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報恩》: 把握「人身」充實度日。並不等於努力吃苦

2021/06/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下劇透,這麼久以前的片,應該大多數人都看了
這部電影真是天馬行空,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從一個無聊到不行的學生生活,再有一天救一隻會講話的貓,而貓為了報答她,而邀請她進入貓王國,做貓王子的妻子。而主角小春為了逃避現實,想說能到貓王國享樂,所以就答應要做貓國王兒子的妻子,可是卻發現這逃避現實的代價就是自己也要變成貓,而小春一陣錯愕之下,開始大哭,覺得應該要好好把握人生,更精準一點的講,應該是「人身」。所幸《心之谷》那隻男爵貓跑來救她,不然她就要永遠做貓,最後逃出來後,才開始把握時間,好好充實人生。
這真是一個,雖然看起來劇情很簡單,但卻不怎麼容易看懂的電影,很有思索性。對於把握時間這概念,竟然主角都是個頹廢人,那做貓可以永遠享樂,那為何不要? 如果說是把握「人身」的概念,那為何回到人間後,那把握人身的態度,竟然是早起看電影。那奇怪,看電影不也是種享樂嗎? 還是說貓的享樂、跟人的享樂,是有差距的? 用享樂來提點人與貓的差別,你貓只能吃、我人還能看電影。所以用享樂的觀點,來說服為何要把握人身?
如果是這樣,那這電影真的很特別,因為不管是做人不容易,還是要好好把握時間的概念。往往一般人的做法就是,要努力不懈怠,吃苦了苦,這才是充實人生(就像心之谷),但這電影要鼓勵把握人身的方式,並不是什麼吃苦了苦,或是去努力個什麼。小春到最後回到人間,也沒有比較努力? 沒像心之谷的月島雯一樣,從此努力不懈在一件事上的來把握時間。只是晚起變早起、媽媽做早餐,變成自己做早餐,然後就去看電影,不是唸書喔!!
所以把握人身來享樂,或許很重要?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或者苦盡甘來反成自虐思想。如果人生,過得比一隻天天吃大餐的肥貓還不好,那做人會快樂嗎?
或許~哀噁~這是不是犬儒主義嗎~~ 但人生都已經夠辛苦了,還要一直洗腦自己要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還吃苦當吃補,是否這是自虐?
或許要好好把握人生,不要浪費時間在享樂。但如果人生都是在痛苦,那做人也沒比較快樂啊? 所以這電影才讓我覺得思索性高,他絕對有帶到做人難得,所以要好好把握時間這相似性的宗教觀,但他不提倡要好好把握人生去受苦。
就簡單講,如果人生注定都很苦,你還會想把握什麼嗎? 所以貓男爵這角色很有趣,他很精進,但他似乎也沒讓自己過得很苦,依然過著英國式的生活,喝咖啡、吃蛋糕。
有時候我在想,吉卜力如果很天馬行空,那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否也是幻想的東西? 但吉卜力小孩子就看得懂了,而尼采一定要大人程度才比較容易懂。那這意味什麼? 因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比較現實。如果看過查拉圖斯特拉應該能懂? 為什麼就都很苦了還要一直去輪迴?還洗腦自己這樣很好?
苦盡何時甘來? 不如適時的甘來
粉絲專頁 : 無鬼的存在空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會員
174內容數
犧牲自己的人生時間,跑去別人的人生裡面看,你以為你的人生延長三倍了,但其實沒有,因為每次兩小時的都在犧牲自己的時間。看電影而日損,不日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