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筆記|《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只靠努力不能翻轉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次的 書籍推薦 是《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拿到這本書時,我以為書名《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 指的是:我們替公司賣命的一種狀態,每天忙不完的代辦事項卻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麼有建設性的事情。出社會一陣子,到底大家的 窮忙 長什麼樣子?我好奇。

快速翻閱本書序才知「 窮忙 」不是我理解中的概念,指的是另一個意思:因窮困而忙碌,忙著在家庭、工作、政府政策之間東奔西跑,一下子照顧家庭、一下子忙於工作、一下子到政府單位了解為什麼請領變少、要怎麼申請解決、 紓困方案 ;忙著在各種費用催繳截止日的金錢籌備;忙著在偏移的扭曲人格與群體社會融入之間打轉;或者是所謂的 工作窮忙 雖然有得到工資,但工資的金額不足以維持一個合理的生活品質 ;付出了心力與勞力想盡辦法掙錢,戶頭裡的存款就是不見增加,滿足不了生理也滿足不了心理。更多更多,我們所不知的窮忙發生著。

Hi,先跟看文章的你介紹。我是 Carol,或卡蘿。寫作題材以生態、自然、旅行,以及一點點的生活,延伸到觀點分享,稱之為 — 旅行文學 。我有個願望是能夠成為作家,所以除了景點分享文之外,更喜歡寫短文、散文、旅行日記系列故事集。
卡蘿 Instagram
卡蘿 Facebook 粉專


raw-image

書籍摘要:《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

「貧窮」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詞彙,因為貧窮不只是一個類別,不能光用政府的年收入限額來描述。在現實生活中,那是一個沒有標記的區域,沿著逐漸寬闊地區,這片艱困區比社會上的一般認知更為廣大。事實上,有更多比官方認定為「窮人」的人因貧窮相關的煩惱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作者使用「窮人」這個詞並不像統計學家那樣,因此盡可能以應有的、不精確的方式來使用這個詞,指的是最底層的經濟能力,加上隨之而來的所有問題

作者簡介:大衛‧K‧謝普勒 David K. Shipler

1966 年至 1988 年任職於《紐約時報》。曾於紐約、西貢、莫斯科與耶路撒冷從事新聞報導,後擔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席外交記者。此外,他也為《 紐約客 》、《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撰寫文章。一九八三年與托馬斯‧弗里德曼獲喬治‧波爾克新聞獎, 2001 年以《受傷的靈魂》(Arab and Jew: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獲普立茲獎,著有《俄羅斯:破碎的偶像,莊嚴的夢想》(Russia)、《陌生人的國度:黑白美國》(A Country of Strangers)。現為布魯金斯學會客座學者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並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

努力不一定能翻轉人生

《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的背景在美國。閱讀這本書籍你會發現弔詭的是,從古至今,美國是想要翻轉生活的人民所嚮往的國家,所有的美好因為成功人士、政策的鼓吹,彷彿一蹴可及,伸手就抓得到。

但美國土地生長的人們想法可不如想像一般的美麗。《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將美國真實面血淋淋呈現,每一個例子作者一一訪視,依照採訪的內容並且後續追蹤所獲得的真相書寫下來。是一本紀錄書,也是一本最貼近你我的社會學教育書籍。現在,先做好一點點心理準備,在閱讀完後,將一一擊破認知中奔放自由、靠努力就能翻轉人生的美國夢。


窮忙的 2 大核心問題與 7 項關鍵因素

書中點出的核心問題有:

  • 為何窮人越來越窮?
  • 為何生活沒有因為忙碌後的獲得而有所改善?

書籍中以個案為單位作為一篇章討論,每個案可以清楚看見,影響當事人越來越窮的因素絕對是多方構成,並非單一舉動能解決的問題。以這些個案統整可簡單說明,越來越窮關鍵因素有七:

  1. 個人行為
  2. 經濟
  3. 教育
  4. 家庭
  5. 體制
  6. 健康
  7. 階級

7 個因素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連鎖效應可能會在做對一件事時,所有事情漸漸好轉;反之,做錯一件事,會有難以挽回的悲劇。在 7 種因素無法拆解、單獨解釋的情況下,作者筆下的實際案例更顯明白易懂:

raw-image


窮忙的實際案例:移民、受創者

# 角色——國外移民

移民來此尋求豐衣足食的生活,也帶來了他們的貧困,為了微不足道的工資,他們在蓬勃的繁榮中成了一座座艱困的島嶼。儘管收入遠遠比在家鄉時來得高,但他們想要的是如美國人般吃飽穿暖、生活安適。 P98

國外移民的身價多數是低廉的,大多數人沒有醫療保險、勞工保障,住宿環境殘破不堪,沒有洗澡熱水、發黃的床墊棉被、老舊的管線、破洞的屋頂、一修再修的代步工具。移民在美國稱不上是豐衣足食,生活條件更比在家鄉時差,在省吃儉用的「極簡生活」下,將掙到的錢寄回家鄉,確實是豐厚的收入。

那些收入都是用血和淚換來的啊。犧牲了自己,成就家鄉的家族們。偉大的舉動,雇主有因此體諒移民嗎?沒有。多數雇主為了「微薄」的收入,必須繼續壓榨移民,較沒有同情心的,甚至到了虐待地步,美國夢真是如此嗎?

「這裡有物資、有錢,但這不是生活,這是生計;用錢買不到精神生活跟家庭,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P135

一位年輕的移民對作者這樣說道。我曾經在澳洲 Working Holiday,也在上海 longstay 打拼。前者的心態是生活,後者的心態是生存、生計。生活除了物質,也包含多方面精神層面的豐饒,工作、社交、健康、家庭、個人,缺一不可還必須達到平衡;而生計是什麼?就是想辦法存活並且掙更多錢,但犧牲了生活品質( 但我在上海的生活條件並不那麼苦難 )。領悟了兩種層面的意義時,選擇後者「生計」的人,經歷過一切歷練、苦難,深夜沈默隻身一人時彷彿身處宇宙深處,沒有北極星的引領,但心中必須存有一種信仰啊,你在回憶中尋覓什麼帶給你最大的快樂、支持,慢慢浮現最深層的,通常都是「家」。

想要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情懷值得讚賞,但不健全的勞雇關係與政策體制下,想要短時間入門以自由為名的美國,即便在家鄉擁有高學歷,也不是一張 VIP 快速通關票

raw-image



# 角色——受創者

性侵、家暴、精神受虐是無法建立健康伴侶關係的原因之一,受虐兒的無力感會導致屈服,因而訴諸心理醫生稱為「解離」的逃避方式:受害者在心理上抽離出來,旁觀傷害的發生。 P176

對一部分人來說,家也是《窮忙 》的開端。概括來說,家庭的不健全影響甚大,自小淺移默化的行為與觀念,容易導致人格架構扭曲無法及時校正,出社會後即便發現影響嚴重,仍難以以新知改變舊習。受創者自小不清楚愛的定義,匆匆忙忙的尋求愛,也極盡所能的索取愛。

受創者不善以敘述表達自我情緒,舉例來說,情緒高漲時會以暴怒代替溝通;受委屈時將自己解離,好像一副事不關己;面對不順心的事情,消失或許是最好方式。受創者以自己認為舒服的方式面對社會,外界不了解事情原貌之下,而產生不諒解、貼上負面標籤。在與人相處遇到種種困難,更何況是工作上需要的團隊協作。

執行熟悉行為總是輕鬆的,改變是痛苦的,即便受到雇主、政府單位、醫師、朋友、另一半的介入勸告,也因為內心的缺乏自信下,而改變的畏畏縮縮,遇到一點質疑或挫折,再次恢復舊有面貌。接著,受創者的行為將因爲組成家庭之後,傳承至下一代,成為循環。

生活是複合產物,無法單一解讀

從書中這些人的身上可以看見,貧窮是由一系列的困難造成的,各個問題之間彼此互相加劇:不只工資低,教育程度也低;不只工作沒出路,能力也有限;不只存款不夠,消費方式也不明智;不只居住條件差,養育方式也不當;不只沒有健康保險,家人也不健康。

壞人不只是壓榨剝削的雇主,還有無能的員工也是;不只是工作過度的教師,挫敗任性的學生也是;不只有欺騙窮人的官僚,還有自欺欺人的窮人。這些問題在宏觀跟微觀上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既是政治經濟結構中的體制問題,也是個人與家庭生活中的個別問題。 P348

簡單閱讀了實際案例可得知,金錢的「窮」只是物質上的呈現,在每個案例背後,隱藏著看不見的貧困,情感上的、自我認同上的、社會貢獻上的、身體健康上的、知識及智慧上的、勞雇關係上的、政策體制上的匱乏,隱性的貧窮不會直接立即摧殘一個人,但會鯨吞饞食,直至垮下。可怕的是,可能會藉由「家庭」,持續的惡性循環下去。

擺脫窮忙,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並非全然是悲傷的實際案例,書籍後半段寫到幾位從窮忙者轉為勝利者的例子。這些成功案例多數有堅強的內心與不斷鼓勵的親朋好友。幸運點的再加上社會組織的協助,協助受傷封閉心靈的重建、與社會的接軌、工作技巧的學習、人際關係修復…等等。將自我重新整頓以獲得站上跳版的機會,從基層做起慢慢向上爬升,成功向上流動

若悲壯一點的,或許必須加上跌落人生谷底的轉捩點,有了不得不改變的動力,化悲傷、悲憤為力量,經歷極致的摧殘而重生的浴火鳳凰,美豔無人能比。

文明社會最大不定因子:自我人格架構與邏輯思維

生而為人,在文明社會既有體制下生活,搞懂遊戲規則並制定策略必定生存得宜;只是在這其中上有諸多不定因子干擾,除了大自然(天災)之外,以「人」為出發的干擾因子尤其失控。他人的失控自身無法干預,那最後的不定因子,便是「自己」,有沒有找到「對的方法」,脫離窮忙世代呢?

最後想說,《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只發生在美國嗎?不! 窮忙 發生在任何一個強國、已開發、開發中、偏遠的國家, 全球化 的窮忙世代,正發生在你我的生活周遭。


文獻參考:博客來

更多內容可見卡蘿的背包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字遊志在的沙龍
11會員
47內容數
一篇散文之後的一段文字閒聊- 文學其實很生活,我正學著把生活過得詩意。
字遊志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6
慾望和情緒,總將人困在某個地方,或許朝聖之旅每個人的體悟不盡相同,有些人因為生命將盡而前來達成願望,有些人因為許下願望而走上漫漫長路,有些人為了解開心結而踏上徒步之行。不管是為了什麼上路,最終我們都不是為了抵達終點而行走,而是在路途上,遇見許久未見的,自己。
Thumbnail
2023/10/26
慾望和情緒,總將人困在某個地方,或許朝聖之旅每個人的體悟不盡相同,有些人因為生命將盡而前來達成願望,有些人因為許下願望而走上漫漫長路,有些人為了解開心結而踏上徒步之行。不管是為了什麼上路,最終我們都不是為了抵達終點而行走,而是在路途上,遇見許久未見的,自己。
Thumbnail
2023/03/29
遠端工作該準備的工具有哪些?遠端工作邁入了第三年,工作地點從辦公室跳到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本文將分享遠端工作者的外部需求,例如工具選擇、如何創造辦公空間。請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3/03/29
遠端工作該準備的工具有哪些?遠端工作邁入了第三年,工作地點從辦公室跳到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本文將分享遠端工作者的外部需求,例如工具選擇、如何創造辦公空間。請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2023/03/23
如何打包行李最快速、最輕鬆、空間利用最大化?打包、收納行李,對旅人來說是必備技能,在有限的行李空間中,把旅途會用到的物品全部裝進去,輕鬆帶著行李悠遊在世界各地不是問題。
Thumbnail
2023/03/23
如何打包行李最快速、最輕鬆、空間利用最大化?打包、收納行李,對旅人來說是必備技能,在有限的行李空間中,把旅途會用到的物品全部裝進去,輕鬆帶著行李悠遊在世界各地不是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遷的世界,奔波於工作和物質追求之間。大衛·K·謝普勒(David K. Shipler)的著作《窮忙:我們這樣的時代》在其中鋪陳了一幅不容忽視的畫面,探討了那些被現代社會遺忘的人們,他們身處於一種複雜的「窮忙」狀態,即在奔波的生活中,也無法擺脫貧窮。
Thumbnail
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遷的世界,奔波於工作和物質追求之間。大衛·K·謝普勒(David K. Shipler)的著作《窮忙:我們這樣的時代》在其中鋪陳了一幅不容忽視的畫面,探討了那些被現代社會遺忘的人們,他們身處於一種複雜的「窮忙」狀態,即在奔波的生活中,也無法擺脫貧窮。
Thumbnail
★大家都說要做熱愛的事,但沒說出口的是: 你還是要一輩子工作到死,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千禧世代根本沒有機會。」這是安妮.路萊(Annie Lowrey)報導的標題,寫於大流行期間被隔離的數星期中,報導內容詳細指出千禧世代在各種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她寫道:「千禧世代進入職場的時間點剛好是自經濟大蕭條
Thumbnail
★大家都說要做熱愛的事,但沒說出口的是: 你還是要一輩子工作到死,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千禧世代根本沒有機會。」這是安妮.路萊(Annie Lowrey)報導的標題,寫於大流行期間被隔離的數星期中,報導內容詳細指出千禧世代在各種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她寫道:「千禧世代進入職場的時間點剛好是自經濟大蕭條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天一大早出門上班(或工作),直到天黑才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你是不是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卻愈做心愈累而看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你是不是每天非常忙碌,甚至下班後還兼差但收入依舊不高,那麼你極有可能是屬於「窮忙族」。 一、 科技的進步替代部分勞動力市場 一、 開始學習理財規劃 二、 把錢花在刀口上
Thumbnail
你是不是每天一大早出門上班(或工作),直到天黑才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你是不是每天很努力地工作,卻愈做心愈累而看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你是不是每天非常忙碌,甚至下班後還兼差但收入依舊不高,那麼你極有可能是屬於「窮忙族」。 一、 科技的進步替代部分勞動力市場 一、 開始學習理財規劃 二、 把錢花在刀口上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快速又競爭異常激烈的世代,若自己本身沒有堅強的才智實力、沒有所謂不可替代的優勢、專業能力…,是非常容易被別人替換、被這個社會淘汰
Thumbnail
在這個變化快速又競爭異常激烈的世代,若自己本身沒有堅強的才智實力、沒有所謂不可替代的優勢、專業能力…,是非常容易被別人替換、被這個社會淘汰
Thumbnail
現在只是開始 時間回朔到第一個工作面試通過的那一天,清楚的知道這代表自己步入社會,跟大部分人一樣按照公司的規定,開始步入工作賺錢領薪水的生活,代表著是為自己或家人已經開始創造收入。 回想當步入社會的同時,看著現在的收入,有人是預計自己要當窮人嗎?這是絕對一面倒的答案,無庸置疑。時間飛快地來到現在,
Thumbnail
現在只是開始 時間回朔到第一個工作面試通過的那一天,清楚的知道這代表自己步入社會,跟大部分人一樣按照公司的規定,開始步入工作賺錢領薪水的生活,代表著是為自己或家人已經開始創造收入。 回想當步入社會的同時,看著現在的收入,有人是預計自己要當窮人嗎?這是絕對一面倒的答案,無庸置疑。時間飛快地來到現在,
Thumbnail
書籍推薦 :《 窮忙 : 我們這樣的世代 》為何 窮忙族 越來越 貧窮 ? 為何生活沒有因為忙碌後的獲得而有所改善?書籍中以美國家庭的真實案例去層層剖析,以個案為單位作為一篇章討論,影響當事人越來越窮的因素總共有 7。看完這本書絕對打破你習以為常的 人生觀點 。
Thumbnail
書籍推薦 :《 窮忙 : 我們這樣的世代 》為何 窮忙族 越來越 貧窮 ? 為何生活沒有因為忙碌後的獲得而有所改善?書籍中以美國家庭的真實案例去層層剖析,以個案為單位作為一篇章討論,影響當事人越來越窮的因素總共有 7。看完這本書絕對打破你習以為常的 人生觀點 。
Thumbnail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的收入會高於未來收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下收入會越來越少,陷入到貧窮與負債的漩渦裡。
Thumbnail
作者為2019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出身於印度,針對貧窮這件事,做了許多真正田野的研究,提出以收入S曲線概念來貫串全書。如用簡單得來概括此圖的含義:即落入貧窮陷阱的人們,當下的收入會高於未來收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下收入會越來越少,陷入到貧窮與負債的漩渦裡。
Thumbnail
人一窮,就特別多思多想。 當人窮的時候,通常會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不停工作尋找收入以維持生計,工作8小時不夠?那就工作12個小時,一份工作不夠?那就找兩份工作,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窮忙族。另一個方向,就要去想如何去擺脫窮,為什麼我工作就只有這個收入?我有沒有方法去提高我的收入?或有沒有方法去
Thumbnail
人一窮,就特別多思多想。 當人窮的時候,通常會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是不停工作尋找收入以維持生計,工作8小時不夠?那就工作12個小時,一份工作不夠?那就找兩份工作,這也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窮忙族。另一個方向,就要去想如何去擺脫窮,為什麼我工作就只有這個收入?我有沒有方法去提高我的收入?或有沒有方法去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不穩定無產階級是欠缺勞動安全、社會性收入與工作認同的一群人。他們的勞動大多是工具性的(僅為了餬口)、機會主義的(有什麼就做什麼)與不穩定的(沒有收入保障)。 2.現今的勞動市場美其名是彈性、自由,說穿了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帶來的是不穩定無產階級對時間與知識的無法掌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不穩定無產階級是欠缺勞動安全、社會性收入與工作認同的一群人。他們的勞動大多是工具性的(僅為了餬口)、機會主義的(有什麼就做什麼)與不穩定的(沒有收入保障)。 2.現今的勞動市場美其名是彈性、自由,說穿了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帶來的是不穩定無產階級對時間與知識的無法掌
Thumbnail
國家問題跟富裕程度有關嗎?如果有,為什麼最有錢的美國內部卻問題叢生呢?
Thumbnail
國家問題跟富裕程度有關嗎?如果有,為什麼最有錢的美國內部卻問題叢生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