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活動|魚皮工藝的時尚與復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報】為大家介紹活動,同時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5天。
2020年的統計顯示,每年人類食用海鮮(以魚類為主)的消耗量約為1.44億公噸(若是加計食用以外的其他用途,消耗量為1.54億公噸),平均每人每年吃掉19.2公斤的海鮮。當然,這個食用消耗的全球分佈並不平均。非洲的人均海鮮年消耗量最低,是8.3公斤,最高的人均消耗量出現在亞洲,其中以中國居冠(26.1公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人均年消耗量為13.9公斤。
數據顯示全球各地食用魚類的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但很少有人想到,那麼多魚被吃掉了以後,魚皮到哪裡去了?
Sources: Science
從東北亞到阿拉斯加再到斯堪地那維亞,全球各地有許多原住民族都有使用魚皮的傳統。但殖民時代以來的同化政策剝奪原住民的漁業權,迫使原住民改變生活方式,作為生活方式一部分的魚皮文化也隨之衰弱。近年來時尚界吹起永續風,有設計師注意到原住民的魚皮工藝,開始嘗試魚皮服飾的設計使用,魚皮於是從乏人問津的廚餘廢物突然變身為時尚材料。
西班牙設計師帕羅米諾-佩雷茲(Elisa Palomino-Perez)對魚皮深感興趣。在許多時尚名牌如任職過後,她開創自己的設計品牌,開始大量使用魚皮,並且為了這個目的而旅行世界各地,向原住民取經。
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是她重要的學習對象之一,但當然不會只有她到此學習。上個世紀的1960年代,東京出身的日本人高野繁廣(Takano Shigehiro)還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樂陶陶的在北海道旅行,來到阿伊努人居住的二風谷時,幾乎已經耗盡盤纏。他向阿伊努人說:「我想租你們的屋簷下來睡覺。」阿伊努人說:「那樣的話,你很快就會被熊吃掉了。」他就這樣被阿伊努人帶入屋中,獲得一個鋪床睡覺的角落,此外還獲得一份煮飯的工作算作房租。後來高野就移居北海道,向給他床位和打工機會的阿伊努人貝澤守幸(Kaizawa Moriyuki)學習傳統工藝。高野就此過著阿伊努人的生活,數十年後的今天,他被譽為貝澤門下的二風谷傳人,已是鬚髮灰白的老翁了。
▼ 圖為高野繁廣在二風谷的匠人工作室,可見地爐上方掛著燻魚皮。
帕羅米諾-佩雷茲不像高野繁廣那樣,毅然拋棄繁華的東京而定居二風谷,她本是時尚中人,造訪滿洲、北海道、阿拉斯加、冰島、瑞典等地習藝之後,還要回到時尚中去。她是在世界舞台上有名號的設計師,她的投入或許會讓更多人注意到時尚界的奢侈不必然與資源永續背道而馳,問題可能只在於是否有心尋求兩全之道。而原住民可能更期待她的作品多少喚起外界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認識。但更重要的一層認識是:
魚皮工藝就跟所有原住民工藝一樣,只是容易被辨識的文化邊緣,其傳承以傳統生活方式延續為前提。我們不能妄想剝奪原住民的土地與生活習俗後,「現代化」的原住民身上還能保有什麼傳統工藝。

▼ 圖為帕羅米諾-佩雷茲設計的魚皮小包,以冰島的魚皮印染加工手製而成,手製匠人為札奇亞斯(Jay Zaccheus)。

▼ 圖為阿拉斯加西部尤皮克人(Yup'ik)的手製魚皮包,1921年為美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收購。皮包形制簡單,比現在的時尚包更富於自然趣味。

▼ 圖為北歐的魚皮工坊,正將魚皮置於戶外接受日曬,以加深皮的顏色。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生前或死後,我們失蹤的孩子們不曾有過生而為人本來應有的尊嚴。」
傳統舞蹈向來是藝術節的要角,往年都舉辦舞蹈競賽,今年則改為主題舞蹈展演。北美原住民的舞蹈以藤圈舞(hoop dance)最為著名,今年想必也會在紅土藝術節上出現。
他們說我們醜,所以我們就覺得自己醜。他們讓我們覺得自己賤如塵土,而我直到這一天都還這麼覺得。你知道嗎,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值得什麼。
一名接受路透社訪問的納馬族人表示,德國不應該向納米比亞道歉,因為屠殺事件發生時,這個國家還不存在,如今也沒有獲得授權去代表傳統部落與德國磋商。
分享亞馬遜雨林的各國政府以遏阻雨林流失為由,將環境保護與國家軍力結合起來,這在不少國際媒體報導中被形容為「環境軍事主義」。2017年出現了一個稱為「統一美洲行動」的軍事演習,參與國家有南美洲的秘魯、巴西和阿根廷,中美洲的巴拿馬,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
Amazon 非洲總部的承包建商表示,他們尊重庫庫人的傳統,將會在園區興建一個交由原住民營運的遺產文化中心,裡面有步道、草藥園和圓形劇場。開發商和市政當局都對未來此地創造的就業機會表示樂觀,但反對的庫庫人說,「休想雇用庫庫人和桑人(San)的後代去挖他們的祖墳。」
「不論生前或死後,我們失蹤的孩子們不曾有過生而為人本來應有的尊嚴。」
傳統舞蹈向來是藝術節的要角,往年都舉辦舞蹈競賽,今年則改為主題舞蹈展演。北美原住民的舞蹈以藤圈舞(hoop dance)最為著名,今年想必也會在紅土藝術節上出現。
他們說我們醜,所以我們就覺得自己醜。他們讓我們覺得自己賤如塵土,而我直到這一天都還這麼覺得。你知道嗎,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值得什麼。
一名接受路透社訪問的納馬族人表示,德國不應該向納米比亞道歉,因為屠殺事件發生時,這個國家還不存在,如今也沒有獲得授權去代表傳統部落與德國磋商。
分享亞馬遜雨林的各國政府以遏阻雨林流失為由,將環境保護與國家軍力結合起來,這在不少國際媒體報導中被形容為「環境軍事主義」。2017年出現了一個稱為「統一美洲行動」的軍事演習,參與國家有南美洲的秘魯、巴西和阿根廷,中美洲的巴拿馬,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
Amazon 非洲總部的承包建商表示,他們尊重庫庫人的傳統,將會在園區興建一個交由原住民營運的遺產文化中心,裡面有步道、草藥園和圓形劇場。開發商和市政當局都對未來此地創造的就業機會表示樂觀,但反對的庫庫人說,「休想雇用庫庫人和桑人(San)的後代去挖他們的祖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留給魚類生存的空間,同時願意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我們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魚。
Thumbnail
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幾所小學學生的美勞作品。 介紹珍稀鳥類丹頂鶴,濕地生態的珍貴,以及海洋魚類和生物,因人為過度濫捕,導致魚類減少枯竭,塑膠袋、吸管對鯨魚、海龜、珊瑚礁的危害,塑膠微粒污染海洋環境,進入食物生態鏈,最後受害的也是人。 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口號喊了二三十年,沒有改善,沒有變得更好,反
Thumbnail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海坊主部落」靠海維生善水性,長相兇惡至極,雙耳、手臂與小腿上都有鰭,脖子上長著鰓,讓其能長期在水中活動,單純捕魚時常被當成海賊,實質上只是善良普通的漁夫
Thumbnail
《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遠洋漁工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讓人思考享受美食背後的可能剝削。鏡頭中展現遠洋漁工在船上面臨的種種困境,期待透過提高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減少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的傷痕。
Thumbnail
一個差點被霸王級寒流打趴的老漁村社區,在跨世代青銀心手相連共同努力下,翻轉出新的樣貌,吸引遊客進來,也將在地石斑漁獲行銷出去!在青年生力軍的協助下,新港社區發展協會引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用政府補助進用的人力拓展實體及網路通路,追求友善環境的養魚技術,還致力提升在地品牌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作者邀請了一群民眾來享用海鮮大餐,並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條魚是怎麼來的?」大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的人回答是漁夫抓的、有些人認為是業者養殖的,有人在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條魚從獵捕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需要多少人的心血,但也許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自日治時期台灣便不斷精進烏魚子的製作技術,烏魚子不僅是年節送禮的珍品,也是台灣代表性的水產品。 你知道 #什麼是烏魚子嗎?有職人堅持烏魚子的製作工序,足以媲美手工精製的名牌包。 #烏魚子怎麼吃?如何品嚐烏魚子?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留給魚類生存的空間,同時願意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我們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魚。
Thumbnail
文化中心大廳展出幾所小學學生的美勞作品。 介紹珍稀鳥類丹頂鶴,濕地生態的珍貴,以及海洋魚類和生物,因人為過度濫捕,導致魚類減少枯竭,塑膠袋、吸管對鯨魚、海龜、珊瑚礁的危害,塑膠微粒污染海洋環境,進入食物生態鏈,最後受害的也是人。 這些話題都是老生常談,口號喊了二三十年,沒有改善,沒有變得更好,反
Thumbnail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海坊主部落」靠海維生善水性,長相兇惡至極,雙耳、手臂與小腿上都有鰭,脖子上長著鰓,讓其能長期在水中活動,單純捕魚時常被當成海賊,實質上只是善良普通的漁夫
Thumbnail
《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遠洋漁工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讓人思考享受美食背後的可能剝削。鏡頭中展現遠洋漁工在船上面臨的種種困境,期待透過提高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減少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的傷痕。
Thumbnail
一個差點被霸王級寒流打趴的老漁村社區,在跨世代青銀心手相連共同努力下,翻轉出新的樣貌,吸引遊客進來,也將在地石斑漁獲行銷出去!在青年生力軍的協助下,新港社區發展協會引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用政府補助進用的人力拓展實體及網路通路,追求友善環境的養魚技術,還致力提升在地品牌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作者邀請了一群民眾來享用海鮮大餐,並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條魚是怎麼來的?」大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的人回答是漁夫抓的、有些人認為是業者養殖的,有人在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條魚從獵捕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需要多少人的心血,但也許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自日治時期台灣便不斷精進烏魚子的製作技術,烏魚子不僅是年節送禮的珍品,也是台灣代表性的水產品。 你知道 #什麼是烏魚子嗎?有職人堅持烏魚子的製作工序,足以媲美手工精製的名牌包。 #烏魚子怎麼吃?如何品嚐烏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