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夜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難道,古人也會夜衝?!

還記得高一學過楊牧的〈林沖夜奔〉,那時還特別演了一齣短劇,我飾演裡面的小鬼,唯一一句台詞便是「小鬼在右」。
故事是從水滸傳來的,內容講述主人公林沖得罪太尉高俅,於是遭到陷害。高俅派陸謙火燒草料房,欲將林沖置於死地,卻反被林沖殺死。林沖雖躲過一劫,然犯下殺人罪,因此他連夜逃跑,在朋友梁進推薦下,投奔至梁山。

某天課間閒聊,聊到一位畢業學姊,近期常在社群媒體分享自己夜衝的經驗,時不時陽明山走起,偶爾又是信義象山。能跟朋友盡興地玩到天亮,對於高二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憧憬。羨慕之餘,我們也好奇「夜衝」一詞的出現,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這時,一個聲音幽幽地傳了進來:「夜衝這個詞很早就有了,古人也夜衝。」

什麼!大家一聽來了興趣,紛紛湊到那位同學身邊,想聽聽所謂的「古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同學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之前國文課不是學過一篇什麼聲音詩劇嗎?就是楊牧的〈林奔夜衝〉啊。」

我一聽,的確有點印象,但怎麼感覺…哪裡怪怪的?同學繼續補充:「我記得故事是在講述林沖大晚上跑去找他朋友。」

因為實在很好奇林奔夜衝的地點,終於,我們翻開了講義,卻發現斗大的標題寫著〈林沖夜奔〉。此時一切謎團解開,他的確去了某處,但絕不是玩樂性質,最重要是,人家不叫林奔……。大家為這件事情笑了好久,因為被同學這麼一解釋,瞬間記得作品內容,但錯誤的理解也就此根深蒂固了。

直到現在我每每想起,都還是會記成「林奔夜衝」,還極具畫面感。喔我的天哪!(投降…


raw-image


avatar-img
還沒想好暱稱的人的沙龍
2會員
10內容數
我是一個高三生,對飲食記憶、族群文化感到非常好奇,高二時做了一個關於族群飲食記憶的專題,名稱為《舊食記憶》。 我共訪問了三十位來自三個族群的受訪者,分別是閩南、客家和外省族群。我會將訪談內容收錄進來,以每個受訪者為一篇幅,細細訴說屬於他們的童年節慶食物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熱騰騰的機車考照分享!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五月我去考機車駕照的一些注意事項與心路歷程,內容主要分為三部份:事前準備、考照流程與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當年日本撤退台灣,他的爺爺被指派來台接收燈塔,民國三十八年,爺爺帶著父親從廣東省汕頭市渡海來台,不曾想,同年政局改變,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爺爺是燈塔管理員,父親也是。母親是客家人,父親與母親在花蓮相遇,小時候隨著父親輪調,曾搬過許多次家,他是花蓮出生,也住過北方澳、台北等地,如今落腳宜蘭,今
  現年四十八歲,認為自己屬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單就童年飲食來看,外省料理居多,因此暫且歸類為外省族群。父親是中國四川人,五歲隨父母來台並就此定居。母親則是澎湖出生台南長大的閩南人,外祖父是漁夫,因此母親小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魚料理。而受訪者出生於台北板橋,六歲搬到新莊,家裡在那兒開工廠,一樓商用二樓
  熱騰騰的機車考照分享!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五月我去考機車駕照的一些注意事項與心路歷程,內容主要分為三部份:事前準備、考照流程與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當年日本撤退台灣,他的爺爺被指派來台接收燈塔,民國三十八年,爺爺帶著父親從廣東省汕頭市渡海來台,不曾想,同年政局改變,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爺爺是燈塔管理員,父親也是。母親是客家人,父親與母親在花蓮相遇,小時候隨著父親輪調,曾搬過許多次家,他是花蓮出生,也住過北方澳、台北等地,如今落腳宜蘭,今
  現年四十八歲,認為自己屬於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單就童年飲食來看,外省料理居多,因此暫且歸類為外省族群。父親是中國四川人,五歲隨父母來台並就此定居。母親則是澎湖出生台南長大的閩南人,外祖父是漁夫,因此母親小時候餐桌上少不了魚料理。而受訪者出生於台北板橋,六歲搬到新莊,家裡在那兒開工廠,一樓商用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