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常聽説瑞士是中立國,所以是有錢人的“洗錢天堂”,但是仔細一想,瑞士爲什麽能保持中立呢?所謂“中立”又怎麽定義呢?
這個來由要從中世紀説起。當時瑞士因著環境不適合耕作、沒有漁業資源,也沒有殖民地,是個相對貧窮的國家,後來瑞士就開闢了一個除了畜牧貿易之外的新生意:雇傭兵。他們驍勇善戰,總是獲勝,並且藉此逐漸繁榮,直到法國發明了火炮和裝甲碾壓瑞士的冷兵器,瑞士開始漸漸走向武裝中立。[1]
之後百年間歐洲發生大大小小的戰爭中,除了少數雇傭兵受聘於他國軍隊參與其中,瑞士幾乎都是袖手旁觀。然而,拿破侖的崛起强勢推翻了瑞士的中立,瑞士被占領成爲法國的附庸國,雖然法國承諾保護瑞士不參與戰爭,但仍變相要求瑞士提供各種戰備支援,可以說瑞士是被迫站隊。[2] 所幸後來拿破侖兵敗如山倒,瑞士終於擺脫了法國的淫威,並在 1814 年
維也納會議,提出中立宣言,在會議上獲得批准。[1]
在中立宣言當中,瑞士堅持不參與戰爭、不允許參戰國家入侵或使用瑞士領土,也不為參戰國家提供雇傭兵服務,同時中立宣言的人道主義援助承諾,更促成了紅十字會的建立以及 1864 年《
日内瓦公約》第一分約的簽訂。[1]
然而,瑞士的中立立場也曾被質疑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瑞士雖然勉强抵擋住法西斯主義思潮的入侵 [2]、沒有捲入任何戰爭活動,卻爲了保全自己,提供納粹德國貸款、購買納粹德國從猶太人手裏掠奪來的黃金,且拒絕接收猶太人難民 [1],間接支持了軸心國的作爲,給瑞士的聲望帶來不少負面影響。當然,從瑞士的角度來說,這是爲了避免戰爭、保護國民的“必要之惡”,其實當時他們爲了預防他國入侵,甚至祭出了“全民皆兵”的政策,並在阿爾卑斯山設邊防,準備如果不幸得面對入侵時退守山裏,來個“空間換取時間”,再不濟就魚死網破。[3]
所幸後來納粹德國在騰出心力來占領瑞士之前就已經倒台了,所以瑞士大部分的城市都沒有經歷過炮彈轟炸(除了被“誤炸”的),至今還能保持著這些城市最初發展起來的面貌,許多石堡和老城區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為世界文化遺產,再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也難怪觀光產業一直欣欣向榮。
二戰之後,許多新的國際組織或聯盟組成,瑞士依舊置身事外,就算是聯合國,也是瑞士全國人民公投好幾次才在 2002 年同意加入,歐盟則是至今都沒有加入。不過,這不代表瑞士就對國際事務不聞不問,反而因爲它中立,成爲不少國際紛爭調停談判舉辦的地點,例如 2015 年在瑞士洛桑舉辦的伊朗核問題國際協議。不少國際組織也把總部設在瑞士,例如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總部都在瑞士日内瓦。[2]
至於瑞士銀行業是怎麽發展起來的,其實某方面也算是發了一波“災難財”(笑)主因是兩次世界大戰,各國爲了有更多資金充實軍備,把矛頭指向了國内的上層階級,稅率提得一個比一個高,漸漸越來越多人想轉移資產到一個“低稅率、低風險、和平穩定”的國家,至少如果戰敗了,還能把錢找回來,而瑞士就成了歐洲人最好的選擇。大筆大筆的錢湧入了瑞士,這一湧入,又更鞏固了瑞士的中立,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錢就這樣飛了,這會兒大家都互相監督,誰也不敢亂動瑞士,還正好讓瑞士拿這筆錢去做人道救援,拉攏不少人心。[4]
戰後歐洲各國開始要求公民交代海外資產,甚至裝成客戶到瑞士銀行追查是否有本國公民所有的帳戶,此舉促成 1934 年瑞士頒佈《
銀行保密法》,要求銀行相關職員必須嚴格保護客戶的資料,否則會面臨刑事監禁與罰款,即便職員離職,保密協議仍永久有效。此外,中立國的立場使得瑞士法郎具有避險貨幣的性質,得以規避因戰爭或政治因素資產被凍結的問題。自此,瑞士成了全歐洲金融資產保護最萬無一失的國家,在國際重要金融業事件中都握有話語權,例如 1974 年的《
巴塞爾協議》。[5]
不過,瑞士也不會放任“洗錢天堂”這種臭名在外。1998 年《反洗錢法》生效,規範銀行有義務核實客戶身份,並規定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機構均有義務舉報涉嫌洗錢的交易,以挽回國際對瑞士金融市場的信任。[5] 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事件後,瑞士銀行更是被迫交出一批涉及恐怖組織的帳戶清單。之後 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向瑞士施壓,使其交出涉嫌逃稅的帳戶資料 [6],就連當年陳水扁家族的洗錢案,也是瑞士主動先凍結其帳戶並致函台灣,才得以被揭開。[7] 慢慢地,瑞士“洗錢天堂”的名號就這樣銷聲匿跡了。[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