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讓自己成為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偏偏不喜歡,是因為我在獨立書店看到一段話,引發我的好奇心而到圖書館借來看的,本書為作者的自傳式散文,裡頭的故事是在訴說著她身為女性所遭遇到經驗。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我聽見胸腔內巨大的回聲,那道聲音說:不怪你了,若去除人世的紛擾,我相信你可以更專心地珍惜你的性別。
我們都說現在是一個男女平等的時代,但真的是如此嗎?當女生步入婚姻後,總有許多的責任與期待放在女生的身上,要照顧夫家的人,要完完全全的奉獻,男生愛玩、不顧家時,總會要女生要多體諒多擔待,因為他還不懂,還沒長大,他還需要一點時間,可從來沒有人給女生一個慢慢長大的機會,總覺得身為女性,她就該懂,任何苦都能忍。連生男生女都會被他人討論,尤其是沒有兒子的女人,因為我的媽媽就是如此,被期望著生下一個男孩(我的弟弟),我也想起我一位老師對我說過,好險她第一胎是男孩,接下來不會有壓力了,其實在社會裡,還是潛藏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上一代的想法是會淺移默化給下一代的,我就是如此,我有時也會去注意到這位媽媽是否有生了個男孩,可明明我是個女孩。
人與人之間,一但被放在天平上,就很難相互友善了,他們會憶得彼此的相異,而不是他們共同走過了這麼多的歲月。
我相信若你有手足,一定逃不過被比較的命運,在書中,作者說大家常把弟弟拿來與她比較,所以在無意中,她覺得對弟弟造成了一些傷害,而我小時候也常被拿來與我的姊姊比較,大概認識我姐的老師,都覺得我怎麼沒跟姐姐一樣優秀吧,然後開始對自己很沒自信,為了得到一樣優秀的稱讚,我在後面拚面的追趕,卻老也追不上,長大後才發現,我們倆的目標根本不一樣,為什麼我要不停地追呢?其實我們都是打從心裡崇拜被拿來與我們做比較的她們,只是越靠近,自己好像就會被扎得更痛,所以作者慢慢地與弟弟有了距離感,但好險,我與姐姐記得要相伴一起走,因為我也知道,其實她也不容易。
他不曉得明天在哪,但他很清楚自己的今日落於何方;反觀我們,病態地追逐日子,庸庸碌碌到最後,竟連一句可是我偏不喜歡的餘裕,都在暗室偷偷練習著。
很多時候,我們被賦予很多期望,為了滿足這些期待,我們拚了命的追,站上那大家都認為成功的位置,到頭來,心卻空空的,我們也都曉得,你們所說的那些美好事物,是真的很好,可我們也有自己所喜歡的,能不能聽我們大聲地說一句,可是我偏不喜歡,我想要去體會只屬於我的成果。
在這21篇散文中,你可以從任何一篇找到自己的縮影,即使現在是21世紀,有些東西卻是根深蒂固地在我們的社會裡,甚至自己被影響了還不自知,是透過作者的感受書寫,我才驚覺原來我如此無知,希望在看完此書後,能夠忠於自我,並能勇敢說出,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avatar-img
6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茹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龍貓》故事敘述小月、小梅兩姊妹跟著爸爸一起搬到郊外居住,準備迎接即將出院的母親,那個被戲稱「鬼屋」的新家發生許多神奇的事,包含會突然四散逃走的灰塵精靈,以及神祕的龍貓與貓巴士。有一天,小梅在與姊姊小月吵架後失蹤了,小月只能尋求龍貓的幫助,展開一場尋找妹妹的奇幻冒險⋯⋯
疫情升溫下,在醫院高風險的環境裡工作,於是我接種了AZ疫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接種後的狀況。
你有沒有好好地注意身邊的每個人,並心存感謝著他們的付出?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沒有改寫不了的人生,只有不願付出的代價 主角何景城白天在醫院任職,晚上則是暗蕨組織的編劇,而暗蕨組織是一個能幫人改寫人生劇本的地方,若想修改自己人生劇本的條件是,付出你所有的財產,並且提供一位參考對象作為範本,而對方生命的好與壞,皆一併承受。
林秀英,一路從路邊賣著蝦捲,到開餐廳當老闆,在丈夫離家後,獨力拉拔女兒長大,而70歲大壽當天,卻接到丈夫離世的消息,除了要替他處理身後事外,還要面對那位陪伴先生後半輩子的女人,甚至也揭開她不願面對的傷口。
《龍貓》故事敘述小月、小梅兩姊妹跟著爸爸一起搬到郊外居住,準備迎接即將出院的母親,那個被戲稱「鬼屋」的新家發生許多神奇的事,包含會突然四散逃走的灰塵精靈,以及神祕的龍貓與貓巴士。有一天,小梅在與姊姊小月吵架後失蹤了,小月只能尋求龍貓的幫助,展開一場尋找妹妹的奇幻冒險⋯⋯
疫情升溫下,在醫院高風險的環境裡工作,於是我接種了AZ疫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接種後的狀況。
你有沒有好好地注意身邊的每個人,並心存感謝著他們的付出?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沒有改寫不了的人生,只有不願付出的代價 主角何景城白天在醫院任職,晚上則是暗蕨組織的編劇,而暗蕨組織是一個能幫人改寫人生劇本的地方,若想修改自己人生劇本的條件是,付出你所有的財產,並且提供一位參考對象作為範本,而對方生命的好與壞,皆一併承受。
林秀英,一路從路邊賣著蝦捲,到開餐廳當老闆,在丈夫離家後,獨力拉拔女兒長大,而70歲大壽當天,卻接到丈夫離世的消息,除了要替他處理身後事外,還要面對那位陪伴先生後半輩子的女人,甚至也揭開她不願面對的傷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如果妳們問我,下輩子還想當女生嗎?我會說,一點都不想。如果問妳們,我不知道答案會是什麼。妳可能會說,想這個沒用,就已成定局了?妳可能會說,當一輩子早就習慣了?妳可能會說,當男生多好,不會像我這樣輕易的被拋棄。妳們,三位女性,從女人的角度來說,算是一個女子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扭曲女子的故事。她的名字是 H。 H 討厭這個名字,猶如她討厭自己是女子。然而,這兩者都無法改變:名字是母親取的,記錄在出世紙上;性別是老天爺給的,再不願意,都要接受。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我告訴我自己,原來女生,需要的就是讓自己,像個女生,不需逞強,不需一肩扛起,該軟弱就軟弱、該勇敢也可以不那麼勇敢,想哭泣就哭泣! 我不需要去扮演一位爸爸,把自己穿的很中性,眼神隨時看起來很有殺氣,留著短髮,從不穿裙子、也不化粧,不打扮自己,我發現我錯了,我沒有好好對待我自己。 或許這是我從母親身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是男性,尤其是生理期的時候,覺得身體是女性這點很討厭🥲 沒有生理期和可以光明正大喜歡女生多好😌 雖然我喜歡女生的樣貌,但可不太希望女生的樣貌,也就是性徵在自己身上出現,我也不喜歡穿裙子,裙子或女裝能免則免☹️ 也有格友希望自己不是現在這個生理性別嗎?😲 如果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如果妳們問我,下輩子還想當女生嗎?我會說,一點都不想。如果問妳們,我不知道答案會是什麼。妳可能會說,想這個沒用,就已成定局了?妳可能會說,當一輩子早就習慣了?妳可能會說,當男生多好,不會像我這樣輕易的被拋棄。妳們,三位女性,從女人的角度來說,算是一個女子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扭曲女子的故事。她的名字是 H。 H 討厭這個名字,猶如她討厭自己是女子。然而,這兩者都無法改變:名字是母親取的,記錄在出世紙上;性別是老天爺給的,再不願意,都要接受。
Thumbnail
他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是女生。 不管是喜好、行為舉止,尤其是愛掀裙子常被大人訓斥,他覺得自己跟所謂的“女生”沾不上邊。
Thumbnail
身為女性,妳是否從小到大到大常被說:「妳這樣不像女生。」、「一個好女生,不會這樣做。」、「生為一個女生,妳不該.....(以下省略一萬字)。」似乎只要是女性就必須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從小候我就蠻討厭「被當女生」這件事,只因為「我是女生」我就必須承擔諸多限制和枷鎖以及不合理的完美期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我告訴我自己,原來女生,需要的就是讓自己,像個女生,不需逞強,不需一肩扛起,該軟弱就軟弱、該勇敢也可以不那麼勇敢,想哭泣就哭泣! 我不需要去扮演一位爸爸,把自己穿的很中性,眼神隨時看起來很有殺氣,留著短髮,從不穿裙子、也不化粧,不打扮自己,我發現我錯了,我沒有好好對待我自己。 或許這是我從母親身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是男性,尤其是生理期的時候,覺得身體是女性這點很討厭🥲 沒有生理期和可以光明正大喜歡女生多好😌 雖然我喜歡女生的樣貌,但可不太希望女生的樣貌,也就是性徵在自己身上出現,我也不喜歡穿裙子,裙子或女裝能免則免☹️ 也有格友希望自己不是現在這個生理性別嗎?😲 如果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