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菊
發佈於疫日
2021/06/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追蹤某臉友吧,閱讀。他任職出版社,力推自家作品。
但我為她吸引是因為很久以前在報紙上讀到他的文章,寫到某個閒適的下午,端著一本書,靜坐在公園旁小徑上的椅上,遠方孩童嘻笑語連環不絕,他佐以閱讀,整個下午心充實,陽光逐漸燦紅地歸回大地,而他也滿足地騎車回家。
這幅寫影吸引了我,遂追蹤臉書,而後對他每幾個月就開了的幾本書單,有興趣起來。
最近清庫存,冬季新冠那波買了幾本磚瓦似的厚書,有一本是他所推薦,斷斷續續地讀,至今尚未完結,都隔半年了,於是想趁三級警戒好好做個了結。
昨晚打開一本寫羅馬歷史的,半年前讀的成了前朝遺事,僅記得片段,猶記當時閱讀的興致一來,還曾讀到肚子餓餒,恨不得衝到得來速買個漢堡即刻救援。
昨晚讀,也就讀了,告訴自己放輕鬆就好,一生能記得有多少,享受當下,不求甚解,開開心心。我想想也是,有些電影看過了即使當下轟轟烈烈地印象深刻,久了也會忘諸腦後,除非釘木樁似的,牢固,而那也除非與自己的生命故事有所連結才有可能始終不忘。但有時也會自覺頹喪,畢竟花了時間「充實內涵」,最後記得的卻碎裂不成章,很可惜,於是興起買本筆記本抄錄重點的念頭,看看那些文字高妙的作家,每每天外飛來地引用文句,應當有以筆記本開外掛的可能。但總之,昨天閱讀還算愉悅。
另外一本對我而言較為艱深,是從科學醫學跨境到認知心理學,然後結合當時的繪畫藝術寫成的一本書。當時是指十九世紀的維也納,藝術家其中一位是克林姆。
我驚呼那時候人才薈萃於維也納(原來維也納不只是音樂之都),而當時也不排擠猶太人,甚且眾人跨領域地學習,藝術家學習科學醫學,來充實自己的畫作,也因為新興元素的加入,使得畫風轉變,引領時代。
沙龍更是各領域巨擘交談之處,大家暢所欲言、彼此學習,我在閱讀過程中驚嘆連連,頓時心生嚮往。不過後來就出現大腦剖面圖,大腦皮質層等,使我負擔不起,人名也多,但多為師友關係且一起工作(真好),於是更形負荷不了。不過說也奇怪,在睡前將此書隨意亂翻,隨看幾行,反而能走進盤根交結的迷宮叢林,那麼接下來乾脆如此對待好了,真想一切隨緣。至於翻到的是什麼呢,大約是做些輕鬆的事,諸如散步等,反倒讓人有創造力。或者,電腦演算只是演算,電腦本身並不明瞭演算的道理,比方下棋,那是你走一步他可以超前部屬到十五步之後,但問及意義何在,電腦無法回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93內容數
    生活是多刺的,但在荊棘中也能開出向陽花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