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戲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寫於2018/12/17

每一個人都想成為野獸,卻因為內心的考量,活得束縛又艱難。

近期唯一看的劇,淡淡的有點悶卻很寫實,還要邊看邊筆記,很忙~
想到朋友們近期的遭遇,這部戲真是貼切。大多人都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常,委屈、疲憊、無法前進的工作及情感,我們都想丟出炸彈終結這個日常。

非常喜歡這部戲裡的每個配角,尤其是酒吧老闆,主角們每天都會到酒吧喝一杯,聊著經歷的一天,他像是旁觀第三者,適時的提出疑問或是一語戳中事件的關節,參與著所有人的故事。當他說著每種啤酒釀造來歷時,我知道就是這集故事的精神了。

最後一集,深海晶跟酒吧老闆在街頭相遇,看著恆星事務所的招牌拆下,酒吧老闆說:「我開店這麼久的時間了,確實有人突然就不來了,然後又有別的客人來了,成了常客,又建立了新的人際關係。悄悄地無聲無息的變化著,一天一的過去。」

這話好似有些落寞,但人生就是這樣,每刻都在不同選擇中,往前一點點,持續的變化。有些人來了,有些人又離開,你總能繼續成長持續下去每一天。

喜歡一部戲劇時,總會問自己想當哪個角色?發現此刻的我,已經跳脫了主角的選項,希望自己像酒吧老闆,可以陪伴所有角色們,也持續著自己的故事。

最後,很喜歡深海晶跟恆星最後的對話:

小晶:「這才不是終結,我們只是發生了改變而已。雖然沒有變得很精彩,只是一點一點地,稍微變得苦澀了點而已,就像這個啤酒一樣。…變得更加醇厚豐潤了。」
恆星:「會熟成嗎?」
小晶:「是啊!會變得更香甜~」
恆星:「妳還沒喝就懂這麼多」
小晶:「這是我的期望」
恆星:「要是一口下去變得超難喝,該怎麼辦?」
小晶:「那也要喝!」
恆星:「那我們開喝吧!乾杯~」

你什麼都沒有失去。青蟲變成蝴蝶的時候,在蛹裏發生了劇變。那只是小小的青蟲憑借自身的力量發生了變化,所以你也只是變成了新的自己。
很好聽的插曲,音樂響起時心總是特別柔軟。
關於啤酒的精神
raw-image

第一杯是「德國小麥啤酒 (Weizen)」。苦味低、酒精濃度低又帶著果香的清爽啤酒,特別適合大口暢快的澆灌下肚。但這樣的輕快似乎離苦澀的心情太遙遠,感覺更適合偶爾抱怨一下上班勞累、年終領得不夠多的舒壓小日常。

第二杯老闆便送上了「比利時農夫啤酒 (Saison)」。酒精濃度更高、苦味更明顯,炎炎夏日農忙揮汗之時,能解上身體和心靈的渴;但在身心都已被壓榨成漠的那些時候,好像再多的水都解不了渴,如同旁人的安慰都只是杯水車薪一般。

最後一杯,終於上來了「印度淺色淡艾爾 (IPA)」。強烈的苦味,混合著啤酒花的香氣一同衝上腦門。不是給小朋友喝的酒。那樣的苦韻,是嚐過難以嚥下的現實苦澀後,才能夠理解感激的回甘;是在快要成為行屍走肉的時候,能夠提醒自己還活著的痛快。

延伸閱讀



avatar-img
橋上說故事
33會員
78內容數
資深故事迷,這裡留存看過的好電影、戲劇,堪稱經典又透析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橋上說故事 的其他內容
2013五月天諾亞方舟電影,2017人生無限公司 第一場五月天演唱會,都是跟慧玲一起去看的,我想,這是我們心靠最近的時候,因為每一首都讓我們開口大聲唱和,那些曾經歷歷在目,而我們總能對號入座。
維尼純真的表情問羅賓:「工作讓你快樂嗎?這是你最喜歡的嗎?」當你意會~就像是在問自己時,眼淚立馬掉出來。 在維尼眼中的世界,就像得到紅色氣球那樣單純美好。而長大後的羅賓,乘載著生活不得不的壓力,歇斯底里保護裝著重要文件的公事包,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Netfiix會員最後一天,點下了“若是一個人”,沒有看過劇評,單純是因為片名,也因為是閩南語劇,還有顏值高的年輕演員反而有點新奇。我喜歡每集開頭主題的發問,還有結語式的獨白,沒有很濃烈的戲劇張力,反倒是像生活一樣,遇見了一個人發生了一些事,慢慢帶入故事的脈絡...
王祖賢依然是倩女,而張國榮已成幽魂。還記得,張國榮離開這個世界時,讓我傷心了一段時間,心中的寧采臣逝去。就像某個時代的自己剝離了。
這首歌就在腦海裡不斷的回放,因為時代共鳴帶來了許多回憶,心變得柔軟,眼淚也順便跟著解放,很快的,打下那些讓我有感的關鍵字。 78年戒嚴結束,蔣經國113過世,聲援你捍衛自由的人,比較“我懂你”這三個字,原來神父是最懂你的人,青年做著電影夢,在戲院吃肉羹麵,好奇電影院播放室,擁有一台名流摩托車....
真的與我想的截然不同,以為一個家庭的愛恨糾葛,會是很壓抑激烈的演出,沒想竟是流暢且溫柔的,緩緩將故事娓娓道來,就像淡淡的生活故事,那些沒說出口的都在無聲裡意會,我們一點一點的對號入座.....
2013五月天諾亞方舟電影,2017人生無限公司 第一場五月天演唱會,都是跟慧玲一起去看的,我想,這是我們心靠最近的時候,因為每一首都讓我們開口大聲唱和,那些曾經歷歷在目,而我們總能對號入座。
維尼純真的表情問羅賓:「工作讓你快樂嗎?這是你最喜歡的嗎?」當你意會~就像是在問自己時,眼淚立馬掉出來。 在維尼眼中的世界,就像得到紅色氣球那樣單純美好。而長大後的羅賓,乘載著生活不得不的壓力,歇斯底里保護裝著重要文件的公事包,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Netfiix會員最後一天,點下了“若是一個人”,沒有看過劇評,單純是因為片名,也因為是閩南語劇,還有顏值高的年輕演員反而有點新奇。我喜歡每集開頭主題的發問,還有結語式的獨白,沒有很濃烈的戲劇張力,反倒是像生活一樣,遇見了一個人發生了一些事,慢慢帶入故事的脈絡...
王祖賢依然是倩女,而張國榮已成幽魂。還記得,張國榮離開這個世界時,讓我傷心了一段時間,心中的寧采臣逝去。就像某個時代的自己剝離了。
這首歌就在腦海裡不斷的回放,因為時代共鳴帶來了許多回憶,心變得柔軟,眼淚也順便跟著解放,很快的,打下那些讓我有感的關鍵字。 78年戒嚴結束,蔣經國113過世,聲援你捍衛自由的人,比較“我懂你”這三個字,原來神父是最懂你的人,青年做著電影夢,在戲院吃肉羹麵,好奇電影院播放室,擁有一台名流摩托車....
真的與我想的截然不同,以為一個家庭的愛恨糾葛,會是很壓抑激烈的演出,沒想竟是流暢且溫柔的,緩緩將故事娓娓道來,就像淡淡的生活故事,那些沒說出口的都在無聲裡意會,我們一點一點的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