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過往經驗,推理懸疑小說多半是看日本或歐美的作品。香港的推理小說?聽起來有點有趣。香港作家、香港在地的警察故事,正是吸引我的地方。
不知怎麼,滿常看到有人推薦香港作家陳浩基。前陣子加入電子閱讀器社團,留言說最近正在看這本《13.67》,得到陌生人(點進個人頁面看來是位香港朋友)回覆說,陳浩基很神。
前陣子讀過《筷:怪談競演奇物語》,陳浩基僅是故事接龍的最後一棒。讀畢時,只覺最後一棒真不容易,要把前面作者各自開展出來的角色情節,用一個龐大的、超展開的世界觀收攏起來。也可能不小心讀太快,有點衝破天際的、超出理解範圍的困難感。
小人物的辦案故事,串起香港社會的大歷史
故事是以六個短篇本格推理構成,讀前面幾篇,還不覺得如何,讀到後來越來越投入,還會被真相小嚇一跳。一次是描寫警察攻堅,腦中彷彿有明確的畫面運行,深夜讀來緊張。我一度練習想像每個對白的語氣,好像自己正扮演每個角色,於是更投入,像在腦子中演電影。一本書要好看,除了作者的寫作功力是基本,讀者的想像力也是不能或缺呀。
六篇故事的構成,其實也是一位神探警察的大半生,並且是倒敘法,貼合香港的2013年至1967年(書名由來)。礙於對香港歷史沒這麼熟悉,只明白1997年香港回歸,書中寫著港英政府之於社會和之於警察部門的關係,讀來有以故事稍稍接近香港社會歷史之感。時間上,1997年說遠不遠;空間上,香港離我們臺灣這麼近,想到那個時空是由英國人在統治,覺得滿「特別」的(一時之間找不到恰當的形容詞)。
故事主線是警察,提及許多港警的貪腐。小時候看過(為數不多的)香港警匪片,可能因為港星很帥,當時在香港機場看到身材挺拔的港警,戴著貝雷帽,牽著警犬巡視,覺得帥氣十足。就像作者所說,從小視警察為超級英雄,但長大見越多事,此信念因此動搖。
1967年的港警,受命於港英政府,與當地受北京支持的左派份子對立,也是那種我懷疑你,我就可以立刻搜你身、警棍伺候、帶走的狀態。書出版於2014年,剛好是雨傘革命前後,各種黑警情況上演。如作者所說,彷彿繞了一圈,又回到1967年,並在最後寫下:
而我不知道,2013年後的香港,能否像1967年後的香港,一步一步復甦,走正確的道路。我不知道,堅強、無私、正義、勇敢、忠誠地為市民服務的警察形象,能否再次建立,讓香港的小孩子能再次以警隊為榮。
近年港警多以黑警的形象見於新聞,真的無限感慨。同樣再經過四五十年,會好轉嗎?還是,這根本不是時間的問題呢?
後記
大概是距離近吧,去過香港大概快五次。大學時,到香港樹仁大學參訪交流(兼觀光)一個禮拜,都出現我好像快聽懂粵語的錯覺。雖然還沒到熟悉小說中出現的地名、路名,但有些場景卻十分有畫面,例如茶樓。身為稱職的觀光客,當然去過蓮香樓,推車把點心推出來,大家搶食的畫面依然印象深刻。有次在某茶樓吃早餐,和姐姐商討等等該怎麼搭車到迪士尼,旁邊的伯伯操著濃濃的廣東國語,硬是熱心地幫我們指路一番,想來真是可愛。
好久沒去香港了,講著講著也好想吃港式飲茶。在這疫情時代,我就用香港小說來一解對香港的思念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