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讀書這個專題的本意,只是在不劇透的前提下,幫忙選書困難症患者,判斷自己在這本書裡能得到些什麼。但有一些書籍,需要一點閱前導覽。舉個例,《包法利夫人》此時此刻看來,內容也不算大膽。但它在西方文學史上,是打破禁忌的代表作品,因為它一方面以正規書籍書寫被整個教會和整個社會鄙夷且恐懼的肉慾,二方面這個故事居然發生在階級高尚,品德也理應高尚的人身上。一本書的價值,只有放進適合的脈絡裡,才會格外清晰。
另外有些書只是比較難讀而已。例如
《On Bullshit》這種書名親切、內容哲學的作品,有個導讀比較不容易迷路。《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也是讀起來稍微辛苦一點的書,但是值得,所以不妨導讀。
這是本有機會成為經典的政治經濟學著作。舉個反例:
《反脆弱》這本暢銷書,我不認為能成為經典。因為作者雖然提出一個新穎且可能有效的概念時,背後足以支持的案例和事件,都只是作者能找出的案例裡,格外符合他立場的解釋。所以反脆弱這個新觀念的不適用範圍也非常明顯。
不過《反脆弱》非常容易讀,就跟一般投資商管類和心靈雞湯類的暢銷書一樣,作者提出一個意見,就一路舉例來支持自己的立場,讓讀者一步一步同意作者的意見。不需要轉換觀點就能漸進式閱讀,總是很輕鬆。
但學術才沒有這麼輕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是完全具有學術嚴謹度的著作,作者不斷挑戰既有觀念,在全球歷史中搜尋條件相同但結果不同的反例,來證明既有觀念的解釋力不足。於是讀者需要跟作者一起,掀翻自己平日熟習的概念。例如所謂民族性、例如社會學大師韋伯的經典
《新教徒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裡所稱的文化影響力、例如暢銷名著
《槍炮、細菌與鋼鐵》提出的地理差異,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甚至視為理所當然,造成國家之間發展程度差異的重要觀念。在既有觀念裡曲裡拐彎地繞行,時時刻刻還要抵抗讀者早就認為天經地義的感受。所以我才說這本書不算好讀,但絕對值得一讀。畢竟讀十本稍微擦邊問題的書,還不如讀一本直面問題,甚至真正解答問題的書。(與中文譯成
《國家為何會成功》那本書“
The Fix”沒有關係)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用一整本書回答這個問題。最甚的是,它給出了一個簡明,而且很可能非常有效的答案。天知道這有多難。這世界上絕大多數試圖解釋大規模現象的宏大理論,都有馬克思病。馬克思病的意思是:把問題針砭得清晰無比,像為人類視野開了一盞明燈,但是提出來的解方不適用,完全不切實際。馬克思的解方是共產主義,或者完成共產主義之前的社會主義。看看世界上目前還由共產黨主持的國家,就能發現馬克思提出的解方在實務上完全潰敗。
能夠有馬克思病的作品,都已經是了不起的理論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這本書,卻給出了一個非常明晰,且在古代到當代都適用的解釋:制度是國家失敗的關鍵條件。所有走上富裕成長的國家,都在經濟和政治制度上,達成高度的廣納性和重視多元價值。
廣納性制度的反面是什麼呢?作者明確指出,在經濟上是榨取性制度。在政治上,如果制度能造成經濟上的榨取,就會是廣納性制度的反面,對經濟成長不利。當代最富裕的共產黨執政國家,首推中國。說中國的經濟成長條件不佳,這個理論的解釋力聽起來完全搭不上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猛爆性的繁華。難道這不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反證?
經濟上的開放廣納,的確對經濟成長非常關鍵。中國在開放市場後,井噴式成長的確把這個人口大國的經濟提振到一個世界強國的規格。但這份成長有一個隱形天花板,純粹政治性的隱形天花板。從
螞蟻金服事件可以管窺,經濟發展的格局,始終捏在政治手裡,這一向是中國市場的公開秘密。因為一黨專政的中國共產黨,享有以政治權力影響所有活動的霸權,而這大大提升中國經濟的風險。很多知名國際品牌都在
新疆棉事件和五花八門的
辱華爭議裡,因為完全不可控的政治因素,吃了多次悶虧。這還只是境外投資要擔的風險。
在一個政治隨時可以抽走任何經濟成果的國家,就連
馬雲這種曾經備受關注,與黨也關係良好的成功企業家,都可以被關靜音,甚至可以被奪取一切權利。在這個經濟體下,從事具有創新力的經濟活動,風險就遠高於在其他經濟體下冒險。政治體制是安全閥,被封閉權力體系捏住的安全閥,只會為統治者而開啟。
最重要的是,針對人類歷史上少數達成被統治者自由的國家,給出擠入自由窄廊的正面列表:在國家權力與社會制衡力量之間相互競爭,達到動態平衡的國家,才有機會躋身自由。
1980 南韓的光州民主化運動、1987 年台灣解嚴,中國身側就有兩個最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在全球性的第三波民主運動下,成功民主轉型成為開放國家,躋身自由的窄廊。可惜 1989 年的
中國工運,和中國政治家趙紫陽所倡議,在經濟改革開放後的政治改革開放,都在中國共產黨深怕失去權力的恐懼下失敗了。中國在現代化的進程裏,一直沒有翻過身來,如今限制還愈加緊縮。
在中國無法讀到未刪減版的《國家為何會失敗》和《自由的窄廊》。希望在中國以外的你能夠一讀。
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