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實驗教育創辦人蕭典義,首先開場國發會、雜學校「普列斯製造」的高雄前草地方創生計畫。在「不山不市」都市成郊「前鎮草衙」地區,協助商家「扶產育才」,同時連接國高中在108課綱推行的過程裡,能結合學習歷程檔案,幫助同學進行在地的職涯探索。
分享的講者劉汝駒為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在2021.5.21以其專業特別分享「通路行銷與績效提升」線上講座。
首先從疫情下的流通讓參與同學、聽眾來思考日常生活裡的流通怎麼進行。
商流與物流如何透過像統一、味全、全聯等通路到達消費者手上。一般大眾對於「流通」的理解,在於「物流」的層次,但其實流通包含了許多面向,像從商流(物權移轉)、物流(實體流通)、情報流(信息化、網絡化)到金流(電子貨幣)。情報流更是需要掌握消費習性,需要知道哪些商品賣得好?誰在購買這些商品?
通路和通路行銷,就是怎樣透過特定機制傳遞到顧客手裡。通路目前主要區分兩大塊,一部分是實體通路,一部分是無實體、虛擬、電商平台。實體通路
像是超商、超市或百貨。無店鋪的通路像是社群平台FB、購物網站PCHOME、蝦皮、或是電子媒體。
行銷是從讓顧客充分認識產品,服務能夠適合顧客。行銷需要考慮的面向,從誰買?產品提供的服務或功能、何時、何地買?到價格的行銷都要思考。行銷的目的,需要回歸到公司獲利、市佔率、增加誘因、毛利率、顧客忠誠度、降低衝擊等。營業額的話,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客數」提升,另一個是「客單價」提升。「人」同仁和顧客、「貨」商品和設施」、「場」配置氛圍和動線,是入店率、購買率和回購率的三要素。
在線上課程裡,有聽眾提問行銷流通跟學生地方的生涯探索、課程的關聯性。
Only實驗教育創辦人蕭典義回應,自己也是出身行銷與流通管理專業,並且能把行銷和流通的概念應用在前草地區學生的職涯探索上。蕭典義延展美國哲學家杜威的理念,提倡「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概念。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在超商、超市的體驗觀察,能實際看到店家的運作,也能讓行銷流通的概念在社區呈現。
劉汝駒最後綜合上面概念,通路行銷需要衡量公司目標與通路定位,資源、目標顧客特性需求?通路優缺?如何成功?簡單回顧台灣流通業的發展,1980S前後台灣引進超商流通業,之後擴展、轉型也引進像是宅急便、與線上書店合作。
接著,透過「地瓜」在不同通路的呈現,了解各種業態與適合通路的類型。有些是傳統的店舖,但因為選擇地段跟適當的人流有不錯的回饋。超商販售地瓜季節與時間,還有價位的區隔。以及傳統市場以台農57號作為主打,吸引特定客群。
最後,劉汝駒為當天行銷流通業的講座,歸納出了幾個要點,「通路是王」、「顧客關係是行銷核心」、「通路行銷需與時俱進」來做總結。
作者:蘇子翔
指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 主辦單位:雜學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單位:Only實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