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痛:人生的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的某座山
我的疑問是:「是不是我的錯?」老公的疑問則是:「為什麼會這樣?」
有時候夜深人靜,老公都會跟我說:「為什麼會這樣?我小時候只要看到有老婆婆要過馬路,我都會去扶她。只要看到流浪的小貓小狗,我都會帶到警察局去耶!」
老公還說,算命的說他可以活到八十歲,後來他的阿媽生病,他發願要給阿媽十年的生命,那他應該還可以活到七十歲阿!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知道。
老公雖然有時候嘴巴罵人很難聽,很會碎碎念,但總括而言,他刀子口、豆腐心, 也算還是個好人。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為什麼壞人不會死?為什麼好人還得這種病?
出家的哥哥知道老公生病,要我告訴他,這都是他的業障,人是不會死的,身體只是軀殼。只有看破生死,才會得救。
真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有一天我半夜才想通,他生病的這件事,可能是我們二個人這一生的功課吧!他要學著如何面對生命,如何愛惜自己的身體。而我則是要學著如何照顧人,如何陪伴他吧!
寫於 2007.08.13
空白很久,寫不下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4會員
1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lchKaff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其實,我一直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我們夫妻之間的相處出了問題?」、「是不是因為我害怕衝突,所以不敢跟他吵,要他一定去看醫 生?」
有時候,過度的關心,反而只是在傷口上灑鹽。到底是真的想要安慰病人,還是 只是想要顯示自己是個關心人的人?
除了唱歌外,小咪還會要爸爸親她的臉,親完了轉過頭換媽咪親。然後就是小咪 一直轉頭,要我們二個輪流親! 說實在的,這種生活真是幸福,但總帶著那麼一點遺憾,因為老公很可能無法陪 著小咪長大。
這次(2006 年 12 月)老公住院時,我打電話告訴老爸老公確定罹癌,老爸在電話的那一端大發雷霆:「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老爸還接著罵:「妳這個老婆怎麼當的?厚~我會被你們氣死!這時候講這些都沒用了!」
不論如何,只要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辛苦一點沒關係。 最近睡在新家,媽咪每天晚上看著熟睡中的小咪,還有爸爸在身邊,覺得很寧靜 和幸福。 為了小咪,希望爸爸多加油!
檢查期間,老公跟住院醫師表示過,絕對不要跟他說檢查的檢果如何,只要跟他 說做什麼治療即可。他不敢聽。  而我自己則曾躲在研究室裡上網搜尋,得知骨轉移已相當嚴重,可以算是第四期了。望著電腦螢幕,我痛哭了許久。 
但其實,我一直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我的錯?」、「是不是我們夫妻之間的相處出了問題?」、「是不是因為我害怕衝突,所以不敢跟他吵,要他一定去看醫 生?」
有時候,過度的關心,反而只是在傷口上灑鹽。到底是真的想要安慰病人,還是 只是想要顯示自己是個關心人的人?
除了唱歌外,小咪還會要爸爸親她的臉,親完了轉過頭換媽咪親。然後就是小咪 一直轉頭,要我們二個輪流親! 說實在的,這種生活真是幸福,但總帶著那麼一點遺憾,因為老公很可能無法陪 著小咪長大。
這次(2006 年 12 月)老公住院時,我打電話告訴老爸老公確定罹癌,老爸在電話的那一端大發雷霆:「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老爸還接著罵:「妳這個老婆怎麼當的?厚~我會被你們氣死!這時候講這些都沒用了!」
不論如何,只要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辛苦一點沒關係。 最近睡在新家,媽咪每天晚上看著熟睡中的小咪,還有爸爸在身邊,覺得很寧靜 和幸福。 為了小咪,希望爸爸多加油!
檢查期間,老公跟住院醫師表示過,絕對不要跟他說檢查的檢果如何,只要跟他 說做什麼治療即可。他不敢聽。  而我自己則曾躲在研究室裡上網搜尋,得知骨轉移已相當嚴重,可以算是第四期了。望著電腦螢幕,我痛哭了許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Thumbnail
一個人遭遇再不順遂,只要還有一念善、一念孝,老天爺都捨不得放棄,想盡辦法從那個人的諸多惡緣中尋找可能的希望,就算只有一點點微光也要想辦法放大光明。「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所作所為都過去了,把握今日以後全新的自己,頓悟的當下就是重生。 有一家三口,大兒子六十多歲,眼盲身弱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Thumbnail
一個人遭遇再不順遂,只要還有一念善、一念孝,老天爺都捨不得放棄,想盡辦法從那個人的諸多惡緣中尋找可能的希望,就算只有一點點微光也要想辦法放大光明。「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所作所為都過去了,把握今日以後全新的自己,頓悟的當下就是重生。 有一家三口,大兒子六十多歲,眼盲身弱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