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樂器的起源與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 蔡惠智(神韻小提琴演奏家)

原題<小提琴的起源與發展>


小提琴屬於提琴家族的一員,提琴家族包括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差別在於尺寸的大小,但是發聲方式跟共鳴方式卻是相同的。提琴是以弓擦弦的方式演奏,統稱為弓弦樂器。弓弦樂器在人類的歷史上起源很早,隨著文化的傳播跟歷史的演變,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同一個樂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稱,或者同一個名稱指的卻是不同的樂器,慢慢的隨著當地的風土名情也會演變出不同的樂器。


誕生

根據印度的亞利安人古籍記載,在五千年前,在亞洲印度的錫蘭島國王拉瓦那(ravana)就發明了以弓擦弦的樂器“拉瓦納斯特隆”(ravanastron) ,後來“拉瓦納斯特隆”傳入阿富汗及波斯,在西元1世紀初,及阿富汗的大月氏王國時代,樂器形態演變成琵琶狀、其面板是平的、背板是整塊木頭挖凹、較為精緻、音箱與共鳴力也較大。7世紀時傳入阿拉伯,在穆罕默德興起的的時代,稱之為“列巴布琴”(rebab)。


傳入歐洲

約8世紀時,隨著穆斯林的勢力“列巴布琴”(rebab)傳入了西班牙,此時西班牙為亞拉岡王朝,西班牙稱此種琴為“雷貝克琴”(rebec或rebeca)。同一時間也進入了羅馬、希臘、東歐及意大利。

在歐洲中古時代,弓弦樂器主要的發展地區為意大利、德國與法國地區,雖然弓弦樂器的發源不是在歐洲,卻在歐洲發揚光大。進入歐洲的弓弦樂器開始分為兩種類別“直立式握琴法”、“臂上式握琴法”。


“直立式握琴法”是弓弦樂器原始的演奏法,從最早的阿拉伯列巴布琴到雷貝克琴,到數百年後由雷貝克琴演變成的“維爾琴”(viol)都是直立式的演奏,直到18世紀小提琴的興起而被取代。但“直立式握琴法”至今仍有保留在各地不同的樂器中,例如:中國的胡琴、東歐的加都卡琴(gadulka)、印度的薩朗琴(sarangi)與薩羅德琴( sarod)、蒙古的莫林闕琴(morinchur)等等。“臂上式握琴法”是把雷貝克琴放在手背上或夾在腮下演奏,可能受埃及的里拉琴(lyra)的影響,也因歐洲的吟遊詩人跟流浪藝人走唱演奏的關係演變而成,這也是現代提琴的前身。


北印度薩朗琴 Sarangi

北印度薩朗琴 Sarangi


“維爾琴”(viol)比提琴早一個世紀出現,因為它是直立式握琴法,所以並非是小提琴的前身,此後兩種樂器一起並行了兩個世紀。維爾琴的音色清晰甜美、柔美細膩、溫潤典雅,所以通常是用於高尚的場所演奏,如宮廷中演奏;而小提琴音量較大、音色燦爛亮麗、能演奏強弱對比,所以適合廣大的場所,如集會或酒館等地。後來在17世紀(1650年)左右,小提琴明顯的被世人所喜愛,小提琴的需要及地位已遠超過維爾琴。


小提琴的出現

在文化的交流與衝擊之下,現代小提琴最早出現於16世紀(1520年左右)意大利北部,16世紀正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輝煌的時候,在文藝復興的時代背景之下,小提琴漸漸趨於現代的形狀,製作精緻,工藝設計符合科學與美學的原理,更使它以甜美明亮的音色,活潑有力的音響,突出於當代的樂器。之後又在意大利的克理蒙納(Cremona)發揚光大,克理蒙納最有名三大製琴家族:阿瑪第(Amati)、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瓜奈里(Guarneri),至今他們所製作的琴仍為現代的收藏家爭相競購,在目前世界上還是公認最好的琴。現代的製琴家一直有人在努力尋求改進與創新,但始終無法超越前人的設計,有些個人風格或細微的變化,但仍脫離不了原始的構造,所以有人說,小提琴是人類工藝史上無從超越的項目。


16世紀末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跟地位還未達到達頂峰,畢竟樂器的發展跟著演奏家、作曲家是相輔相成的。17世紀中期,作曲家開始專注於某一特定表演形式作曲,如小提琴曲或聲樂曲,且小提琴也經慢慢取代維爾琴。


意大利的作曲家蒙台威爾第(Monteverdi)正式將小提琴編入樂團裡演奏,並發明了許多小提琴技巧,讓小提琴音色上更豐富。馬里尼(Marini)位小提琴寫了許多獨奏曲。而柯列裡(Corelli)有“現代小提琴技巧之父”的名稱,他是一位專業演奏家也是位作曲家,他開始了創做小提琴的奏鳴曲式及12首管弦樂的大協奏曲(大協奏曲是早期的協奏曲)。因為有了以上的作曲家,使得小提琴的發展跟地位往前的一大步,也影響了古典樂派的作曲家,巴哈、韓德爾、莫札特等音樂家。在巴洛克時期因為提琴音樂的進步,樂曲逐漸脫離教會音樂的聲樂演奏方式,而造就出室內樂的演出形式。到了巴洛克晚期,曲式的規模與復雜性逐漸增加,及樂器的演奏技巧也越來越複雜與多變化。小提琴的技巧也在19世紀初由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Paganini)達到巔峰。


傳入中國

之前提到“拉瓦納斯特隆”(ravanastron)琴一直沒有傳入中國,有傳入印度演變成“科加琴”,到了13世紀才傳入中國,也就是宋朝時的馬尾胡琴。經過四百年後,才有現代的提琴隨著清朝的傳教士及商人到來,傳入中國。小提琴最初的傳播只局限於傳教士在宮廷裡的活動,鴉片戰爭之後,小提琴才藉由大批的傳教士跟洋人湧入中國傳入民間,教堂或教會學校紛紛成立管弦樂隊,培育了很多演奏西方樂器的人員。直到1927年蔡元培跟蕭友梅先生在上海成了國立音樂院,這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音樂學院校,而開始了自行培育演奏人才。﹝參考資料: 莊仲平─提琴的秘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北印度樂舞文化劇場(印度文化工作室)的沙龍
26會員
40內容數
讀本系列原為我們古典舞學生的訓練之一,然而我們希望更多人瞭解北印度樂舞文化因此公開分享,歡迎引用,唯請來信告知並註明出處。本系列架構大綱與主要內容來自 Puru Dadheech的Kathak Syllabi,唯因成書較早,些許內容在請示師父 Mahua Shankar 後略有調整,若有不足之處望請海涵並來信指正,謝謝
2025/04/23
印度電影並非都愛跳舞,這主要是寶萊塢的特色。寶萊塢源於孟買,以印地語為主,其電影常包含歌舞場面,這與印度深厚的表演文化有關,包括宗教節慶、民間舞蹈、古典舞及強調情感表達的傳統。此外,19世紀的帕西劇場結合音樂、舞蹈與戲劇的敘事風格,對寶萊塢電影影響深遠,使其形成獨特的「綜合香料電影」風格
Thumbnail
2025/04/23
印度電影並非都愛跳舞,這主要是寶萊塢的特色。寶萊塢源於孟買,以印地語為主,其電影常包含歌舞場面,這與印度深厚的表演文化有關,包括宗教節慶、民間舞蹈、古典舞及強調情感表達的傳統。此外,19世紀的帕西劇場結合音樂、舞蹈與戲劇的敘事風格,對寶萊塢電影影響深遠,使其形成獨特的「綜合香料電影」風格
Thumbnail
2023/10/04
「Ardhanarishvara」是現代印度教地位最崇高的三位主神之一、信眾和廟宇佔比最為龐大、在佛教又稱大自在天 Mahakala(居於世界之頂・色究竟天,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可隨意變化)的 Lord Shiva・濕婆神的雙性化現。 Ardha 字首的意義為「一半」(例如我們常用的身段技巧:擁
Thumbnail
2023/10/04
「Ardhanarishvara」是現代印度教地位最崇高的三位主神之一、信眾和廟宇佔比最為龐大、在佛教又稱大自在天 Mahakala(居於世界之頂・色究竟天,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可隨意變化)的 Lord Shiva・濕婆神的雙性化現。 Ardha 字首的意義為「一半」(例如我們常用的身段技巧:擁
Thumbnail
2022/10/17
✨🪔 排燈節快樂~🪔✨ 在印度神話中,這是人民點燃油燈、歡迎羅摩戰勝十頭魔王,回到阿約提亞的節慶!滿城的點點火光,象徵驅邪避妖、守護善願。每年我們都期待著這個歡樂的五天連假來臨呢!排燈節是一個為期五天的節日,以下就來看看節日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做什麼吧: 第一天Danteras 財神節...
Thumbnail
2022/10/17
✨🪔 排燈節快樂~🪔✨ 在印度神話中,這是人民點燃油燈、歡迎羅摩戰勝十頭魔王,回到阿約提亞的節慶!滿城的點點火光,象徵驅邪避妖、守護善願。每年我們都期待著這個歡樂的五天連假來臨呢!排燈節是一個為期五天的節日,以下就來看看節日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做什麼吧: 第一天Danteras 財神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 蔡惠智(神韻小提琴演奏家) 原題<小提琴的起源與發展> 小提琴屬於提琴家族的一員,提琴家族包括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差別在於尺寸的大小,但是發聲方式跟共鳴方式卻是相同的。提琴是以弓擦弦的方式演奏,統稱為弓弦樂器。弓弦樂器在人類的歷史上起源很早,隨著文化的傳播跟歷史的演變,所以
Thumbnail
作者 蔡惠智(神韻小提琴演奏家) 原題<小提琴的起源與發展> 小提琴屬於提琴家族的一員,提琴家族包括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差別在於尺寸的大小,但是發聲方式跟共鳴方式卻是相同的。提琴是以弓擦弦的方式演奏,統稱為弓弦樂器。弓弦樂器在人類的歷史上起源很早,隨著文化的傳播跟歷史的演變,所以
Thumbnail
在教材前面,明確地指示出大提琴的持琴重點以及持弓方式。
Thumbnail
在教材前面,明確地指示出大提琴的持琴重點以及持弓方式。
Thumbnail
在你購買小提琴,或者開始學習演奏之前,了解小提琴構造是非常重要的。千錘百鍊的音樂家都對自己的提琴有很深的了解,包括小提琴的構造和功能。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演奏者從他們的樂器中獲得最好的效果。它還能告訴他們如何最好地保養小提琴。
Thumbnail
在你購買小提琴,或者開始學習演奏之前,了解小提琴構造是非常重要的。千錘百鍊的音樂家都對自己的提琴有很深的了解,包括小提琴的構造和功能。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演奏者從他們的樂器中獲得最好的效果。它還能告訴他們如何最好地保養小提琴。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北歐詩人提琴、尼古赫帕、齊特琴、塔爾哈帕琴和芬蘭古琴。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北歐詩人提琴、尼古赫帕、齊特琴、塔爾哈帕琴和芬蘭古琴。
Thumbnail
這套作品,來自於法國17世紀的大提琴家聖.科隆貝的兒子之手。聖.科隆貝的名聲可能已經有人聽過,如果看過1992年凱薩大獎得獎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應該已經領略過聖.科隆貝音樂的美妙。 然而世人對聖.科隆貝的兒子所知甚少,我認為,只能從這套無伴奏組曲來窺探他的才華。
Thumbnail
這套作品,來自於法國17世紀的大提琴家聖.科隆貝的兒子之手。聖.科隆貝的名聲可能已經有人聽過,如果看過1992年凱薩大獎得獎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應該已經領略過聖.科隆貝音樂的美妙。 然而世人對聖.科隆貝的兒子所知甚少,我認為,只能從這套無伴奏組曲來窺探他的才華。
Thumbnail
所謂獨奏曲,就是「以單一樂器獨力經營整首樂曲」的古典音樂曲式。 在漫長的古典音樂長河中,獨奏曲出現在那個宗教音樂過度到浪漫樂派的時間裡。 獨奏曲,隨著各式各樣樂器的發明,間接開始觸發了作曲家越來越多的想像。 在古典音樂的創作裡,音樂家肩負的責任大概可以具項化為三個階段 ...
Thumbnail
所謂獨奏曲,就是「以單一樂器獨力經營整首樂曲」的古典音樂曲式。 在漫長的古典音樂長河中,獨奏曲出現在那個宗教音樂過度到浪漫樂派的時間裡。 獨奏曲,隨著各式各樣樂器的發明,間接開始觸發了作曲家越來越多的想像。 在古典音樂的創作裡,音樂家肩負的責任大概可以具項化為三個階段 ...
Thumbnail
為何 聲音如同生命一般,沒有空氣,便無法活命? 本節討論許多樂器發聲的共同概念, 還有,何謂好琴?
Thumbnail
為何 聲音如同生命一般,沒有空氣,便無法活命? 本節討論許多樂器發聲的共同概念, 還有,何謂好琴?
Thumbnail
陶笛的英文Ocarina,是拉丁語,在義大利的方言裡頭,叫做「小鵝」。所以,早期在歐洲,是被當成小孩的玩具。
Thumbnail
陶笛的英文Ocarina,是拉丁語,在義大利的方言裡頭,叫做「小鵝」。所以,早期在歐洲,是被當成小孩的玩具。
Thumbnail
介紹一下豎琴(Harp)。  台灣豎琴演奏家-蘇珮卿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  古埃及將豎琴視之為神聖的樂器,稱它為貝尼琴,
Thumbnail
介紹一下豎琴(Harp)。  台灣豎琴演奏家-蘇珮卿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管弦樂團的重要樂器之一。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  古埃及將豎琴視之為神聖的樂器,稱它為貝尼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