫩的娃兒漸漸長大。 奶奶過逝得早,家人為了讓爺爺揮別傷痛,鼓勵他去爬山。正值五、六十歲壯年的爺爺,跟上百岳潮,開始踏訪台灣高山,甚至後來還擔任嚮導,帶隊爬山。  這幅畫是爺爺帶叔公一起去登
Thumbnail
2021/07/27
文|沈恩民 彰化老家房間裡有一幅畫,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一直掛在牆上。雖然從未仔細欣賞,但它靜靜地待著,伴我從稚嫩的娃兒漸漸長大。 奶奶過逝得早,家人為了讓爺爺揮別傷痛,鼓勵他去爬山。正值五、六十歲壯年的爺爺,跟上百岳潮,開始踏訪台灣高山,甚至後來還擔任嚮導,帶隊爬山。  這幅畫是爺爺帶叔公一起去登
Thumbnail
2021/07/20
文| 許雅淑 翻譯是兩個文化之間的橋樑,沒有一本譯著可以完全忠實於作者的原意,因為譯者的理解必然鑲嵌在自身的文化脈絡中。觀光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橋樑,羅蘭.巴特曾說:「一部作品之不朽,並不是因為它把一種意義強加給不同的人,而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暗示了不同的意義。」觀光之所以如此有趣,正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1/07/20
文| 許雅淑 翻譯是兩個文化之間的橋樑,沒有一本譯著可以完全忠實於作者的原意,因為譯者的理解必然鑲嵌在自身的文化脈絡中。觀光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橋樑,羅蘭.巴特曾說:「一部作品之不朽,並不是因為它把一種意義強加給不同的人,而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暗示了不同的意義。」觀光之所以如此有趣,正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1/06/29
林璟瑋 攝影 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為什麼要用「無家者」的稱呼取代遊民、街友?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
Thumbnail
2021/06/29
林璟瑋 攝影 張獻忠(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共同發起人) 為什麼要用「無家者」的稱呼取代遊民、街友? 台灣對於沒有私人住所而流落街頭的人有多種稱呼,政府部門以及法律條文慣用「遊民」,非政府組織則傾向使用「街友」,一般民眾有時也會將這群人稱為「流浪漢」、「流浪仔」。不過無論是「遊民」、「街友」或「流浪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之前曾看過一本書《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記錄了1900到1940年之間紐約曼哈頓的從平地拔尖而起的建築競賽。 這種結合瘋狂、浪漫、想像與實踐的精神, 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繪本—《祕密的地下鐵》。 這幾個關鍵字看起來有點衝突,但在《祕密的地下鐵》裡,卻絲毫不衝突。
Thumbnail
之前曾看過一本書《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記錄了1900到1940年之間紐約曼哈頓的從平地拔尖而起的建築競賽。 這種結合瘋狂、浪漫、想像與實踐的精神, 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繪本—《祕密的地下鐵》。 這幾個關鍵字看起來有點衝突,但在《祕密的地下鐵》裡,卻絲毫不衝突。
Thumbnail
從怎麼打入黑幫開始談起,一個中產階級闖進不在他生活經驗範圍內的場域,開啟了他的研究。一開始他只覺得用一種更貼近實際的方式蒐集資料,但經過了中間的波折,他發現研究者進入田野之後也是有目的的,並且研究者與對象間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資訊交換所付出的成本,都超出他原先的想像,也帶來不少倫理的議題與反思。
Thumbnail
從怎麼打入黑幫開始談起,一個中產階級闖進不在他生活經驗範圍內的場域,開啟了他的研究。一開始他只覺得用一種更貼近實際的方式蒐集資料,但經過了中間的波折,他發現研究者進入田野之後也是有目的的,並且研究者與對象間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資訊交換所付出的成本,都超出他原先的想像,也帶來不少倫理的議題與反思。
Thumbnail
試讀心得 閱讀"烏托邦大道"對我來說是很新的嘗試,因為背景。
Thumbnail
試讀心得 閱讀"烏托邦大道"對我來說是很新的嘗試,因為背景。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都市與市場一樣,都是藉由強大公權力給予支援再分配的結果。強大的資源傾軋出地方的基礎建設,致使人口與資源不斷向某些特定地區流動,形成都市化的結果,也導致區域發展不均衡。雖然本書內容有點生硬,相對比較難讀,但能以一本書綜觀大衛.哈維的理論,覺得是蠻適合初學者的入門書。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都市與市場一樣,都是藉由強大公權力給予支援再分配的結果。強大的資源傾軋出地方的基礎建設,致使人口與資源不斷向某些特定地區流動,形成都市化的結果,也導致區域發展不均衡。雖然本書內容有點生硬,相對比較難讀,但能以一本書綜觀大衛.哈維的理論,覺得是蠻適合初學者的入門書。
Thumbnail
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身障者在勞動市場裡的存在呢?甚至得特別成立一個機構、商店,他們才得以有工作、拿到薪資。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不就是應該這樣子的嗎?
Thumbnail
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身障者在勞動市場裡的存在呢?甚至得特別成立一個機構、商店,他們才得以有工作、拿到薪資。或許有些讀者會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不就是應該這樣子的嗎?
Thumbnail
黑人如何先後來到第六大道並在此習得街頭維生技能?他們如何在這個棲身地滿足和解決日常需要?他們如何與來來往往的中產市民互動及建立關係?他們如何在市政府和商業促進特區高舉改造市容大旗下找尋生存的縫隙?失去這個生存據點的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Thumbnail
黑人如何先後來到第六大道並在此習得街頭維生技能?他們如何在這個棲身地滿足和解決日常需要?他們如何與來來往往的中產市民互動及建立關係?他們如何在市政府和商業促進特區高舉改造市容大旗下找尋生存的縫隙?失去這個生存據點的他們又將何去何從?
Thumbnail
出色文化/出版 偶然在圖書館與這本書相遇,書況宛如新書,2018年出版的,看的出在那時存在的美國問題到如今依舊存在,甚至某些暴力惡劣更勝。 編者收錄36名作家對美國長期以來種族問題的真相,有以詩詞表達的,也有敘述性的故事。每一位作家皆在美國土地上遇上相同的問題,種族的歧視、階層的歧視等不合理的現象,
Thumbnail
出色文化/出版 偶然在圖書館與這本書相遇,書況宛如新書,2018年出版的,看的出在那時存在的美國問題到如今依舊存在,甚至某些暴力惡劣更勝。 編者收錄36名作家對美國長期以來種族問題的真相,有以詩詞表達的,也有敘述性的故事。每一位作家皆在美國土地上遇上相同的問題,種族的歧視、階層的歧視等不合理的現象,
Thumbnail
《泰利的街角》為我們呈現這群黑人所見的世界,卻也同時展現出由社會所造成結構問題。或許,簡單的歸因能快速解決問題,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繼續解下一道題,然而,深刻的思考,則帶著我們看見不同的風景,也可能因此,讓人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習以為常的事情。
Thumbnail
《泰利的街角》為我們呈現這群黑人所見的世界,卻也同時展現出由社會所造成結構問題。或許,簡單的歸因能快速解決問題,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繼續解下一道題,然而,深刻的思考,則帶著我們看見不同的風景,也可能因此,讓人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習以為常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