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驃騎第一霍去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三國時代,朝廷兵權以三將軍為首。

大將軍總管諸軍,另轄皇城禁軍。
驃騎將軍主掌邊防事務,為邊塞軍總帥。
車騎將軍主平內亂,平時無兵。

大將軍是從戰國時上將軍繼承而來。
西漢時,非戰爭不常置。

但西漢前一百年左右,戰爭也算夠頻繁了。

車騎則原本是最重要的「重號將軍」。
主要掌管戰車。

在中國地區的內部戰爭,戰車這項軍事裝備,其重要性持續了千年之久。
可到了漢武帝時期,跟匈奴的戰爭幾乎是年年要打。

戰車除了給匈奴人當箭靶子,也沒有太大作用。
你總不能期望戰車可以追上輕騎吧?

也因此,驍騎將軍的地位,逐漸提了上來。
是的,原本並沒有驃騎將軍。
史上第一個驃騎將軍的誕生,就只是出自於天子的寵愛。

這個令漢武帝青眼有加的男人,名叫霍去病。

霍去病的母親,是衛青的二姐:衛少兒。
衛子夫是三姐這樣。

根據《漢書》的說法,霍去病跟衛青一樣是私生子。
《史記》沒有這麼說。

我們比對一下。
衛青小時候是由父親鄭季扶養,但他姓衛。
霍去病從小就跟在母親衛少兒身旁,但他姓霍。

為什麼會這樣呢?

衛青小時候被父親的妻兒虐待,長大飛黃騰達後,他根本不認這個父親跟繼母。
但霍去病從小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長大後母親告知,他就趁著出征去與父親相認。

霍去病不但為父親購置田產,還把同父異母的弟弟帶回長安,從此為西漢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那是後話。

西漢時期,已婚者如果與他人私通,是非常嚴重的罪。

(汝陰侯夏侯頗)與父御婢姦罪,自殺,國除。」→這是夏侯嬰的子孫。發生在漢武帝元鼎二年。
(曲逆)侯(陳)何坐略人妻,棄市,國除。」→這是陳平的子孫。發生在漢武帝元光五年。

事實上,霍去病的父母只是「未婚生子」而已。
衛青的媽媽才有「通姦」的問題。

那為什麼衛夫人無事下莊?因為她不是人妻,只是「妾」。
妾基本上只能算家族財產的一部分,跟婚姻無關。
皇帝的妃子夫人,對禮法而言,也是妾。

要如何處置妾,家裡的主人說了算。

再離題一下下,勾搭人妻,其實是一個對於禮法道德的重大挑戰。
即使像曹操這樣的人妻控……汙名化,曹操其實都是對寡婦跟棄婦下手。

卻說當衛子夫搭上榮華富貴特快車時,衛少兒正在和上面陳何的兄弟打得火熱。
衛少兒的新男友,名叫陳掌。

而衛青跟衛子夫捲入後宮之爭,大舉勝出的同時,漢武帝也決心培養這支新的外戚衛氏。
除了衛青跟衛子夫之外,劉徹把衛家大姐衛君孺許配給太僕公孫賀。

而聽說了陳掌正在跟衛少兒交往,就乾脆任命陳掌為「詹事」,並與衛少兒完婚。
這時候霍去病連十歲都還不到。

「詹事」主掌的,乃是皇后宮與太子宮之事。
這時候漢武帝還沒有太子……陳掌的任務,很明白了吧?

「幫我處理掉阿嬌,將來有你的好處。」

元光五年,曲逆侯陳何因為私通被殺。
陳掌想說衛家正夯,跟漢武帝提出了繼承曲逆侯國一事,但仍遭到否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陳掌一咬牙,讓劉徹廢了陳皇后阿嬌。
但終究是沒有得到封國。

黃花菜都涼了啊。

兩年後,衛子夫為皇后,衛青更遠赴北疆殺敵建功。
陳掌想想,無功不封侯,自己跟衛少兒雖然恩愛,但膝下無子。
看來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霍去病身上了。

自此,陳掌著意培養霍去病騎射打仗的本領。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去病」,小時候想必是相當體弱多病。

但既然成了家族的希望,那當然是要好好的補,好好的練。

霍去病也沒讓繼父失望,練就了一身好本領。
但他始終沒有改姓「陳」。

憑著阿姨是皇后,衛家需要個皇宮裡面的自己人,十八歲的霍去病當上了侍中。
而在繼父跟母親一再的鼓吹下,霍去病很快就提出了「跟隨舅舅去打仗」的要求。

別看衛青戰功彪炳,他可是怕死的要命。
除了取下河套內的朔方郡,衛青打匈奴一直是淺嚐輒止,拉鋸不下。

這年春天,前將軍趙信跟右將軍蘇建又葬送了不少漢軍士卒。
趙信更直接舉手投降匈奴了。

劉徹左手才剛廢了蘇建,正愁前線這些老屁股們不能盡力,卻來了個武勇的霍去病?
漢武帝略一思索,著人擬詔,要衛青撥給霍去病一些兵馬,讓這個年輕人去試試身手。

劉徹心想,霍去病如有萬一,你衛青也沒法子跟姐姐們交代。
年輕人衝了,你也只得跟上不是?

衛青的想法,劉徹是揣摩得七七八八了。
但他卻沒料到,霍去病可能是腦子有病。

一上前線,霍去病跟舅舅要求了八百壯士,全部都是輕騎兵。
衛青才一個不留神,這姪子跟八百騎兵已經跑個沒影了。

結果就是匈奴不防這批輕騎來襲,後面又有大股援軍。
霍去病的處女戰,以「捕虜二千二十八級,得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藉若侯產,捕季父羅姑比」畫下完美終結。

漢武帝賜霍去病二千五百戶,封為冠軍侯。

從此,霍去病跟隨舅舅衛青征討匈奴。
衛青知道,打防守戰再也滿足不了皇帝,索性跟漢武帝請調曾在匈奴地區待過十幾年的張騫來隨軍。
打仗沒有天天在過年的,是吧?

在衛青手下待了三年,霍去病實在受不了舅舅那種安全打法。
再次跟漢武帝請命出征。

這幾年大雨雪、有日食,丞相公孫弘也過世。
按照劉徹一貫的認知:天,又再催促他了。

元狩二年,劉徹給了霍去病「驃騎將軍」的稱號,與大將軍衛青並立。
同時徵召三萬兵馬,讓霍去病進攻隴西。

「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餘里,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收休屠祭天金人,益封去病二千戶。」

夏天,霍去病跟李廣分頭進攻,再創佳績。

以前,將士們想要建功立業,跟隨李廣最好。
想要保命回家?跟隨衛青最可靠。

如今,新崛起的霍去病,不但帶你刷戰功,還保證你平安歸。

豈止皇上寵愛,就連朝野輿論都一致認可這個年僅二十一歲的驃騎將軍。

是說衛青跟李廣在擔當重位之前,很可能都接觸過匈奴。
至於霍去病,只能說是天縱英才。

隔年秋天,霍去病再破渾邪國,漢武帝大喜過望,下令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以寬天下之繇。
漢武帝減少的,可是前線士卒--這不是打仗打到國家困頓,反而是表現出前線有了餘裕。

霍去病告訴了天下政治家們一個新道理:「消耗國力的,不是打仗。而是打不了勝仗!」

你說霍去病耀武揚威的這兩年,匈奴就不來犯嗎?
當然還是會來,但霍去病鎮守的方向,漢人軍民的損傷,下降到不足千人。

如果不是霍去病特別會造假戰報,那我們也只能相信……
一個技壓李廣,策勝衛青的新將軍,在漢朝降臨了。

然而,天縱英才,天也妒英才。
元狩六年,二十四歲的霍去病就因病過世了。

霍光上書是這麼寫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謚景桓侯。」

這是一個事實嗎?

《史記.三王世家》一開頭就寫白了,霍去病在他人生最後的一年,犯了全天下重臣最不該犯的錯。
霍去病伸手干涉了皇位繼承權。

一個月內,霍去病跟一干朝臣,連上四次奏摺,逼漢武帝將皇子們分封出去。

霍去病本身是衛氏外戚分支,為保太子劉據,有這樣的行為貌似一點也不奇怪?
奇怪的要命!

四次奏摺,大將軍衛青都沒有參與其中。
衛氏跟霍氏真的是一體同心嗎?

而幫人在邊疆的霍去病上書者,是「御史臣光守尚書令」

漢武帝第一次的回答就是:「下御史。」

這個御史尚書令,會不會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究竟如何翻轉漢朝政治……不能直接看霍光,雖然那樣比較爽。

漢武帝元朔到元鼎年間的「軍事」與「後宮」,透過三大將軍為我們呈現出來。
該是回頭看一下,這段武帝親政十四年的「政治」,又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衛青是一個私生子。因為捲入了後宮鬥爭,被漢武帝注意到。 漢武帝劉徹短暫的發揮了一下身為皇帝的權力,將美人衛子夫提升為「夫人」,並且讓她同母異父的弟弟衛青擔任太中大夫。 這時候,司馬遷出去巡遊天下,所以接下來五年,朝廷裡發生些什麼,他是不太清楚的。 衛青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謎的男人。
外戚,在漢朝政治中是最重要的一環。 戰國時代,后族跟外戚,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從春秋開始,太后攝政的潛規則就已經出現了。 但秦始皇首先想要改變這個情況。 執政三十七年,秦始皇不立皇后,自然也不會有衍生的外戚。 劉邦蕭何也知道這個弊端,可當時情況大不相同。 畢竟劉邦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子……
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大漢天威」這四個字的代言人。 威在哪?威在疆域戰爭上面讓人覺得很有面子。 真刀真槍的戰鬥,以李廣、衛青、霍去病三大將領最為知名。 然而,在李廣人生的後半,有一個擔任過他的副將,也曾經輔佐衛青等人征伐塞外的男人,在歷史課本上佔的篇幅比他們都還多。 他的名字是張騫。
有沒有一種人,在敵人的眼中,他強大無雙。 但在自己人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廢渣? 李廣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將軍。 在漢文帝、漢景帝的年代,這個人戰無不勝。 但對漢武帝來說,就有點覺得他名過其實了。 在漢武帝手下的李廣,從來沒有領過軍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
韓安國在歷史上相對不知名。 但在了解漢武帝的「武功」,與衛青李廣兩大名將的時候,韓安國的人生還是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更為我們呈現了漢初郡國制中,臣子們面對中央跟地方交叉管理的尷尬與困難。 當然,聰明如我韓總機,自然會選擇「OO」……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盧綸《塞下曲》 你聽過「李廣射石」的故事嗎? 司馬遷的李廣傳,在史記中算是少見的詳細,大約是劉邦項羽那種程度。 畢竟,害司馬遷受宮刑的主角李陵,就是李廣的孫子。 雙方要是沒點交情才奇怪。 據說,李廣是秦代大將李信的後代。
衛青是一個私生子。因為捲入了後宮鬥爭,被漢武帝注意到。 漢武帝劉徹短暫的發揮了一下身為皇帝的權力,將美人衛子夫提升為「夫人」,並且讓她同母異父的弟弟衛青擔任太中大夫。 這時候,司馬遷出去巡遊天下,所以接下來五年,朝廷裡發生些什麼,他是不太清楚的。 衛青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謎的男人。
外戚,在漢朝政治中是最重要的一環。 戰國時代,后族跟外戚,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從春秋開始,太后攝政的潛規則就已經出現了。 但秦始皇首先想要改變這個情況。 執政三十七年,秦始皇不立皇后,自然也不會有衍生的外戚。 劉邦蕭何也知道這個弊端,可當時情況大不相同。 畢竟劉邦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子……
漢武帝劉徹,可以說是「大漢天威」這四個字的代言人。 威在哪?威在疆域戰爭上面讓人覺得很有面子。 真刀真槍的戰鬥,以李廣、衛青、霍去病三大將領最為知名。 然而,在李廣人生的後半,有一個擔任過他的副將,也曾經輔佐衛青等人征伐塞外的男人,在歷史課本上佔的篇幅比他們都還多。 他的名字是張騫。
有沒有一種人,在敵人的眼中,他強大無雙。 但在自己人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廢渣? 李廣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將軍。 在漢文帝、漢景帝的年代,這個人戰無不勝。 但對漢武帝來說,就有點覺得他名過其實了。 在漢武帝手下的李廣,從來沒有領過軍功。 為什麼會這樣呢?
韓安國在歷史上相對不知名。 但在了解漢武帝的「武功」,與衛青李廣兩大名將的時候,韓安國的人生還是提供了很好的角度。 更為我們呈現了漢初郡國制中,臣子們面對中央跟地方交叉管理的尷尬與困難。 當然,聰明如我韓總機,自然會選擇「OO」……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盧綸《塞下曲》 你聽過「李廣射石」的故事嗎? 司馬遷的李廣傳,在史記中算是少見的詳細,大約是劉邦項羽那種程度。 畢竟,害司馬遷受宮刑的主角李陵,就是李廣的孫子。 雙方要是沒點交情才奇怪。 據說,李廣是秦代大將李信的後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袁紹最終崩盤的第一個環節,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洛陽了。 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 「掌御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皇帝的身邊人,霍光和竇固當年都幹過。 還記得靈帝病重時讓董卓去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反光者聯盟出招了。 非常搞笑。 這幫人偽造燕王名義上書,內容是三條控訴一條建議: 1、霍光逾制,出外校閱郎官、羽林軍時仿佛皇帝出巡。 2、霍光亂兵,擅自增選大將軍府的校尉。 3、霍光擅權,蘇武被匈奴扣了二十年不肯投降,回朝後不過給了個典屬國的官職,大將軍長史楊敞並無功勞,卻被任命為搜粟都尉
Thumbnail
七年後,前80年,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 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
Thumbnail
霍光這句話遞過來後,旁邊的金日殫被逼的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國人,不如光。」 都是高手,都一點就透。 金日殫是當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傳奇的成為了武帝死後的帝國二把手,後面會細講。 武帝駕崩後,霍光拜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成為了帝國的舵手,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
Thumbnail
今天的這一篇,名字雖然叫做「霍光廢帝」,其實兩個主角。 一個是霍大人,一個是冤死太子劉據的後人,宣帝劉病己。 這兩個人,向我們宗師般的展示了,當你勢不如人時,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終靠死神幫我們贏下比賽。 這真的不丟人。 有些魔鬼賽道,通關的唯一方法,就是慢慢地推著車走。 你可能會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袁紹最終崩盤的第一個環節,是董卓沒有任何官方指令就帶軍趕到洛陽了。 是誰在給董卓傳遞信息呢? 極大概率,是看似不起眼,但整場政變中極其關鍵的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 「奉車都尉」是個啥官呢? 「掌御乘輿車,出則陪乘,入則侍從」,皇帝的身邊人,霍光和竇固當年都幹過。 還記得靈帝病重時讓董卓去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反光者聯盟出招了。 非常搞笑。 這幫人偽造燕王名義上書,內容是三條控訴一條建議: 1、霍光逾制,出外校閱郎官、羽林軍時仿佛皇帝出巡。 2、霍光亂兵,擅自增選大將軍府的校尉。 3、霍光擅權,蘇武被匈奴扣了二十年不肯投降,回朝後不過給了個典屬國的官職,大將軍長史楊敞並無功勞,卻被任命為搜粟都尉
Thumbnail
七年後,前80年,劉旦這個傻蛋再次浮出了水面。 他仍然沒忘了自己的夢想。 與此同時,這次他的盟友有了些力量。 昭帝的姐姐長公主,三號人物上官桑,御使大夫桑弘羊也跟著摻和了進來。 他們的目的是搞掉第一順位的霍光。 結果這夥人被霍光輕鬆地一勺燴了。 又是一場權力戰的高維打低維,水平差的不是一
Thumbnail
霍光這句話遞過來後,旁邊的金日殫被逼的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國人,不如光。」 都是高手,都一點就透。 金日殫是當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傳奇的成為了武帝死後的帝國二把手,後面會細講。 武帝駕崩後,霍光拜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成為了帝國的舵手,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
Thumbnail
今天的這一篇,名字雖然叫做「霍光廢帝」,其實兩個主角。 一個是霍大人,一個是冤死太子劉據的後人,宣帝劉病己。 這兩個人,向我們宗師般的展示了,當你勢不如人時,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終靠死神幫我們贏下比賽。 這真的不丟人。 有些魔鬼賽道,通關的唯一方法,就是慢慢地推著車走。 你可能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