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前面看了太多美國風味的片子,現在這部令你一下子去到了不列顛的冷冽海角天涯。
英國的Michael Powell與匈牙利移民至英的Emeric Pressburger兩人是影史上最偉大的編導合作搭檔,創作出太多令人難忘的佳片(《紅菱艷》只是其中之一)。
此片以女主人翁Wendy Hiller自倫敦往蘇格蘭北面海上小島去結婚為故事梗概,而在這個旅程上一波一折的決定了她另一種原先完全料不到的人生。男主角Roger Livesey的長相,頗似年輕時的瑞典漢學家馬悅然。片名I Know Where I'm Going原是一首老名謠,美國民歌復興(Folk Revival)運動時期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美國歌手亦唱它,然它當是蘇格蘭或愛爾蘭的傳統老民謠。歌詞一開頭唱道:I know where I'm going / I know who's going with me / I know who I love / But My dear knows who I'll marry. 此歌內容便如同是一個信心十足女孩對於她要找要愛之人的篤定與樂觀,任何人倘若是因為這首歌而想到編寫一個劇本,必定是一個想像力十足的天才。
許多人據稱看了此片後決定一生投身舞蹈的感人影片。應該說更多的人因為此片的藝術工作者之氛圍而一生投入不同種類的藝術創作。此片在劇情上、攝影上、色彩上(如同奇幻)、服裝設計上皆極臻高峰,但是最難得的,是它對於「藝術」的描繪;以前有人說過,中國人從沒有描寫過藝術的電影或小說,觀此片便知誠然。
Michael Powell(1905-1990)與老搭檔Emeric Pressburger(1902-1988)合編合導的鉅構。攝影師Jack Cardiff後來自己也做了導演,六十年代末拍過《愛你想你恨你》。
Carol Reed有一種特別的、甚至他自己亦不知的才能,便是將可能凝重的氣氛很自然又很安靜的流露出來。
此片以英國倫敦某一個外國大使館為場景,以大使的小孩的寂寞心靈與觀察,呈現出英國社會的某一面人生處置問題。英國人的細膩,或說堅忍,或甚至說壓抑,也不免表現在此片中。
倫敦的街景,特別是周日下午,竟可以如此之美。
此片自第一個鏡頭起,你便始終被它的攝影所吸引住。幾乎可以說是影史上少有的從頭到尾攝影極其完美又場面調度極其流暢的一部電 影。或許是它的打光、街道上灑水令其反光等技巧造成它如此的魔力。英國導演Carol Reed的傑作。男主角奧遜.威爾斯據說當時很想導演它,然幾個製片人得知他的「不商業性」的藝術家性格,決定付他極高的演出片酬(似是十萬美金之譜)只請他演,而不讓他導。當時債台高築的Welles只好接受。而事實證明,Reed完成後的結果更精絕之極。片中Welles第一次出場,便極驚艷。而Anton Karas的Zither琴的主題曲,更是令戰後殘破的維也納古城充滿了如泣如訴的幽情。
由曾拍《紅菱艷》等鉅片的大導演Michael Powell在1960年拍出堪稱劃時代的「驚異」之作,近二十年有無以數計的thriller皆是它的後繼者。此片既似希區考克的心理探索,又涵蘊了英國社會的豐富的生活情調與人格拘鎖(中年保守人到書報店買色情照片),但最終仍是探討人性深處的瘋狂面,像男主人翁父親(由Powell本人很不清晰的演出)的病態科學研究。
此片推出後,由於太震驚了社會,極受抵制,亦極其打擊了Powell的導演事業,令他幾乎一蹶不振,致他的晚年頗顯寂寥,甚是可惜。
此片由導演Michael Powell與編劇Emeric Pressburger(《紅菱艷》、《我知道我往哪兒去》)搭檔合作,由英國在戰時的情報局委託他們構思攝製,然後在功能上有宣傳與喚醒北美洲盟國對德國納粹主義之恐怖的深度警覺。
但即使如此,這是一部自成高度藝術美感、大明星陸續登場卻每人只演一小段戲、又全片之攝製十分簡淨樸素一如紀錄片(攝影是Frederick Young)的佳構。
片子講述六個潛水艇殘存的德軍,在加拿大各地逃逸與破壞的幾乎稱得上是「公路電影」之情節。這六人崇信納粹思想,雖可怕,卻一路 上所徑之地,竟皆是世外桃源;風光雄奇,人民渾然純真、不曉世務。 突聯想起希區考克比此片晚二十年的《北西北》,同樣亦是在美國各地遊動取景,然所取之景荒誕誇張太多,相較下,49th Parallel片中北美景致之真實與自然感,動人多矣。
觀Powell與Pressburger的片子,不得不驚佩他們選材之寬廣,故事肌理之嚴實,製作之綿膩,與片中人物情質之豐潤且對人生之多角度的吟詠(且看Vogel做麵包一節,又片頭在愛斯基摩人聚落的通信站老站長Finley Currie利用無線電與遠處同事「空中弈棋」,再看李思廉.霍華在森林野營著書猶不忘攜著他心愛的馬蒂斯畫作)。
音樂是Ralph Vaughan Williams所作,精采矣。
以失憶症做為核心的故事。但隱隱有一主題:人潛藏在心底有一最深情寄盼的愛,不知何時會真的浮了出來。
故此片其實講的是情操。講的是,若能耐心的等,終有一天屬於你的真愛會熬過黑暗,光明的到來。
也就是說,這是對二次大戰期盼勝利的一種潛意識作品。
羅納.考門(Ronald Colman, 1891-1958)與葛麗亞.嘉遜(Greer Garson, 1904-1996)恰如其分的飾演了兩個歷經社會離亂但仍儀態莊正的男女主人翁,這是太過瘋癲、太過艷麗的男女演員所不堪擔任的戰時作品之要旨。
原著小說作者James Hilton(1900-1954),恰好是擅長描寫世外桃源的高手,作品如《
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
本片拍攝於1940年,講的卻是1939年秋天希特勒正要吞併捷克那些不久前的事。
大導演 Carol Reed(1906-1976)顯然以一種精簡、快速的製作方式在戰時拍出這部風趣十足卻又振奮人心的間諜片。
一對父女,因父親的科學素養令納粹需將之抓獲,卻又能及時抓到女兒,只好透過女兒誘出父親下落。正當運送父女回德國總部,突然來 了一個喬裝德國軍官的英國情報人員Rex Harrison,他的巧妙應對與膽識,加上在開往慕尼黑的夜班火車上兩位充滿好奇心甚至愛國心的英國乘客的協助,最終完成了一趟驚險的逃亡之旅。
Carol Reed 的導技,最婉約嚴謹,最不炫耀誇張,本片亦是。觀眾看此片,能在許多小處看出他的精密設想,而主人公的情感枝節則不多著墨(倘換成希區考克,絕對不會浪費男女主角在獨處時的多些煽情表演),頗有英國三、四十年代那種紳士派寫實的風味。